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平等化视域下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

2016-03-31魏宇韩军辉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

魏宇 韩军辉

内容摘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服务贸易模式到要素服务贸易模式,再到当今新兴产业服务贸易模式三个阶段。在贸易模式多样化进程中,服务贸易活动内容在传统模式下,伴随货物贸易的运输服务、机械与设备的维护、货物贸易结算到商品批发零售等为主的贸易内容,过渡到要素服务贸易模式下,以跨国投资激发的证券交易服务,经营管理服务,以及建筑工程、劳务输出等为主的贸易内容。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服务贸易模式转变为以信息网络服务、视听娱乐与知识产权、信贷服务、旅游服務等内容为主的新兴产业服务。本文将在贸易平等化背景下,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并论述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选择。

关键词:贸易平等化 国际服务贸易 发展战略

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astic Product,GDP)与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甚至是各国境内,都产生了发展不均衡的结果。即使在最先进、富裕的国家中的大多数人,也并没有因全球化而获得利益。联合国主管协助开发中国家事务的官员施密特在全球会议中指出:“对于许多开发程度较低的国家而言,这是悲哀的事实”。过去30多年来,全球化使许多国家的贸易增加、经济成长。就全球意义而言,全球化更创造了空前未有的财富,可是全球化并未对这些开发程度较低的国家带来任何利益。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不平等与贫穷问题,成为全球化最令人诟病之处,批评全球化与其缺失的人,更把矛头直指贫穷人口不减反增的现象。

贸易平等化的相关理论

国际贸易建制蕴藏许多缺失,贸易体系分配、市场力量不对称、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贫穷、收入不均、高失业率,甚至是金融风险、环境破坏等问题逐渐显露,针对全球化发展概念所进行的反思与检讨逐渐形成,反对经济全球化做为唯一一套发展准则的声浪四起。国际社会陆续出现强调永续发展、贸易公平与正义的呼声,人们也逐渐对这些组织所提出影响的经济、社会、文化与个人安乐相关政策产生了公平性的质疑。倡议全球正义的全球性反制运动,正逐渐变得更为活跃与复杂,这些倡议者最主要是反对自由贸易本质上的剥削与不民主。公平贸易(Fair Trade)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改变现状的另一种解决之道。

公平贸易提倡一种关于全球劳工、环保及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标准,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公平贸易也提供了实质的载体,使得全球的消费者可以透过行使消费力来进行较为民主的贸易。针对国际贸易的分配正义问题,公平贸易强调透过建立一套贸易伙伴关系的认证体系,取代传统的贸易模式。公平贸易运动认为现行的国际贸易建制政策失当与南北贸易间的失衡,深切地影响了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公平贸易强调的是在现行自由贸易市场中,生产者所面对的国际经济建制与贸易政策所造成的结构性不公平,以及这些举措所导致利益分配不均与贫穷问题,并希望改变新自由主义所主导的贸易过程与结构。公平贸易运动的使命是连结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促进更加公平的贸易条件,赋能(empower)生产者使他们得以对抗、消除贫困,并加强他们的立场,使他们更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公平贸易是对新自由主义论述下的经济全球化的反动,公平贸易运动倡议的起源是为了要帮助被该论述所剥削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公平贸易运动的论述认为国际金融贸易组织所推行的自由贸易、对开发中国家所推行的发展策略都有其不公平、不正义的结构性问题,甚至因此加剧了南北差异与贫穷问题,最终造成对人权的侵害。公平贸易论者认为西方富裕国家与国际贸易组织所推行的贸易与发展策略,并非如同他们所言是在帮助贫穷国家,结果反倒是种种的不公平贸易政策的实践严重威胁全球贫穷农民生计。

新自由主义论述下的经济全球化有其运作的缺失与问题,非但无法实现帮助落后国家发展与降低贫穷的目标,甚至加剧极化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平贸易运动提出一套有别于新自由主义的论述,为国际社群对于永续发展与降低贫穷议题提供了另一套论述思维与替代性选项(alternative)。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新自由主义与公平贸易运动看似对立的两套论述,其对立与争论也可以清楚反映在两者对于贫穷问题的意识与论述方面的差异方面,进而导致两派对于如何改善贫穷的发展策略有着非常不同的着重点。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贫穷的成因可能来自于国内因素,唯有透过自由贸易的推行,开放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通过此增加就业机会与经济成长才是降低贫穷问题的解决之道;而公平贸易论者则认为贫穷的肇因有其历史成因,但仍受国际因素牵制影响,自由贸易既不自由也不公平,它只是西方富裕国家持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的掩护手法,并无法真正解决发展与贫穷问题,反而会带来其它问题。

