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有中华文化自信的学术展览之路
——写在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2016-04-04刘大为

中国画画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堂双年展中华文化

文/刘大为

走有中华文化自信的学术展览之路
——写在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文/刘大为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运作近8年来都非常成功,把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中国画特色表现得较为充分,已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和美术界的知名品牌展览。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每届都有一个主题,前三届的主题分别是:“意之大者”突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长卷视界”展示中国画的长卷和手卷、“辑页掇英”强调中国画的册页,第四届主题为“正大气象”表现中国的中堂画,展览即将在2017年新年前后开幕。

中华文明史具有5000年连绵不断发展历史,中国的视觉文化正是承载中华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中国画则是中华视觉文化的核心。在千年的发展中,中国画承载着中华文化精神,形成了具有程式化表现特色和个性化笔墨语言的鲜明特色。中国画与中国精神发展相一致,早在秦汉就形成了“成教化,助人伦”的精神内涵,历经隋唐中华民族兴盛发展时期,在宋元开创了精妙绝伦、个性深入、写意纯熟的文人画高峰时期。正是因为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极富生命力,到明清,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国画在面对着现代转型中,依然表现出勃勃生机。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创立,正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确立了“正大气象”的主题,是为了以中堂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华文化的正大气象。

中堂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意指正中的厅堂、中央、宰相,唐代大诗人李贺诗云:“怡怡中堂笑,小弟裁涧茶。”把中堂作为母亲的代名词。悬挂在中堂的画正是赋予、表达了中华文化中堂的积淀和意蕴。每家的主人在中堂画上往往重在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个人喜好,如提倡孝道的人家,就会悬挂24孝图等内容;重视天伦之乐的,则会挂些福禄寿喜内容的;钟情文化消遣的,就要挂一些梅兰竹菊作品;还有的想表现人生豪气的,还会挂一些狮子、老虎等猛禽画。总之,中堂画是最能代表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写照的中国画样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再一次强调了中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的中国画艺术就是最值得自信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本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提出的“正大气象”是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厚积,我们提出了本届中国画双年展“正大气象”的学术主题与“风”“雅”“颂”三大篇章的内涵,强调“三去三倡”(去陈腐,倡正大;去僵化,倡创新;去单一,倡多样)的创作要求,突出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勃勃生机,显示出中华文化自信的力量。

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创办是有特色、有文化战略思考的,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主题和操作方式都很明确,每一届推出一个主题,围绕着传统的文化和艺术样式,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去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从长卷、小品、中堂等,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各种形式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精神,这是一个有深度的独特的构思。

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从策划、确定主题到选择画家都完全按照学术层面的标准严格要求,届时观众看到的将是一次具备较高学术水准的和历史意义的、更具有时代精神的研究型的大型展览。

猜你喜欢

中堂双年展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中堂的讲究
第三届CAFAM 双年展
河北大学旭宇艺术馆部分珍藏作品展
大连书家之于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