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茶具的人性化设计和艺术化发展趋势研究

2016-03-31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西安710124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

白 珍,冯 强(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4)



陶瓷茶具的人性化设计和艺术化发展趋势研究

白珍,冯强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4)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陶瓷茶具发展历程,分析了人性化设计的内涵与当前陶瓷茶具设计中常见问题,提出人性化设计和艺术化发展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陶瓷茶具;人性化设计;艺术化发展;趋势研究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化代表内容之一,饮茶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日常习惯。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让许多中国人饮茶的器具简化到了一个茶杯,少数讲究些的再搭配一个茶壶,而使用一托、一盖加一盏“三件套”式的盖碗饮茶的国人就更少。尽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和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但在唐宋以前,中国人日常饮食中还没有相对明确的“茶具”的概念,饮茶的器具与饮食、饮酒并无严格区分。中国古人曾将饮食用的碗叫作“盂”,或“瓦盂”,也就是陶碗或瓷碗,这种“盂”既可饮食、饮酒,也可饮茶。古代诗词中则常将这种食、酒、茶通用的器具称为“瓯”,比如“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和“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中的“瓯”,前者就是饮酒的碗,后者则用于饮茶。

1 中国古代陶瓷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陶瓷茶具最初只作为实用类饮食器具而存在,比如唐朝人饮茶并非是将茶叶置于茶盏中以水冲泡后饮用,而是饮“末茶”,就是先将茶叶研磨为末,以水冲泡后形成混合的茶汤,然后连末带汤一起喝。这种饮茶习惯影响到茶具的设计上就出现了“口不卷而底卷”的茶具,即茶盏的口沿不向外翻而向内收,盏底反而稍稍外扩,目的在于盏中茶汤得以约束不溢出,而底部则方便饮茶人端持。

宋朝开始流行起“斗茶”的风俗,使黑色釉的瓷茶盏超越其他颜色的釉彩茶具独领风骚。这种“斗茶”的黑釉瓷茶盏名叫“建盏”,与漏斗的形状相似,盏口直径较盏底大出许多,盏壁则倾斜笔直,盏口沿同样内收,被称作“倒钩”。宋代与“建盏”齐名的茶具还有杭州哥窑出产的淡青色瓷茶盏,其他如定窑、汝窑、钧窑等出产的白釉与青花也是瓷茶具中难得的精品。

而陶制茶具在明清时期则成为迥异于瓷制茶具的另一大类著名茶具,其中以江苏宜兴紫砂陶为代表。紫砂制成的茶具以适合握在掌中的“紫砂壶”最妙,饮茶时手执紫砂壶,一边品茶一边把玩成为彼时国人饮茶的一道风景。紫砂透气性好,若长年浸泡茶汤,壶中可吸附茶汤的香气,传说百年的紫砂壶甚至可以只注清水却仍能茶香四溢,足见古代中国人对紫砂茶壶的喜爱与推崇。

2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性化”设计通俗地讲就是在设计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需要突破传统认识上局限于静态、固化、纯粹客观和理性的设计原理,突出人的主观感受、舒适程度等的人性化范畴的设计理念。这一理论导向的变化曲线与从古到今大量器物器型、装饰设计出现种种不同流派、呈现层层递进风格的演进有着极其相似的弧度。比如工业革命早中期形成的现代主义风格正是一种“以物为本”的设计思想,其特点在于强调打破传统,侧重于设计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倾向于造型与装饰的简洁、精练,崇尚“实用、合理”,强调“工业化”设计思路。而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设计开始出现批判现代主义过于“纯理性主义”的倾向,认识到传统与历史文化的重要影响与借鉴作用。此时的设计者开始重新关注起传统设计中强调逻辑性的特点,尝试着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更多人文关怀、人文色彩,也就是越来越开始注重起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与风格。诸如“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理论与指导思想日渐频繁地出现在器物设计过程中,强调设计要满足使用者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提高人体感知度,在设计中侧重于舒适度与审美功能的考量,提高使用者使用器物过程中的愉悦性和乐趣感等。

3 当前陶瓷茶具设计中常见问题

工业化生产模式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吞噬导致设计中人性化与艺术化的缺失。我国传统陶瓷茶具的设计与生产在相当长时间内延续着手工作坊式的形式,虽然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但经过了人手的触摸与打磨的器物自然而然地带着人文气息和艺术元素,可以说每件茶具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产品。随着更高效率与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普及,茶具开始变成与金属器物相差无已的产品零件,通过模具与流水线生产出的茶具产品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丧失了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

盲目模仿古典茶具形制缺乏时代感受。部分陶瓷茶具设计人员意识到了工业化生产模式对于茶具设计的负面影响,试图通过模仿古典设计改变过于机械、呆板的局面。但这些设计人员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古典器物设计的时代背景与创作原理,盲目模仿的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既丧失了古典的神韵,又与现代生活脱节,设计出的作品不伦不类,反成败笔。

4 人性化设计和艺术化发展的具体举措

4.1兼顾实用性与观赏性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饮茶与饮食、出行等人类行为方式一样更加倾向于高效和实用,尤其对于身处职场的中青年人群而言,几乎没有十分充裕的时间足够用于细细品味茶的色、香、味。饮茶过程中解渴的成份远大于悠闲的欣赏,这一现实困境要求陶瓷茶具设计过程中首重茶具的实用性,茶具的人性化设计应当满足保温效果好、安全、方便等原则。

