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夏州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6-03-30郭爱明甘肃省临夏州农牧局甘肃临夏731100

甘肃农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临夏州科技人员农技

郭爱明(甘肃省临夏州农牧局,甘肃 临夏 731100)

临夏州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

郭爱明
(甘肃省临夏州农牧局,甘肃临夏731100)

文章简述了临夏州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情况,从构建完善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三农”出发,分析了在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农技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重点从健全体系、人员配备、资金支持、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临夏州;农技服务体系;对策建议

为加快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下乡走访调研、调查问卷、座谈了解情况等方式,分析出了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措施,旨在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建立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强化“三农”服务。

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一)体系建设

临夏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截至2015年底,有州级农技推广站所14个,县级基本对应设置,乡镇农技农经和畜牧兽医站共221个。全州农牧系统从业人员2 887人,其中科技人员1 668人、管理人员762人、工勤人员457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7.77%、26.39%和15.84%。在科技人员中,按职称划分,中级以上898人,初级770人;按机构层次划分,州级202人(中级以上155人)、县级665人(中级以上374人)、乡级801人(中级以上369人);按学历划分,州级大专以上学历187人,县级大专以上学历588人,乡级大专以上学历674人;按年龄划分,州级30岁以下11人、31~50岁162人、50岁以上29人,县级30岁以下561人、31~50岁799人、50岁以上106人。

(二)农技推广服务

在技术推广服务内容上,农业主要以种植业技术推广服务为主;畜牧主要以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为主。

在技术推广服务方式上,一是紧盯农时,主动出击。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科技人员应时应季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农业生产;在动物疫病防控上,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主动出击,实行行政保质量、技术保密度的双轨责任制,保证全州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完善窗口,热情推广服务。各级农牧技术推广单位根据各自窗口推广服务项目和推广服务功能,做到热情推广服务、周到推广服务和高质量推广服务。三是创新方式,普及科技。在全州农牧系统开展了科技人员助农增收行动,要求全州农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基本上实现了科技人员在行政村和重点养殖场(小区)全覆盖,切实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着力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科技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积极配合省、州有关部门,认真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宣传周、科技之冬春等活动,咨询农民、印发图书,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四是实施项目,带动发展。积极申报和实施科技项目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不仅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了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而且带动了项目区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

从总体上看,临夏州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已基本成形、逐步健全,服务的领域不断延伸、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工作职责涵盖了农牧业生产技术的方方面面,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虽然临夏州的农业服务体系已初步构建,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的需求相比,与建立农业社会化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层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管理体制不顺

临夏州现有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州一级和县一级机构设置比较健全、人员配置比较完备,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但乡镇一级机构不健全、人员配不齐等现象仍很严重,村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没有延伸下去。据统计,全州124个乡镇共有农技农经站、畜牧兽医站221个,个别乡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受乡镇和县主管部门双重领导,由于人事、工资、业务管理权限相脱离,由乡镇管理的,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认为“鞭长莫及”

(二)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一线力量薄弱

全州农业科技人员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集中在州、县两级,而承担所有工作落实任务的乡、村两级仍然人员缺乏,科技推广服务跟不上。目前,全州1 668名农牧科技人员中州县就集中了894人,乡镇仅774人,平均每村不到1人。据统计近5年,每年通过招录了,目前约有800多人(农技推广和畜牧兽医676人+三支一扶中的支农人员)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中,但由于种种因素真正下到基层、从事农牧专业工作的人员并不多,有些留在了县级农牧单位、有些分配到其它部门。现有科技人员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职称,但因在职教育学历较多、职称晋升条件弱化等原因,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州级各技术推广单位近10年进人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人,仅占进人总数的27%,专业单位不进专业人员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在年龄结构延续上出现断层。

(三)农业服务投入不足,缺乏有效保障

总体上看,近年来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州、县、乡财力紧张,对农技推广服务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农技推广服务设施和服务手段严重落后,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不能充分履行公益性职能。多数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没有场地、电脑等办公设施设备,有的单位虽有电脑,但无法实现网络化办公,甚至没有办公电话。不少乡镇农业服务站,除了人头经费,没有必要的工作经费、培训经费和试验示范经费,呈现出“只能养兵,无法打仗”的局面。

(四)服务手段落后,激励约束机制缺乏

州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必须检测器材、通讯、交通设备缺乏,更谈不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在内部管理上,没有明确的指标任务、评价标准,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之受科研成果、专业技术职务岗位限额等因素控制,县、乡两级很多达到晋升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时晋升高一级技术职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技术队伍的稳定性。

(五)社会化服务规模层次较低,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

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总体偏小,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服务层次较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虽然在一些方面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但在利益分配方面,却很难让农民分享到一体化经营中的平均利润,对农民本身来说,摆脱了生产盲目性,而自身的经济地位并没有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还未找到真正的平台、路径,农民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和滞后的市场需求信息来安排生产,导致农产品产销关系长期波动不定,农民丰产不增收现象依然存在。

三、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全州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现就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健全推广服务体系,理顺管理体制

坚持完善州级、提高县级、加强乡镇级和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整合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力资源。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财力状况,按行业因地制宜设置综合性技术推广机构。进一步理顺乡站管理体制,按区域站设置和县级派出到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对人员和业务经费的统一管理。同时要引导民营科研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

(二)科学配备人员,创新管理制度

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保持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实行人员聘用制管理,采取凡进必考、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以输入“新鲜血液”,解决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总量不足、年龄断层、知识老化、结构失衡等问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对在推广推广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职称评聘工作既要向一线倾斜,还要注重推广服务实绩。

(三)落实工作经费,改善推广手段

各级财政部门特别是县级财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对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推广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均要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财政投资应重点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工程、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倾斜,完善推广设施,改善技术装备,保障基层农技推广推广服务机构正常开展工作。

(四)加强教育培训,创新推广方式

制定农技科技人员继续教育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培训、轮训工作,对农业推广服务人员全面推行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和聘用问题;着力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致富能手,培养一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建立农业推广服务首席专家制和科技指导员制,逐步形成首席专家带科技指导员、科技指导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联普通农户的科技进村入户机制。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场、户)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利用科普赶集、科技下乡、流动科技推广服务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聘用村农技服务员,落实有关待遇。

(五)放活经营性推广服务,培育多元化主体

鼓励社会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引导支持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推广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编辑:刘国华)

S3-33

A

1673-9019(2016)16-0020-03

2016-06-28

郭爱明(1981-),男,甘肃临夏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与农民合作社工作。

猜你喜欢

临夏州科技人员农技
非遗传承视角下临夏州砖雕的传承与保护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临夏州走访纪实
甘肃省青少年中长跑、竞走冠军赛在临夏州成功举办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