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2016-03-29袁礼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文教育现代主义

袁礼

关键词:人文主义;大学建筑;有形空间文化;人文教育;现代主义

摘要:人文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进入大学,它不仅融入到大学课堂,也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此后,大学建筑成为大学校园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并与教师一同发挥着人文教育功能。现代主义思维深刻影响着大学建筑,从整体建筑形态的价值取向、大学建筑布局理念、大学宿舍文化、大学建筑规划的公共决策过程这些方面来看,人文关怀做得远远不够,相反,以实用为核心、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取向却成为主流,实用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决裂在现代大学建筑中越来越明显。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73-07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and Humanistic Concern

Yuan Li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Key words: humanism;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physical space culture; humanistic education;modernist

Abstract: Humanism spread to universities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It not only became part of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s, but also is integrated into the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physical space i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university buildings play the rol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eachers instructions. Modernist thinking influences the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deeply,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layout concept, value orientation, university dormitory culture, and the publ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architectural planning. However, humanistic care is far from enough. On the contrary, practical functions 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buildings, resulting in the obvious rupture between pragmatism and humanistic spirit.

一、人文主义与大学建筑的相遇

早期的大学没有自己的校园,大学是由一些同乡会组成联盟的称号,从博洛尼亚大学创建时起,师生都是在租来的屋子里讨论学习,在教堂中举行各种典礼和考试。后来,巴黎大学开始拥有自己的部分学舍,学舍最初只是作为宿舍用,随后慢慢地融合了教学、自习、讨论、居住等功能。

随着大学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逐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在1420年之后,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号称“智慧之屋”,即在1365~1367年建成的以博洛尼亚的西班牙学社为原型的教学学舍,学舍房间围绕着有拱顶的庭院建成。渐渐地,“智慧之屋”不再是居住的地方,在现代早期变成了正式的大学建筑,有着演讲厅、讨论室、图书馆、膳宿室、管理室、档案室,以及一个举行毕业典礼的大厅。“智慧之屋”也变成了这些华丽大学的大学建筑的通用名称〔1〕。“大学建筑和图书馆的出现,确实在知识方面获得了幸运的结果,这就是人文主义便于传播的因素之一”〔2〕。

中世纪后期的大学继承了教堂的传统,它们善于运用建筑形态来表达各自的理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挑战宗教旧伦理的先锋,这一时期,以文艺复兴建筑为代表,它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师基于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晚期中世纪大学纷纷完成以纪念性建筑来作为大学的标志,它们将大学风格和大学文化寓于它们独创的建筑形态当中。

在大学产生之初,中世纪的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受到教会神权的严格控制。在中世纪晚期,欧洲人逐渐意识到,人作为社会存在,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是人特有的本质,自那时起,世界和人类形象的重心从关注事物的本质转移到探讨人类的本质上来,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诱因。历史学家为了突出人对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与文艺复兴区别开来,将这一时期在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发生的运动称作人文主义运动。十五世纪,人文主义最先兴起在大学之外,尔后被意大利的大学首次吸收。“十五世纪中叶以后,除法国外,法国是1418年危机之前人文主义最先繁盛的地方,人文主义越过意大利的边界,扩展到大学中;1500年之后,人文主义才在大学中确立了永久的地位”〔3〕。

当人文主义在大学确立了稳固的地位以后,它和人一样,也通过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人文主义除了以关于人文研究、人的研究和人文作品这样的形式表达人文精神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大学建筑表现出来。“人文主义的语言观同样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通过人文研究的教学间接形成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倾向”〔3〕。中世纪人文主义艺术家不仅在文学、雕刻、绘画等方面弘扬人性,同样也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能让身处其中的人在此环境中以自我教育的方式而获得有益于自身的道德使命感。

随着大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成为大学自身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大学能够超越其他组织的关键。现代大学由空间文化和非空间文化构成,建筑形态是表现空间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制度是体现非空间文化的主体,这两种文化看似分离,实质却是一致的,因为从建筑形态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由一所大学的历史和人文决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无形的非空间文化的传递通过有形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进行,而有形的空间文化的传播是以无形的陶冶方式自发进行的,它在一个更宽广的知识层面影响着学生的意识,这种影响往往更深刻、更全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所好的大学至少要有两类大师,一类是教学大师,另一类就是大学建筑。这两种大师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影响人文传播,并引导学生达到最终的善。如果大学建筑具备了大师的性格,那么它就实现了人文关怀的部分意义。

