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2016-04-04张国栋
徐 节,张国栋
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徐 节,张国栋*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切吸消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disc protrusion)主要症状为腰、腿痛,远期可引起下肢肌肉萎缩、乏力,系椎间盘蜕变、后突甚至破裂而压迫相应的节段脊髓和(或)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职业性脊柱过度负荷、急性外伤损伤、以及脊柱本身的畸形有主要关系,但与外伤的关系甚为密切[1,2]。椎间盘突出症以活动度大的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传统的外科治疗手术损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多。椎间盘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脊柱疾病的治疗手段,由于其适应证相对广泛、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术后康复时间缩短而日益为广大患者所接受[3]。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6月—2015年8月,开展经皮腰椎间盘切吸(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并臭氧消融治疗手段,累计治疗病例41例,其中通过术中与术后医护的协调合作,尤其重视术后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总结经验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组41例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7~79岁。其中L4~5椎间盘突出31例、L5/S18例、L3~42例,均为单个椎间盘突出症,所有病例均经腰椎CT或MRI检查证实与症状相符合。
1.2 方法与结果
1.2.1 手术方法 手术时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GE Innova 4100)的正、侧位监视下,将穿刺套件逐级刺入靶椎间盘,后行椎间盘造影确定位置满意后行椎间盘髓核切吸、庆大霉素生理盐水(24万U庆大霉素加入1000~1500 ml生理盐水)抽吸,并注入20~40 ml臭氧缓慢消融。拔出套管后加压穿刺部位并用纱布封闭包扎。
1.2.2 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显效30例(73.2%),有效9例(22.0%),无效2例(4.8%)。均未发生椎间盘感染等较重的并发症。
2 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2.1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及相关的配合工作,积极与患者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2.2 一般护理 术后24 h内每30 min测量一次生命体征,观察术中是否损伤血管及腹腔脏器,并注意患者有无腹胀、腹痛以及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有异常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3 患者术后体位及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卧床休息3~5 d,期间锻炼床上行大、小便,目的为减少脊柱的纵向压力,之后高半坐卧位1 d后逐渐下床活动。向患者宣教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和正确方法,术后康复锻炼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术后4 d至2周,此阶段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轻微腰部伸展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立。第二阶段为术后2周至6个月,主要指导进行加强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第三阶段为术后6个月以后,此阶段患者可恢复轻体力活动。
2.4 预防感染及止痛 预防感染,运用的抗生素首选为拉氧头孢,建议连用7 d。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物止痛7 d。尤其注意患者术后若有疼痛减轻后突发持续疼痛加重并伴有发热、强迫体位、腰部僵硬等症状要及时汇报以排除椎间盘感染。
2.5 饮食的护理 卧床期间指导饮食,加强营养饮食并选择利于消化的粗纤维食物,有便秘症状需及时通便减压;术后3 d鼓励饮水以促进术中所用造影剂的排泄。
3 讨论
经皮椎间盘切吸及臭氧消融术日益成为医师治疗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手段,技术也日臻成熟完善,该手术的较严重并发症为椎间盘感染,轻微的不良反应为手术部位的肿痛,主要由于术中穿刺及切吸、消融引发的组织水肿而导致,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及促进健康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1]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8.
[2]吕维富.现代介入影像与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2.
[3]李博华,尹明阳,张成发.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学杂志,2012,18(7):446-448.
[2016-06-14收稿,2016-07-11修回] [本文编辑:吴 蓉]
R473.3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12.032
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徐节,张国栋)
张国栋,Email:guodongbear@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