我国外汇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收入累计11380亿元,服务贸易支出累计23543亿元,逆差累计12163亿元。2015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2468亿元,支出10461亿元,顺差2007亿元。其中,服务贸易收入1265亿元,支出2174亿元,逆差909亿元。贸易逆差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不合理结构问题,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化发展路径中的弱势状态。从2008年至2014年,我国始终存在服务贸易逆差情况问题,并且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速开始逐渐放缓。虽然2015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有所增长,并且在高附加值服务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整体的服务贸易逆差幅度却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旅游业的服务贸易逆差更是达到了值得关注的66%。综上所述,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要尽快解决服务贸易的逆差情况,根据需求出口,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难题。

(二)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攀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该越来越大。然而通过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观察发现,依照新行业分类情况,我国服务业在内部行业结构发展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是变化微乎其微。纵观全球性的服务贸易结构,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转变,向着知识密集与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并且在行业内的占比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服务贸易始终处于传统产业环节,包括旅游、建筑与海洋运输等,虽然国内也存在着一些新兴的知识密集与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产业,并且出口增速高于其他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速,但目前这些新兴行业的规模偏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国际分工上,欧美、日本等国家一直把持高、精、尖的服务贸易产业,在对外贸易的话语权中,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议价权、合同拟定的优势方面,我国的企业还处于劣势地位,不符合贸易平等化的发展。即使我国已经是全球外贸大国,但依旧因为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与外部分工的不平等,导致贸易逆差的出现。

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如表1所示,虽然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近年来获得飞速发展,但是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而言,中国的服务贸易占比依旧很低,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与此同时,随着2015年由美国主导的TPP协议的初步达成,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的合作国也纷纷加入到TPP當中,这对于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显然存在着阻碍作用。在贸易平等化的要求下,各国贸易应该是存在着市场自由化的选择,但是在类似TPP的协议中,却存在着一定的排他性与针对性,导致了贸易环境的不公平。

服务贸易立法不够健全。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制建设,以及服务贸易的立法层面,我国在服务贸易立法层面的起步较晚,但是在近些年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可是在某些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海商法》、《保险法》等,已经颁布的诸多法律条令和政策条款,都起到了规范市场竞争机制,规范管理,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稳定发展的作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甚至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的空白,表现的问题是一些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没有一些针对性的条例,能够处理一些服务贸易的问题。客观而言,职能部门的内部文件不仅立法层次低,而且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进而影响了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2015年,针对我国服务贸易跨国违法案件的投诉案例屡见不鲜。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设定了一些适用于国内的服务贸易立法,对于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非常不利,甚至存在着一定的针对性。在区域化的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下,包括美国、巴基斯坦与印度等国家,均存在着立法层面的保护主义,违背了贸易平等化发展原则。

国际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国还存在着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并且在地域化的发展背景下,还存在着人才分布不均的情况。作为一个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向着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需要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同时也缺乏丰富经验的行业从业者。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在推动教育改革进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中,教育体制的培训还无法迎合市场的需求,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与资源的不协调。人才资源往往聚集在经济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发达的地区。从具体区域性划分来看,我国东部地区聚集了大量相关人才,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落后情况,阻碍了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缺乏人才良好的培训机制与选拔机制。

贸易平等化下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

公平贸易论者认为现行的国际贸易建制政策失当与南北贸易间的失衡,深切地影响了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为了追求更大的公平需透过他们所提倡的贸易模式以期得到改善,意即让生产者在贸易过程中参与的机会与权力得以提升。公平贸易是一种支持发展中国家制造者的社会运动,奠基于对现行贸易政策实践的批评,它们认为无论北方与南方政府,以及跨国公司所实行的贸易行为,都倾向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者与小规模制造者不利。

(一)积极应对贸易壁垒的战略

从现实国际贸易运作层面上而论,许多开发中国家缺乏资金与技术,在无法创造就业机会与新设企业的情况,以及这些国家本身所背负的逐年递增的外债总额,导致这些南方国家面临总体经济不稳定的危机。除了经济无法成长外,财政赤字节节高涨,甚至让经济陷于严重衰退与失业率提高与贫穷问题恶化等社会不安的恶性循环。20世纪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为了处理外债危机不得不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会与世界银行,而国际金融组织则要求拉美国家必须接受其政策指导才同意给予金援,而该组织的政策指导方针背后的指导原则即为新自由主义,也就是国际货币基金会及世界银行在提供贷款的同时,附带条件式(conditional)的要求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

