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茶诗的文化品格(下)
2016-03-30刘岳耘
刘岳耘
苏轼茶诗的文化品格(下)
刘岳耘
唐宋时期咏茶的诗人不少,苏轼是其中的佼佼者。苏轼茶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叙述之完备,分析之精到,寓意之深刻,为唐宋诗家中少有。苏轼不仅识茶、善茶、爱茶、惜茶,而且往往通过茶来寄寓他在宦海浮沉、转徙流离中生活境遇的感慨。他的茶诗,是他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心境中茶事活动的生动写照。本文试图从茶史、茶艺、道义、思想、创作手法等多个维度,对苏轼茶诗的文化品格与文化价值,进行简要的解读与赏析。
苏轼;茶诗;文化;维度
(上接2016年第三期174页)
三
苏轼不但知茶、识茶,懂得用茶,也十分爱茶、惜茶。他的爱茶、惜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珍重友好之间的馈赠,这是苏轼的待人之道,也是世之常情;二是尊崇皇家的御赐,这是表达人臣之礼,在封建社会的官场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三是珍惜茶农的劳动成果,体恤茶农的艰辛。这一点,最为重要,也特别宝贵。
关于珍重友好馈赠。从他与友人的唱和中可以看到,好些诗就是为茶而写的。例如:宋代大诗人黄鲁直(庭坚),曾以家乡江西分宁(今修水)有名的“双井茶”相赠,并写了《双井茶送子瞻》诗一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黄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苏的挚友。诗中借着送茶的机会,委婉地劝告苏轼,在风云变幻的官场生涯中,切记旧日的遭遇,善自珍重。苏轼则在接受黄的馈赠之后,写了《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阳六一夸新书。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此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年)。前两句是赞茶。江夏,即江西。汝阳,是“六一居士”欧阳修晚年寓居之地。欧在其所著的《归田录》中,夸草茶以双井为第一。三、四句写作者亲自煎茶,喻其对黄之赠予特别珍视。五、六句作者自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取汉代司马相如有消渴病之意,暗示此茶恰好可应自己之所需。最后两句,作者自注指顾渚贡茶故事。其实,从两人的唱和看,这里似乎隐藏了作者的另一层心意,即回答黄的关切:经过黄州的变故,对于官场的名利,我已经看得很淡;明年,或许我也要效仿当年范蠡泛舟太湖一样,驾着画舫去太湖轻松地畅游一番了。所谓“顾渚贡茶事”不过是一种字面上的表白而已。这是一种朋友间的调侃,表达了他们之间的赠予,不仅有物质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两人通过茶所表达的感情是多么诚挚,多么深厚。
又如,《病中夜读朱博士诗》,其表达的感情也是相似的:
病眼乱灯火,细书数尘沙。君诗如秋露,净我空中花。
古语多妙寄,不识不可夸。巧笑在頩颊,哀音馀掺挝。
曾坑一掬春,紫饼供千家。悬知贵公子,醉眼无真茶。
崎岖烂石上,得此一寸芽。缄封勿浪出,汤老客未嘉。
前四句,指自己有眼病时,看到的灯火是迷乱的;见到文书上的细字,犹如看到琐碎烦人的尘沙;得到朱博士之诗作,感到清新如露,自己的昏花老眼也感到清净了。接着的四句句,是对来信内容的称赞。接下来的几句,指自己将十分珍贵的曾坑芽茶,赠送给他,希望他好好保藏,不要随便处置;饮用时也一定要按照《茶经》所说的煮水候汤,否则汤老了就不好喝了。这已不仅是惜茶,也是惜友了。
再如:《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颖谷村。
闻道平反供一笑,会须难老待千锺。
火前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程朝奉,名遵彦,曾在苏轼幕府二年,签书杭州节度判官。程事母至孝。苏轼曾将朝廷赐予的茶中绝品转赠其母,程有诗致谢,苏乃次韵答之。头两句,引孟郊故事,暗喻程的母子情深。三四句,“平反”,写苏轼曾力荐程为孝友之士,未能通过;后又再荐,皇室乃下诏中书酌予擢用一事。“千锺”,引用了《庄子·寓言》中曾子的话:“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锺不洎,吾心悲。”意思是,希望他能和他的母亲共同享受更高俸禄的快乐。以下四句,指赠茶之事,并叙友情。“火前试焙”,指社火之前生产的头纲新茶。“辍赐龙”,意即头纲新茶顶得上御赐的龙团茶,也是极其珍贵的。
关于尊崇皇家御赐。在唐宋两代,皇家为笼络近臣,向有赐茶之举。宋仁宗皇佑五年,蔡襄造上品龙茶进贡。每逢南郊大礼,致斋之日,皇帝便给中书、枢密院大臣各四人共赐龙茶一饼。宫人剪金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家分割以归,不敢碾试,但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至嘉佑七年,始人赐一饼。(见欧阳修《龙茶录后序》)到宋哲宗元祐年间,龙茶的赐予范围扩大,尚书、学士,可得御赐的头纲龙茶一斤八饼。苏轼任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吏部、兵部、礼部尚书时,均在受赐之列。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翰林学士期间,御史台谏告蔡某作诗讥讽宣仁皇太后,苏轼密呈札子为蔡说情。太后爱惜苏的才能,嘉许其言,但却不能再用苏。当他离京赴杭州太守任后,哲宗皇帝曾遵照太后旨意,特命中使赴杭秘密赐茶一斤,以示抚慰,封题皆御笔。苏轼任侍读时,皇帝也曾赐茶。仅就赐茶来说,苏轼受到的恩宠不薄,他也不止一次地表达过感戴之情,并在他的茶诗中有所反映。
