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2016-03-30周芬

福建茶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茶树茶园茶叶

周芬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系,湖北武汉430000)

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周芬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术系,湖北武汉430000)

生态茶园建设是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这是我国茶叶消费升级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生态茶园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当加紧生态茶园建设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此本文对生态茶园的三种模式和实现方式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生态茶园建设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与准备。

生态茶园;茶产业;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茶叶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生态茶园目前在茶叶种植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生态茶园建设目前也成为茶叶种植区比较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近年来茶园种植地区不断扩大,茶叶产量也在逐步提升,但是目前的种植方式更新速度较慢,茶园多以单纯的茶树种植为主,这种种植模式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使得茶叶产品质量更加难以保障,而生态茶园所产生的良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弥补了传统单纯茶叶种植的各种不足,生态茶园的建设和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提上日程。

生态茶园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农场,以茶树为主要农作物,再此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建设起来的专门以茶树为主要农作物的农场。总结国内外生态农场的种植经验,茶园生态农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自然条件,生态茶园也可以分为复合生态型、循环生态型、综合生态型茶园等多种种植模式。

1 复合型生态茶园建设

复合型生态茶园主要是根据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和生态学特征建立的互利共生关系,不同物种之间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典型代表就是茶林模式,茶树和树林交叉种植,增强了茶树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福建、台湾、贵州、四川、云南、江苏、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具备这种茶树种植的特点,而且在长期的积累和发展中也形成了比较有利的经验模式,同时这些条件也为经济模式的成立结合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产业经济链条帮助体系,而且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也为广大茶农带来了更为丰厚的经济利益。茶林结合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同的茶叶产区结合不同的茶叶经济作物。不同地区和省份都有自己不同的林业代表作物,例如浙江的杉树,福建的樟树,江西的泡桐等,这些树木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茶树种植的结合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

茶树和果树结合的模式也是生态茶园建设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的经济效益较之茶林模式更为明显,云南、福建、四川、江苏等都在茶叶和果树种植模式结合中具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而且这种模式对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成为影响和提升茶叶种植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茶叶种植模式。有的生态茶园在茶树中间按照一定的比例种植梨树、杨梅、柚子等果树,不但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而且也产生了茶果双收的经济效益。

茶药模式在我国的贵州,云南、浙江、江苏、福建、台湾等省发展比较先进,茶树和药材种植的结合对茶树生长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这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型的模式。茶树和药材的结合甚至在地方成为商家标榜产业产品的一项重要广告资源。茶叶本身具有一定的养生功能,在加之与药材种植的结合更是对广大消费者产生了比较强大的吸引力。这种种植模式主要是在茶园中间种植一些和茶树相合的中药材,例如红豆杉、杜仲、决明子、银杏、沉香等等,这种种植模式增大了土地覆盖率,充分利用光能,整个生态系统都给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茶肥模式指的是茶园种植和绿色施肥的结合,在湖南、江苏、江西、安徽、福建等省份都有种植,豆科植物是茶肥模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种植模式,而且这种种植效果和模式都为茶叶的种植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的是这种生态效益相比其他的种植和生态模式有更为明显的影响这些都成为影响和提升种植模式的非常有效的整体生态系统促进模式。茶牧结合的生态模式是最近几年比较兴起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它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在茶树间放养鸡鸭等家禽,产生的粪便直接成为提升茶树肥料,据相关专家统计这种模式下种植的茶叶产品质量较高,是一种比较实用和有效的茶园生态发展模式。

2 循环型茶园生态模式

循环型茶园生态模式主要是按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形成的茶园生态系统。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了系统中的废弃物质,使之在下一个生产环节成为能量,这一环节的能量利用产生的废弃物质又成为下一环节产生的能量,这些都在产品的发展和种植中产生了非常明显和有效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模式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明显和有效的经济效果,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提升整个生态农业的比较有效的一种发展模式。而且这也为发展创造了重要的茶叶生产和种植条件。

循环型茶园种植模式在我国茶叶产区的开展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这与我国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也具有一定的渊源。而且这种发展模式也为整个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的结合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茶园种植中采用生态循环这一概念,本身是一种综合利用,而且从不程度上也会成为影响和提升经济发展规模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模式。这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创立和整个农作物的提升打下了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茶园的生态平衡和循环调节也为我们在其他经济发展模式中拓展和延伸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3 综合型生态茶园

综合型生态茶园是复合生态型和循环型的结合,两种生态模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在有些时候也是可以相互交叉开展的,例如废弃循环和茶牧生态型模式的结合就是很好地利用了两种生态模式结合的方式才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综合型生态茶园的研究和建设,近几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些传统茶叶产区,例如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已经总结出了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一些实际经验,而且这些方面也为我们的生产和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生产条件。茶叶与其他经济植物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这些都为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比较先进的经验。茶叶品质的提升对植物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而气候的改善和土壤的调节又需要系统生物圈和功能性生态系统的整体维护才能取得效果。所谓系统生物圈就是针对茶树种植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其中内部各要素之间应当是相互补充、互相调节。因此综合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研究就对这种系统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这成为影响和提升生态茶园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间作种植和循环生态是为我们在这样的条件下提升整个生物系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在长期的生产和种植实践中,有的茶农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已经开始注意到生态茶园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自己的茶园经营中已经开始出现了生态茶园的萌芽,这是生态茶园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因为这些试探性的种植方法,是最适合特殊地域特殊茶树生长条件的,为此我们应当更加有效地负担起生产条件的一些基础性工作。

综合型生态茶园的建设应当考虑到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生态茶园建设的人力资源状况。任何一项事业的开展都离不开专门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从事生态茶园的建设和研究的专门人才匮乏,是造成当前工作局面难以打开的一项重要原因。二是生态茶园的管理机制问题。在以往的发展时期,生态茶园建设之所以不能快速推广和见效,就是生态系统的建设是一种长期投入,一些企业从事这方面的生产没有投入的耐心和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因此在这些生产条件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当提升战略眼光,应当发挥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两方面作用,绝对的市场调节与生态环节和生态效益的形成有不相融合的地方,生态茶园是一项长期投入和综合投入,而企业注重的是短期利益,为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计划调节和政策杠杆的作用为生态茶园建设打好基础。

[1]谢庆华.云南景谷县民乐镇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32.

[2]张金洪.生态茶园管理关键技术探究[J].农技服务,2015(5):223-223.

[3]林新富.闽东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要点[J].福建茶叶,2015(4):26-27.

[4]刘本容.周宁县高山生态茶园建设成效与关键技术[J].福建茶叶,2015(3):38-40.

[5]郑连金.永春县生态茶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1-62.

周芬(1983-),女,湖南望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茶树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