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结合路径

2016-03-31杜哲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

杜哲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也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提升员工本身以及企业整体的综合素质。国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灵魂,只有保持先进的思想教育,才能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企业文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F6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9-0034-02

1 国有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分析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该从最基本的概念分析开始,即从概念界定就从“企业文化”开始。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不仅要依靠资金、技术、设备等这些“硬件”条件,更主要的是需要有一种企业发展的“软件”。而所谓“软件”,主要是指的就是“企业文化”。

1.1 企业文化内涵

关于企业文化概念,徐尚昆对此做过详细的实证研究:“我们得到的十二维企业文化概念范畴,(团队精神,顾客导向,创新变革,沟通协调, 组织学习,战略导向,员工导向,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诚信,贡献 ,领导)既有与西方类似的内容,又有中国独有的特征,这也充分表明企业文化研究应考虑情景化的问题,照搬西方现有概念范畴将导致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偏差”。

所谓国有企业文化,是指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实践活动当中形成的一种“国有企业精神”,它包括国有企业的政治价值观、国有企业的行为理念、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质三个层面。其中,每个方面当中都包含着不同的具体的文化要素。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是国家全部经济基础的基础性的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构想的社会生存方式。在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国情和民情的需要,我们引入了部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但这不能改变中国公有制的经济制度。

由于公有制经济是中国国家基本的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就应该成为这种经济制度的直接实现方式和载体。如果没有国有企业,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就失去了根基,这种制度也就落空了。

1.2 企业文化价值

国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灵魂。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处在僵固的固化状态之中,相对封闭。那么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企业的生命力来自何处?

从一般的角度来说,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指向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指向国有企业的竞争机制等会直接构成企业的生命力,但这些因素并不是最高层级的生命力,国有企业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国有企业来说,企业的生命力也来自于国有企业文化为其提供的“灵魂”。如果一个国有企业是有独特的“企业精神”的,那么该企业就是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的。

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反思

2.1 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初步形成

对企业员工的有关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问题,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中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当中,始终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展开的。

虽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通过股权制度的建设吸收更多的资金,激发企业人的积极性,但国有企业的国家公有制经济的根本性质是不能改变的。只有在保证国有企业的这一公有制的基础性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有正确的改革方向。

2.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出现追求表层形式

西方国家首先出现了企业文化理论,让其适应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需要和条件并将其应用于我国企业当中,需要一个阶段的时间去适应和本土化的。

正是因此,浮于表面、追求形式化和表象化等问题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及个人素质导致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仅局限于对国外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的模仿,并将这种模式形式化、表象化。有些国有企业只局限于表层的活动形式,如做企业文化形象设计,频繁举办一些文艺活动、提出一系列口号,却没有领悟到企业文化建设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做到注重企业文化内涵,注重实质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创造使之符合时代的特征。

2.3 企业文化类型单一

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是一种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因此每一种类型的文化都是有其现实根源的,国有企业文化也不例外,它应该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生产和经营实践中产生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有个体性差异,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在生产形式、经营形式和管理形式上存在着个体性差异。

但当前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类型单一的倾向,我们根据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的特点把国有企业文化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技术性企业文化,制度性企业文化和人文性企业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一些普遍性的共性的特征,但在具体的文化类型上应该有个体性差异。

2.4 企业文化培育体系不完善

文化的培育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观念、态度、理想、信念等构成的价值观的综合体。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也是文化培育的过程。文化是上层建筑的最具有综合性的和潜在性的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要通过文化价值观得到表现。

因此,无论就文化自身的发展来说,还是就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即社会存在的关系来说,都表明文化的成长是有规律的。那么,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文化建设和文化培育就要从文化的发展规律出发。

一切科学都是在探索某种客观规律。而各种客观规律之间构成的有机整体就是该门科学的“体系”。因此,文化建设作为对文化的培育活动,一定要有培育体系。

2.5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与特色

企业文化符合企业自身的定位才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和特色,如果是千篇一律,就反映不出不同国企的差异性,也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和凝聚效果。

然而,纵览诸多国企的企业文化,“团结、高效、求实、创新”等字眼屡屡成为国企的文化建设符号,还有的国企甚至迷信西方国家成功企业的文化符号,对其进行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这些国企文化建设的举措严重偏离了国企文化建设内在的规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国企文化建设普遍缺乏创新和特色,以至于难以适应具体的企业发展实际,指导作用微乎其微。

3 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合 的途径建议

3.1 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来丰富补充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和宣传实现人心的凝聚。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其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员工的激励深度促进国企思政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其次,国企职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状况,这些现实矛盾和问题在工作环境和上班时间是无法具体解决的,需要柔性的协调、整合与引导,国企文化建设的整合和引导功能正好迎合了国企职工的这种思想需求。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追求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多元性能够提高职工的认可度、参与度。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各式各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德育功能明显,不仅丰富了国企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国企职工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工作实效性。

3.2 加强企业组织领导促进思想上的有效融合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这是处理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必须落实的。首先应该努力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为促使工作更加规范化,加强各层级党支部的建设从而不断强化各层级党支部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善于发现党组织的新的活动方式,将党组织活动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问题上,将重要检验标准放在改善各项经济技术的指标上。

另外,要抓好党风建设工作,切实广泛开展党纪教育工作,对党员进行先进典型的宣传以及警示教育,巩固清廉作风的思想基础,大力建设廉洁文化。要坚持执行定期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杜绝一切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蔓延,对于一些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

3.3 实际工作中体现人本管理思想

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思想不浓厚,企业领导人更多地重视公司的效益,而将职工视为工具,忽视职工权益保障。而“人本管理”思想则与此不同,其呼吁不能简单将人看成“经济人”,应该将人看成是完整的“社会人”,其理论根基是将人当作企业发展核心资本来看,企业管理中注重人性的回归,因而注重对职工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激励,通过这种双向激励激发员工创造力。

“人本管理”理论较为先进,我国国有企业应该适应理论发展潮流,将“人本管理”思想充分融入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尤其注重将其融入到国企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的有机结合结合中去。为此,国有企业应将企业宗旨定义到“追求企业效益和追求人的发展”这两个层面,通过促进职工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国有企业领导要想做到以人为本,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经之路。

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职工的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才能得到跃升,业余生活才能得到丰富,个人全面发展才有基本平台,职工也就有了强烈的归宿感和存在感。

3.4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促进实践上的有效融合

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能够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同时这也是需要制度的保障。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培训制度。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认真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建立学习制度、活动宣传制度、研究探讨制度,落实监督考核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对先进的员工进行表彰,对不足的员工进行再教育。

其次,积极拓宽沟通渠道,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充分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体现企业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是企业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再次,企业应该对员工的激励转移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激励上去,通过工作上对员工的肯定、赞赏和鼓励,满足员工的自豪感、归属感,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强化主人翁意识,使员工为实现个人价值和达到企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鲁元珍.国有文化企业:要有“实力战舰”的战略视野[N].光明日报,2015-10-29.

[2] 赵治纲.国有文化企业考核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财政,2015,(20).

[3] 闫海霞.创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5,(4).

[4] 陶建武.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与过程[J].重庆社会科学,2015,(9).

[5] 闫顺光,孟祥宾,李伟.国有企业发展中的“文化”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2015,(20).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