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灯扎制技艺活态传承研究
——以“自贡灯会”非遗为例

2016-04-04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灯会彩灯技艺

梁 川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彩灯扎制技艺活态传承研究
——以“自贡灯会”非遗为例

梁川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自贡643000)

灯彩艺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清时期开枝散叶,是汉民族“普天同庆”的艺术形式。“自贡灯会”是中国民俗彩灯艺术现代发展的代表。从1959至2015年,自贡市政府已经举办灯会30届。本文着重总结自贡彩灯技艺传承和“自贡灯会”文化产业化经验,为不同地域的“灯”民俗与“灯”技艺实现活态传承提供参照。

彩灯;自贡灯会;文化产业;技艺传承

正月十五闹花灯。灯彩艺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清时期开枝散叶,是汉民族“普天同庆”的艺术形式。由于民间灯彩流布广泛,形式多样,所以不同地域的灯彩扎制技艺各有千秋,它们融合流传在当地的种种文化娱乐活动,共同形成“举国若狂”的瑰丽景象。百年来社会巨变,以乡土为依托传统生活方式彻底颠覆,如何留住乡愁,实现众多“灯”遗产的活态传承值得深入探讨。

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形成必然适应了当地民众约定俗成的文化审美,质朴淳厚,散发着浓郁的地域风情,又受外部各种文化和非文化因素影响,吐故纳新,记录下鲜明的时代印痕。以“灯”为名的遗产也不例外。截至2010年,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涉及到“灯”的计有40余项,有以“民俗”类申报的,如“秦淮灯会”、“蔚县拜灯山习俗”、“泉州闹元宵习俗”、“胜芳灯会”等;有以“传统美术(民间美术)”类申报的,如“上海灯彩”、“苏州灯彩”、“潮州花灯”、“汴京灯笼张”等;也有以“传统戏剧”和“曲艺”类申报的,如“川北灯戏”、“玉溪花灯戏”、“车灯”等,这些根植于中国各地的“无形”的遗产,以“有形”的艺术存在确证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其形成时代、活动内容、民众参与程度、艺术特征及文化影响各不相同,体现了地域文化丰富性和遗产传承的活态性,在守护民族文化记忆和传递民众集体情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流传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灯民俗文化活动,将最广泛的社会民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搭建出一幕幕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场景。

社会物质财富增长势必带动文化财富增长,但文化财富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它们的创造和消费也或多或少受意识形态影响,无论是艺术的生产者还是艺术的消费者,都是在塑造与被塑造中成为了自我。而“民俗文化及其活动究其本质来说属于社会群体和大众共有的财富,依赖具体的族群和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传承”。[1](320)所以,研究某一具体非遗项目的技艺传承,必须全面研究该项目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一种民间美术品既是有形的、物质化的消费对象,可以进行复制性生产,也是动态的、寄情达意的艺术传播媒介,具有复杂的精神性构成,能够为社会不同成员共同享有。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植根乡土,与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血肉相连,是当地民众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如此,民间工艺美术品才有可能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彩灯,也称灯彩、花灯,“平日可用它烘托婚寿喜庆气氛,到元宵灯节,它便是人们观赏、娱乐、竞技、竞艺的佳品。灯节创造了赛技赛艺的条件,因而人们‘竞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2](4)彩灯有别于民间美术中的其它样式,它与欢欣喜悦相伴,集观赏性和竞技性为一体,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从上元燃灯到现代灯会,历经两千年传承的彩灯已经成为中国民俗的标志性内容。

“自贡灯会”是中国民俗彩灯艺术现代发展的代表。从1959至2015年,自贡市政府已经举办灯会30届。1990年“自贡灯会”走出国门,首展新加坡,赢得“天下第一灯”赞誉;2002年“自贡灯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两大民俗活动之一;2004年自贡·中国彩灯文化发展园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5年“自贡灯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向海外推出的大型民俗旅游项目”;2008年“自贡灯会”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自贡文化产品出口取得四川近50%份额。至2012年,自贡有8家企业获得“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荣誉,其中有7家主营或涉及彩灯制作、展出业务,成为四川除成都外获此荣誉最多的城市。自贡现注册有彩灯文化企业300余家,每年承接海内外灯展项目数以百计,营业额数十亿元。自贡彩灯是中国民间彩灯扎制技艺现代传承的代表。在40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自贡灯会”走的是产业化之路,其它地域遗产项目已受“自贡灯会”影响。如参与竞标承制南京“秦淮灯会”、上海“豫园灯会”等国内知名民俗灯会的企业大多是自贡企业,艺人也多出自自贡。当前,文化软实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必须及时总结自贡彩灯技艺传承和“自贡灯会”文化产业化经验,提升彩灯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和彩灯艺人的设计创意水平,为不同地域的“灯”民俗与“灯”技艺实现活态传承提供参照。

一、“自贡灯会”发展简况

(一)“自贡灯会”历史文脉

“自贡灯会”习俗起源虽可追溯至南宋,但因早在隋唐“正月十五挂红灯”已经成为汉民族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所以玩灯、赏灯无非应时而动,特色化和地域性内容并不多。清中期开始,因盐业经济发展,地域性民俗灯节活动逐渐兴盛。

