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016-04-04单国琴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绍兴312000
单国琴(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单国琴
(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目的 观察分析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接种婴幼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性措施。结果 接种婴幼儿12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主要表现为低热、情绪烦躁、硬结、局部红肿等,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婴幼儿均痊愈。结论 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应加强规范操作管理,采取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护理
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DPT)、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配置而成的[1-2],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主要接种制剂,是儿童获得抗感染免疫能力的主要途径,虽然百白破疫苗可有效降低儿童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的患病率,但由于人自身的免疫机制会将疫苗视作异体大分子物质,进而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儿童年龄的增大、多次接种、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为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逐渐取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其不良反应情况也愈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选取在我院接种过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婴幼儿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种过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23个月,平均年龄(10.1±1.3)个月,所有人在接种前均接受了常规健康检查,无任何疫苗接种禁忌症和过敏史。使用的疫苗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批号20121243-1,20121243-2,均在有效期内,接种剂量为每人每次0.5 mL。
1.2 方法
1.2.1 基本护理:在对接种对象进行接种前,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询问有无过敏史,近期是否患过感冒出现发热症状,距离上次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时间及接种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婴幼儿在完成接种后,护理人员应监督好婴幼儿,让其在接种室中停留30 min左右,观察确定无异常情况发生后,才能允许其离开接种室,离开接种室时护理人员应叮嘱家长留意孩子的状况,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与接种点相关人员联系,已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2 严格规范接种过程: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严格按照接种程序进行接种,遵守免疫技术操作规范,免疫专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并且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素养,应清楚了解疫苗的防治机理和接种禁忌症,熟练掌握接种途径、接种剂量,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安全注射。在注射疫苗前应先将疫苗在2~8℃的环境中进行保存,随取随用,取出疫苗时应仔细核对疫苗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待疫苗的温度回升至常温后,首先摇晃30~60 s,保证疫苗充分摇匀,注射器一般选用2 mL的,每人单次注射量应为0.5 mL。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不能选择在硬结区域进行注射,避免药剂吸收不良和造成硬结,一般选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下一针时应更换注射部位,不能同一部位重复注射。注射时应先用蘸有75%酒精的湿棉签擦拭皮肤进行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进行注射,注射时应始终保持垂直,注射的深度应大于针头长度的2/3,避免注射过浅或过深的情况。
1.2.3 发热、烦躁、哭闹婴幼儿的护理:情绪烦躁、哭闹的婴幼儿应进行适当的抚摸和安慰,检查室内环境,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应定时对室内进行打扫,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4℃,并且注意通风,一般出现此类情况的婴幼儿无需进行特殊处理,24 h后会自然平复下来,如果婴幼儿未安静好转,可肌肉注射适量的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如果应幼儿发热<38.5℃,且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可让孩子多喝水,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果发热>38.5℃,应及时就诊治疗。
1.2.4 硬结、红肿的护理:婴幼儿在接种后接种部位极易出现红肿、硬结现象,如果接种对象接种部位的皮肤出现红肿,应进行热敷,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水温为50~60℃,20~30 min/次,3~4次/d,2~3 d后红肿基本消退。如果红肿、硬结现象较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果出现中度或重度硬结,应采用5%硫酸镁对硬结部位敷10~15 min,3~4次/d,10~15 d后硬结即可消退.也可用复方鱼石脂软膏外涂患处,或者用土豆片贴敷,新鲜土豆切成片,约0.5~1.0 cm厚,贴于患处,用纱布条固定,1片/d,一般外敷几天就可以使硬块消退。也可用仙人掌外敷,取仙人掌1片,去掉芒刺,捣如泥状,敷在硬结处,用纱布盖好固定,1次/d。若硬结伴有脓肿,应在脓肿破裂前使用无菌注射器将脓液抽取出来,如果脓肿已经破裂应切开患处进行排脓,并将坏死的组织去除。
1.2.5 家长护理健康教育:由于接种对象大多为婴幼儿,其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地反映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做好接种对象家长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工作。接种疫苗前对家长进行接种后护理知识及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的宣讲,接种对象在接种后,应叮嘱其家长对孩子进行观察看护,30 min后如果没有异常反应出现方可离开。叮嘱家长在孩子回家后应在24 h以内尽量不洗澡,另外应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如果孩子出现不良反应家长应及时通知接种点相关人员,按照接种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应急处理,避免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延误病情。叮嘱家长尽量避免让孩子触摸或抓挠接种部位,保证接种部位的卫生。
1.2.6 护理随访工作:设立接种儿童随访档案,记录接种婴幼儿的姓名、年龄、体重、针次及其家长的姓名、职业、年龄、联系电话等信息,接种后24 h以内进行电话随访,通过询问家长了解记录接种婴幼儿的精神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周内进行电话跟踪、护理指导,必要时进行家访。
1.3 观察指标
接种后观察接种对象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局部硬结、压痛等,全身反应:情绪烦躁、哭闹、发热、寒战、头痛、疲倦、皮疹、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接种婴幼儿12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其中注射部位局部红肿2例,低热1例,情绪烦躁、哭闹2例,注射部位硬结1例,疲倦1例。出现不良反应的婴幼儿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
3 讨 论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常常伴有多种不良反应,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一般少于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5],全细胞百白破疫苗中含有氢氧化铝吸附剂,颗粒较大,吸收速度缓慢,如果使用时没有摇匀或注射过浅就会导致局部硬结,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无菌性化脓[6],本院选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进行接种,减少了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接种对象120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7例,发生率为5.8%。
在接种前应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排除接种禁忌症或有过敏史的情况;检查疫苗的批号、名称、有效期等信息,检查药物无凝块、冻结、变色、有异物等现象后方可投入使用。接种部位一般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时应控制好注射深度,不可过浅,也不可过深,动作应尽量轻柔,应避开瘢痕、硬结、皮肤病变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时不能使用碘酒。接种后婴幼儿不能立即离开接种室,接种人员应现场观察30 min,保证接种幼儿无不良反应出现后方可允许离开,另外做好家长护理及教育健康指导工作[7]。
总之,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应加强规范操作管理,采取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闫庆云.儿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2):229-230.
[2] 刘 甜.探讨30例儿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8):4590-4591.
[3] 邓顺莲,钟雪娜,冯晓娜,等.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452-453.
[4] 陈广智.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8):123-124.
[5] 刘亚静.探讨不同部位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体会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364-365.
[6] 徐业琳.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的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J].医药前沿,2014,(4):337-338.
[7] 姚金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8):28,2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186
B
ISSN.2096-2479.2016.07.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