二、整体建筑形态上的价值观

在20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已在世界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现代建筑以突破传统建筑模式为特征,提倡以追求实用为首要目标,摒弃装饰,表现自我个性。美国作为现代建筑的先锋之一,很快将现代建筑引入大学校园。在现代建筑进入大学校园之始,耶鲁大学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耶鲁大学是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的重镇,1961年,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决定开始建造自己的系馆,并且交由当时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院长保罗·鲁道夫设计。保罗·鲁道夫是世界著名现代建筑师,当年他提交了六份设计方案,均遭到否决,最终在他第七次方案提交之时得到校方批准。该系馆于1963年建成,又被称作A&A大楼。大楼共七层,但在七层内部包含各式层高的楼层超过30个,内部空间十分复杂,建筑外墙由现浇清水混泥土装饰,整体上呈现桔黄色色调。由于采用的是全新的建筑风格,它所呈现的体量和特征都不具备传统特色,并且外表显得极度粗糙,因而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粗野主义”建筑之一。现在,耶鲁大学这栋A&A大楼被写进建筑学教科书,成为现代建筑家们热心宣扬的现代建筑范例。

对于保罗·鲁道夫本人来说,这栋建筑无疑是他的杰作,对于缺乏人文素养和传统美学积累的建筑师来说,他们更加为这栋敢于打破传统的现代建筑作品而欢欣鼓舞。然而,当现代派建筑师在为此类建筑津津乐道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关注发生在这栋建筑背后的一些灾难。耶鲁大学中心校园的大多建筑都保持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耶鲁以其校园的哥德式建筑风格闻名〔4〕。在布局严谨、风格典雅的古老校园里,耶鲁大学突然冒出这样一栋极不协调的粗野建筑,而且这栋建筑出自建筑与艺术学院,那里的学生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所以自从它建立开始就遭到耶鲁学生的激烈反对。耶鲁的学生感觉到这是一栋可怕的房子,“没头没脑”的样子极像一头怪兽,它扼杀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些学生宁愿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搭个帐篷上课,也不愿呆在自己不喜欢的怪房子里。耶鲁学生的这种抗议方式并没有受到校方的重视,学生们恼羞成怒,于是在1969年的某天夜里,愤怒的学生往大楼里点了一把火,终于烧毁了这个“怪兽”!

以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为代表的现代派建筑师秉承这样的理念:建筑设计表现个人素质,如果要将建筑视为艺术品,那么参与设计过程的人越少越好,只有体现自我个性,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作品。在这种理念的鼓舞下,现代建筑师刻意打破人们对建筑的常规印象,企图以撕裂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习惯为途径,来达到彰显建筑师个人创造能力的目标。其实,那些被誉为成功的现代建筑师的作品,除了能给人在初次见面时就有“耳目一新”的效果以外,它们难以激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产生一种“看久了就想走,走了就不想再来”的心理,它所使用的形式手段经不起时间考验,以至于会发生耶鲁学生烧建筑的悲剧。

上述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里发生并不是偶然,它仅仅是现代派建筑在企图侵占传统大学领地时而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之一。透视整个事件,在学生排斥这些粗俗的现代建筑的情绪以外,它更加向现代建筑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学生的感受不是可有可无的,大学建筑由不得建筑师为所欲为。这个信号的实质就是,设计师和学生之间在建筑形态的整体价值取向上产生冲突,学生呼唤大学建筑体现人文情怀。有人文情怀的建筑会激发人们交流的愿望,它让每个人都想表达,并产生审美体验。建筑的好坏不是看外表有多高,费用有多昂贵,而在于它是否能成功地把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

三、大学宿舍的人文关怀

大学建筑除了在表现和传承人类基本的伦理观以外,它并不排斥大学本身的性格。“建筑形式表现的审美特征是艺术的,但其精神功能却是伦理的”〔5〕。大学建筑的伦理责任不等于要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因为它本身具备更长远的责任,那就是,大学需要通过自身性格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习惯,这个生活习惯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而不是默认让学生停留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上。基于此种认识,大学建筑的伦理意义便与现代社会的享乐主义观和服务价值观迥然不同,因为,当前的享乐,会纵容学生不良习惯的生长并贻害无穷。

大学宿舍是大学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世纪,宿舍不仅是休息场所,它同样是学习场所,并且从14世纪末开始,一些大学学舍成了真正的知识生活的中心〔6〕。早期大学的宿舍都有公共活动空间,如图书馆、自习室、讨论室。学生与学生之间像家庭成员一样共同享用公共空间,例如公共自习场所有些像精致的咖啡馆,以至于每个人都愿意来到这里学习和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灵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很少有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孤立感。昔日陈嘉庚先生在设计厦门大学宿舍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设计的宿舍有公共走廊,它的外形上显得十分优美,有拱券,有柱子,有瓷器栏杆。这种走廊是半开放空间,既是公共过路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场所,因为走廊上可以放置书桌、椅子、茶几,学生们可在这公共走廊上自由学习,这种环境就突出了大学的性格,它综合了图书馆、休闲和宿舍多种功能,和中世纪大学学舍非常相似。