据《自贡灯会志》记载,20世纪80年代之前,自贡举行的大型灯会活动计有:清宣统元年(1909)、民国5年(1916)、民国30年(1941)、民国31年(1942)、民国32年(1943)、民国34年(1945)、民国38年(1949)、1959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1978年13次。其中,解放前办灯以重大社会事件为选择标准,有纪念和庆祝意义,并未安排在春节——元宵期间进行。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14日,光绪皇帝死亡,溥仪即帝位。清宣统元年(1909),自流井举办‘皇会',在陕西庙设灵堂,分三条线沿街立木架,扯布棚,悬挂彩灯,谓之‘瞒天过海'”。又如“民国34年(1945),9月3日至5日,自贡市各界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举行胜利火炬、提灯大游行;贡井地区扯‘瞒天过海';狂欢三天。”[3](17)解放后,除1959年为纪念建国十周年选择在国庆期间举行外,从1964年开始,举办灯会节点以春节——元宵节为中心,场地选择“人民公园”(后更名“彩灯公园”),由自贡市政府主办。

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带动文化振兴,为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组织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1983年7月,经自贡市委讨论研究,(时任)市委书记王效才点将,任命(时任)市委副秘书长胡德思负责1984年春节灯会筹办,场地选择自贡人民公园。11月9日自贡市委、市政府正式行文组建“自贡市灯会领导小组”,并成立临时性的承办机构“灯会办公室”,负责灯会全面工作。

1984年新春“自贡灯会”如期举办,观灯群众130万人次,门票收入16.5万元。1985年新春“自贡灯会”再次举办,观灯民众达140万人次,门票为2角,门票收入达到30.6万元。而1986年新春的“自贡灯会”观灯游人达到200万人次,门票收入44.4万元。1986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赵忠祥一行三人应邀来到自贡拍摄“逛灯会”专题片,该片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并同时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播放,自贡灯会引起世人关注。

(二)从“自贡灯会”到“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

因为积累了三年成功经验,得到观灯群众称赞,“自贡灯会”有了知名度,引起四川省领导高度重视,但受1986年山西灯会特大安全责任事故负面影响,国务院要求各地停办灯会,所以是否能如期举办1987年灯会无法确定。为此胡德思专程北上成都到省委宣传部请示,得到(时任)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川、副部长单基夫支持。许川建议冠以“国际”二字,用“国际恐龙灯会”这个名称,以扩大四川对外影响,推介自贡“恐龙之乡”城市新亮点。回到自贡后,胡德思将此建议向(时任)市委书记宋宝瑞和(时任)市长刁金祥汇报,得到一致赞成。刁金祥提出还要把经济贸易活动也要考虑进去。之后胡德思再次赶往成都,征求(时任)省委常委、外事办主任徐世群意见。此提议得到徐世群支持,徐世群说:最近省政府有一个考虑已上报国务院,把自贡的恐龙和灯会作为全省八个自然风景地区之一,结合全省对外开放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已确定自贡即将开放,而灯会作为自贡开放最具特色的、最有精神文明教育性质的一个主要内容,抓好灯会就是抓到点子上了,为适应这种形式,灯会必须办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回到自贡后,胡德思迅速撰写了关于举办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的请示报告,提出“以灯为媒,广交朋友,振兴经济”办灯指导思想。自贡市委讨论报告后,将举办灯会的宗旨和指导思想定为“以灯为媒,广交朋友,振兴经济;以灯为荣,振奋精神,建设自贡”。并提出“提高规格”,希望由省委、省政府主办,自贡市政府承办,报告据此修改后上报省政府待批。1986年9月16日,四川省政府正式行文批准同意1987年元月举办“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简称“自贡灯会”。

1987年1月15日“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如期举行,历时45天,观灯群众200万,门票收入118万。1988年“第二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历时40天,观灯群众150万,门票收入95万。1991年“第三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历时34天,观灯游人130万,门票收入90万。此三届灯会顺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将发展经济作为办灯的重要目的之一,实现了灯展活动的独立性商业经营。[4](8-56)

(三)“誉满京华”与“光耀狮城”

1988年新春,“自贡灯会”迎来第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当年2月27日晚,1988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四川节目挑选组经人介绍来到自贡观赏灯会,观灯结束立即约见胡德思,提出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灯展的要求,胡德思当场表示全力支持自贡灯会晋京展出。自贡市委、市政府紧急组建“自贡市灯会对外展出团”与北海公园管委会联合筹备“北京国际旅游年北海龙灯会”。6月5日灯展开幕,随即轰动京华。6月16日,邓小平同志亲临现场观灯,北海龙灯会进入高潮。该灯展历时46天,门票收入450万元。灯展期间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自贡灯会”不仅名噪京城,还获得全国各大城市办灯邀请,自此南下广州、中奔武汉、东进上海、西赴拉萨,北上长春,踏上了在自贡之外的城市举办灯会的产业化发展

之路。[4](59-80)

