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慕课时代教与学中的人文关怀

2016-03-30姚常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与学人文关怀慕课

姚常红

摘要:慕课时代对于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要求对教师授课水平、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均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慕课时代的人文关怀不仅应学生的需要而处处显现,也应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尊重个体、留有余地、保护自尊、以情感人、信任学生。

关键词:慕课;教育;教与学;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01-02

慕课时代意味着,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律要求不断被强化了,另一方面是教育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性也随着学习者的逐步深化的自主学习自律要求而不断提高。慕课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要求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两个方面均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就授课内容而言,课程内容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或兴趣,这就要求教学内容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因而,教师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讲授者之前必须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更要了解学生,深谙教学规律,将学生的需要或兴趣巧妙地融会到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与学生发生精神性的而非物理性的结合。其次,在锤炼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改革授课的形式。出于人文性关注学生的目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佳注意力时长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而不是现行课堂的40甚至50分钟。因此说,现行课堂教学形式一直在犯着“事几倍而功未半”的错误。因此,慕课的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所构成。学习时,学生好像正经历电子游戏的通关过程,只有答对过关之后,才能继续听课。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线交流以获取帮助,助其闯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制作慕课视频时,必须把握教学规律,既要合理的控制时间,又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和答案。更进一步,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教师既要像电子游戏的设计师一样环环相扣地设计课程环节,又要像演讲家一般将每一个环节都生动、形象地讲授出来。因而,在慕课大潮的冲刷之下,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或教法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具有人文性的要求,终将淡出人们的视线。

大力提倡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在慕课中输掉的不只是教育的优质资源的分享机会,更输掉了学习的方向和信心;而对于教师来说,慕课要求教师必须把握教学规律,既要合理的控制时间,又要巧妙地在设问丢包袱的同时注重答疑作解析。一堂出色出彩的慕课,要求教师既要是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又要是声情并茂的演说家,教师既要像设计通关电子游戏的软件开发师一样环环相扣地设计课程思路和线索,还得要像演讲家一般将每一个学生有需要的环节以具体形象的、丰富生动的话语阐述并讲授出来。因而,在慕课革命大潮的冲刷之下,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所输掉的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教学,而是输掉一切而无立足之地。

慕课时代的人文关怀不仅应学生的需要而处处显现,也应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不可小视。那么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真正达到名副其实的人文关怀呢?

一、尊重个体,人本教育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培养一个优秀人才,就是创造一个美好人生。教师直面的是一群焕发生命活力、积极向上的学生,而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可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话里带刺,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因为你不尊重学生,学生当然也不听从你的教育,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亲其师”的前提是尊重学生。

二、课堂提问,留有余地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而不是为难学生。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深浅层次、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回答对象。立即能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让基础较差或一般的学生回答,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使之感到教师的关怀,对学习弱势的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特别重要。较难的问题,对于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助于他们认真思考,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或由多名学生一起回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增强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体验成功的快乐。否则,如果一问三不知,只能使学生感到难堪而厌学,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容易受动伤害,因此教师更要注意保护。

三、与学生谈话时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震撼,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学生。因此,教师与学生闲谈,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既要把问题说清楚,是非分明,又要语言文明,语气平和,态度可亲;要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怨言;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特别是与后进生的谈话,更要注意语言分寸,表扬几句,他们就会高兴得不得了;否定的评价,他们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怒气冲天。因此,与后进生谈话时,更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民主、平等、文明的交谈,既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的距离,又能使谈话产生教育效果。批评时,更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是过分的批评难于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而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批评浅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重了,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欣然接受。

四、爱护学生,以情感人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呢?不仅是在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关心,还要体现在各个方面。总而言之,就是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学生不仅需要尊重,而且需要爱护。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能给学生一点温暖。别说是生病的时候到医院守护,感冒流行时到教室熏醋,就是一次不经意的提问,一次对其他学科成绩的询问,都能在学生心头荡起情感的涟漪,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和有情人。

五、信任学生,教育才成功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前提是教师的信任,信任能创造奇迹。美国有个布鲁金斯学会,他们是专门培养推销员的。他们曾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尽管他们知道布什总统什么也不缺,但他们相信有学生会成功。果然,有个叫乔治·赫伯特的学生做到了。他谈了成功的过程:“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里面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有幸参观你的农场,发现里面有些树已经死掉了。我想你一定需要一把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很适合砍伐枯树。你若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的地址给予回复。布什总统果真给我汇来了15美元。”乔治·赫伯特成功了,布鲁金斯学会把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个学会的网页上贴着这样一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大的教益:对学生的信任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原动力。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到学校以后得到的都是失败的体验,那他们的心理健康必定成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所以,对于每个学生,我们都应该予以充分的信任,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树立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才能与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理念、承诺,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

一个社会的和谐是靠公民的高素质来支撑的,公民的高素质是靠教育来支撑的。千教万教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的要求,只有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才能真正支撑起大写的“人”,而这内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我们要以人文关怀呼唤师生心底的共鸣,用人文精神编织教与学的万维网。

猜你喜欢

教与学人文关怀慕课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