如:《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老身倦马河堤永,踏尽黄榆绿槐影。
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时一頃。
归老江湖无岁月,未填沟壑犹朝请。
黄门殿中奏事罢,诏许来迎先出省。
已飞青盖在河梁,定享黄封兼赐茗。
远来无物可相赠,一味丰年说淮颍。
这首诗写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时苏轼由扬州太守调任兵部尚书兼侍读,其弟子由奉诏出迎,轼以诗相寄。诗的第五句:“定享黄封兼赐茗”,引用了欧阳修《感事》诗注:仁宗朝作学士,上幸天章阁,赐黄封酒一瓶,风团茶一斤。苏轼认为,他此次还京,皇帝一定也会赐以黄封酒和茗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又如:《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太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晓月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诗题所说的“大龙团”,即诗中所说的御赐龙团。妙供,指垂云亭产的新茶。太官,指皇家公厨。拣芽、雀舌,均优质芽茶。“浴殿寒”,引了唐德宗时旧事,此处隐喻宋朝的皇帝。诗中提醒“莫作两般看”,是对御赐的尊崇。
其它如: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霑讲舌干。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之二》
上尊,指酒。茗碗句,指为皇帝讲书的侍读,初入座时皆赐茶。陛楯,即陛阶。此诗以得到赐茶为荣。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一》
这是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任礼部尚书时,乞求赴外地任职时的作品。乞郡三章,指作者当时呈上的要求外放的三篇劄子。后两句说,汶公早就知道我希图外放,但为什么还没有走?因为我还在等待赏赐头纲的茶呢!这里有自嘲的意思,但他也的确把皇室的赐茶看得很重要。
关于珍惜茶农劳动的成果,体恤茶农劳动的艰辛。从苏轼有关茶的诗作中可以看到,他一以贯之的表现是:想茶农之所想,急茶农之所急,关心茶农的疾苦,积极地为茶农发声。如:
《新城道中二首·之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此诗系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自富阳赴杭州途经于此时作。诗中写了他在农村的所见所想,当他看到霏霏的细雨,洒透了山间的茶垅,有利于茶叶的生长,也禁不住为茶农高兴了。说明他与茶农的心是息息相通的。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在黄州贬所,有《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一首:
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初缘厭粱肉,假此雪昏滞。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
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此诗记载了他亲自植茶的过程,及其体会的艰苦,联系到他在《寄周安孺茶》一诗中叙述的类似情况,说明他的爱茶、惜茶是有思想根基的。
谈到苏轼对茶农的体恤,不能不提到他的《送周朝议守汉州》和《荔支叹》。这两首诗对当时的茶叶政策和茶叶制作中的奢靡现象,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从而为维护茶农的利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送周朝议守汉州》写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是赞扬并激励汉州太守周思道等人不计个人得失维护茶农利益的。诗中写道:
茶为西南病,岷俗记二李。何人折其锋,矫矫六君子。
君家犹出力,流落初坐此。谓当收桑榆,华发看剑履。
胡为犯风雪,岁晚行未已。念归诚得计,顾自为谋耳。
吾闻江汉间,疮痏有未起。莫轻龚遂老,君王付尺箠。
召还当有诏,挽袖谢邻里。犹堪作水衡,供张园林美。
宋神宗熙宁初年,王安石、吕惠卿相继秉政,以边事告紧,财用为急,强化榷茶。李杞、李稷(即二李)相继提举成都等路茶事,榷川茶,禁民间私卖,取息甚重,成为西南地区一大祸患。当时,周思道等六人(即矫矫六君子)曾表示反对,皆坐贬秩。后来,周思道出任汉州太守,苏轼乃写诗表达期望:榷茶之害汉州犹在,你还要继续努力。苏轼逝世之后,生于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的洪迈,在其所著的《容斋随笔·三笔》《蜀茶法》一节中引用了这首诗,可见这首诗在当时还很有影响。