第二个历史性发展机遇是“光耀狮城”。1989年春节,新加坡商人林十里飞抵广州办理公司业务,飞机在夜色中经过越秀公园上空时,林十里被公园里璀璨的灯光吸引,一下飞机便直奔越秀公园,当即折服于自贡彩灯高超的艺术水平,决定邀请“自贡灯会”到新加坡他负责的中国式公园——裕华园展出。经国家文化部批准,1990年 9月20日至10月7日“自贡灯会”在新加坡裕华园展出。开幕式当晚,新加坡总统黄金辉亲临亮灯仪式,主办方向自贡灯展团赠送“天下第一灯”锦旗,“自贡灯会”赢得超越中国其它地域民俗灯会的文化赞誉,并藉此机会叩开了海外办灯的幸运之门。[4](174-177)1992年12月,自贡灯展团应邀在泰国曼谷举办灯展;1993年2月,自贡灯展团应邀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举办灯展;1994年4月,自贡灯展团应邀在韩国汉城举办灯展……这些不断举办的海内外灯展使“自贡灯会”文化品牌逐渐做大做强,得到来自不同文化环境观灯者的普遍认可。

(四)政府管理机构及机制

自贡市政府是“自贡灯会”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推手,可称为“政府主导”。从1984年恢复灯会活动开始,政府采用文件或通知形式,组建临时性机构“灯会办公室”,有时还成立以市党政领导和各部、委、局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或“指挥部”,全面负责灯展及相关经贸工作。每年“灯会办公室”根据市政府批准的灯展方案,(临时)设置岗位,确定(分工)职责,并从市、区、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抽调人员组建团队开展工作。

“自贡灯会”在北京取得成功和在全国逐次进行的巡展,使其文化和产业影响力迅速提高,“灯会办公室”这个临时性机构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1988年10月27日,自贡市委、市政府行文组建“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简称“自贡市灯贸委”或“灯贸委”)县级事业单位,赋予行政管理职能。其主要职责有:“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全市灯展活动和灯展活动中进行的经济贸易活动;按照中共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实施举办自贡灯会或灯会外出展出活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举办各种灯贸活动的有关政策、规定、管理办法等,协调各有关方面关系;研究并制定自贡灯会活动的发展规划”[3](223)等。将举办灯会视作一种经营性行为,但又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下,并将由此出现的经贸机遇及活动内容纳入职权管理范围,这规定了“灯贸委”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在这样一个机构的有效组织下,历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在门票收入方面都取得不俗表现,自贡市政府成为推动灯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五)产业化之路缘由分析

1990年代是“自贡灯会”产业化发展试水期。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推进,自贡国有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历史洪流中渐处下风,不少国有企业因强力竞争和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企业“富余”人员如“美工”必须“下岗”自谋生路,参与灯会承制成为许多失业美术设计人员和失业钳工、电工、焊工、木工等技术工人的权宜之计,这在客观上为产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技术人员。但此时政府并未放松对彩灯经营的管理,除“自贡灯会”举办权和品牌使用权归属自贡灯贸委之外,外出举办灯会(含国内和国外)基本由灯贸委垄断。但也还有外地的一些中、小型灯会业务通过民间渠道联系到本地懂行的人员与团队,绕过“灯贸委”审批,半地下进行,这些灯会项目规模虽不大,却为此后众多灯展文化企业破土而出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为保证灯会质量,更为赚钱谋生,这些由非公经济组织组建的彩灯“游击队”不得不在项目策划、艺术创意、成本核算、业务谈判、材料供应、设备使用、施工进度、人员统筹、安全管控等各个方面认真思考谋划,一个新兴文化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新千年之后,国家经济、文化有了更大变化,自贡彩灯市场化经营有了更大空间。2000年自贡市人民政府颁布《自贡市彩灯行业管理规定》(自贡市人民政府第44号令)和《自贡市彩灯质量标准(试行)》,允许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注册作为法人主体从事灯组设计、制作、销售、租赁和展出经营活动。自贡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自贡灯贸委)负责全市彩灯行业《文化经营许可证》(彩灯)发证,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配合做好彩灯行业的管理工作。“自贡灯会”产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为避免无序化竞争,合理利用“自贡灯会”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创新设计,2002年自贡市灯贸委、市版权局联合出台《自贡市彩灯版权登记和利用办法》,保护企业的文化策划文案、创意设计图和其它实物化、定型化劳动成果。2004年9月,国家《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为与此适应,自贡市灯贸委逐渐淡化了对《文化经营许可证》行政审批管理。2007年,自贡市政府正式废止第44号令,“自贡灯会”产业化发展进入自由市场化阶段。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和进入国际经济、文化大市场的客观需要主导着“自贡灯会”文化产业形成。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贡灯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取得的成功经验,成为彩灯文化企业可以直接利用的有效参考。进入新千年,政府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权逐渐下放,使彩灯文化企业摆脱了不必要的束缚。而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推动着国内各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文化(产品)市场竞争,这为“自贡灯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自贡灯会”以往的经典案例也成为“走出去”之时优良信誉度的初步保障。因此,“自贡灯会”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文化经营模式。

