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靠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2016-04-05赵峥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2期
关键词:驱动经济发展

◎文/赵峥



依靠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文/赵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并将其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贯穿十三五时期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带动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为促进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以速度扩张、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时期,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7.92%,到2014年已经达到54.77%,城镇化率在过去的36年中提高了36.85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发展极为迅猛,我国的城镇化既表现为城市数量、城市规模以及城市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同步提升,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由于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不协调、不可持续压力,存在着环境污染、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和贫富分化等“城市病”问题。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普遍已经进入新常态,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稳定又要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而要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制约,引领经济新常态,关键是要加快落实国家战略和系列改革部署,加快城市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依靠创新驱动培育动力,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四个主要特征

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于动力转型,在于依靠创新、通过创新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于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增长模式、发展重点、创新范围和政府作用四个方面的转变。

1.在城市增长模式方面,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当前,我国城市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进一步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的战略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实质上是要实现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换,培育城市发展新动力,优化城市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通过城市创新经济模式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性替代,摒弃城市经济增长的简单劳动力和资源环境低成本依赖,发挥技术创新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的优势,建立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的城市创新竞争新优势,促进城市经济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2.在城市发展重点方面,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

在发展新常态下,随着全球和我国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张效应已经逐渐呈现递减态势,只有通过推进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才能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城市发展模式。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势必更加突出创新型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以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突出的位置,从根本上转变重规模轻结构的城市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创新对优化城市生产能力和组织方式的引领功能,通过创新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优化,实现城市供给与需求、产业与空间、内部与外部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

3.在城市创新范围方面,从领域创新向全面创新转变

现代创新型经济发展,往往更加强调在单一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协同,对内可循环、可持续,对外形成强大的资源集聚效应的综合创新系统。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同样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城市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调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更要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要素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等各种创新蓬勃发展,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影响。

4.在城市政府作用方面,从政策推动向改革深化转变

创新驱动城市发展需要制度保障。这要求城市政府不能沿袭城市创新发展单纯依靠具体政策激励和引导的传统方式,而需要依靠改革促创新,依靠改革促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高度重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凝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合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城市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敢于试验和探索,构建城市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城市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城市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提高城市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真正发挥改革对创新的推动作用。

实现路径

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关键要谋划好“创新驱动”的整体格局和“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要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和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将创新驱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将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效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创新和发展的关系、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关系。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路径可以概况为“一个核心、四轮驱动”,即以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创新发展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创新资源、创新结构、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实现“四轮驱动”,从而形成系统、全面和协同的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格局。

1.一个核心: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创新发展质量

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主线,转变传统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创新型城市经济模式,提升创新驱动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一方面需要加速城市创新要素聚合、裂变与知识外溢,推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结合,推动创新与产业、城市互动融合发展,提升创新的综合贡献率,增强全面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需要将城市创新发展与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统一起来,通过创新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绿色化改造,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增加就业,改善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破解“大城市病”, 实现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融合与统一,构建富裕繁荣、环境宜居且社会和谐的品质城市。

2.四轮驱动:创新资源、创新结构、创新活动、创新环境协同发展

(1)凝聚城市创新资源。创新资源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和要素。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创新活动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各种创新资源加速汇聚、融合与共享,大量创新成果随之涌现。发挥城市创新资源驱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高度重视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强人才结构、创新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凝聚创新人才,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适应“互联网+”经济需要的智慧基础设施和交流平台,将创新人才、资本和设施资源充分整合,形成创新资源合力。

■ 丹山碧水 李刚/摄

(2)优化城市创新结构。创新驱动不仅需要城市创新经济规模的提升,更需要合理的城市创新结构支撑。如果一个城市产业的创新活动越活跃,城市创新空间格局越合理,对外开放的创新优势越明显,那么这个城市创新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就会越强,驱动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越快,规模就会越大,质量就会更好。因此,实现创新驱动城市发展,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符合城市功能定位以及能够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高精尖”产业,以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抓手,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同时需要注重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优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和布局合理的创新产业园区,构建城市空间创新体系,并不断加强与周边城市及城市群合作交流,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创新能力。

(3)激励城市创新活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创新驱动城市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城市所具备的人才及科教资源优势,打造区域知识创新中心,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同时,需要强化城市企业主体地位,集聚一批特色鲜明、能够带动产业链发展、集成中小企业先进技术、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并推向产业化的创新企业,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研发,并推进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生产更多适应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营造城市创新环境。创新环境与创新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激励创新,而不好的环境会将创新引离经济发展的轨道或遏制创新的能力和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城市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城市创新人才和企业对创新环境发展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有目标、有计划和有重点地增加有利于城市创新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为城市企业或个人提供创新发展的稳定规则和预期,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重点依靠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有针对性地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新的制度障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本文系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绿色经济研究所)

■ 编辑:马振东

猜你喜欢

驱动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