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创新形成和发挥先发优势
2016-03-31陈庆修
◎陈庆修
立足创新形成和发挥先发优势
◎陈庆修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面对后发优势逐渐消失及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和技术壁垒,要把经济发展动力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促进创新的机制和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法治和政策环境,以形成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发优势。
关键词:先发优势;后发优势;理念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十三五”时期,应对后发优势消失及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条件下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战略决策,其核心是以创新推动发展,立足于创新打造先发优势。
先发优势是转型发展的动力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阶段,单纯依靠增加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投入、牺牲生态环境已难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1.从经济发展动力来看,推动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已基本消耗殆尽,先发优势作为新常态下发展的新动力应运而生
由后发优势到先发优势的转型,既是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和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破除瓶颈、化解矛盾的治本之策,也是培育发展新动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推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只有发挥先发优势,才能有效破解资源错配、结构性扭曲、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系列难题。这表明我国经济正从后发优势的传统经验阶段,转变到后、先发优势兼顾,更多依靠先发优势的新阶段。
先发优势一般包括:技术装备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相应的产业占据价值链高端,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人力资本素质好,能适应创新创业创造以及资本扩张的需求;资本充足,市场成熟,消费与供给侧均呈现旺盛活力。显然,我国在其中一些方面已经具有独特先发优势,如制造业产业链完整、宏观调控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且相对素质较高和市场空间广阔等。仅从技术角度看,我国先发优势可圈可点,如高铁、核电技术、航空航天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已领先世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成为装备出口和“中国智造”名片。但从总体看,我国的先发优势差距大,特别是技术创新不足,难以支撑起以先发优势作为主要推动力的创新驱动型发展。
2.从国际上看,坚持创新发展是发挥先发优势的根本
就全球范围而言,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都面临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重视以创新推动发展上,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等。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结构性过剩的矛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有依靠创新发展,才能真正走出危机、开辟新的发展天地。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后发优势的追赶型发展到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借鉴模仿到创新引领,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
■ 仰高红近 陈宝林/摄
创新是打造先发优势的根本途径
先发优势是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之上的,先发优势的形成和引领型发展的突破,要依靠知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其中创新创造是核心。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靠创新,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靠创新,新产业、新行业的形成靠创新,新供给、新需求的增长靠创新。创新带来生机,创新孕育动力。只有创新创造,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而破解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制约等难题。发挥先发优势归根结底要靠创新和研发来提高产品、服务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说先发优势是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点,那么创新创造就是形成和发挥先发优势的根基。
1.创新是调结构、转方式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组织大科学计划或大科学工程,旨在通过创新战略的实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技术、新动力、新空间和新体制,借助创新驱动培养一批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上的新增长极,并以这些增长极作为先发优势引领区域、行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创新转型意味着超越以往的发展模式,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富有创新性的理念与方法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形成依靠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2.从企业角度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存续的前提
任何企业想要做到长盛不衰,就必须以持续创新作为动力源。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企业必须在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企业想要赢得市场,必须加强创新创造,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与优势品牌。无论国内国外,任何产业都不乏通过创新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在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甚至将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的案例,如“互联网+”给许多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生。
3.创新是形成先发优势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
没有创新, “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以及产业提升到中高端水平都是难以实现的。“十三五”时期,要化解压力走出困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惟有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更高阶段和更高水平。
营造有利于发挥先发优势的创新环境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新发展,由后发优势转向先发优势,实施创新型驱动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法治和政策环境,优化创新创造创业生态,以形成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发优势。为此,应重点把握五个方面:
1.树立创新理念
从推动创新和发挥先发优势的高度,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新常态下发挥先发优势的基石;“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使发展更具平衡性和整体性,体现先发优势的大局观;“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眼于发展的永续性,为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并使之更具可持续性,体现先发优势的生态观;“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体现先发优势的系统性;“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眼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体现先发优势的公共性。由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转变,是坚持以“五大理念”引领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科学选择。
2.完善创新机制
创新驱动需要以改革之力,培育市场化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找到最佳的政策组合,形成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体制,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社会环境,筑牢发挥先发优势发展模式的制度基础。
3.深化体制改革
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幅减少前置性审批事项,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分离,提高政府效能;着力抓好营造环境、引导方向和提供服务等基础性公共性工作,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4.发挥市场作用
技术的稀缺性在于原创性和惟一性,市场机制能够通过竞争和价格杠杆把技术创新的稀缺资源配置到能创造更大效益的领域和环节中去。因此企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对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的政策体系,加快健全技术创新路径市场导向、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决定和技术创新成果市场评价的机制,促进要素特别是与技术创新有关的要素在产业内或者产业间自由合理地流动,推进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遵循市场规则开展技术创新,更多地采取引导基金、项目贷款制和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更多地采用普惠性政策调动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更多以市场手段提升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效率。
5.优化人本素质
创新转型要求将人从一般劳动力转变为有丰富创造力的主体,通过激发全社会每个群体、每个组织和每个人的创造力来培育动力源泉,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素质和释放创造力。为此,要着力提高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同时,要健全人才集聚和培育机制,既要重视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又要重视对企业家和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尤其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降低创新风险,来激发企业家精神。
6.保持制度领先
处在我国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创新,不是个别领域和某一方面的创新,而是全方位系统创新,需要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智攻关,集中资源重点投入,造成局部绝对强势。随着我国发展逐步接近世界前沿,一些重大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关键装备是买不来的,靠市场自发的力量也是搞不起来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发挥体制的效能和制度优势,不断探索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遵循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做好顶层设计,进行整体部署,强化统筹兼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系统管理,精心选择技术方案和技术途径,明确方向和重点,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创造创新能力,在某些重要的优势领域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某些先发地区产业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实现我国科技和经济的新跨越。
(作者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3.021 ■ 编辑:张涵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