二、“自贡灯会”艺术特色和技艺传承

(一)定义彩灯

根据本土学者黄莉娅、关仁康研究,自贡艺人呈现给世人的彩灯(灯彩、花灯)称为“艺术彩灯”。“艺术彩灯是一种多文化的综合艺术,是民族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术彩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巧思,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自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又因引入光的时间因素而别具一格,借灯光的穿透性、明亮性和色彩灿烂性而赋予彩灯灵魂,使之充满生机。”[5](21)自贡彩灯历经三十余年不断发展,制作技艺自成一格,已与其它地域的传统彩灯相去甚远。

关于彩灯、灯彩或花灯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吕品田在《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社火卷》中定义:“‘花灯',也称‘灯彩',是主供观赏或装饰的节俗灯具艺术,也是社火中具有独立观赏价值并起着载体、道具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6](2)刘亚平在该书中提出:“灯彩不仅是一种民间美术,更是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上显示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丰富的民俗活动紧密联系着。”[7](300)

刘益荣在《花灯》中定义:“花灯,又叫灯彩,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装饰性的传统工艺品。花灯艺术是灯的装饰艺术,是人们利用竹木、金属、绫绢、绸缎、明珠、玉佩、丝穗、纸品、兽角、玻璃、羽毛、贝壳、麦秆、塑料等材料,根据形式美的法则或各地审美习惯、审美意识并综合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辅以剪纸、书画等造型技艺设计制作的具有光亮的灯彩艺术。”[2](3)

陈晓萍、黄文中在《民间灯彩》中定义:“它是以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锡等传统材料,以及塑胶、玻璃纸、亚克力等现代素材,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8](8)李苍彦在《中华灯彩》中定义:“灯彩,是中国各地普遍流行的手工艺术品,是各种花灯的概括词语。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规格和造型,因地而异,因时而别,绚丽多姿,一般泛指元宵节期间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供人娱乐欣赏应用的灯具。虽然在其他节令也有,但最突出的还是在‘灯节'期间,点燃明亮的富有装饰和娱乐功用的灯具。”[9](12)

吕品田、徐雯在《民间彩灯》中提出:“本着中国人所特有的人文观念和审美情趣,民间艺匠巧取天然或人造的原材料,运用编扎、裱糊、雕塑、彩绘、剪贴和刺绣等各种技法,创造了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灯彩艺术。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自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综合空间艺术。对于这种综合空间艺术而言,‘光'是其艺术魅力和精神价值的决定性要素。光的穿透性、明亮性和灿烂性,最终为灯彩注入灵魂和盎然生机。光的“时间性”因素的介入,使静态的灯彩形式光辉生动,成为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10](2)

分析上述各家所言可以看出,黄莉娅、关仁康在定义自贡彩灯时借鉴了吕品田、徐雯在《民间彩灯》中的概念,我则更倾向于刘亚平的提法。民间美术活在民间。民间美术品的存在和民间艺术家的生活无不依靠于一个自成体系的地域经济、文化环境。在相对稳定的地缘关系中,乡里乡亲间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具有更多的相似性,经济发展方式和艺术审美取向也有明显的趋同性,由此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同一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缘关系是造就民间美术多样性的基础。我国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各不相同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存在。在一个相对闭合的地缘关系中,人们共同生产劳作、共同休闲娱乐,生于斯、长于斯的同乡人彼此互靠互助,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文化利益圈。乡音乡情让具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彼此内心更为亲近,易于达成心心相印的文化共识。传承于斯的民间美术品必然被投映上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记。就彩灯而言,它可以定义为灯的装饰艺术或灯具艺术,也可定义为综合造型艺术,将之视为一种文化现象虽有语焉不详之嫌,但或许更切贴。因为灯的造型不同、实地用途不同,审美内涵就不同,制作技艺也会千差万别。与流传在其它地域的民间灯彩制作技艺不同,自贡彩灯制作技艺更具创新性。

(二)技艺传承与变迁

自贡彩灯制作技艺有传统渊源,更有现代特点。刘益荣编著的《花灯》于1987年出版,是改革开放后较早问世的专著。该书以“流派”概念对花灯进行分类:“今日的花灯艺术品种繁多,浩如烟海,然而只要我们按照宫廷和民间两股源流进行研究,就可以大体上分解出四大体系:即宫廷特艺花灯、民间花灯、艺匠花灯、现代花灯。这四大体系,是中国花灯艺术的四大流派。”[2](21)近三十年后,审视该分类标准及内容,能发现其诸多不足,但提出“现代派花灯”一说,却表明当时全国已经兴起了利用“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制灯的风潮。“近年来,由于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工人、城镇居民踊跃参加灯会活动,他们充分发挥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花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花灯。属于这种体系的花灯我们把它叫现代派花灯。”[2](27)

