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茶企外宣翻译质量

2016-03-31马翼梅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翻译者译文茶叶

马翼梅(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茶企外宣翻译质量

马翼梅
(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

随着世界茶叶贸易日渐频繁,国内茶叶企业也开始关注品牌效应,国内企业要树立自己的茶叶品牌,才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中国茶叶,中国茶叶企业也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发展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茶企外宣翻译质量就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茶叶企业外宣翻译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茶叶企业;翻译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世界一体化的程度也在加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茶叶企业参与各种展览会、展销会以及电子商务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茶叶企业外宣材料翻译质量必须要提高,这样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才能越来越高。企业外宣材料是企业面对世界的一张名片,从目前茶叶企业外宣翻译的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翻译质量不高,翻译评估标准不统一等,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茶叶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基于翻译理论,对目前茶叶企业外宣翻译质量进行分析,是现阶段翻译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是上个世纪中后叶被提出的,最早诞生于德国,该领域的学者将这个理论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1.1文本类型与翻译批评

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判可能性与限制》中提出了再现、表达与感染三种语言功能,具体来说就是信息功能文本、表达功能文本以及操作功能文本。以文本导向的译文来说,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文本的类型,语内因素以及语外因素等三个方面,必须要采用最为合适的文本类型,才可以达到翻译的目的。而以评估为导向的翻译,翻译需要考虑的是能够达到的特殊功能,要采用与功能类别相契合的标准,才可以达到翻译的目的,实际上这就是功能派翻译的理论基础。

1.2翻译原则

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功能翻译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以及接受美学的影响下,彻底从语言学派的等值理论中挣脱出来,一部分学者在曼塔利的翻译行为基础上,又提出了功能派的重要理论,那就是翻译目的论,该理论侧重终于特定的语境,是一种目的性较强的行为,翻译的目的直接决定了翻译行为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翻译者要根据接受者情况、接受的时间与地点、接受媒介等方面确定具体的翻译策略。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翻译行为首先要以“目的法则为前提,同时包括连贯性法则以及忠实性法则,这两个理论都属于目的法则的一部分,前者属于语内连贯,如果使用目的法,翻译句子不通顺的时候,此时连贯法就不再其作用,只可以被作为从属法则使用。

2 中英茶叶企业外宣资料对比

随着中国茶叶贸易的繁荣,茶企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世界市场对茶叶的需求,增加国内茶企销售量,茶企在外宣资料翻译方面必须要更加重视,要全面提升翻译质量,这是国外客户了解中国产品的窗口和途径,因此外宣资料翻译的正确性,合理性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英汉语言系统中存在的差异,导致英汉茶叶企业外宣资料的语言表达、行文结构以及文化内涵上都存在很大区别。研究这些区别,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完成外宣资料的翻译。

2.1语言表达差异

从语言表达的方面来看,中英企业外宣资料中修饰词的使用上区别很大,西方国家企业在外宣资料中的修饰词使用都会比较简单,词汇讲究实事求是,只要突出重点即可。而中文茶叶企业外宣资料则比较关注语言美,因此会使用较为抽象的修饰词,西方人会觉得空洞无法理解。这样的差异导致很多中国茶叶企业的外宣资料翻译存在很多问题,国外客户理解不了其中“晦涩”的词汇,进而对产品也失去兴趣,十分不利于产品的销售。

2.2行文结构差异

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最显著区别是“形合”与“意合”,英语重视“形合”,讲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句子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连接词,用来展示句子结构的关系。但是汉语讲究“意合”,也就是句子之间并不是一定要有明显的连接词连接,但是整体所反映出来的核心必须是完成的,也就是“形散而意不散”,句子逻辑一般都是靠意义来表示的,而不是语法来连接。

2.3中英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导致中英企业之间外宣翻译产生歧义的因素,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语言带有非常显著的本民族特色和特征,中国企业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在企业文化、管理思想上都会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外宣材料的翻译当然也是如此,但是由于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文化特点上的不同,导致一些翻译很难被理解。

3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茶企外宣翻译质量

基于以上原则,对茶企外宣翻译质量进行控制:

3.1准确、通顺

从语内因素的情况来看,翻译要求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这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特别是在对相关概念术语翻译以及行业用语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必须要客观分析,不能够用“自以为、自认为”的想法翻译,翻译切忌主观臆断。译文必须要意思完整,表达清晰,准确。另外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句通顺,语句通顺与意思准确一样是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在茶企外宣资料翻译中会涉及一些茶类专用词汇,在这些专有词汇以及术语的翻译中,翻译者必须要依据翻译的原则,以减少接受者阅读障碍为目的,尽可能将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茶叶企业外宣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译文信息的准确性,语句的通顺性。

比如:公司将产品质量作为发展之根本,将信誉作为发展的保障,本着这样的信念,希望每一位客户都能够感受到本公司的诚意与周到的服务,依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提高茶叶产品质量。

译文:Company will product quality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the protection of the reputation as the development,adhering to this belief,in the hope that every customer can feel our sincerity and thoughtful service,according to customer needs,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product.

