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
2016-04-03樊彦荣
樊彦荣
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
樊彦荣
内容摘要:模式,是用来规范课堂教学的,它是课改的一种理念,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把课改传递下去,不断探索在“以人为本、学教融合”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利益的最大化,让课堂以学为基石、以育人目的,让课堂教学改革走的更远。
关键词:模式理念教学
“您请一位没模式的专家上节课让我们听听。”这是一位老师给领导的建议,这个建议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究竟模式应该有还是没有?全国的教育模式此起彼伏、此消彼涨,专家也都褒贬不一、自圆其说、力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开始已经十多年了,每一个课改成功的学校和省份在课改的开始都依托了一种模式,全国各地模式风起云涌、层出不穷,至今依然是方兴未艾、异彩纷呈,今后还会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情应运而生。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产生相互的辩论。有人对课堂教学模式大加诘责,倾尽全力去批判、去反对,视其为洪水猛兽,有种“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感觉;在不同层次和形式的研讨培训中,也会如当年的北大一样,让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同一天你就会听到关于课堂模式的完全不同的两种看法在斗争,以至于相互攻讦。其实,为何不平静的审视对方,为什么要对曾经为课改做出贡献的模式一棍子打死呢?课改的初期阶段需要用新的模式打破旧的传统,需要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模式来规范教学行为,“教无定法,但教定有法”。任何一种改革的成功、任何一次先进思想的推进、任何一种结果的实现都要付诸一定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为达成内容就必须依托一定的形式,课改也一样,我们为什么要谈模式而色变呢。
“上一节没有模式的课”,其实是没有把旧的模式打破,还没有形成新的模式,所以在课堂上总感觉到新旧模式的碰撞束缚了自己,那就说明还没有仔细的研究新旧模式之间的差距和区别,还没有把新的模式和学情、教情结合起来;这个磨合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接受、需要认同、需要调研、需要设计、需要尝试、需要践行。模式是一种理念,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好诠释,课堂上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动手操作、自我获取、形成经验、总结规律、提高能力的设计就是体现新课标要求的模式,只要你把这个理念根植于自己的心中,你的课堂就会形成自己的模式、有了自己的特色。如果你还不能形成自己的模式,首先要在心理上接受先进的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成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次你就需要学习先进的经验、融合自己的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索出先进的模式。这个模式就要在课改理念的支撑下破茧成蝶,新模式的运用是一种理念,只有把这种理念践行好,新的课改才会有成就,新的模式才会运用自如,才会绽放异彩;蝴蝶的美丽要通过茧的束缚、再经过对茧的痛苦撕裂而成为自由的,新课改下的模式何尝不是如此呢!
模式是一种理念,是教师课改执行力的助推器和加油站,也是教师在尝试课改时不可或缺的思想,“教育”重心在“育”,“教育”不只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对课堂的设计,不是一个束缚思想、限制创新的“紧箍咒”。回顾中国的课改之路,上世纪80年代教师邱学华提出的“尝试教学法”改革;上世纪90年代初,洋思中学尝试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2005年杜郎口中学总结提炼出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2010年开始,新绛中学实行的半天授课制等教学模式,在理解中国课改的路上,这些都是绕不过的几块里程碑式的改革实践,他们的模式都挽救了各自课堂严重“低效、无效、负效”的现象,都是在学校举步维艰、面临倒闭的情况下逆转了当时的困境,走出了一条曾经的辉煌之路,能说这些模式没有作用吗?其实,不管是那种模式都是在努力寻找着“教与学”的黄金搭档,都在探索“师与生”的和谐关系,在这种理念下的模式就是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我们为什么要否定模式的运用呢!
没有模式的限制就一定是好课吗?如果不用一定的模式,怎么样达成你的教学目标?怎么样组织学生活动?怎么样练习、巩固、检测?又怎么样实现师生互动、凸显学生主体呢?你将怎么样教、又怎么样让学生学、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其实一堂课中的活动设计、完成都要辅助于一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模式。提出要听一节没有模式的课,可能是教师受到模式的禁锢,走不出模式的窠臼,或者不能灵活的运用模式,还不能对模式真正的理解、熟练的应用、灵活的变通,正在一个探索的过程,只要通过学习、研究、尝试,度过了这个高原期,破茧成蝶的时候,也就能够“以无形应有形”了,就能成为大家,再不会被模式束缚,在别人看来也就是“没有模式”的课堂了。
模式,是用来规范课堂教学的,模式,是课改的一种理念,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把课改传递下去,不断探索在“以人为本、学教融合”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利益的最大化,让课堂以学为基石、以育人目的,让课堂教学改革走的更远。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