自贡彩灯无疑应该归属为“现代派花灯”。该书出版之时正逢“自贡灯会”风生水起。从1984年春节灯会开始,自贡彩灯全面突破传统竹木笊扎、纸绸裱糊、剪绘装饰等技术手段,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成体系的新工艺。自贡彩灯以金属材料为骨架,根据体量大小选择各型钢材,如工字钢、角钢、圆钢、方钢、钢丝及各种管材,镀锌铁丝等,以电焊方式制作骨架。光源选择白炽灯、荧光灯、霓虹灯、LED灯、碘钨灯等电能光源,辅以相应的电线、绝缘器、控制器、开关等配套器材,以内照明为主、外照明为辅。大型彩灯的光色变化多辅以机械传动控制,需要安装各型电机、减速器、变压器和集成控制器等。外饰材料大致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种。硬质材料如玻纤型材、有机板等,软质材料如色丁布、五枚缎、八枚缎、尼龙绸等,主要以粘贴方式完成,本地称“分色裱糊”。此外,特殊材料选择也是一大特色,如瓷器、玻璃(如:药、啤酒)瓶、塑料(如:矿泉水)瓶、光碟片、蚕茧等,并形成相应的捆扎、粘合等技艺。

“放样”是自贡彩灯制作核心技艺,由“美工”负责。“根据彩灯设计图按需要进行硬地比列放大制作的样图为放样。大型灯组制作多采用组合式,通常为组合构成,放样是根据分解的图形按部件放样。放样有两种类型,一是灯箱式放样,二是立体造型放样。”[11](5)“放样”概念及其文字表述所指,自贡彩灯艺人都明白其内涵,但对自贡之外的彩灯艺人而言,他们多半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们掌握的是他们当地流传的技艺,使用的也是他们熟知的材料。“放样”结束,美工指导钳工“套样”,并将套样成型的钢条、铁丝等部件进行焊接,形成一个全金属骨架,然后交由电工完成电源和灯具安装工作,再交由裱糊工进行裱糊。就造型本质而言,自贡彩灯如此工艺与其它地域的制作方法别无二致,但遵循一时一景、一地一形设计原则,使用现代光源和金属材料及焊接工艺,融汇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集成技术确实是自贡艺人的特长,由此将传统制灯工艺推进至一个极具现代“高科技”意味的新境界。“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自贡灯会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它做到了形、色、声、光、动的统一,成为现代彩灯的代表。”[5](107)“自贡灯会与其他地区的灯会相比,高出一筹,使其难以之匹敌的是其灯组‘设计巧妙、制作精美、造型美观'。人们通常以‘形、色、声、光、动'融为一体来形容概括自贡灯会的的灯组,既准确亦全面。近年来更得到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认同。”[12](103)因技艺变化,自贡彩灯设计和制作有了“灯组”概念。因追求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自贡彩灯无固定样式,凡有助于实现图纸预设效果的材料和工艺都可能被融入其中。三十年持续发展,“自贡灯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知名度的节庆文化产业品牌,成为现代城市新民俗的代表。

三、“自贡灯会”产业发展特征梳理

(一)技艺传承的启示

流传在全国各地的彩灯制作技艺,依凭当地流传的艺术样式在“直接传承人”手中获得生命,直接传承人是“指民俗艺术的从艺者,他们继承着历史的传统和前人的技艺与经验,坚持着地域和民族的特色与行业的规约,延续着各自艺术门类的功用和门派风格,不间断地从事艺术的创作、展演与生产,尤其是以带徒、演示、教习等方式培养后辈,使民俗艺术的品类和技艺得以薪火相传、绵延不绝。”[1](155)自贡彩灯制作技艺既有传统的手工艺生产特征,又有机械性、可以复制的现代化生产特点,这种手工工场化生产方式决定着仅凭个人之力无法实现技艺的有效传承。使用现代材料和设备,形成明确的岗位分工,以“美工”为核心,其余工种紧密配合的制灯工序,决定着自贡彩灯技艺传承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点。一个大型灯展往往需要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同时工作。他们分工协作,为完成既定任务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制作技艺不断提升。一些彩灯制作工匠曾有工厂就业经历,也有中等及以上文化学历,能抓住机遇勤学苦练,由此成为技艺的多面手。所以,自贡彩灯技艺传承是开放式的,已经突破其它地域家族式或师徒制技艺传承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师徒关系存在,但这种师徒关系不以传统的技术依附和人身依附为基础,而更多地以雇佣关系展开,在彩灯制作旺季,一些从未参与彩灯制作的技术工人会经人介绍从事彩灯制作。

“美工”是“自贡灯会”技艺传承的主导。“美工”是美术与设计人员的简称,由三个部分人员构成:第一,艺术设计人员,可称之为“彩灯设计师”,主要负责彩灯创意(造型)设计及图稿绘制。上世纪80、90年代主要以手绘形式完成,2000年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绘图软件逐渐普及,现已成为彩灯设计的基本媒介,彩灯设计师必须借助电脑完成创意设计图稿。第二,“大美”,美术总监或艺术总监的俗称,有业界人士定义为“美术工程师”或“灯会美术工艺师”,“主要肩负:灯组放样、施工图绘制、色彩搭配、消化效果图以形成最终工艺灯,对灯会最终艺术效果负责,有的也同时兼任灯会灯组设计美工。”[13](21)大美是灯展项目的首脑人物,“要有较高的美术绘画技能和理论知识,不仅要熟悉制灯工艺流程,懂得造型工艺,了解电工、木工(装饰工)、裱糊工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性”。更要“能领会设计稿意图,正确绘制施工比例图,准确放样(按效果图转换成正、侧面),能很好的后期处理,”[13](22)全面负责彩灯艺术造型。第三,“小美”,初级美工或学徒美工的俗称。在大美的指导下承担“放样”具体工作,协助完成“丝架造型”、“机电设计”、“分色裱糊”、“后期装饰”等工作。美工来源有两部分,上世纪80、90年代多为喜爱美术而自学成才者,新千年后越来越多的科班毕业生以此为业。事实上,正因有一大批毕业于美术类专业院校、热爱民俗彩灯且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优秀人才投身其中,才成就了“自贡灯会”别开生面的新境界。