《荔支叹》写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这时苏轼已谪居惠州。此诗较长,涉及茶的部分是: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诗中的“粟粒芽”,指的是粟粒般大小的茶芽,是制造极品贡茶的原料。“丁蔡”,指的是宋代两位曾任福建转运使的官员丁谓和蔡襄。他们先后在福建为朝廷监造贡茶。当时不但有官营的茶园,还在建州专为皇家制造贡品的北苑贡焙,制造了名目繁多的龙凤团茶;后来更有人制造三色细芽,其用银线水芽制作的方寸新銙,名曰“龙团胜雪”,“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语)由于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晋公),而成于蔡襄(君谟),朝野对此两人反应强烈。甚至欧阳修也惊叹地说:“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斗品充官茶”,指的是将“斗茶”所用的芽茶或饼茶,充当一般的官茶。这也是一种加重农民负担的举措。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并非一般地反对贡茶;但他对那种恭奉逢迎、邀功争宠的卑微心理和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的恶劣行径,却是十分痛恨的。
综上所述,苏轼的这部分茶诗,体现了一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大胸怀;一种长幼有序、上下有别的行为范式;一种体恤民情、不畏权贵、不事谄媚的良好风范;一种敢于维护自己独立人格、维护人的尊严的优秀品质。
四
苏轼一生与茶结缘,不离不弃,饮茶活动贯穿了他的全部生活。他在宦海浮沉中,转徙流离,几起几落。尽管他的思想状态随着他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有时也未免发出“人生如梦”的沉重感叹,但他从不气馁,也从未萎靡不振,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仔细观察他在这些时段的一些茶诗,不难看出他的一些思想脉络。这是他人生历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文化品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说,有三首诗值得重视,就是:《和蒋夔寄茶》、《种茶》和《汲江煎茶》。
《和蒋夔寄茶》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任密州太守时。苏轼于熙宁七年末由杭州通判任上迁徙密州。在其由告院监官转任杭州通判时,他已经历过官场的第一次变易,对人生的遭遇也有了第一次历练。在杭州的三年,徜徉在湖光山色之中,他的心情还是比较豁达开朗的。这次由杭州迁徙密州,南北地域的不同,生活方面的差异,对他虽然有一些影响,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他还是那样达观,那样飘逸。在他的诗作中,完全看不到那种在官场受挫后的颓废情绪。
这首诗可以分三大段理解: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虀玉脍饮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这是诗的第一大段,头两句,开门见山地表明了他总的生活态度。接着写在杭州的三年期间,饮食穷尽芳鲜之美,寝罢临风一瓯茶,不但获得齿颊间的无限乐趣,也赢得精神上的洒脱自在。
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堆饭甕,大杓更取酸生涎。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
诗的第二大段,主要写他到达密州之后的情况。密州毕竟是北方,和南方相比,风土人情有很大变化,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亲朋故旧以为他还像过去一样,一直保留着“分茶”的雅趣:仍然执着于分辨沙溪、北苑的茶品;仍然沉溺于烹点中争奇斗胜。于是用上万的钱财买来上百块镌有紫金花纹的茶饼,并精心制作了清丽的诗幅。为恐路上丢失,还特地进行了严密的封裹。殊不知,家人不谙烹点的要诀,竟用姜盐破坏了茶的精绝。但他想,人的一生,类似的际遇可能不少,无可无不可;南北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也无需认定哪好哪不好。他按自己随遇而安的的理念去解释这一切,也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与他共勉,于是有了最后的一段:
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
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苏轼说,对于我来说,死生祸福自有命定,又何必计较那些生活上的甘苦蚩妍呢!可见,他的心还是通达的,超脱的。
