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2016-04-04田爱民河南省封丘县妇幼保健院河南新乡453300
田爱民(河南省封丘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新乡 453300)
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田爱民
(河南省封丘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新乡 453300)
【摘要】目的 分析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彩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经彩超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正常子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子宫内膜不均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可为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病变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彩超;子宫内膜厚度;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
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均可导致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属于女性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仅次于宫颈癌发生率,且多出现在年龄超过50岁的绝经后妇女,与患者长期使用大量雌激素有关,死亡率较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现我院选取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8.9±2.2)岁;其中,不规则阴道出血78例,月经不规律52例,经期延长28例,月经量过多22例。均经相关手术病理检查或子宫内膜诊刮证实:子宫内膜癌38例,子宫内膜炎76例,子宫内膜增生27例,正常子宫内膜39例。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膀胱保持排空状态,取膀胱截石位,将探头与阴道及宫颈穹窿部位紧贴,进行多平面、多角度扫查,观察患者子宫及附件形态,及有无占位病变;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内膜周围光滑程度,并观察其有无内膜癌肌层浸润。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不同疾病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14±4.19)mm,子宫内膜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4.08±1.98)mm,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5.19±1.95)mm,正常子宫内膜厚度为3.86±1.91)mm。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患者内膜均匀程度比较
子宫内膜癌38例,均匀14例(36.84%),不均匀24例(63.16);子宫内膜炎76例,均匀32例(42.11%),不均匀44例(57.89%);子宫内膜增生27例,均匀13例(48.15%),不均匀14例(51.85%);正常子宫内膜39例,均匀18例(46.15%),不均匀21例(53.85%)。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不均匀比例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正常子宫内膜不均匀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出现消退,子宫内膜开始逐渐变薄、萎缩,腺体和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一般为萎缩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内分泌速度、性质、绝经前激素状况、内膜等对激素反应的差异性造成[2]。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一般出现增生性、功能性及萎缩性变化,其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是对类固醇激素、感染、选择性激素替代、良/恶性肿瘤刺激的一项典型早期表现[3]。其中约有10%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患有子宫内膜癌,因此早期给予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有效诊断,是提高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率、提高早期疗效及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4]。子宫内膜疾病病理类型根据组织学诊断结果可划分为子宫内膜癌(包括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小细胞癌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包括内膜简单性增生、内膜复杂性增生以及内膜息肉等)、正常子宫内膜(包括破碎内膜、内分泌期内膜、萎缩期内膜及增殖期内膜)[5]。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进行检查,可初步诊断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在本次研究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80例接受彩超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正常子宫内膜厚度(P<0.05);但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不均匀比例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正常子宫内膜不均匀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子宫内膜厚度是诊断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接受彩超检查时,动脉血流阻力一般为低阻,病灶血流丰富,且血流分布烦乱;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仅有25%可见稀疏的血流信号。一般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可确诊为良性病变,但需定时对其进行超声复查,必要时可进行病理检查或宫腔镜检查,以便防止其发生恶性病变。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显著,可根据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初步判定其病变良恶性,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金娟,成九梅,段 华.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路径探讨[J].北京医学,2012,34(2):97-100.
[2]叶建红,周坚红.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J].肿瘤学杂志,2011,17(6):475-476.
[3]邢智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2014,7(3):135-136.
[4]吴 成,高雨农,马秀华,等.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445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1):870-873.
[5]龙 俊,冉素真,杨正春.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4,43(19):2426-2427.
本文编辑:徐 陌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4.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