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

2016-03-31徐兴全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徐兴全(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我国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

徐兴全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摘要:在全民共铸中国梦的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构成了同龄人中的先进代表,他们也成为了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不懈动力。正因如此,对他们进行传统思想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沉下心来去了解中国国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言必希腊”式的尴尬局面出现。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到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的正面影响。具体影响包括: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形式、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内容、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体验。

关键词:茶道文化;传统思想教育;高校;大学生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茶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它是以茶为载体,以能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为宗旨,包括有关茶的礼仪、风俗、茶法、茶规、茶技、茶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文学艺术、辞曲歌赋等。从中不难发现,将茶道文化融入到传统思想教育中来,将能通过发挥茶道文化的共知、共识的特性,来助力传统思想教育的实施。

那么为何需要创新传统思想教育呢?不难感知,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增进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在全民共铸中国梦的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构成了同龄人中的先进代表,他们也成为了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不懈动力。正因如此,对他们进行传统思想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沉下心来去了解中国国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言必希腊”式的尴尬局面出现。可见,探究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就具有现实意义了。

1 对我国茶道文化的解读

茶道文化构成了茶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茶道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将不考虑茶道文化的区域差异问题,而是聚焦于礼仪、茶规、文学艺术等三个方面。

1.1茶道文化中的礼仪

这里不去切磋茶道文化中的礼仪嬗变,而是从思想功能角度来探析其中的“礼仪”。从国人对茶道的认识中可以看出,在茶道演示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礼仪节点,而这些节点不仅是茶道执行者所表达的礼数,也是品茶者应给予的回礼。从中可以理解,茶道文化中的礼仪构成了一种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突出了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尊重。

1.2茶道文化中的茶规

茶道文化中的茶规可以理解为一套关于茶道活动的流程和制度,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茶规使得茶道活动本身更显严谨,也使得融入到茶道文化中的鉴赏者能平复自己的心绪。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本身就可以理解为“原则”。为人处世在社会公许的原则下,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有条不紊。

1.3茶道文化中的文学

茶道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来自于生动的茶道活动本身,但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却高于茶道活动的本身。在品茶过程中来感受茶道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不仅能增加参与者的人文修养,也能在悟道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在自省中修正自己的品性。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提炼与解读表明,茶道文化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血脉相连,这就使得茶道文化自然能应用到传统思想教育中去。也正因如此,下面将首先对茶道文化的影响功能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应用茶道文化的实施方案。

2 茶道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茶道文化的影响力进行分析:

2.1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形式

若要认识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形式的影响,首先就需要考察当前传统思想教育的主流形式。将目光聚焦在高校人才培养范畴,对学生的传统思想教育一般在课堂上进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知晓,大学生普遍对这种教育形式失去兴趣,进而就无法充分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习得中来。显而易见,引入茶道文化的教育形式就能使得学生从更为生动形象的信息中,来获知别样的传统文化思想。

2.2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内容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逐渐被封建统治阶级奉为了唯一正确的思想。这就意味着,我们当前所进行的传统思想教育,也或多或少的含有儒学思想文化元素。然而,大学生对于儒家思想并不陌生,而且儒家思想元素也深刻的融入到了他们的日常行为之中。由此,传统思想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就难以提升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引入茶道文化便能犹如一股春风来活跃课堂氛围,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体验

这里的体验主要指向学生的学习体验,毫无疑问这种体验的差异性是显著的。以传统思想教育为例,在课堂教学形式下学生往往以一种应试的想法来学习课堂知识,并通过应试的方法来给予记忆,却始终无法形成“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而更像是一种镜面反射。随着茶道文化的引入,首先在茶道文化多样性的内容设计中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文化参与下使他们领会到了传统思想的魅力。

3 茶道文化融入传统思想教育的思考

那么如何将茶道文化融入到传统思想教育中来呢。笔者在这里提出四个方面的思路:

3.1做好融入的对接准备

将茶道文化融入到传统思想教育中毕竟属于教学创新,那么如何将茶道文化中的礼仪、茶规、文化引进到课堂中则需要思考。在融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生硬的将茶道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所谓“生硬”可以理解为:第一,融入时并未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相匹配,从而这样的融入更像是题外话。第二,融入时效果略显唐突,使得学生难以在现有学习状态下调适过来。因此,需要在对接上做好准备。

3.2创设融入的表达形式

茶道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创设出有效的表达形式来。这里突出“课堂环境”在于,针对目前高校在实施传统思想教育时的教学资源配置,教师需要将茶道文化元素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呈现出来,并能有效的与传统思想教育的目标相契合。

3.3实现课堂的互动教学

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那种单向反馈形态,而以互动式教学作为茶道文化融入的基础。之所以强调茶道文化融入下的互动式教学,在于茶道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元素部分已被大学生所熟悉,进而这就为互动教学提供了可能。再者,通过互动教学来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进而获得“客体主体化”的效果。

3.4建立教学的延伸形态

传统思想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记忆传统文化知识,而是借助教育这一形式来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及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因此,这就需要将传统思想教育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这只能通过建立起他们的自发组织学习系统来实现。

4 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合理界定融入的目的

在上文的思考中可以得出,将茶道文化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之中,只能将其作为一个元素来导入,而不能以之为主线来展开。原因很简单,传统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民族性心理素质,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因此,茶道文化需要以一种身份出场,这种身份就构成了融入的目的了。笔者认为,针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茶道文化应在这一领域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并通过我国茶道文化的差异性和浓厚的民族性,来培养大学生的国民素质。

4.2科学设计融入的内容

本文选取了茶道文化中的礼仪、茶规、文化艺术等作为内容版块,那么在对融入内容的设计中,也需要提炼出以上三个要件的可取部分。聚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礼仪、茶规、文化艺术都应围绕着突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秩序来展开,这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要远远优于西方社会深受古希腊哲学影响而形成的“天人隔离”的关联。通过发挥我国传统思想的优越性,来向学生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逻辑。这样一来,便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3充分应用现有的资源

课堂教学所能提供的资源主要是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载体,以图片、视频、文化表述为工具。那么教师在融入茶道文化时就需要充分挖掘上述工具的使用价值,并在教学时点上进行把握。笔者建议,在传统思想教育中若出现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识内容,便可以将茶道文化融入其中。主要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微课教学,使得学生在短短的5分钟内对茶道文化的某一分支进行感官认识,然后再有教师进行阐述并给予学生启示。

4.4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

随着茶道文化的融入,接着就需要在互动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他们在课后也开展自学活动。但面对已经相对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做的便是营造出互动学习的氛围。具体的做法包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合作学习模式来替代传统学习形态,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再者,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主题研讨和演讲活动,从而来烘托出课堂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如何借助传统茶文化来推动高校品德教育仍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不难预期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展开,将会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笔者也期望,能与同行在这一领域展开讨论。最后再次强调,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建构起他们的文化自信,以及培育起他们的国民心理素质。从长远来看,通过传统思想教育还将建构起他们基础的职业素质能力来。

5 小 结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增进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在全民共铸中国梦的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构成了同龄人中的先进代表,他们也成为了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不懈动力。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沉下心来去了解中国国情。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到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的正面影响。具体的影响包括: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形式、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内容、影响传统思想教育的体验。茶道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为:合理界定融入的目的、科学设计融入的内容、充分应用现有的资源、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43-45.

[3]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2010(12):11-12.

[4]杨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进浅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2):28-31.

作者简介:徐兴全(1983-),男,山东巨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