在这段外宣译文中,最后出现的茶叶产品被翻译为tea product,但是实际上这个词应该写作tea products,虽然只是少一个简单的单词,但是导致整个词都是错误的,这中低级的错误不应该出现对外信息传达上,这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细致认真,每个词汇、句子、句法结构的翻译基本功都要扎实,要秉持精益求精、细致认真的态度对待翻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信息流失以及出现错误的问题,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

3.2顺应译入语文化

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茶企外宣翻译过程中,要将“目的法则”作为第一法则,而“忠实法则”作为第二法则,翻译者根据翻译的需要,可以合理地删除一些译入语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内容,以接受者最熟悉的方式进行翻译,不但可以彰显企业的水平,也能够增强翻译的准确性,达到宣传的目的。翻译者要以疑问接受者的心理需求为主,在外宣信息以及文本方面的宣传必须要强化,在这个方面的翻译也需要更加慎重。

比如:包装古朴、纯真,外形长圆柱体,均匀一致,茶体乌黑光润,紧实,口感醇厚、霸气,汤色橙黄明亮。是茶中难得的精品。

译文:A premium black tea is in a cylinder shape in plain pack.The surface isjet-black,smooth and tight.Its flavor is rich and strong and the liquor is bright orange.

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喜欢使用排比,句子总是喜欢工整对仗,那么为了迎合接受者一方,也就是西方人的阅读习惯,顺应译入语文化,译文将“茶中精品”放在了句子的最前面,直奔主题,符合译文接受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

3.3适当增加内容

茶叶的故乡是中国,中国地大物博,茶叶品种非常多,很多茶叶名称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土壤孕育出来的茶叶产品特色也不同,比如,乌龙茶就是生长在高山之地,如果让其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生长,那么就会导致茶叶品质下降。我国不同地区,种植的茶树品种也不同,不同茶叶企业为了凸显自己的品牌,也会研发不同的制茶方法,因此茶叶企业往往会用产地,或者是茶的制作方法对茶叶进行命名。

比如:特制金骏眉红茶。

译文:Golden.Tunmei Black Tea(Premium tips picked when they're at their verybest.With our exclusive tea making skill,we made this top quality black tea all byhand.

这里说的金骏眉红茶就是以茶叶的制作工艺来命名的,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翻译的效果是不是可以体现出这种茶叶的精湛工艺,突出茶叶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吸引买家,因此在翻译的音译后面,翻译者又将正山茶首创产品金骏眉的高品质牙尖原理以及纯手工的制作工艺翻译了出来,这个增加的部分使译文更加完整,也充分体现出了茶叶产品的特色,能够吸引客户,提升市场销售业绩。

2.4了解茶企专业茶学词汇特点

2.4.1独一无二性

茶叶的原产地是中国,很多茶叶名称是中文语言系统中独有的,在英语系统是不存在的。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要格外注意这些词汇的翻译策略,翻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接受者的语言特点和思维特点,这样才能够将词汇的含义完全表现出来。

2.4.2文化内涵嵌入性

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茶类名词具有鲜明的文化嵌入性。这是因为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4700多年,很多茶叶词汇背后都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中国茶文化的儒道释思想在众多茶类词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注茶企词汇的特点,对翻译会有更好的促进,翻译者能够更好拿捏尺度,选择翻译策略,进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结束语

对于出口型茶叶企业来说,外宣资料翻译是一个对外门户,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平台,国外客户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了解企业产品的特色和文化,促进中国茶叶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点,对茶企外宣材料翻译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李淑.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英译[D].福建师范大学,2015.04:23-25

[2]胡丽艳.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外宣翻译质量的评估[J].考试周刊,2013,20:24-26.

[3]崔贤植.中韩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3.07:78-79

[4]杨瑰瑰.《维摩诘经》文献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02:12-15

[5]刘金凤.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质量保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09:78-79

马翼梅(1980-),女,陕西绥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翻译者译文茶叶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茶叶通讯》简介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译文摘要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香喷喷的茶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I Lik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