全球化所带来的改变让各国不得不面对不完全市场的存在,比较优势概念的转变与国家在贸易关系中扮演角色的不同,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中长期被忽略的问题。随着互赖与整合程度的提高,各国都不得不进入这个全球市场。各国除了生产要素的不同,在经济全球化之下,国际贸易的财富已转而取决于国家竞争力的不同,有如强调创新能力、创造力、贸易表现商业成本与风险以及劳力素质等。然而这些条件没有理性地被分配到各国,再加上各国的国际贸易谈判能力与地位,和充足的交易信息与自由,在贸易机会与能力上都不尽相同。因此全球化之下的自由贸易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互惠,反而逐渐的造成国家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鸿沟。通过对国际贸易建制的操控,自由贸易原则选择性的对发达国家有利,不对称的关系与利益分配,使财富大多数集中至已开发国家,形成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财富分配图像。

(二)扩大服务贸易重点行业出口

通过加强重点服务贸易领域出口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客观而言,鉴于服务贸易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所在出口贸易中,需要选择针对性的战略,通过挖掘传统服务贸易,开发新的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重点行业出口。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的第一大出口行业,旅游产业在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中占比约40%,而旅游业出口贸易没增加1%,就代表着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0.5%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样作为我国传统优势行业的建筑服务贸易领域,也应该重点加强发展,与此同时,更要强化运输、文化、计算机、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中,服务贸易在近年来飞速发展,发达国家取得了发展的先机,所以我国更应该迎头赶上。在文化产业方面,鉴于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放问题上,某些发达国家(比如法国、加拿大与美国)之间存在明显分歧。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美国通过同时输出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在自由化贸易体制下,取得了成功。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更是扛起“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旗,反对该贸易领域的自由化。

(三)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对于我国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而言,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领域,政府在政策与立法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幫助。如果想推动我国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必须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借鉴国外的成功发展经验,一方面发挥政策引导、贸易管理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中国驻外使、领馆的作用,为服务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避免盲目经营。与此同时,通过外交与政治沟通,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搭建信息的沟通桥梁,同时加大对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为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与市场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政府需要打破国际贸易壁垒,采用各种手段与方式,将服务贸易企业的资源合理整合,并“推向”世界。具体的做法包括:第一,基于“一路一带”的发展战略,加大投资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发挥我国城市轨道与铁路的建设优势,将优势企业推向国外,与国外重点项目合作,拉动出口增长;第二,对服务贸易企业的欧美发展投资予以支持,并给与资本与政策上的扶持,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三,积极推动企业在俄罗斯的双边贸易与投资发展,尤其是在天然气与石油等能源类重点项目领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确保国家能源的安全战略;第四,有效的引导海外投资,合理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充分发挥国内的优势产业,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国际分工奠定良好基础;第五,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未来的服务贸易发展路径中,我国政府要尤其加大对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全面培育“技术、质量、品牌”相融合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加大自主品牌推广,增强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基础性保障。

(四)建立一套贸易伙伴关系的认证体系

随着全球化所兴起的全球正义反思与探讨,国际社会陆续出现强调永续发展与贸易公平、正义的呼声,公平贸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催生,针对国际贸易的分配正义问题,强调通过建立一套贸易伙伴关系的认证体系,取代传统的贸易模式。公平贸易论者认为现行的国际贸易建制政策失当与南北贸易间的失衡,深切地影响了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为了追求更大的公平需透过他们所提倡的贸易模式使能得到改善,即让生产者在贸易过程中参与机会与权力得以提升。另希望通过非政府组织所建立的贸易伙伴关系,达到改革与推行公平贸易运动的目的。

以世界银行为首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宣示的抗贫运动,在公平贸易论者看来是失败且备受检讨的,他们在降低贫穷与推行发展策略上的错置,也引起各界讨论与挞伐,对于新自由主义策略做为发展与抗贫唯一法则更引发许多质疑与检讨的声浪。因此本研究目的即在于通过梳理以新自由主义为底蕴的经济全球化,凸显其所导致的问题以及检视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战略论述与发展实践,进一步探讨反思贸易平等化运动的主体论述在理论层次与实践上的成功以及其所面临的批判与发展限制。

参考文献:

1.孙玉红.中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差异及经济利益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17)

2.林峰,戴磊,林珊.从国际服务贸易摩擦透视自由化谈判的利益差异—兼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J].亚太经济,2014(6)

3.孙鹏,全毅.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对两岸服务贸易的发展和促进作用[J].亚太经济,2015(1)

4.彭德雷.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与中国路径选择[J].亚太经济,2015(2)

5.胡辉.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选择[J].价格月刊,2015(4)

6.翟立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新动向:TISA谈判发展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5(16)

7.邢玉升,曹利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传统与现代两部门的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1)

8.寇静,皮思思,朱晓青.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原因及对策[J].新视野,2014(1)

9.吴振球,王振,张传杰.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4)

10.天雨.服务贸易协定:服务贸易游戏规则的重构[J].国际经济合作,2013(6)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浅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
恩典皮具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