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2016-03-30永春光白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福建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读音茶文化交际

永春光(白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白城 137000)

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永春光
(白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白城 137000)

语言是承载记录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认知和融合,语言上的交际是十分重要的途径。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大航海时代被带入欧洲,随即在英国流行开来,并发展成为一种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的英国茶文化。在研究这两种茶文化的过程中,分别承载了这两种文化的中英语言词汇,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语言交际;中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跨文化研究

茶在中国一开始是被当做药物来食用的,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渐与我国的儒家、道教、佛教等思想及行为融合,形成了一种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茶文化。一千多年后,在大航海时代的浪潮下,茶开始传入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快速流行开来,并根据英国人的爱好、口味、文化,形成了一种迥然不同的英国茶文化。而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除了体现在茶叶、茶具以及茶事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之外,还呈现在汉语与英语中的语言词汇中。在语言交际的视角下对比研究这些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茶文化,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1 中英茶文化基本语言词汇的对比

先来谈一谈“茶”与“Tea”的异同。据记载,我国的“茶”字,最早的写法为“荼”,古书《神农本草经》曾说,当年神农氏尝百草,一天遇到了七十余种毒草,后来是“得荼而解”。据专家研究,这个“荼”便是后来的“茶”。那么,“茶”又是怎么出现的呢?这个问题学界尚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我们现在知道最早出现“茶”字的书籍,是在唐代茶学家陆羽所著的《茶经》里面,他把“荼”改为“茶”,延续至今。笔者推测,陆羽之所以把茶写作“茶”,当时社会的广泛称谓应当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唐代之前,随着人口的迁徙和民族的融合,上古汉语已经渐渐转变为了中古汉语,人们对茶这种事物的读音应该也有了变化,语言上的变化也就带动了文字上的变化,于是“茶”也就随着读音应运而生。所以,“荼”的读音改成“茶”的读音,应当是唐代之前甚至很早之前的事情,只不过《茶经》将其写法规范和统一了。

那么,英语中的“tea”(读音为“替”)是怎么来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了解一下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国际贸易史。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我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愈加密切,特别是荷兰和葡萄牙这两个最早开始进行航海探索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商人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带回了欧洲,其中尤其要说的是茶的贸易,让欧洲众国知道了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不仅茶去了欧洲,而且茶的读音和叫法也随之去了欧洲。由于荷兰和葡萄牙一开始的贸易范围是我国的东南沿海,所以茶在欧洲的读音也分为闽南语读音和粤语读音两种。分别来看:闽南语读音主要源于荷兰人的贸易,他们通过台湾与厦门茶商进行茶叶贸易,于是将按照茶在闽南语中的读音“Te”称呼茶。而葡萄牙人则通过澳门与广东茶商进行贸易,所以粤语中对茶的读音“Chaw”也就被他们带去了欧洲。而在一个多世纪之后,直到19世纪初期,英国人才广泛使用“Tea”的拼写读音来称呼茶。从它的字母和读音来看,则更接近于闽南话的发音,与中国现代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言,英语中茶的读音是一个汉语借词,而且是来自于中国方言语系中的闽南话的借词。

在语言认知意义上,中英茶文化对“茶”也有着相同和不同之处。什么是认知意义?大意是在语言交际中,对一种事物表达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在中国茶文化中,茶的认知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各种茶树,叶子一般是椭圆形,被加工后便是茶叶。二是茶叶经过不同制作方法而得成的饮品。三是一些含有茶元素的饮料,如奶茶、凉茶、保健茶等。四是类似于茶油这些不同于饮品的茶产品。而在英国茶文化中,“Tea”的认知意义有些跟中国茶文化相同,都是指向“茶叶”、“茶树”以及“茶饮品”等。而不同点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在英国茶文化中,“Tea”还指向喝茶时所吃的小零食,也就是“茶点”,和一些以饮茶为载体的“茶会”,以及下午五点来钟时的一顿便餐。二是在英国茶文化中,“Tea”与中国的“茶”专作为名词不同,它还经常被作为动词使用,有“用茶待客”、“喝茶”等意思。举个例子,我们会说“下午五点我们一起去喝茶”,而在英语中则可以这样说:“We tea at five”(意为“我们下午五点去喝茶”)。

2 中英茶文化在生活中的语言对比

从专业角度来看,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联系最紧密的就是词汇,联系最疏松最不紧密的是读音。就拿中国文化来讲,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后经历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现代汉语的演变,但是由于汉字及词汇的传承,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因为词汇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就茶文化来看,中国老百姓在生活中有相当多的关于种茶、产茶的词汇,比如说“清明发芽、谷雨采茶”等,这说明茶的种植和生产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是相关的,也间接证明了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但在英国茶文化的词汇中,则找不到这一类的词汇,这就说明茶对于英国来讲只是一个舶来品。与此同时,中国老百姓还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谚语,这就说明了茶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高的地位,与日常的生活是息息相关。但在英国茶文化中,也有能够表明茶与人们生活联系的词汇,譬如说“teatime”(直译为“茶时间”),而且这个“茶时间”在英国人生活中有很多,这表明了茶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但是与中国人生活中关于茶的词汇相比,“teatime”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度显然要弱很多。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能够让人从直观上感受到“茶”在中国的世俗化和与生活中的黏度,这也能反映出茶文化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而英国茶文化中的“teatime”则仅仅是单一的词汇表达含义,仅指向了一种与茶有关的生活方式,这反映出来的是茶文化在英国的形成时间较晚。