保温效果好,在于解决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的问题,职场中人工作起来往往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工作告一段落才能得以饮茶解渴,此时要求茶汤保持一定的温暖,不至于因为湿度过低伤害饮用人的健康,故而要求茶具的保温效果良好。安全原则包括茶具应有足够的隔热效能,从而在以沸水冲泡茶叶后不会在茶具外壁产生同样的高温而潜藏烫伤主人的隐患;不仅如此,茶具须有耐高温且防止茶汤四溅溢出的设计,以防使用人在注入沸水时引发意外。方便原则是指茶具持有与使用时便利快捷,比如杯盖与杯体间有连接装置,使用人可单手推开杯盖后饮茶再合上盖子等设计。

与实用性同等重要的是观赏性。茶具的设计应当线条流畅、重心适宜、并配合一定的装饰,饮茶人可在解渴的同时产生身心愉悦感受,满足身体和心理的共同需求。

4.2绿色环保、维护健康

科技的发展与器物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让当代陶瓷茶具的设计与生产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尤其对瓷茶具而言,大量现代化釉彩原料的使用让瓷制茶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然而这些五颜六色的釉彩原料中有不少含有有毒物质,尤其是遭遇加热过程后,有毒物质的释放速度更快。设计人员选择釉料时务必注意挑选绿色环保的矿物或生物釉料,尤其对茶具内壁釉料的使用更应慎之又慎,以此维护饮茶人的健康。

4.3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元素

茶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茶具设计人员不能全然抛弃古代茶具设计中的优良传统,而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继承中发展。比如对中国古典茶具经典器型予以保留,但在装饰材料和装饰图案的选择上大胆结合现代时尚元素予以创新。台湾FRANZ创新“蝶舞”瓷具中的茶壶与茶杯就是非常优秀的案例:壶与杯身的设计保留了古典的圆弧形制,但在壶与杯身上以雕塑手法镶嵌了粉色的花朵,又在壶把与杯把顶端塑造了展翅的蝴蝶,仿佛蝴蝶看到鲜花后欲振翅飞去采蜜。壶与杯身的设计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含蓄内敛的特质,而花朵与蝴蝶却恣意张扬,充满现代人奋勇向前的冲劲,真正体现了既传统又现代的创新设计思维。

4.4博采众长、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

陶瓷茶具尽管常被视作实用器具的重要组成,但其设计与装饰经过时间与设计者智慧的积累早已超出了实用器的范畴,尤其是其中大量经典设计与艺术品并无二致,这充分说明陶瓷茶具是一种综合性质的艺术门类,应当博采众长、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为设计者所用。比如在陶或瓷的设计中汲取中国传统玉雕手法的精华,在壶或杯的塑造过程中运用浅浮雕、圆雕、透雕、镂雕、内雕、双面雕、镶嵌等工艺,陶瓷呈现出如玉般的雕刻效果,使茶具更具艺术化。

4.5返朴归真,释放心灵

现代人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日复一日经受着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与生活的考验,疲惫与厌倦的情绪很难得到缓解,因此格外怀念大自然的野趣和质朴。利用陶瓷茶具设计出充满自然元素的器形或装饰可以与这样的渴望互为契合,给予饮茶人返朴归真、释放心灵的感受。比如将茶具设计成田间瓜果蔬菜的形状,西瓜、南瓜这些圆弧外形的瓜果就是极佳的模板,用瓜叶作杯盖,瓜身为杯身,瓜藤作杯把,再将杯身外壁涂画为西瓜、南瓜的绿白相间、橘黄相间的彩色条纹,一个野趣盎然的仿瓜果茶具必定能让饮茶人在解渴除烦之余展颜一笑。或者也可以将茶具与玩具相结合,比如在杯把顶端粘合上弹簧小狗的袖珍玩偶,小狗的身体与头部之间以弹簧连接,一有震动就摇头晃脑。饮茶人端起茶杯和放下茶杯时的动作会引发玩偶的运动,这将会给紧张枯燥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段小小的插曲,打破沉闷与压抑的气氛,使人的情绪在轻松一笑后重新振作。

5 结束语

陶瓷茶具伴随爱茶、饮茶的中国人度过了千百年的光阴,其设计与艺术发展也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化让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陶瓷茶具的设计也提出了人性化设计与艺术化发展的新要求。现代陶瓷茶具设计人员应当在充分掌握古典传统设计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开展创新,使陶瓷茶具这一既是实用器又是艺术品的器物门类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刘敬华.喻斐.论民间陶瓷茶具的造型演变[J].景德镇陶瓷,2005 (3)

[2]刘垚.中国日用陶瓷工业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东陶瓷,2003(5):3-8.

[3]李湘洲.日本陶瓷工业现状对我们的启示[J].陶瓷,2003(4):7-9.

[4]陆家桂.关于人性化的设计[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47-50.

作者简介:白珍(1977-),女,陕西户县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人性化设计
功能炊具设计之我见
客车操控仪表台人机设计
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自助食物冷暖柜设计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浅析城市公园的人文表现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基于中国书院文化的卫浴产品创新设计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
浅谈舞台灯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