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陶茶器设计的借鉴及其艺术特征

2016-03-30苏亚飞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福建茶叶 2016年1期
关键词:借鉴艺术特征

苏亚飞(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论紫砂陶茶器设计的借鉴及其艺术特征

苏亚飞
(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摘要:艺术能够反映文化以及审美,其发展史就是在其他艺术类型影响下不断进步和完善的,紫砂陶茶器也不例外,其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多种艺术类型,同时,也受到了我国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对紫砂陶茶器设计对其它艺术类型的借鉴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紫砂陶茶器设计;借鉴;艺术特征

1 前 言

根据资料记载,紫砂陶茶器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随着朝代更迭与民族融合,古代人的品茗方式也随之改变。宋朝时期盛行的“点茶法”,逐渐演变成“冲泡法”,到了明朝时期,品茗更为注重简约化以及自然化。伴随着这种变化,茶人对于茶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紫砂陶茶器由于具有无釉、胎色柔和等典型特征,与当时人们品茗追求中的自然和质朴相一致,再加上其艺术特征与当时人们崇尚的品茗意境不谋而合,紫砂陶茶器的产生就有了一定的“需求基础”。远至明清时期,近至当代,不少文人雅士都参与了紫砂陶茶器的设计,使得这种类型的茶具备受青睐,成为了一种闲雅的象征[1]。茶器造型中借鉴的艺术类型,包括青铜器以及古代玉器等许多种,也正是因为这样,紫砂陶茶器才能取得不断的发展,样式丰富且广受欢迎。

2 紫砂陶茶器设计对其它艺术类型的借鉴

2.1瓷器

宜兴是紫砂陶茶器的产地之一。就造型来讲,紫砂陶茶器设计中借鉴了不少的传统艺术类型,其中,尤以瓷器最为明显[2]。以“僧帽壶”为例,江西明朝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文物中,该类瓷器多达五十多种,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僧帽壶出现在明朝永乐之前。对于僧帽壶,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瓷器之所以设计成此种样式,是当时的皇帝为了赏赐一位德高望重的法王而专门下令烧制的。宣德窑出土的文物中,也存在不少的僧帽壶瓷器,整体造型与紫砂陶非常相似。而紫砂陶僧帽壶和瓷器僧帽壶出现时间分别为万历年间、永乐之前,前者比后者约晚100年,所以,很显然是前者借鉴了后者。另外,紫砂陶“包袱壶”首次出现是在万历年间,与其造型极为相似的瓷器包袱壶目前收藏于我国故宫博物院,该瓷器出现在南宋时期,因此,结合两件包袱壶的制作年代来讲,必然是紫砂陶借鉴了瓷器。上述例子均可以证明,紫砂陶茶器设计中借鉴了瓷器的造型,并且有一部分只对细节做了改动,是对瓷器造型的模仿。同时,还有一部分紫砂陶茶器设计中模仿痕迹相对较轻,比如清朝时期的紫砂“掇球壶”,与元朝“将军罐”造型有一些相似之处,在制作过程中,对瓷器造型进行的是加工之后的借鉴,壶盖连接壶身的部位借鉴了明式家俱的处理手法,这样一来,二者之间连接效果更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紫砂陶茶器设计中对于瓷器的借鉴是比较直接的。

2.2青铜器

青铜器艺术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类型,其对于紫砂陶的影响非常深刻。举两个例子来讲,比如紫砂陶“筋纹器”,借鉴的艺术类型就是青铜器艺术,“四足方壶”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其借鉴的主要是青铜器中的“鼎”,造型非常优美、端庄;再比如“回纹小水盂”,其对青铜器进行了直接模仿,“秦权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权”是一种青铜器,主要应用在秦朝时期,属于度量器具。紫砂陶茶器设计者对青铜器造型进行了模仿和借鉴,并逐渐学会了更好的把握“体”。以清朝晚期的“高柱础”为例,表面看起来其形式与建筑“柱础”较为类似,但是,就其整体来讲,“高柱础”中“面”、“体”的处理手法与明朝时期的“宣德炉”极为相似,是典型的间接借鉴。

2.3明式家俱

就造型艺术来讲,明式家俱的成就足以令世界瞩目,其对紫砂陶茶器设计产生的影响则是深刻而长远的。以“方形器紫砂壶“为例,其成型手法中对明代家俱成型手法的模仿痕迹极为明显。方形器紫砂壶在制作的过程中,先是将需粘接的断面切成斜角,之后将它们进行对角相接,此种成型方法使得成品中不会存在接缝。此种成型手法与明代家俱非常相似。另外,紫砂陶茶器设计中还借鉴了明代家俱处理线条的手法,提升了紫砂陶茶器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以“上方桥壶”为例,其处理“云肩线”的方式以及壶盖的“凸线处理”,都是对明代家俱的借鉴。此种借鉴使得紫砂茶器更具层次感以及生动感。再比如“蛋宝壶”,其处理壶口至壶盖线条、壶颈的方式,均模仿的是明代家俱的线条处理手法,这些手法当今仍在沿用。因此,明代家俱对紫砂陶茶器设计的影响是十分长远的。

2.4古代玉器

玉器艺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部分。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讲,玉往往代表着“德”,因此,我国古代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说法,古人常说“以玉养性”,有着很深“玉器情结”。这种情结对紫砂陶茶器设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审美方面。紫砂陶茶器设计中不仅模仿了古代玉器的形态,还借鉴了一些其它的东西,比如,人们在模仿玉器进行紫砂茶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掌握了部位过渡的处理手法;模仿打磨玉器的手法,紫砂陶茶器制作中使用了与之相似的岈光技术,经此技术处理的茶器具有与玉器类似的润泽效果,这也是为什么紫砂陶也叫紫玉的原因。纵观紫砂茶器的发展历史,玉器艺术在其中的贡献极为显著。

