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司法行政工作定位

2016-04-02王秀成

21世纪 2016年2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京津冀司法

文/王秀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司法行政工作定位

文/王秀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给河北省司法行政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笔者现以秦皇岛市为例,就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定位司法行政工作,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充分发挥法治宣传职能作用努力营造崇法尚法的法治环境

法治环境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的关键。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法治宣传的牵头协调部门,在营造崇法尚法的法治环境上责无旁贷。秦皇岛市司法行政机关要紧紧围绕市“一都三区一枢纽”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出击、靠前服务,为秦皇岛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着力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的经常化,遴选优秀法律服务人才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政府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全面提升决策层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协同发展中经济社会事务和开展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落地的能力,积极构筑法治框架下的协同发展。

着力打造秦皇岛的普法品牌。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微博、手机APP等新兴媒体开展法治宣传,形成“互联网+法治宣传”的新模式,推动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和律师以案释法制度。针对秦皇岛市旅游景点多、外来游客多的特点,开展法律进景区、进公园、进酒店、进公交等活动,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之都的新名片。

着力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围绕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推进协同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协同发展,法治先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围绕防范金融风险、生态环境保护、创新驱动等开展法治宣传。同时组织好“3·15”消费者权益日、“6·5”世界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点普法宣传活动。继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景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街区。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最好的投资环境,要想引来京津的“金凤凰”,就要在优化服务环境上下功夫。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用优质法律服务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积极服务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对京津资源、产业调整规划和目标区域、目标企业投资动向的研究,密切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加强信息研判,找准用力方向,积极为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介入秦皇岛市与京津对接项目搭建平台,提供信息指导和政策指引,市法律服务暨法律咨询服务中心要及时、适时为重点项目引进提供“组团护航”式法律服务。找准律师、公证在秦皇岛市重大创新领域中的定位和切入点,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保障。

积极服务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秦皇岛市的金字招牌,为保障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秦皇岛市司法局将研究制定司法行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律师切实履行涉及生态环境的诉讼、公益诉讼及仲裁等职责,拓展节能量、碳排放、排污权、水权交易等法律服务;着力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与环保局联合宣传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政府、企业的环境法律素质,培育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大环保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指派优秀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与法律援助机构协作联动机制,引导和帮助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环境纠纷,形成“能调则调、能援则援”工作格局,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为美丽秦皇岛保驾护航。

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区)综合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区域内法律服务资源,在原有基础上设立法律专家服务站、法律顾问室,乡(镇)法律服务站和村(社区)法律服务点要在现有试点基础上在所有乡(镇)、农村(社区)全面铺开,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在秦皇岛市基本形成以市法律服务团暨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区)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为中枢、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为骨干、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点为基础的四级法律服务平台网络。

充分发挥法治保障职能作用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发展,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司法行政机关应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努力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秦皇岛。

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织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特别是依法解决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征地拆迁、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纠纷等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参考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指数等国家行业标准,提供数字化项目评估模式,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大力推动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各行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力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和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深层次、高水平、宽领域发展。司法行政机关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联系,出台诉前调解工作意见,推动诉前人民调解室建设,深化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构建完善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体系,不断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切实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积极推进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制度、程序,落实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戒毒工作质量,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市、县(区)、乡(镇)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加强社区矫正人员行为监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电子围墙,有效监管社区矫正人员的行为动态。积极落实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抓好过渡性安置(培训)基地建设,搞好衔接管理,加强重点人摸排,突出重点,落实教育、管理和帮扶,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促其顺利融入社会。

(作者系河北省秦皇岛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京津冀司法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限于亲友“低吸高贷”行为的司法认定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