如今,新建的大学宿舍与宾馆相似,它和商品房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设计师在设计时,完全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这样生产出来的宿舍既粗陋,又奢侈,每个人都独自占用固定的私人空间,其利用率大大降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自我特性,他们不愿与他人共处,不想与他人交流,左邻右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在孤立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孤立。这样的环境俨然一个收容所,它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且背离大学教育的目标。

大学建筑伦理责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它担负着传播人类某些重要价值观的任务。这些价值观有益于社会风气的进步,有益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它是理想社会所必需的品质。这些重要的价值观在类似学舍的宿舍里可以得到很好地传播,那是由于早期宿舍的设计形式没有把人从集体中分离开来,它充满生活元素,创设足以吸引学生交往和学习的环境,为每个人提供沟通的机会,那样的宿舍环境是有人情味的。

大学的人文关怀和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所面临的危险一样,那就是人不再被动地遭受明显的制度戕害,而是转为主动地沦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危险在大学中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建筑上,现代建筑从设计方面迫使人屈从于有限的物质环境,很多人忽略了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这种危险是隐形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要确定让学生在大学里所受到的影响不至于给未来生活带来坏处,那么,创设必要的条件极力让学生抵制这种危险,则是新时期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这种人文关怀在大学建筑上以伦理责任体现出来。

大学建筑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人接触最多的,也是对高等教育活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物,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他们对大学建筑的关注却最少。大学建筑的使用主体忽视了大学建筑的深层意义,加上现代教育活动中美学教育的极度匮乏,这两个因素是造成当今大学建筑背离人文的关键。

四、大学空间布局的人文反映

校园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往往是学校管理思维与治学理念的反映,可从中窥视学校的人文传统。我们来到当今大学城就会发现,那里都是整齐的水泥马路,两旁各自栽上一排树;千篇一律的建筑排列在马路两旁,都是一个朝向,一排又一排,与工厂没有任何差异,造型极其呆板;有专门的绿化地带,这些绿化是可见的禁区,房子、人、绿化地完全分离;也有运动场地,自成一区。总之,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绿化区层次分明,各自独立地被掺杂在一起,像个大杂侩,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人身在其中倍感压抑,来了一次,不想再来。这种由功能区组合而成的校园就是典型的空间文化荒芜的校园,虽然表面看似功能完善,实际上并不符合人的各种需要,甚至它还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烦乱。

国内东部某高校的新校区就是典型的例子。你一靠近大门,就发现一条偌大的画满各种交通线的柏油路,可以明显看到它直接通往校园最深处。另外,校门已经突破了传统门的观念,它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费站,形象地说,这个校门与高速公路的收费入口没有任何差别,车辆在通行杆面前走走停停,步行的人只能从两边狭小的旁道中进去,进去后还担心身后的车辆会撞过来,因为主干道是为车辆设计的。在宽敞的柏油路上,车辆由于畅通无阻因而可以加快速度,人只能沿着小小的路边谨慎行走。从最近的入口走到教学楼,大概平均要十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你几乎可以一眼看到校园里所有的柏油路,它毫无遮掩,所以在校内和校外的感觉几乎没有差别。教室的设计是最失败的,因为它都是采用中间走廊式布局,教室单面采光,这种单面采光的教室只有靠外边的墙有窗户,而走廊一面却不开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必须忍受来自一侧光线的刺激,为了缓和由光线和封闭空间带来的不适,教室里一年四季要打开空调和电灯,仅从生态和人性化角度来讲,它是典型的失败范例。除了教室、门和马路,校园在整体上设计也非常牵强,它故意用一大片人造草地和湖泊将宿舍区和教学区隔离得非常远,从教学楼穿过湖区到达宿舍的最短路程要走二十几分钟,这样的绿化除了起着美化和隔离的作用以外,反而阻碍了学生生活。

学科的分化导致知识分裂,使共同语言在校园中慢慢减少,人被分割在一个个狭小的知识域中,彼此之间难以对话。除此以外,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校园布局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显的校舍成批建立,使现代校园看似一个整体,实际却由无数个封闭的小世界组合而成,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布局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很多大学不仅不重视新建筑的意义,就连对旧有的建筑也十分冷漠。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大学将自己的老建筑当做珍品一样去保护,而国内许多大学则不但不重视老建筑,反而将老建筑视为一种负担,急于将其拆毁重建,如某大学拆旧校门仿造旧的新校门;或者全盘翻新,如福建某校对古建筑的里里外外全部按照现代房屋标准化整改;更有甚者,为了发展新校区而将某些老校区整体变卖出去。

国内大学如此对待他们的建筑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它们究竟是以旧事物为耻呢,还是根本没有看到建筑对于一所大学的意义?如果是以旧建筑为耻,那说明以前的建筑留不住今天的人心,由于它的粗糙和低劣,明显地让人产生厌恶感,这是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审美就成为不可能”〔7〕。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的人们应该会将学校建设得更有人文气息,可事实是,就如许多大学城校区一样,它的新建筑越来越远离大学的特色和味道,它们不仅在形式上离大学的特征越来越远,而且它让大学的人文气息消失殆尽。形式上的大学消失之后,精神上的大学还会存在吗?