3 紫砂陶茶器艺术特征分析

3.1造型生动

紫砂茶器形态不一而足,样式丰富,包括多种实用造型,是艺术的“资源库”。就造物形式来讲,紫砂陶茶器可以分为下面两种:一、自然形。自然形中包括对蔬菜、树木、飞禽等的模仿。二、怀古形。怀古形主要指的是对于传统艺术类型的模仿,主要指的是玉器、陶瓷等。依据形式结构,紫砂陶茶器可以分为自由形、几何形等许多种;依据表现手法,紫砂陶茶器可以分为写实、意象再造等。紫砂陶茶器设计中虽然借鉴、模仿了多种艺术类型,但是,结合紫砂器具精品不难看出,其对这些艺术类型并不是单纯的照搬,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改造,其中融入了新的内容,因此,结果更为丰富。无论是借鉴青铜器,还是模拟自然界的事物,紫砂陶茶器设计中均是把原有形态作为基础和表现方式,并加入了设计者、制作者的艺术想法,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实现了自身文化与艺术技巧的完美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紫砂陶茶器就成为了艺术家的语言和个性标签。以“提壁”紫砂壶为例,其设计者与制作者分别是中央工艺美院的高庄教授、美术名家顾景舟,属于典型的意象再造优秀作品。其造型没有直接模仿玉器艺术,而是以玉器艺术中对于点、线、面的合理运用为基础,将紫砂壶特点融入其中,是对玉器艺术的意象再造。与此类似,紫砂茶器中借鉴自然事物的本质是设计或制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理解和认识,作品表现的是作者心中所想。以“东陵瓜壶”为例,壶上的题款使用了东陵侯种瓜的典故,故事出自《史记》,其中记载了一位安贫抱朴的东陵侯(邵平)。因此,借用邵平这一人物形象,传递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东陵瓜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说瓜,但是,实际上却是在说东陵侯。由此可见,紫砂茶壶能够借物抒情,这也就使得茶壶本身更具文化与艺术气息。

3.2工艺细致

工艺细致是紫砂陶茶器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紫砂茶器成型工艺相对复杂,主要技法是“泥板镶接+拍打成型”。就形态而言,紫砂茶器具有结构严谨、线条优美等表面特征[3],茶器的各个部位搭配的比较协调,对于细节的处理非常的细致,茶器整体极具美感,体现了设计者和制作者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神,是紫砂艺人严格要求制作工艺的结果。得益于高超的制作工艺,紫砂陶茶器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在造型方面,线条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凹线、碗口线、竹叶线,还有云肩线、圆线等;在壶盖形式方面,不仅有压盖、平盖,还有嵌盖、盆地盖等。丰富的形式,均昭示着茶器工艺的细致,工艺美在紫砂陶茶器形式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经细致工艺处理过的紫砂茶器,可以给使用者带去心灵上的愉悦感和视觉上的美感享受[4]。以“一粒珠壶”为例,其整体呈现圆形,为了与此种造型相衬,壶盖使用的是嵌盖。所谓嵌盖,指的是将壶盖隐含于紫砂壶整体中,这样一来,紫砂壶的样式相对简洁,具有比较纯粹的美感。

3.3材质朴实

以宜兴紫砂壶为例,其烧制温度约为1170℃,使用的是当地特有的天然泥料。紫砂土颗粒比较大,内含大量铁、硅。在高温烧制之后,胎体孔隙有内外两层,颗粒分别是团形、鳞片状,具有透气性但是不具有渗水性。颜色可以分为紫泥、段泥、红泥三种,将上述三种泥依照比例配置而成,再加入熟泥沙等材料,经过烧制的过程,即可获得极具美感的颜色。

3.4美感与功能相得益彰

紫砂陶茶器之所以长盛不衰,流传至今,与其造型优美、功能合理、材质特殊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紫砂陶茶器的长期发展来看,其大多用于日常生活,制作是为了满足品茗需求,为观赏而烧制的器具数量并不算太多。茶器一般由口、身、盖、底、把、嘴等组成,茶器之所以呈现此种结构,与其功能是分不开的。真正的大师和艺术家并没有受到功能的约束,而是将其作为了参照和依据,构思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创造性设计,能够实现茶器功能与美感的统一,既保障其实用性,又使其具有观赏和艺术价值。观察紫砂壶精品不难看出,经过合理设计,茶壶的功能与形式美总是相辅相成的。

4 结 语

综上所述,紫砂陶茶器设计中借鉴了瓷器艺术、青铜器艺术、明代家俱艺术、古代玉器艺术等多种艺术类型,模拟、借鉴、加工了各种艺术类型中的精华内容,使得紫砂陶茶器独具一格,呈现出造型生动、工艺细致、材质朴实、美感与功能相得益彰的艺术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征,才使得中国紫砂陶茶器文化源远流长,享誉国内外。

参考文献

[1]许息根.宜兴紫砂茶壶的文化艺术价值[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03):98.

[2]叶永平.宜兴紫砂陶茶器的主要类型及形成的原因[J].大家.2012,(03):61-62.

作者简介:苏亚飞(1982-),女,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借鉴艺术特征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析原创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