APP下载

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广西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6-04-05郭爱涛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广西高校大学语文现状

【摘 要】介绍调查内容与方法,分析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的广西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国学素养 广西高校 大学语文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012-03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淡化了国学教育,使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意义不断弱化。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变成了单纯的文学课或者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写作课,甚至有的学校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明显的作用,因而不再开设该课程。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科危机,这不得不促使人们认真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现状。为此,对广西高校大学语文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这是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本次问卷调查在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兼具问答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地位、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师资队伍等方面。调查范围选取南宁、桂林、柳州、百色等市7所高校,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681份,有效问卷668份,问卷回收率97.29%。有效回收率98.09%。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二、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随着新一轮国学的复兴,对高校人才培养中文化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以培养大学生母语表达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理解、体验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顺应时代的需求,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

通过本次调查,广西高校大学语文在高校学科中地位明显偏低。调查数据显示,大学语文与专业课以及大学英语的重视程度相比,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

由表2所知,目前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目中,专业课与大学英语受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大学语文,所占比例高达70.1%和17.5%。究其原因,一是大学语文既没有英语考级的社会认可度的刺激,也没有专业课的权威性与实用性的护航;二是就业单位对个人母语能力不做明确要求,这也致使大学生不愿意去学他们认为对就业没有帮助的大学语文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仅要强化学科原有的现实性意义,明确大学语文在提高汉语水平、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还要加强学科实用性,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开设大学语文的作用与意义。

(二)大学语文教材满意度不高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教材内容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调查显示,学生对目前所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满意度如表3所示。而对教材不满意,经调查主要因素有:厚古薄今,以古代文学为主。由于大部分学生古文水平有限,教材收录的文章普遍存在枯燥难懂的情况,如表4所示。

目前,国家对大学语文教材没有统一规定,虽然教材版本很多,但特色不突出。调查显示,广西高校大学生对大学语文教材不满意程度高达65.12%,满意只占34.88%。教材内容设置上存在不合理,古代文学所占比例高达89.52%。另据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古文基础普遍水平不高,所选文章理解难度大,文章篇幅长,内容枯燥。学生对教材不满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材选择上,高校应顾及学生需求,选择令学生满意的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三)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单一

新世纪的课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广西高校大学语文课虽然也采取多媒体教学,但依旧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对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态度如表5所示。

据表5可知,在开展问卷调查的高校中,对广西高校大学语文现行的教学方法,有高达89.07%的学生提出目前的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创新。这不仅反映了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不被学生认可,也折射出大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需要变革。因此,广西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应从传统单一模式走向创新多变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扭转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

(四)大学语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广西高校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情况如表6所示。

据表6可知,广西高校大学语文老师专职老师少于兼职老师,专职所占比例46.7%,兼职则高达53.3%,明显兼职老师所占比例比较高。高学历教师占35.9%,低学历64.1%,可见,高学历教师远低于低学历老师。任课教师整体人数偏少,职称和学历低的年轻教师居多。年轻教师相对而言,教学经验存在不足之处,文化素养和课堂表现力要经过长期磨练,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由以上调查分析可知,在国学热的契机下,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应由知识灌输到注重素养的培育,但实际教学中依旧存在以上问题。这就需要各高校基于国学素养培育,对大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加强重视,改革创新,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一个平台。这不仅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通过大学语文这一教学载体,发挥大学语文国学素养培育功能。

三、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广西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随着新一轮的国学热,高校对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以国学热为契机,加强国学教育不失为一种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历史机遇。因此,要解决国学素养培育下的广西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明确学科定位

近年来,大学语文处于日益被边缘化的地位,甚至有些高校出现削减大学语文原本不多的课时的情况,这门课落到可有可无的冷门科目的尴尬局面。在学生心中,大学语文甚至没有大学英语重要,认为大学英语起码对四、六级有帮助,而学习大学语文没有什么用处,显然在高校中已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因此,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已然变得紧迫,一是需要高校引起重视,认清大学语文课程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完善大学生人格方面,扮演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角色。高校领导重视,这门课自然可以纳入正常轨道,课时也有了保障。二是在商品化浪潮下,学生变得重功利轻人文,须正确引导,加强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宣传,引起学生对它的重视,提升大学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另外,在加强对大学语文重视的同时还要寻求学科的合适定位。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育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自上而下都需要清晰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功用,保证大学语文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突出学科实用性

关于大学语文教材的调查显示,古代文学内容高达89.52%的比例,这些作品是否经过精心挑选,能否担当国学精品称号,对人文素养培育是否起作用,在选编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这些基本因素。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缺国学精品,内容杂而不成体系,古文篇幅长而难度大,学生厌学情绪高。这些都影响了学科发挥教人育人的作用。因此,加强教材的改革创新,使教材在以传统古典文学作品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有实用性的内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经典,涵盖了文史哲,也不乏法律、经济甚至科学创新的内容:一可以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有关教学对象专业知识的选文,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二是在当前教材传统文化篇章数量并不少,但依旧需要进行革新,使其国学意味更加浓厚,不仅是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更主要是要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影响新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教学目的的真正出发点。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多样化

新世纪的课堂需要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经调查,89.07%的学生强烈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可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刻不容缓。随着科学技术成果进校园,多媒体运用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但利用程度有限,很大程度只是把课本的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上,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学生好奇心,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应适当采用朗诵比赛、演讲、辩论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切身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大学语文的学科魅力。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图文并茂,声情并序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大学语文所承载的内容,通过视觉、听觉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当前,广西高校大学语文师资力量薄弱,职称学历低的占绝大多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为了保证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能够得以实现,(下转第34页)(上接第13页)亟须培养一支具备人文素养、博学多才的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骨干队伍。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建构自己的国学知识体系。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引导具备深厚文史哲知识的教师加入大学语文教学行列,提高大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再者,高校可以经常组织大学语文教师参加国学培训课程,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最后,还可以举办大学语文课讲课比赛,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总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让大学语文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局面,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的必要之举。

四、结语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但不能就此任由大学语文学科走向边缘化。扭转边缘化局面,不仅要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体系建设入手解决存在的问题,还要实现大学语文应有的内在作用,从而担负起大学生人文教育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等各个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国学教育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熏陶,有效发挥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国学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开辟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黄蔚.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N].中国教育学报,2004-05-20

[3]李巍.回归国学经典——大学语文教育内容改革出路[J].教育理论研究,2014(11)

[4]骆兵.关于大学语文与国学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14JGB110)

【作者简介】郭爱涛(1975— ),男,河南西平人,博士,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史、文献学。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广西高校大学语文现状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广西高校图书馆网上资源荐购服务调查与分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