在喻义上面,中英茶文化都有与自己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喻义,并体现在语言交际中的不同层面。先说英国茶文化,与茶在中国的地位不同,在刚刚接触茶时,普通英国人是享受不起这种“东方树叶”的,由于运输的不便,茶在英国的价格堪比贵重金属,也只有英国王室及英国贵族能够享用到,因此在英语中出现了很多用茶来比喻身份与财富的词汇。譬如说“all the tea in China”,这个词汇直译过来是“中国所有的茶”,在英语语境下的含义是“富可敌国的财富”。另外,在英国茶文化中,茶也有着能够让人心情放松的含义,后来演化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比如说“tea and sympathy”,就表达了对遭遇不幸者的安抚和同情。再来说说中国茶文化,由于茶与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中的常见之物,所以茶文化也就体现在民间的种种风俗中。譬如说在中国民间的婚姻中,有“受茶”、“吃茶”等礼节,“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象征着美满的婚姻。应当说,从中英茶文化对茶在生活中的不同词汇可以看到茶在这两个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英语语境下,还是在汉语语境下,“茶”和“Tea”都有美好和圣洁的含义。比如说,在中国的《诗经》中,就有“有女如荼”的句子,上文说过“荼”就是茶的古体字,有女如荼,就是说有女子像茶一样高洁清白。古代中国人也很喜欢把可爱的小姑娘叫做“小茶”或是“茶茶”,来表现出她们的可爱与纯真。在英国茶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比如说英国诗人艾德蒙创作于1633年的英国第一首茶诗《论茶》,就借用茶圣洁高贵的含义来向著名的“饮茶皇后”凯瑟琳祝寿。

再来看看英国茶文化中关于茶的转义词汇。转义的意思是指一种事物从其原有的认知意义中脱离或者延伸出来,发展和形成其它的含义,有的甚至与原有意思大相径庭。在英语语境下,“Tea”的转义词汇较为突出。比如说“茶点”,不仅指喝茶时的小点心,更指其它的一些与茶无关的零食。而由于茶叶的提神效果,“Tea”也用来指一些刺激性药物甚至是毒品,如香烟、大麻、兴奋剂等。也正因为这一点,“tea party”也不单单指茶会等与茶有关的聚会,而是包括了吸毒人员聚众吸毒的非法聚会。这种语言词汇上的转义,折射出了英国茶文化与英国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3 中英茶文化在文学语言中的对比

由于茶源自自然,有着淡雅高洁的气质和提神静心的功能,所以无论是中国的文人还是英国的文人,都把茶放入了各自的文学创作中,反映了这两个国家文人的思想和价值观。

先来看看两个国家的诗歌。茶对于中国人来讲,一方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世俗形象,是“下里巴人”,另外一方面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浪漫形象,是“阳春白雪”。由于茶能让人修身养性,并能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所以在中国的诸多诗歌中,都有茶的影子。很多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写过与茶有关的诗词。比如白居易、李白、王维、刘禹锡、李清照等。这些诗人用诗歌来写茶,并不单纯为了茶而写茶,而是借用茶的特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这些茶诗融合了我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有的积极向上,忧国忧民,代表了儒家文化;有的描述清风明月、山林归鸟,体现了道家的“出世”思想,有的抒发了一些高深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佛家禅茶一味的内涵。在英国的诗歌中,茶也多有出现,但是与中国诗人将茶上升到一种人生和哲学高度所不同,英国诗人在诗歌中多是单纯的去赞美和评价茶,最多也是借用茶叶的高贵和纯洁形象来讴歌人,如上文我们说过的那首给英国皇后凯瑟琳祝寿的《论茶》诗。在这一点上的不同,也体现了中英茶文化在历史发展和进程以及和传统文化结合方向上的不同之处。

再来看看两个国家的小说。茶在中国的小说中是经常出现的事物,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为例,据统计茶出现的次数多达一百多处。茶在里面不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展现了清朝贵族的日常生活,更能借不同的茶来含蓄地向读者呈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命运。比如说《红楼梦》中某一回,妙玉敬茶给贾母,贾母以为是六安茶,便不喝,但妙玉答曰,“这是老君眉。”这短短的两句对白,不仅展现出两种茶叶的特点,更告诉了我们贾母的尊贵地位。六安茶是一种不发酵的绿茶,而老君茶则是发酵过的乌龙茶。贾母不喝六安茶,除了说明其年事已高,适合饮用一些经过发酵的茶叶外,更能体现贾母那尊贵的地位,因为老君茶中的“老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物,更有对其寿比南山的祝福。可以说,《红楼梦》书中这几句看似简单的对白,这看似不经意出现的两种茶叶,不仅展现出贾母的尊贵宽厚,更把妙玉这个深谙茶道、乖巧伶俐的丫鬟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

再来看看英国的小说,在一些著作如《花园茶会》、《傲慢与偏见》中经常会有大篇幅描写茶的场景和文字。但与中国小说中把茶当做一种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的文化载体不同,英国的作家更多的是把茶当做生活中的一个道具而已,是一个人物交往的媒介,写的更多的也是茶在视觉上的观感和味觉上的口感。这体现了英国人的务实精神,也体现出了英国茶文化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

[1]辜振丰.英国红茶文化的光与影.[J]农业考古,1999(4):304-304.

[2]郭孟良.中国茶史[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3]张党恒.茶叶贸易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郑雯嫣.论维多利亚时代红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农业考古,2003(2):322-325.

[5]石柱国.英国人与中国茶[J].海内与海外,2000(1)56-58.

永春光(1984-),女,吉林白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读音茶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那”与“哪”的读音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交际羊
茶文化的“办案经”
字词篇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我是小字典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