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审计职业化建设初探
2016-03-30李丹丹
摘要:审计工作是我国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十三五”期间我国继续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县级审计作为基层审计工作的主要部分,其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县级审计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县级审计 职业化建设 审计队伍 监督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通过了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并首次提出了通过了实现审计监督全面覆盖的政策方针。由此可见,完善审计的相关制度,保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促进审计工作的职业化显得日益重要。我国《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对审计的监督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对我国审计的职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审计事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新一轮的反腐工作中,政府审计部门充分发挥了其监督作用,成为政府权力监督的一把利器。然而,我国基层的审计,尤其是县级审计的职业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审计职业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审计监督的效率,更是对审计人员履行职责的保障,同时也保障审计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权利。
二、我国县级审计职业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
我国宪法中确立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并对其独立性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审计工作不受其他行政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干涉,国家审计是我国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同时,我国法律也规定了审计机构的所需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提供。这样的法律体系下,尽管法律赋予了我国县级审计机构一定的自主权,但我国审计机构目前的人事任命权力、财务预算等关键权力依然在地方政府手中,审计机构往往依附于地方政府而运作、且受同级政府领导。这大大削弱了我国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基层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二)新老审计衔接出现断层
目前,在我国县级审计单位中,新老审计人员的衔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专业的审计人才的缺乏,且县级审计单位对人员的吸引力不足,导致我国县级审计职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新老审计人员的衔接出现断层。由于我国审计建设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此现有县级审计机构中很多审计人员并非专业的审计专业出身,其在审计理论基础或审计技能上往往相对薄弱,而近年来,由于县级审计机构编制分配较少,难以吸引年轻的高学历的审计专业人才进入,造成了县级机构中审计人员的新老不接,中空的人才结构也使得我国县级审计机构中专业人才的匮乏,大大影响了我国县级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三)审计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当前,我国县级审计队伍中,大多数都是审计或者会计专业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审计工作范围的日益拓宽,越来越多的行业成为审计对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跨专业的知识储备,这对审计单位的用人要求大大提高,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成为当前县级审计职业化建设中的一大要求。由于我国审计政府审计人员目前还是由公务员考试录取,且对相关专业限制较多,主要为会计、审计类的专业,因此其在知识结构方面比较单一,审计队伍中往往缺少复合型人才,因此在面对一些专业性审计时,往往会显得较为吃力。
(四)审计队伍规模较小
当前我国县级审计单位的审计队伍规模通常较小,虽然不少县级审计机构人员较多,但真正从事审计相关岗位工作的往往只有较少部分,从人数来说,审计队伍规模较小。在日益拓宽的审计业务中,审计工作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对审计队伍的规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审计项目需要进行大量的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或凭证核查等都需要大量的审计人员劳动,审计队伍规模较小,则在审计过程中,往往只能通过减少审计项目数量,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影响了审计的质量。由此可见,审计队伍规模小严重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完成质量。
三、我国县级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县级审计机构的法律法规与制度配套
要想有效地发挥我国县级审计机构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继续完善相关的立法工作,从法律上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其在人事任命、财务预算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使其脱离同级政府的控制。并对县级审计机构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优化其在人才引进政策,审计工作优化等各方面的制度,保证县级审计机构有效地发挥其自身的监督职能。
(二)强化县级审计人员的廉洁素养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加强审计职业化建设,最核心的便是制定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认知进行规范与引导。县级审计工作人员是直接接触基层工作于基层干部的审计人员,其工作对于保障基层工作有序开展、基层行政执法队伍清正廉洁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这对于县级审计人员本身的政治觉悟与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加强县级审计人员作风建设,强化审计人员的法治意识,坚定其理想信念,保持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觉悟。同事,定期开展县级审计机构的法律法规培训,并定期进行监督抽查,保证县级审计队伍能熟知审计工作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自身依法审计、有法必依的约束力,公正、客观地完成审计工作。
(三)提高县级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县级审计单位作为县级监督管理的构成,其审计对象与审计规模也随之增大,同时,其审计专业范围也逐渐拓宽。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优化编制计划,有计划地引进更多的新型审计专业人才,加强现有审计队伍的审计理论与审计技能的培训力度,提升其计算机技术等,加强审计队伍的内外交流学习力度,使县级审计队伍的专业水平与职业技能得到提高,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四)优化县级审计人员的人员管理和职业晋升
目前,我国的审计职业化管理往往是建立在公务员晋升渠道之上的,对于审计人员的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我国公务员管理中,不存在退出机制,因此我国县级审计机构中,审计人员往往难以获得自我提升的紧迫感,县级审计机构中实际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往往连一半都不到,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为提升审计队伍的工作能力,应建立起审计机构的学习、考核机制,对现有的审计人员,按其从业年限及岗位进行审计技能的学习与充实,对于新入的审计人员,提高对其审计技能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当是具备专业的审计、经济与会计方面技能的人才,因此对于审计技能不过关的审计人员,限制其职业晋升;对于审计技能出色,审计理论扎实的设计人员,要为其开辟专业晋升通道,通过对审计人员的适当晋升激励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国家应设置相关资格考试等,为国家审计工作人员提供职业提升的空间,并从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称两个方面共同实现审计人员的职务发展。
四、结束语
2016年是《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明确的各项改革措施在实践中推进的第一年。要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坚实起步、行稳致远,要抓住审计全覆盖、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职业化建设这三个重点。当前,我国县级审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较低,审计技能较为滞后,推行我国县级审计职业化建设,首先应推动我国国家审计人员的管理模式改革,并完善相关立法,从法律层面保障我国审计机构能独立依法行使审计监督职能;同时要建立起审计队伍的准入、考核、退出机制,将审计职业化与传统的公务员管理相区分,激发审计队伍的活力,将市场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引入审计职业化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段金学.新常态下县级审计机关的职业化建设[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5,01:35-36
[2]孔凡民.新时期加强县级审计队伍建设的思考[J].理财,2015,06:83-84
[3]孙文.基层审计机关队伍职业化程度分析与制度设计[J].审计月刊,2015,09:4-6
[4]刘恋.论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N].长沙大学学报,2010,04:34-35
作者简介: 李丹丹(1981-),女,汉族,湖南省怀化人,洪江区审计局单位经济责任室主任,研究方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