自贡彩灯“群众性”技艺传承更多现在“间接传承人”方面。间接传承人是“指民俗艺术的非从业者或非专业人员,但他们与民俗艺术的传承、保护密切相关,他们关心、热爱、参与、学习、研究、推介民俗艺术,从而强化了民俗艺术的存在,推进了民俗艺术的传承。”[1](156)就“自贡灯会”而言,“灯贸委”是间接传承第一人。这个专属自贡的政府机构因灯而设,主要职能是:“举办每年一度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并组织实施自贡灯会的国内外展出;统筹协调自贡‘南国灯城'建设;统筹协调自贡彩灯产业的发展,是‘自贡灯会'商标的唯一拥有者和使用者。”[14]在这个机构的组织协调下,自贡可以汇集全市之力举办一届又一届灯会,可以以政府名义开展各种文化推介和艺术经营活动,可以代表四川乃至中国完成国家文化的世界交流。技艺传承也就在这样一种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悄然进行。从中国民俗灯会千余年历史演进考察,“与民同乐”思想一直是政府即“官”支持此种民俗活动的核心理念,而劳作一年的“民”也可藉此放松身心、展示才艺、尽情投入。正是官民互动促成了灯节(灯会)这个乡土化全民狂欢的历久弥新。自贡市政府三十余年的管理实践与“自贡灯贸委”的组建则充分说明国家意识形态对民俗艺术生存的决定性影响。

(二)技艺变迁中的文化资源

技艺传承有时表现为技术手段和材料应用的原样继续,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必然决定着变革或许正在消无声息地发生,这种变革有时表现为匠人对技艺主动改进,有时表现为被动借鉴,而其目的无非是提升劳作的经济效益和艺术效果,以适应市场消费需要。所以,实现技艺有效传承的首要条件在于社会能否为此技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机遇。世易时移,快速变化的生活已迫使不少民间美术形式退出民众日常的文化视野。所以,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创建一个活色生香的文化空间以容纳民间美术的正常生存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从“自贡灯会”成功经验看,正是自贡政府抓住了改革开放后群众文化消费诉求急剧增长的历史性机遇,迅速恢复并发展了灯节(灯会)这一“普天同庆”的民俗文化活动,才奠定了今天“自贡灯会”欣欣向荣的局面。

积极主动适应民众求新、求变的审美需求则必然导致技艺改变。“光”是灯的灵魂。彩灯源于实用,成为艺术品以后,实用性消褪,“光”的功能及形式保留,艺术性由此张扬。实用性消褪,使各种技术与材料可以别出心裁地运用进制灯工艺中,造型不断立异标新,颜色随之光彩迷离,故称其为“灯彩”。而只要有“光”存在,无论其技艺和造型如何改变,都可将之纳入“灯彩”范围。由于政府主导,选择题材内容必须做到继承与开拓并行,所以一年一度的“自贡灯会”总是在不断地发掘传统、突破程式,在倡导主旋律与真善美之时,不忘富贵平安、长寿多子等自古以来为普通民众所喜爱的吉庆主题,由此形成熔古铸今、与时俱进的文化气质。注重制作技艺求新求变也即水到渠成。时至今日,“自贡灯会”已经成为自贡人民新春时节必不可少的艺术盛宴,犹如“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的年夜饭一样,最大限度地聚拢着人气。

自觉树立现代设计理念,努力创新、创意则为自贡彩灯技艺发展搭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早在1997年自贡市政府就组织人员研讨“自贡灯会”发展,其中有谈到“要通过经常性的彩灯设计征集、彩灯研究设计、协会参与献计和发动群众创造等多种途径,做好彩灯艺术质量的突破和创新工作,使其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方面力求做到‘四新'和‘四个下功夫'。‘四新'是:(1)题材内容新;(2)设计构思新;(3)艺术表现手法和工艺新;(4)用材新。‘四个下功夫'是:(1)在发展民间工艺、地方风情、自贡灯会特色和历史传统优秀灯品上下功夫;(2)在结合行业特点和用材特色,设计制作新灯种和新灯品上下功夫;(3)在彩灯艺术与其它艺术联姻,嫁接引进其它艺术,吸收兼容各地制灯工艺和灯品特色上下功夫;(4)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更好地结合,增加彩灯科技含量上下功夫。”[15](27)作为“现代派彩灯”代表,“自贡灯会”在风生水起之初就把创意设计作为自我有别于其它地域彩灯艺术的最重要特征,三十年来众多直接和间接传承人早已将创意设计视为引领彩灯发展的核心动力,怎样办好下一届“自贡灯会”早已成为包括各级领导在内的自贡人给予重要关注的议题,更有“灯贸委”这个特殊机构直接经办,自贡彩灯技艺传承早已步入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自由场域。“6月12日,我市召开第二十二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创意策划工作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项晓峰,副市长石岷嘉,市政府副秘书长周耘、肖永忠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和创意策划设计组成员对办好自贡灯会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提出创意点子和设计思路。市文广新局局长、市灯贸委主任卓越在会上要求,策划设计工作要坚持‘开门办灯会'的理念,借脑借智借力,发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办好自贡灯会出谋划策。要坚持‘一盘棋'的思想,把自贡灯会和灯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握重点环节,在瞄准市场需求、突出自贡特色、注重参与互动上下功夫。”[16]在此,完全有理由用一个时尚词语“跨界”为彩灯技艺直接和间接传承定性。文化创意主旨下的跨界设计将“自贡灯会”引领至一个传统和现代水乳交融的民俗文化演绎新状态。

