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入股激发产业活力
——记辽宁省铁岭市富农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6-04-02孙超超
■ 文 / 本刊记者 孙超超
土地入股激发产业活力
——记辽宁省铁岭市富农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
■ 文 / 本刊记者 孙超超
施荒地村,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2009年以前,这里的村民还各自为“战”,以种玉米为生,2009年之后,该村成立合作社并改种水稻,到2010年实现整村入社,还成立了稻米加工厂。规模经营盘活了土地资源,产加销一条龙激活了施荒地村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背景:土地确权到户凝心聚力
整村入社、玉米改水稻、稻米加工厂……每一步的顺利前行,都源于施荒地村对地块界限的明晰:早在2004年,施荒地村就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土地重新丈量、按人口平均分配。
摸“家底”。2004年,施荒地村换届选举,做过木匠、当过电工的施立武被选为村主任,成立新的“两委”班子后,第一件事就是划分土地。当时,村里共2057口人,4000亩耕地。其中,机动地作为村集体资产,以120元/亩的价格对外承包发展蔬菜产业,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他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
分“家产”。地块有好有坏,如何分才能让村民心服口服?施立武和村“两委”班子找到了最优解:定级、并户、抓阄。
一是定级。村“两委”班子将3600亩承包地重新丈量、统一起垄,按位置、土质等指标将地块划为一等地、二等地,其中一等地3320亩(时价120元/亩 . 年),二等地280亩(时价100元/亩 . 年),经村民代表会同意,村委会对二等地给予每年20元/亩的补贴,即以补钱的方式将二等地“变为”一等地,补贴费用来自于机动地的租金。
二是并户。为实现土地规模种植,解决“春天找垄、夏天排水、秋天看地、机械作业”等问题,施荒地村鼓励村民自发“结盟并户”(如20小户并为1大户,则该20户的土地就连片),最终600多户并为不足200户,并户结果由村委会进行公示。
三是抓阄。以扑克牌为阄,红桃、方片、黑桃、梅花,从A到K,依次从小到大排序,即红桃A为1号……红桃K为13号,方片A为14号……依此类推。召开村民大会现场抓阄,每“1大户”选一个代表抓阄,按顺序依次分得土地。
2005年5月1日,施荒地村将全村4000亩耕地平均分配到人,最多的“1户”能分到70多亩土地,分到土地的农户都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到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止。
做法:土地入股提高产出效益
重新丈量划分土地,解决了施荒地村民因土地使用而引起的争议;“并户”实现了小范围内规模经营,但这些地都是旱田,种玉米一年收益仅为350元/亩—450元/亩。2009年,施立武及村“两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旱田改水田,玉米改水稻,最大限度提高产出效益。
原来,施荒地村处于采煤沉陷区,适合开发种植水稻,土地没有流转前一些村民想开发水田,一愁投资大,二愁土地不集中,三愁没法串地。
说做就做,村“两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在调兵山市农业局的帮助下,最终决定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方式整合资源,统一引入水流规模种植水稻。开始大家还有迟疑:一是能否引水成功?二是能否种好水稻?三是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合作社,工资怎么算?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村“两委”一致决定,领导班子仅领取村干部的工资,合作社工资一分不拿,村里和合作社两本账,对于其他问题:一是经市道路公司的工程师测量地势,相对标高恰好可以使水自流入田,用“数据”说服村民;二是邀请辽东地区水稻种植专家,指导村民种植水稻,用“技术”让村民心悦诚服;三是实行收益保底,每亩地给予村民350元/亩的保底收入,用“收益”稳定民心。
为了实现集中连片,对于不同意改水田的,村委会负责“置换”,在没有改造的旱田划出双倍亩数的土地给村民经营;对于同意改水田的,1亩地为1股,签订《施荒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稻田开发合同》,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2009年3月,施荒地村成立富农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施立武被选为理事长,因5月就要开始水稻插秧工作,2009年仅改造并种植水稻1300亩,共164户农户入社,实行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销售,从育苗、整地、插秧到收获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同年秋天,合作社种植水稻喜获丰收,并统一出售给辽中长富米业。按照章程,合作社提取了32.8元/亩的公积金、公益金,减去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每亩地可获得收益500多元。
2010年初,施荒地村实现整村入社,年底实现收益533元/亩,2011年每亩土地分得640元,2012年每亩平均土地分得750元,2013年每亩土地分得900元,2014年每亩土地分得800元,辐射带动周边1.6万多亩土地入社。
发展:多元化获取附加值
玉米改种水稻,土地效益得到极大发挥,但施荒地村人不满足于此,经成员代表大会几次讨论,决定建稻米加工厂,走产加销一体化路子,把利润留在自己手上。
2014年,富农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稻米加工厂,注册“兵山大米”商标,据施立武介绍,通过加工,水稻种植的收益至少每亩增加100元。
此外,在水田生产过程中,除实行绿色水稻种植外,合作社还进行“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生态立体种植养殖。在1000多亩水田里放养了泥鳅鱼苗,水田养泥鳅培肥了地力,降低施肥打药频率,降低了水稻种植成本;每亩泥鳅产量达50斤左右,每斤可售8元,每亩获纯收入400元左右;稻草落地后就加工成草帘子、草绳,销售给本地从事蔬菜保护地生产的菜农和矿山,平均每亩稻草可获纯收入60元。多元化发展提高了村民收入。
成效:得民心助民富
土地入股得民心。施荒地村村民,从因地块纠纷到团结一心发展生产,并不是偶然的。施立武带着村“两委”班子,公开公平公正重新丈量划分土地,让人人看得见,人人心服口服;在划分过程中,注重土地集中连片,成立合作社后注重村民个人意愿,用摸得着算得清的利益吸引村民入社,团结一心谋发展,凝聚了人心、集聚了发展活力。
规模经营带民富。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放了劳动力,在施荒地村催生了“双薪”农民,农民既在合作社入股分红,通过进入城市打工、经商,额外增加了务工、经商收入。成员田凤武今年66岁了,在合作社打工5年,每年赚大约2万元,他说:“以前我自己赶马车每天都干活挣钱,干了20多年也没有在合作社这几年挣的多。”
一体化发展激发产业活力。从水稻育秧、插秧、施肥、收割,到加工、装袋、统一品牌出售,合作社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同时,将利润留在自己手中,激发了施荒地村产业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