《种茶》写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时在惠州贬所。诗曰: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筍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舂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太官,百饼炫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此诗说的是一株野生茶树,在松树间自发地寄生,周遭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虽然已很古老,仍然显得稚嫩,不过它还是独自顽强地生长下来了。后来把它移植到苏轼的住地白鹤岭后,由于天气良好,水土适宜,很快就获得了茂盛的生机。它那鸟嘴般鲜嫩的芽叶,虽然不能舂磨成千上百的龙团凤饼,输送给宫廷?饮,或用于炫耀“品”、“斗”,却可以摘来供他饮用。享用自家园囿的茶叶,其滋味是无可比拟的。诗中所说的“天公所遗弃”,实际是作者的自况。“能忘流转苦”,也是作者刚健、自励、不为流俗所迫的坦荡胸怀的具体体现。
《汲江煎茶》写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当时苏轼已在儋州流放三年。是年五月,他获知诰命,将以琼州别驾廉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名义,渡海北归。大概就在这时,他写了这首诗。 此后不久,他北归成行,抵廉州后,又接到诰命移别州安置,最终死在常州。这首诗,文字清丽,思想深邃,无论从写作的技巧和意境的营造上说,都是他全部茶诗的最后一座高峰,是他人生之路的一曲凄美的绝唱: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有两首相互对应的煎茶诗,即《试院煎茶》和《汲江煎茶》。一者说:“贵从活火发新泉”;一者说:“活水还须活火烹”。前者从茶艺的角度讲水与火的关系,后者渲染了取水的过程。传达的意象有些类似,但意境大不相同。苏轼在儋州写过一篇《天庆观乳泉赋》,其中有这样的话:“吾谪居儋耳,卜居城南,邻于司命之宫,百井皆咸,而醪醴湩乳,独发于宫中,给吾饮食酒茗之用,盖沛然而无穷。吾尝中夜而起,挈瓶而来,有落月之相随,无一人而我同。汲者未动,夜气方归。”(《苏轼文集》第一册,第15—16页,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2版)如果说这是当时的真实记录,《汲江煎茶》描绘的景象,则有了一些夸张,从而获得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时间与空间。他引入的月亮形象是更为高洁和飘逸的;江流形象也是更为浩淼和深远的。
月亮与江流的形象,在苏轼一生的诗词创作中屡见不鲜,而且都是他在不同时段,向不同对象,袒露人生抱负和人文关怀的自然之友。现在,他用大瓢贮月,小杓分江,把月光和江流请到他的斗室,和他一起分享煎茶的乐趣,领略人间的至味,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构想!他多么希望通过茶的媒介,向这两个知心会意的朋友,倾诉一生的遭遇,消释心中的块垒。然而,“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却让这充满期待的雅聚戛然而止了。“诗人此诗前六句,极写水之清,月之明 ,雪乳松风,渲染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结处却凄凉惨淡,前后反衬愈见诗人人品之清,也愈见诗人命运之悲了。”(王洪《苏轼诗歌研究》) 这种看法是颇有见地的。
苏轼进入仕途之后,经历了“乌台诗案”、新旧党争,从中枢到谪戌,从内地到蛮荒,体会了辉煌与平淡、亨通与寂寞,看透了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人们赞许他满腹的经纶,一肚子才气,他都不以为然;唯独爱妾朝云说他一肚子不合时宜,才觉得说到了自己的心里。他的一生就是这样颠沛流离地过来的。在自觉生命快到尽头的时候,他曾真诚而苦涩地回溯一生的遭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这看似一种自我嘲讽,实际透露了他的无奈和不甘。现在,夜已深沉,独自倚坐在这远荒的村落里,静静地听着一阵又一阵长短稀疏的梆声,不禁慨从中来:三年的流放岁月,日啖薯芋,肠胃枯瘠,不仅不能像卢仝当年豪情四溢地举起茶瓯连喝七碗,就连三碗也禁不住啊;哪里还有往日的闲情逸致!他感到孤寂了。他甚至像一头经过激烈搏斗,渾身伤痕,静静地躺在草丛中舔舐伤口的野兽。他是悲愤的,也是凄凉的。但是他绝不认输,在他全部的生活征程中,他始终是个强者。可以说,这首诗的结尾,虽然有点像“欲说还休”的无语,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的内心深处,无疑仍是坚毅的,不屈的。
因此,这首诗也获得了一种苍凉的美,沉雄的美。
五
苏轼的茶诗,如同他其它的诗歌一样,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独立的文化品格,历代的文学艺术界对此有许多点评和论说。综观诸家意见,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点:
