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英译中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2016-03-31李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系河南郑州450000
李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系,河南 郑州 450000)
《云南普洱茶》英译中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李曦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系,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在非文学翻译体系中,外宣翻译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类型,相对于其他翻译类别来说,外宣翻译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翻译要求和特点。那么随着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怎样在译文中体现和表达出它的这些特点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制定出最为合适的翻译策略。《云南普洱茶》一书主要讲述了云南普洱茶的相关内容,它的译文版本有很多种,从这些译文中可以看出,它所采用的例句非常多,可以说是对外宣翻译特点和策略的有力展现。据此,本文就通过此书来对外宣翻译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云南普洱茶》;外宣翻译;特点;策略
《云南普洱茶》一书总共有10个章节,字数大约在12万字左右,书的内容详细阐述了云南普洱茶的种植、饮用等的一系列相关内容,在出版之后受到了广大普洱茶爱好者的青睐,也出现了很多的外语译文版本。它的英译版本在2008年正式开始,那么对于它的英译译文中的外宣翻译策略分析,就可以较为详细的了解到此书翻译的其他细节性内容,可以得到更多的译文信息。
1 什么是外宣翻译
要掌握外宣翻译的定义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出“外宣”为何意,从字面来看,外宣就是对外宣传的含义,主要是针对外部所有对象的一种宣传形式,这里的宣传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是境外或者是国外,另一个就是省外[1]。那么我们从这个层面来讲的话,其他所有的在这个层面上的对外宣传材料的对外译文翻译就都属于是外宣翻译,再深一层次的来讲,所谓的外宣翻译就是一种信息的传播,它是把大量的与中国相关的各种信息的外宣材料从中文翻译到外文的一个过程,再借助图书、期刊、报纸以及电视网络等的形式,进行对外的传播和发表,那么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就可以将其英文名称定义为是“The translation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除了上述提到的,按照翻译的种类,外宣翻译还要归属到非文学翻译的范围内。当前对于翻译类别的一个最简单的划分就是由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两种,文学翻译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文学论文上,也就是常见的小说、散文以及诗歌等等;而非文学翻译则主要是以除了文学翻译和权威性学术著作之外的所有文本的翻译为主。那么通过这些翻译范围的界定,我们就可以将《云南普洱茶》一书的英译译文定义为外宣翻译,从它的内容构成和结构来看,它属于是说明文性质的,主要是对云南普洱茶的一种介绍和说明,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递普洱茶的信息,用以对外宣传。
2 《云南普洱茶》英译中外宣翻译策略的体现
2.1结构构成和章节篇幅
根据上述所讲,外宣翻译属于是非文学翻译的一种,而非文学翻译的信息基本上具有知识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同时也兼有精确性和确定性,因此,对于它的翻译就要把重点集中在知识和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使人们可以获得最为全面和真实的信息,并不是在篇章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和原文相一致。我们对《云南普洱茶》的英译译文来看,在译文中,应用到了很多的翻译技巧,例如增词、减词等,这些技巧运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还原原文的信息,给阅读者最原始的阅读体验,这也就在侧面体现出了外宣翻译对英译译文篇章结构所进行处理的独特特点,下边进行具体分析。
2.1.1增词
《云南普洱茶》书中对普洱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的语言就有很多文言文,而文言文相对于现行汉语来说,无论是在行文还是在用词上都非常讲究精炼,因此,在对这些文言文进行翻译时就要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尤其是在将其翻译为英文时,更要有特别的表达,在具体的语言翻译处理时,就不能太过于追求和原有行文结构的一致性,要从它所表达的含义入手,灵活运用力求还原书中最真实的表达含义。例如:对普洱茶的功效分析,茶可以“理气”,如果直接翻译为“regulate the flow of qi”,这样的翻译并不能直接完全地表达出它的真实含义,需要增词来说明什么是“气”,将其翻译为“regulate the flow of qi,say,the vital energy of people”最好。从这句就可以看出,增加词汇十分有必要,否则译文真实还原就难以表达出来,第一句中的“西番”在翻译时就在括号内做了进一步的注释,包括“市之”、“化物”等词的翻译都有增词;第二句中的增词最明显的就是原文中的“滇”字,它的译文是“Yunnan Province”也是增词。
2.1.2减词
