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茶叶生产和营销中的应用

2016-03-31李志芳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时代茶叶

李志芳(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茶叶生产和营销中的应用

李志芳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以计算机、互联网、光纤通信为代表的新型高端科学技术逐步进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些新技术的诞生深刻影响了各个产业,可以说新技术将重塑产业生态链,并且拉开了新产业革命的序幕。传统行业要想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视域下得到提升和壮大,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将计算机技术等科技手段融入到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中来。茶叶行业也不例外,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重点分析了茶叶企业如何有效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生产和营销。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茶叶;生产营销

1 计算机技术融入茶叶生产和销售的难度分析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科技手段不断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在线销售已成为了当前消费者热衷于采用的购买手段。作为传统行业中的茶叶行业,要想在新时代得到发展,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尝试新的手段,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销售和生产过程中来,以优化茶叶的生产和营销。虽然现阶段已经有不少茶企开始构建自己的企业网站,并尝试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茶产品的销售;在生产方面,也开始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以促进茶叶及茶产品的规模化、规范化加工和生产。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茶叶企业将计算机技术融入茶叶生产和销售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如下:

1.1茶叶生产方面

在茶叶生产方面,一方面我国茶叶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我国多数茶园主要依靠农户经营,每户茶园规模较小,产量较低,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组织化经营管理,增加了先进生产及管理技术的大规模推广的难度,降低了茶园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利于茶叶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以个体为主的分散的茶叶庄园经营,多以传统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为主,采用新技术及新工艺的人工管理成本过高,导致标准化生产落实难度大,使得现阶段我国茶叶不仅产量偏低,而且因农药残留等问题难以提高质量安全度,容易受到技术贸易壁垒等影响。

1.2茶叶营销方面

在销售方面,一方面,多数茶叶企业营销观念落后,缺乏品牌和市场意识。现阶段,我国很多茶叶企业仍主要依靠价格战进行竞争,偏安于小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没能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缺乏大市场和品牌意识,不能将传统营销模式逐渐转向主要依靠品牌即茶叶的产品质量及附加价值等的竞争方式上来,导致茶叶市场狭隘。同时,多数茶叶企业产品特色不够鲜明,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不能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市场,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创造性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产品特色,建立自身品牌。另一方面,多数茶叶企业营销渠道建设有待完善,营销能力偏低。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即使企业生产出适合消费人群的产品,制定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格,建立了品牌形象,但如果没有适当的营销也很难获得很好的市场效益。只有采用高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才能促进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目前,很多茶叶企业的营销理念过于传统,未能与时俱进和创造性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对产品生产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产品营销,既造成了产品积压,也无法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陷入一定的恶性循环;同时很多茶企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其营销观念、技术等亟待提升,不能很好的利用当前的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自媒体、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先进的技术,进而导致公司的营销能力偏低,阻碍了茶叶市场价值的实现,降低了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分散经营、以个体小规模为主的中小茶叶企业是当前茶叶销售市场的主体,这种经营方式直接导致茶叶在销售渠道上难以壮大,即使有了庞大的购买市场,小规模的茶企业不仅难以满足购货商“量”和“质”的要求,也难以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2 计算机技术进入茶叶生产和营销的积极意义

2.1茶叶生产方面

计算机技术进入茶叶生产领域并与生产的相结合,其优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除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率外,还可以利用智能软件采集及录入茶叶供肥、日照、水分等方面的有关数据,以量化促进茶叶更好地生长。二、将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软件等应用到茶叶的筛选、烘干等生产过程中,可避免或降低单纯的人工操作下耗时长,成本高的劣势,促进茶叶由原材料到产品的实现,优化和改进茶叶生产流程。三、在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等环节利用计算机以及智能软件等,能极大地丰富包装元素,提高茶叶产品的外在形象,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增强消费者认同感,进而促进茶叶商品及市场价值的实现。

2.2茶叶营销方面

一是消费者数据库的定向构建。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更加普及,使用人数和范围更加广泛,深刻地改变着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且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加便捷,这样,消费者拥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和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及其信息,改变了传统商业下被动地接受产品信息的状态,能够更便捷地寻找到自己所需产品信息,并方便快捷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反馈各种产品,而茶叶企业或行业部门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关键词检索,能够更加详细全面地了解和预测消费者对茶叶的需要,及时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去主动地推荐不同类型的茶叶产品。同时,茶叶企业运用计算机等技术处理客户反馈信息时,能更加精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挖掘其潜在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营销服务,更有针对性地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和定位,还能在与客户的沟通反馈等营销中,通过互动以及客户意见等碰撞出或者找出新的市场先机,进而提高市场营销质量和效率。二是经营模式的转变。利用大数据下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转变营销模式,拓展营销渠道。大数据下计算机等技术的普及使得产品营销的数字化、多媒体化和移动化程度日渐提高,单一的电视广告等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特点,茶叶企业通过不同用户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互联网、电视、网络视频、手机媒体等方式进行营销,进而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