自贡彩灯人在面对传统时,绝不会拘泥于既有工艺窠臼,总能把民俗艺术中的一些小小的造型元素巧妙放大融入“自贡灯会”展场,创造吸引现代人文化消费的炫目造型,使传统文化内核获得生根发芽的新契机。“那些在社会生存方式中起一定作用的物质文化就是所谓的文化核心,它包括社会的生产技术以及开发资源的生产知识,还包括劳动方式,即把技术应用到当地自然环境上的方式。因此技术是文化的一个决定性方面,每个社会都有其所依存的技术,其社会制度因其而起,也因其而生。就像不同的生产力产生不同的生产关系一样,不同技术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构成,同样,技术的改变往往是引起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17](343)自贡因盐设市,自然资源是盐卤。盐是生活必需品,制盐技术在传统社会经济生产中占据核心地位。在近代盐业兴盛过程中,自贡逐渐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手工业匠人,发明了至今仍令人称绝的超千米深井钻探技术。这种对技术的敏感力被新一代自贡匠师揉合进入民间彩灯制作中,打造“自贡灯会”天下第一灯品牌。自然性资源是有形的物质资源,它们有面临枯竭之日,而精神性的文化资源则有可能在创造者手中获得不朽与永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自贡灯会”神志所系、魂灵所依,而现代技术则是其保持活力的力量来源。传统文化资源则在这样一种特定方式中得到深度开掘和新潮演绎。

(三)技艺变迁中的城市民俗

在经济、文化高度全球化境遇中,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的新媒体艺术悄然融入日常生活,文化产业助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已不容置疑。因势利导地创建适宜各种非遗项目活态生存的环境,谋求文化产业规模化政绩亮点已经成为不少具有优势非遗资源的地方政府的不二之选。在此过程中,众多非遗项目却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无论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就地保护,还是推陈出新的选择性的承袭保护,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都必须努力投身其中。

“自贡灯会”与其它地域的“灯”遗产不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崭露头角开始,主办方即将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的双赢作为举办灯会的出发点,很好地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备受争议的口号贯彻到底。“举办灯会要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核心,服从于市场,服务于消费,遵循价值规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将长期存在。我们不能就灯论灯,而应该把灯会纳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轨道之中。举办灯会也要念好社会主义的‘生意经',从思想到行动上实现观念的更新和转化”。[18](22)正所谓“以灯为媒,广交朋友,振兴经济;以灯为荣,振奋精神,建设自贡。”因为自贡幅员狭小,除盐卤外,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很少,交通也不便利。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之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匮乏,仅有黯然失色的“盐”和成名不久的“恐龙”。如何利用声名鹊起的灯会,将其作为提振地区经济建设的有效力量,是决策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九八七年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灯会资源和优势,推动我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已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19](1)办好灯展会将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历届“自贡灯会”的决策者们都能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灯会”这个传统,与时俱进地宣介党和政府弘扬的主旋律,扬弃那些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内容,冲破一切可以冲破的束缚,由此建构“南国灯城”城市文化品牌。城因灯而显,灯因城而名,民因灯而荣,灯因民而新。这无疑是一种选择性建构。

