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本教育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6-04-01王保文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案课堂教学老师

王保文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和鼓励学生质疑。现在的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好奇好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潜力极大,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开发。

生本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基础,鼓励学生先学、多学,教师少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校开展“三学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来,我认真反思,我感叹,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中不爱思考,不爱质疑,有问题不会主动提出来。我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根据目标要求,以问题串设计学案,提出质疑问题

老师设计的学案是由一个个问题串构成的。学生在自学环节,完成学案。课堂中,学生对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解决。教师要把握好这一时机,通过学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整体水平偏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但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想了解的,想探究的。老师要告诉学生有问题比没问题好,问题提错了比不提好,用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热情的语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有些历史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标准答案,在和学生共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老师要做到“知己知彼”,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会产生疑问。

1.史学与影视作品的差异

由于电视剧、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影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唐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刘备等)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一定的艺术印象。在讲课时,这些人物的历史形象和学生心目中的艺术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容易引起学生产生疑问。

2.以古律今的迷惑

学生常常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准则来度量古人。例如,学生对岳飞乖乖的奉旨班师、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等都迷惑不解的认为古人太愚蠢。认为三年自然灾害吃的东西就是美食,是一种享受。

3.教学内容中的矛盾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的变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学生特别疑惑、茫然。老师应从学生的疑惑点出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心应手,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充分为学生设疑解惑。

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浅显,老师要帮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也可以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写下来,对于相似的问题,让学生加以比较,哪一种表述方式更好,引导学生从难点处质疑,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入手,深入地探索,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

在上课时,老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启而不发”“启而乱发”的现象。这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铺路架桥”,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针对某些学生思维活跃、爱动脑、好表现的插嘴现象,应将其与扰乱课堂秩序区别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体验是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经验的最佳途径。老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有梯度,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要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疑引思,善问善诱,多创设一些悬念,多设置一些障碍,多营造一些氛围,多激发一些兴趣,让学生在频繁的思考和想象中体味“发现的喜悦”和“创造的喜悦”,点燃学生创新求异的火花。例如,关于近代中国落伍的问题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落后挨打”。有学生通过阅读似乎形成这样的印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似乎中国落伍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造成的。老师对此提出问题:中国是因挨打而落后还是因落后而挨打?启发同学充分思考争辩……使其永不满足,学而不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合理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释疑能力

有“质”便要有“释”,只“质”不“释”,或草草解答,会削弱学生对“质疑”的积极性与热情。在“释疑”这一环节中,要特别注意“释疑”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就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对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在课堂上研究解决的,教师就组织大家先在本组合作讨论,然后全体学生一起解决、探寻正确答案。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做为一名一线教师,在生本课堂中,老师在课下下的功夫比在课堂上要多的多。我希望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生本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学案课堂教学老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比例尺(一)”导学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