通古贯今,视野开阔,直抒胸臆,无所挂碍。苏轼在其《南行前集叙》中说:“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见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且以为得于谈笑之间,而非勉强所得之文也。”(《苏轼文集》第一册,第323页,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2版)苏轼的茶诗确实也做到了,兴之所至,无论古今,信手拈来,行之所当行,止乎所当止。如《寄周安孺茶》,从古到今,广泛征引茶之故实,以及个人感受,洋洋洒洒,不能自已。清人纪昀说,“此东坡第一长篇,一气滔滔,不冗不杂,自是难事。”又如《荔支叹》,“本为荔枝发叹,忽说到茶,又说到牡丹、其胸中郁勃有不可以已者,惟不可以已而言,斯至言至文也”(清人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六)。
拟人、喻事,不拘一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苏诗用几个历史人物的不同性格,比喻不同的茶味,是别具一格的。据说,苏轼在“乌台诗案“的自供词中说:《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两句,系“用以讥世之小人,乍得权用,不知上下之分,若不谄媚妖邪,即须顽懭狠劣”。显然,在此之前,他列举汉代谏臣汲黯和盖宽饶,以二人的戆、猛,比喻建茶的特性,不只是用以与草茶的茶性相对应,也有强化下面两句隐喻的意思。清人纪昀说:“将人比物,脱尽用事之痕,开后人多少法门。”这是一语道破。《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既是以茶喻人,也是以人喻茶,是一个创造。
“细心观察自然,抓住其最具特征的形态传神,以优美的形象再现,这是苏诗突出的艺术特点”(谢桃坊《苏轼诗研究》)。《求焦千之惠山泉诗》,是其突出的一例: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或鳴空洞中,杂佩间琴筑。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千里,真伪半相渎。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倾瓯共叹赏,窃语笑童仆。
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
欠身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此诗前半段,主要描写泉水在山中流动的状态,用了很多比喻,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谢枋得说:“连续地使用一串比喻,这即所谓的博喻。它是苏轼的创格。”
精雕细刻,出奇制胜。苏轼茶诗对饮茶活动的描绘精到、精细,在《汲江煎茶》中,达到了极致。如果不是从全诗整体的思想指向考虑问题,单就它的写作技巧说,这一首诗的前半部,构思奇巧,出语惊人。后半部戛然而止,出乎意料。前半部与后半部似乎有些突兀、矛盾,不合常理;其实,前半部是为后半部做铺垫。正是因为前半部有了那么多精细的刻画,才使人感到后半部的戛然而止有些可惜,甚至有些不好理解,进而追问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于是便可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琢磨和体会作者深深的隐痛。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其《诚斋诗话》中,对于《汲江煎茶》有一段很长的分析,他说:“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将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其状水之清美极矣,分江二字犹难下。‘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此倒语也,尤为诗家妙法,即少陵‘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也’。‘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又翻却卢仝公案,仝吃到七碗,坡不禁三碗。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杨万里自称极赏此诗,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其实,他的诠释仅仅抠了一些字眼,并没有触及诗的实质。所谓“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也只是卖了一个关子罢了。
当代著名学者钱锺书认为,苏诗在风格上的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但他运用古典也有一个毛病,就是“用事博”、“如积薪”。以此观察他的茶诗,有时似乎也因这个原因,而影响到语言的清新活泼和意境的通透空灵。但是,瑕不掩瑜,无论从论列的广度,思想的深度,乃至叙事的手法,苏轼的茶诗无疑仍是历代茶人诗作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2016-04-18
刘岳耘(1932年-),男,湖南安化人。曾任二炮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茶文化爱好者,与他人合编的著作有《茶·茶科学·茶文化》、《茶韵》、《中国茶知识个题解》等。
S571.1;I22
A
0577-8921(2016)04-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