这种选择性建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又是不少民间艺术实现有效传承的基础。对“自贡灯会”而言,其祭祀性早已不复存在,“娱乐”性凸显。当然,这种“娱乐”也不是一般意义上传统中国社会以“社火”和“赛会”为依托的那种“乡土化”的形式。它有传统灯会之源,有文化创新之流,它融汇一切可以融汇的“技艺性”手段,成就了能代表中国传统灯会现代发展的新路径,使民间彩灯这种乡土艺术现代化、时尚化、城市化。自贡彩灯技艺脱胎于传统彩扎技艺,“传统彩扎技艺是指以竹胚为龙骨扎制各种民间工艺品及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扎制好龙骨以后要在龙骨上粘贴彩绘面料,故称为‘彩扎工艺'。”[20](126)以自贡灯会为代表的现代彩灯,其龙骨更换为金属材料,其“扎”制技艺因电焊技术变得更为简便,其表面材料运用主要从市面上容易得到的、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中选取,而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集成技术应用则将光色效果由静态提升至动态。但这种技艺性改变并未损害传统彩灯的艺术魅力,反而使其脱胎换骨,生辉熠熠。最为关键的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自贡灯会”的不断成功,促使政府必须珍视这个文化品牌,必须竭尽全力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扶持、开发、利用,以求更多回报。而“自贡灯会”文化经济的影响力和示范性的确也不容小觑,2015年“3月15日,羊年灯会完美落幕。记者从灯会指挥部获悉,在历时42天的展出中,本届灯会共计接待中外观众181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4.34万人次,较上届灯会同比增长20.7%。其中,春节黄金周6天期间,共接待观众36万人次,较上届灯会同比增长20%。实现灯会总收入4717万元,较上届灯会同比增长4.8%,其中,门票收入4600万元,同比增幅10.2%。本届灯会在日均观灯人次、单日观灯总人数、春节黄金周观灯总人数以及经济总收入四个方面均创新高,再次实现了超越。”[21]三十载寒来暑往“自贡灯会”化茧成蝶,实现了从地方娱乐型节会到现代民俗文化产业的完美转变。政府在此过程中很好地履行了职责,获得经济和文化双赢,彰显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灯贸委”这个行政单位则可看成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文化体制创新的一块试验田,一个负责“自贡灯会”非遗保护的专业性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其融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当今社会机体的一部分,也就成为我们创立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的基础。”[22](106)以文化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坐标,以满足民众文化消费为目的,以政府主导为基石的“自贡灯会”早已成为灯彩制作技艺的展示空间和民间艺人的竞技平台,成为动态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整合歌舞、戏剧、杂技、魔术等姊妹艺术的民俗文化大观园。彩灯文化企业借此时机交流创意设计和制作工艺,取长补短,为来年参与全国民俗灯展市场竞争积蓄力量。春节前后,“自贡灯会”是自贡人招待他方亲友的不二之选,是回乡自贡人共叙家常的游玩之处,众多外地观众更慕名而来,带动交通、餐饮、娱乐、住宿等行业发展,带走对“自贡灯会”艺术魅力的交口称赞和衷心折服。

结束语

任何一种民间美术品都有专属自己的独特面貌、创作方式和审美应用,任何一种民间美术品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存在中获得的代际传承。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民间美术传承的人文环境随之改变。“自贡灯会”自有其不可复制的特殊性,一些看似偶然和想来必然的人物和事件因缘巧合共同打造出今天自贡的地域文化环境,这使自贡彩灯技艺传承自成一格,但其成功经验说明不墨守成规、当顺时而为应该是传统民间美术非遗项目实现有效传承的路数选择之一。

[1]陶思炎.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2]刘益荣.花灯[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3]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自贡灯会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4]胡德思.灯城的崛起——我的回忆[Z].2011.

[5]黄莉娅,关仁康.艺术彩灯[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

[6]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社火卷·概述[A].王朝闻,邓福星.中国民间美术全集[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7]刘亚平.灯彩与民俗[A].王朝闻,邓福星.中国民间美术全集[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8]陈晓萍,黄文中.民间灯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9]李苍彦.中华灯彩[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3.

[10]吕品田,徐雯.民间灯彩[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11]胡德思.天下第一灯[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12]宋良曦.南国灯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3]郑安康.灯会美工在灯会中的作用[A].巴蜀风[C].成都: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2013.

[14]自贡灯会官网.管理机构简介[EB/OL].http:// www.zgdenghui.cn/.

[15]吴文波.关于自贡灯会的发展与管理及其一些问题的思考[A].世纪之光——第二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发展战略探讨会论文集[C].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1997.

[16]自贡灯会官网.我市召开第二十二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创意策划工作会[EB/OL].http://www. zgdenghui.cn/.

[17]方李莉,李修建.艺术人类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3.

[18]林本梁.市场导向·立体系统·双规运行·开拓未来——关于自贡灯会的战略选择[A].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办公室.未来与现实的思考——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研讨会文集[C].内部资料,1987.

[19]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办公室.未来与现实的思考——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研讨会文集·前言[Z].内部资料,1987.

[20]苑利,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1]自贡灯会官网.灯城“醉”游人·181万人次赏灯会[EB/OL].http://www.zgdenghui.cn/.

[22]方李莉.走向田野的学术生涯[A].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徐英】

Study of Dynamic Inheritance of Techniques of Lanterns-making——A Ca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igong lantern Festival

LiangChuan
(School of Arts,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Province, 643000)

The lantern art, which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periods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made rapid progress in the periods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flourished in the periods of Song and Yuan dynasties.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nessed its thriving development in types and functions. The lantern art is one of popularly-enjoyed arts of Han People in China. Zigong Lantern Festivals, well know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lantern arts,have been held for 30 times in Zigong from 1959 to 2015.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heritance of techniques of lanternsmaking and the experiences of 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of Zigong Lantern Festivals, tentatively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a realization of dynamic inheritance of lanterns' custom and techniqu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regions.

Lanterns; Zigong lantern Festival; Culture industry; Inheritance of techniques

G122

A

1672-9838(2016)01-093-10

2015-11-08

梁川(1974-),男,四川省自贡市人,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灯会彩灯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彩灯
元宵佳节点彩灯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春节灯会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有多少盏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