3 计算机技术在茶叶生产和营销中的应用举措

3.1茶叶生产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应用在茶园种植、生长期管理、加工制作甚至是包装上,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率和茶叶质量,为茶叶生产走向精细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一条新路。

具体来说,在茶叶种植阶段,就应该树立起使用计算机辅助生产的理念,茶叶生产者应该积极通过计算机分析茶树生长性状,查询茶叶市场销售情况,在保证茶叶种植管理能够满足茶叶生长特点、市场对茶叶形状、颜色、口感等要求的基础上,开发出能够跟踪、检测茶叶生长的智能应用软件,为改进茶叶种植提供数据等依据,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

茶叶生长期管理是关系茶叶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时期,该阶段传统管理模式依靠人工,也就是人们生产经验和个人技术,有了计算机之后,完全可以实现智能管理,利用计算机对土壤的肥力、温度、空气湿度甚至是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实现监控,随时了解分析茶树的温度、湿度和长势等,从而促进茶叶生产的增产增收。

茶叶加工环节是计算机和其他先进技术设备应用最为广泛的地方,通过计算机技术及智能软件的研发及应用,加强对茶叶筛选、烘干、包装等过程的监控,可以提高企业对质量的管理和掌控,发现茶叶制作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茶叶包装进行专业设计,节约成本保证质量。

3.2茶叶营销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措施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茶叶企业应当主动打破传统营销观念的束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学会运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互联网营销模式,适应当前消费者网购的消费形势,拓展和丰富营销渠道,改进营销模式,将其融入到茶叶商品营销的全过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此,首先,茶叶企业应当转变营销观念,更加重视营销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地引进专门的计算机技术及软件开发应用人才,专门负责企业内部网络的管理和开发,建立自己的独立域名网站,并在网站上进行自己茶叶产品等信息的介绍及推广、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等附加值服务,还可以进行针对茶叶产品的在线咨询等交流反馈服务,增加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和接触,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另一方面,茶叶企业可以将企业的网上开放外包给专业的网络营运服务商来负责,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供求信息平台、门站网站等服务,进而借助其网略平台的影响力,进行宣传和营销。茶叶企业应当重视对搜索引擎的应用。目前,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能极大的提高茶叶企业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另外,还可以融合新闻广告推广、博客群发消息、邮件营销、微信推广等多种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各种社交方式、社交平台、多媒体技术等,提高茶叶企业的宣传力度,丰富营销渠道,提高营销效率和质量。

其次,茶叶企业应当将多种计算机技术及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网络平台等融入到茶叶营销之中。茶叶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从实体经济适当地向互联网平台及网店等转移,以适应客户需求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同时,扩大营销范围。同时,还要积极地利用邮件、微信、QQ等多种计算机媒介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并利用搜索引擎、网站平台等对不同消费者和用户的兴趣爱好、需求等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挖掘潜在消费者,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等特点的变化及时更新和改进营销方式,以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吸引力,强化对消费者的宣传效果和力度,增强营销效果,促进茶叶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最后,茶叶企业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加强对企业客户和营销渠道的管理,并促进企业品牌的推广。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方便快捷地为目标客户提供茶叶产品及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对茶叶营销渠道的管理,建立包括订货系统、结算系统、配送系统等在内的网络营销渠道,并与传统的划定区域经销商,层级管理的营销模式相结合,相互弥补,扬长补短,降低成本,更快捷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新闻广告、网站宣传等加强对茶叶企业文化和品牌的推广,来吸引和挖掘潜在顾客,并提高现有顾客的忠诚度。

4 结语

我国茶文化悠久深厚,茶叶花色品种繁多,分布地区广泛,而茶叶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茶文化的扩散以及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茶叶行业不仅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而且其竞争也日渐激烈,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茶叶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和产量,增强营销效果,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文小森.茶叶生产和营销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J].福建茶叶,2016(1):174-175.

[2]胡慧源.荷清创新与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内容生产与营销[J].出版科学,2015,03:19-21.

[3]叶忠华.HX茶叶公司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陈晨.互联网背景下尤溪茶品供应链的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5.

作者简介:李志芳(1978-),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

猜你喜欢

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时代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探讨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基于矩阵LU分解的并行处理
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