《云南普洱茶》一书中共有字数约12万,其中有很多的辞藻堆砌现象,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体现出言简意赅的原则,必要时就要适当的减词,减词的原则也要不影响最终的翻译效果和篇幅结构。例如书中“储藏多年的老普洱”一句,如果翻译为“Aged Puerh tea with many years of storage”的话,就略有啰嗦之嫌,原文中的“储藏多年”自然是“老”的意思,就没有必要再添加“Aged”一词了。
2.2减少错误的翻译
在外宣翻译中,它要求对某一专业的概念或者表达方式进行详细的表达,要保证可以通过文字来准确理解含义,避免误解[2]。《云南普洱茶》一书中提到很多茶领域的专业术语,在翻译时就不能断章取义,要以其含义为准进行翻译。例如:对于“熟茶”和“生茶”的翻译,“熟”和“生”就不能直接翻译为“ripe”和“raw”,也不能是“refined”和“unrefined”,而是要翻译为“fermented”和“unfermented”,因为“熟茶”和“生茶”的含义是茶是否经过了发酵处理,发酵了就是“熟茶”,没有发酵的就是“生茶”;再如:对于“公道杯”一词的翻译,如果翻译为“Gongdao Cup”或者是“Fair Cup”的话,两者都不能真正完全的解释它的真正含义,很容易给阅读者造成歧义的感觉,那么如何正确的翻译呢?我们要首先对“公道杯”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它指的是用于均匀茶汤的浓度,把茶汤分别均匀到品茶人的杯子中的一种器具。那么根据它的这种含义,它的翻译就可以是这样:“A kind of tea utensils,which mainly funcions as balancing the concerntration of tea liquor,and evenly dividing them into the cup for each drinker.Hence the name “Gongdao”,suggesting“fairness”in English.”。
2.3专业术语的一致性
2.3.1绝对术语
绝对术语就是这个术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它在特定的领域内有固定的提法,是受到人们普遍接受的,例如常见的药物名称、植物名称等等,对于这些术语的外宣翻译则是采用该领域内对其的固定称谓,例如普洱茶化学成分的术语翻译,茶黄素是TF;茶红素是TR;儿茶素是catechin等等。
2.3.2相对性术语
相对于上述的绝对术语来说,它的权威性不是很强烈,在领域内还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用法,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3]。那么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按照这种物质自身的本质含义,来最大限度的表现出它的实际意义,例如“晒青”和“杀青”两者都是普洱茶的制作工序,含义不相同,晒青强调的是在阳光下进行茶叶暴晒,而杀青则是强调去除茶叶中的多余水分,因此,根据它的含义可以在翻译时采用“sunning”和“water-removing”词语来替代,“杀青”术语在现在已有广泛的认可就是以“fixing”一词来代替,也可以是“water-removing”一词,而“晒青”术语在原文中主张采用“sun-dried tea”来代替,“sunning”代表的更多是具体的制作过程。
2.4考虑到地域文化
上述提到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对外进行宣传,因此,就必须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无误,尽可能的完整全面的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对于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处理,也需要特别留意,可以采用一些方法进行解决[4]。
2.4.1注释
在对《云南普洱茶》进行外宣翻译时,涉及到的文化因素,需要在译文旁作进一步的注解,使其表达的更为详细,常见的有历史年代、人物名字、地名、专有名词等等。例如书中涉及到的“天启年间”,就可以译为“Tianqi Period,Ming Dynasty(1621—1627)”;“陆羽”译为“Lu Yu(733—804),known as the Tea Saint in ancient China”;“茶马古道”译为“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a major route through which tea products were transported home and abroad by horse caravan”。
2.4.2融入其境的方法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在进行外宣翻译时就要学会身临其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阅读者的角度来对译文进行审阅,要尽可能的符合阅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满足阅读需求。
3 总结
外宣翻译作为非文学翻译的一种,对于它在实际翻译中的策略研究,我们以《云南普洱茶》一书为例进行了分析,此书的外宣翻译较为全面完整的表现出了外宣翻译的基本特点和具体的策略,是值得借鉴参考的。
参考文献
[1]赵萍.外宣翻译之特点在《云南普洱茶》英译中的体现与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3-117.
[2]易明.论文典外宣英译中的文化接近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6):28-30.
[3]李云蕾.翻译模因论在外宣材料汉译英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15-117.
[4]袁晓宁.谈外宣科技文本英译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翻译,2013,34 (4):122-124.
作者简介:李曦(1982-),女,河南三门峡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