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2016-04-04盱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淮安211700

关键词:左心心血管病心衰

邱 艳(盱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淮安 211700)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邱 艳
(盱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淮安 211700)

目的 总结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抢救时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端坐位,四肢交换加压,吸氧,吗啡镇痛,开放静脉通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辅以呼吸机等措施。结果 20~30 min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10例,病情趋于稳定,随后转至心内科进一步治疗,死亡患者2例。结论 及时的综合急救措施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获益。

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升高,最终造成肺淤血,肺水肿以及外周组织灌注不足的心源性休克的一种综合征[1]。临床起病急,病情凶险,需要及时处理。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经验并探讨其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就诊,入院时患者呼吸急促,浑身大汗,端坐位,两肺听诊均可闻及湿罗音。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2岁。

1.2 方法

1.2.1 一般处理: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使用四肢交换加压;吸氧(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使患者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开放静脉通道,保持其通畅;避免饱餐,严格限制进水量和静脉输液速度。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积极去除诱因及治疗原发疾病。急诊的处理和干预不应该仅限于急性心衰的治疗,还应该积极地处理原发疾病及伴随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及肾脏疾病[2]。

1.2.2 药物治疗:无阿片受体阻断剂药物禁忌症者应使用吗啡或哌替啶镇静,吗啡2.5~5.0 mg静注或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哌替啶则50~100 mg肌肉注射。使用氨茶碱0.25 g加入5%葡萄糖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舒张支气管(不宜用于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衰患者以及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利尿剂降低左心前负荷,先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 mg,之后以5~40 mg/h静滴维持,6 h总剂量≤80 mg,可联合应用保钾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可应用于急性心衰的早期,主要是硝酸酯类药物及硝普钠,硝酸甘油20 ug加入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入,起始剂量5~10 ug/min,最大剂量100~200 ug/min,对于严重心衰,可使用硝普钠从最小剂量10 ug/min静滴;ACEI类药物用于急性心衰尚存在一些争议;如伴有低血压及心输出量降低,可使用正性肌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及多巴胺,一般应用毛花甙C 0.2~0.4 mg缓慢静脉注射或多巴胺250~500 ug/min静脉滴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一定要排除洋地黄类药物使用禁忌症[2]。

1.2.3 机械通气:抢救过程中,脉氧逐渐下降,意识不清患者5例,立即给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1例,模式SIMV,潮气量400~500 mL,呼吸频率12~20次/min,氧浓度50%左右。另外3名患者意识模糊,使用美国伟康无创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选择自主呼吸定时模式(s/t)。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吸气压力(iPAP)和呼气压力(EPAP),呼吸频率(BPM)及潮气量(VT),并专人护理,观察呼吸机的疗效。待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病情平稳,符合脱机指征时予以脱机,给与鼻导管吸氧。患者家属拒绝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死亡患者1例。

2 护理体会

2.1 体位

对于急诊入院的左心衰竭患者,应立即使其处于半卧位或端坐体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对于缓解症状有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四肢交换加压的方法。

2.2 氧疗

同时,应给予患者6~8 L/min高流量鼻导管氧气或面罩加压给氧,缓解其缺氧症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湿化,有利于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肺泡通气。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保证血氧浓度>95%。使用呼吸机期间,要做好气道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VAP的发生,及时观察血气分析结果。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可对其进行吸痰,动作要轻柔,避免诱发其病情加重。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情十分凶险,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尤为关键,在使用期间,应15~30 min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切忌因一时的疏忽导致对患者病情的把控不足。除此之外,还应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精神状况,皮肤温度及颜色,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

2.4 用药护理

积极建立静脉通道。由于此类患者需要反复多次给药,为保证输液的安全性,我们常规使用微量泵静脉滴注药物。输液时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因输液过快而加重心衰的症状。此外,由于急性左心衰患者易烦躁不安,所以对静脉通道的管理尤为重要,应防止其滑脱。给药时应快速核对,在争分夺秒的同时不出现错误。

对于夜间急诊室出现的紧急情况,可积极地先进行上述的处理,然后再汇报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此过程应争分夺秒,不应延误时间,并且合理的统筹时间,使治疗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急诊护士对于各种药物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应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病情的判断要准确。对于使用不同药物后观察患者病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使用呋塞米利尿后,应观察患者的尿量,准确记录,并监测血钾浓度,因为袢利尿剂易导致低血钾,患者会出现乏力,腹胀,心电图改变。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注意洋地黄中毒,使用扩张血管类药物应注意低血压的发生,尤其是硝普钠应用时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使用硝普钠应注意避光。如果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时,应积极汇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5 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患者都会有强烈的恐慌,精神紧张,而由此带来的交感神经兴奋,可进一步加重左心衰的症状,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如何疏导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急救的同时,急诊护士应用专业的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疑虑。除此之外,应主动安慰患者,给予感情支持,让其明白疾病的可治性,燃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饮食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应给与低盐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无刺激饮食,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限制钠盐的摄入,食盐摄入量<5 g/d为宜。并且要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如腌或熏制品等。

3 讨 论

所有患者中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病情趋于稳定,后转至心内科进行后续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患者10例。另外2例,病情趋于稳定后2天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患者1例。因家属拒绝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放弃治疗,死亡患者1例。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 98-122.

[2] Welsh J D, Heiser R M, Schooler M P,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J Emerg Nurs,2002,28(2):126-13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208.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7.042.02

猜你喜欢

左心心血管病心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