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单招班级学习现状的优化研究
2016-03-30聂浩虹
聂浩虹
摘要:在高职单招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重的今天,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在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间不断摇摆,单招班级依然会是将来高职院校班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管理难度较高、学生基础较差的单招班进行指导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新难题,本文便是以“三自主管理模式”为新抓手,提出一种针对单招班级学习现状的优化的新思路。
关键词:三自主管理模式;单招班级;学习现状;研究
三自主管理模式。三自主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提出的,适用于高职学生的一套教育模式。该模式的提出旨在引导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单招班级现状及单招学生特点
由招生的现状决定,近两年来高职学校的生源中,单招生的比例逐年加大,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为例,2012级220人中,全为统招;2014级273人中170人为单招,占比62%。由于单招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和家庭情况上的差异,导致单招班级的管理成为学生管理中的难点。以旷课和纪律处分的人次数这两项能表征学习习惯的数据为例,在2014-2015学年度,单招班级的旷课总人次占本年级总旷课数的94%,纪律处分人数占92%(若更细致拆分,严重警告以上的处分占比为100%)。由此可见,单招班级的同学在学习的自觉性上相比于统招班级学生要差很多。
通过多次谈话,笔者了解到,由于自身基础差、对学习自卑、不会与老师沟通,自控能力低下,无明确目标等特点,而在传统的大学教育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十分有限,不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加之大学课程相比于高中来说难度加大,自控能力不高的学生跟不上老师授课节奏时往往自暴自弃,而且大学校园管理较为松散,有一部分学生就会选择旷课。在这种情况下,单招班的旷课率在最严重时达到近50%,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也会降低。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学生因为学不懂变为不想学,然后便是旷课,而旷课率一旦提高,老师的授课积极性便会下降,授课水平也会随之下降,那么更多的同学将会听不懂。
二、用三自主教育模式改造单招班学习现状
在三自主教育模式中,提出了“自主学习”。那么,如何用“自主学习”的思想去改进单招班的学习现状呢?要实现“自主学习”,学生必须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单招学生在高中期间普遍被作为“被放弃”的学生,游离于全班的学习环境之外,已经养成了消极的学习习惯,心中普遍存在“我学不好”的消极思想,针对以上情况,可按如下步骤:
(一)教师摸底学生知识水平,调整授课难度,树立职业方向
每位任课教师在学期第一堂课时,应该对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进行摸底,评估学生学习的难度,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听得懂,跟得上”的门槛,树立学生“我能学”的信心。同时,以实际例子指明该课程在行业中的需求,以及相关岗位的具体细节,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目标。例如,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时,老师将会告知学生,学好这门课是胜任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运营维护等技术岗位的必备条件,这些岗位的薪酬及前途等。同时指出以上岗位还需哪些知识,以鼓励学生课下完善知识结构。
(二)知识结构以完成项目为主线,知识原理为辅线
摒弃先原理后操作的传统教育模式,先进行操作,完成后倒推相关原理,加深学生对操作的理解。
(三)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角色
以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为例,学生既可以选择技术类岗位作为目标岗位,如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和运营维护工程师,也可以非技术类岗位作为目标岗位,如软件系统销售经理,售后服务专员和市场调查专员等。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目标岗位,设置各部分知识的占比,为每一个岗位设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对课程和岗位的认同度。
(四)以任务节点控制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节点将会被计分,任务节点的完成质量以“客户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主,规定时间没有成对应任务点的学生不得过期补交,对应任务点视作放弃,杜绝学生期中放任自流、期末突击学习的不良风气。
(五)以多角度考察替代考试作为评价依据
学生依据所选目标岗位在本门课中的要求完成相应任务点,在期末作“述学报告”,完成相应的岗位要求的同学即可拿到学分。
(六)以教学联动促进师生沟通
每月进行教学联动活动,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对各班的学习和思想情况进行交流,对表现不佳的同学进行针对性讨论,以帮助相关同学在下一个月改进学习状况。辅导员将于学生沟通后的结果反馈到任课老师处以帮助任课老师及时改进教学,适应班级现状。
(七)以实习机会为学生寻求知识出口
辅导员与合作企业联系,推荐学期课程评价全优的学生到相关企业的目标岗位实习,为学生学习找到应用目标,同时通过企业和学生的反馈,优化现有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方式。
三、三自主教育模式在单招班实践的初期效果
在2015-2016上学期,按照三自主教育模式的要求对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2014级5个单招班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了改造,效果可通过数据说明。传感网1401班、物联网1401和物联网1402班,以每月教学联动反馈结果来看,旷课率下降、课程合格率上升,学生对于教师及辅导员的评价维持在较高分数;传感网1403班,旷课率下降较多、课程合格率上升较多,学生对于教师及辅导员的评价维持在较高分数;传感网1404班,旷课率下降,但是任课教师对该班评价变化不大,主要是课堂主动性较差。由此可见,按照该三自主思想改造后,多数单招班级的状况有所好转,主要体现在旷课率下降和课程合格率上升,但是各班变化程度不一,以入学背景、家庭背景和培养方案类似的传感网1403和传感网1404班为例,前者效果较为明显,后者除旷课率下降外,并无更多改进。
四、结语
三自主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期实践阶段,就目前而言,三自主教育模式对于班级整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思考、去解决,例如,对于极端厌学学生的“软着陆”机制还需研究、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还需验证、对于毕业后学生职业生涯的具体发展还需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肖映红.浅析单招学生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时代经贸,2012(09):94.
[2]姜玲玲.论激励机制在高职单招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版),2013(18):202.
[3]王福全.高职院校单招学生教育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