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校长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2016-04-01叶建雄
叶建雄
单就校长本身而言,“校长”的角色不仅是学校共同体的领导者,学校事务的管理者,还应该是师生员工的教育者,组织文化的引领者,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研究者。校长应该更多地从教育专业层面考虑领导、管理问题,深入地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由此就会形成一个学习、研究、交流、表达的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
是安于现状,随波逐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个维持现状的校长;是靠行政命令指挥一切,靠汇报、报表、数据管理学校,当个行政校长;还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成为创新型的校长?因此,校长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对于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个人认为一个好校长,具备如下素质,将会带出一所好学校。
一、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思想是构成办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的思想基础。学校要办成有特色、有质量,校长就要引领学校走超常规、高质量、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二、校长必须具备现代管理能力
现实状况的办学要求校长不仅要有积极的态度,更有把效益放在首位,无功便是过。传统的做法偏重于工作形式,它与最终目标是否有紧密联系,是否有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则显的很不重要。现代管理要求校长强调绩效,在注重过程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目标管理,注重最后效益,学校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办学就是办一种氛围,一种环境。随着社会发展,教师正变的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实现自我的倾向正迅速扩展,校长要抓住这一特点,从“人的发展需要”和“人的心里需要”出发进行管理。
三、校长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高素质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关键是必须实现教师的转型,着力建设一支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目前,教育的竞争日益加剧,最困惑教育的问题是师资,最教育发展的难题也是师资,因此,校长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特别要注重把自己的主要工作目标锁定在师资建设上。
四、校长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學校发展的催化剂
校长在工作中若要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就必须做到知人善任,了解、相信和依靠教教师,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校长的人格魅力从中得到体现。以校长诱人的人格魅力,来带动全校 “一盘棋”的工作。
人格的魅力,概括起来也是四句话:一是“无欲则刚”。职位无大小,凡事只在一个公字。校长只有无私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责在人先,利在人后,才能立世有威信、改革有底气,才能团结人、有感召力。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公则四通八达,私则偏向一隅”。一个校长思想的最高境界,不应把校长这一职业当作谋生手段或提升社会地位的阶梯,而应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并且把这一职业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二是“有容乃大”。厚德载物,宽容得众。当校长,器量须大,心胸须宽,要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这样才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所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带着爱心工作。当校长,要把所有的教职员工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要爱群、乐群、利群。所谓爱群,就是要热爱你的集体,热爱你的同事;所谓乐群,就是要把与同志们共事当作一种缘份,当作一种至高的乐趣;所谓利群。就是要敢于并善于为教师排忧解难。为教师谋福利求实惠。四是带着激情工作。一个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校长,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校长。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会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学校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现实当中,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如国家的政策导向,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学校周边的发展环境,合格的教师和必要的物质设备等,每一个因素都不容忽视。但是,校长的专业素质仍然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校发展的问题上,必须高度重视校长素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