五、建筑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台湾的大学在对建筑保护和建筑规划上更注重体现人文精神,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国立台湾大学(以下简称“台大”)的人文大楼。台大的人文大楼属于台湾大学文学院,是为了因应文学院内空间不足、院内系所之间过于分散而筹划兴建。但其兴建经历了一些阻碍,包括经费不足、土地选择问题以及建筑设计争议,至2012年,此工程案第三度提交给环保署环评审查会,但因为多位教授与艺文界人士的反对,最终环评会决议“补件再审”〔8〕。之前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的时候,人文大楼建筑规划方案已经经历了“基地确定”、“量体确定”、“量体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这几个阶段。按校规划小组统计,为了征求公众意见,全校举行公开说明会6次,专家座谈会2次,校园规划小组委员会提案讨论8次,校务发展规划委员会提案讨论5次〔9〕。那为何在经过如此慎密的讨论之后,这个项目到了七年后的今天依然会被否决呢?这中间是否隐藏着特别的公共决策游戏规则?

台大文学院最初只有历史系、中文系和哲学系,后来经过扩展,规模有很大的变化,逐渐造成使用空间不足的问题。由于校方经费短缺,它只能依靠社会捐赠来改善办公条件。在2006年,华硕电脑董事长施崇棠同意给台大捐赠五亿四千万修建人文大楼,但前提是,台大需要把人文大楼的设计权交给由施崇棠资助的观树教育基金会执行。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文艺术学园,以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外国语文学院为主要机构,同时设立各种综合性的人文研究中心,成为一个完整并具有特色的人文艺术学区,也期待新的大楼建成之后,能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台大丰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息〔9〕。

接受到巨额的捐赠让文学院的理想看似即将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是,在有了钱之后,文学院连同全校师生开始进入一个恐慌时期。文学院新人文大楼基地被确定在校园入口左侧,而附近正好有三栋古老的建筑,由于这些老建筑外形有洞,风格特殊,大家又称之为“洞洞馆”,如果不拆除这些老建筑,则影响新人文大楼的建设空间,因而校方只能计划拆除之。校方的决定立即引起师生的反对,“当校方接受5.4亿元捐款后,即将要拆洞洞馆之际,引起一些学生与教授的反弹。他们反对拆除这三栋具有历史的建物,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校方向钱低头的表现”〔10〕。

师生们对于老建筑的情怀不得不引起校方的重视,但新人文大楼的兴建也是大势所趋,在新与旧之间究竟作何取舍呢?在经过多方商议之后,最终以“拆除两栋,保留一栋”为妥协方案。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基地的选址确定之后,新建筑的设计又引起更大的争议。由教育基金会委托的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人文大楼引起台大师生的强烈反对,原因就是大楼的设计方案与台大传统风格不协调,超高层建筑破坏了校园历史感与和谐感,让校园里的人倍感压抑,师生抗议这栋建筑的设计严重违背了人文关怀这一传统,并批判其为“公共决策的灾难”。根据台大主页介绍,由于新人文大楼位于校门入口、椰林大道之始点位置,兼处校园与都市介面空间,将成为重要地标性建筑物。另外,基地所在位置位于校门口左侧,对教职员及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历史情感与时代使命,更是凝聚师生校园意识的精神指标,学校充分公开意见,以使整个设计过程能加入各种不同观点,拓展所考虑之观点与理念的范围,并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记忆与自身风格之间取得平衡〔9〕。

建筑师设计的超高层建筑完全不顾及台大整体风格与传统,人文大楼建案量体太大,高度太高,校方希望降低人文大楼总量体,并兼顾校园历史建筑的风格,维持椰林大道整体景观的和谐。在广大师生的抗议下,人文大楼的修建一直没有进展,设计师只得多次更改建筑设计方案。师生代表要求建筑设计手法要考虑与校园整体空间历史文化的一致,希望能彰显校园人文精神,但建筑师却坚定地表明自己体现的正是人文精神。从建筑师的回应来看,建筑师所认为的人文精神和大学师生所理解的人文精神不但不一样,而且截然相反。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来讲,能够体现建筑师个人意志的,便是人文精神表现;而在师生角度来看,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整体风格和历史传统,使建筑表现人们共同情感并与整个校园文化协调起来才是人文精神的表现。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指出:“现代性是对空间、时间、自我及他人的一种共通而普同的生活经验方式,应允许我们冒险、成长、乐观、转变自己及世界——但同时又威胁着我们要破坏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知的一切,所在的一切。”①正是现代建筑师所秉承的现代性理念从根本上触犯了坚持人文传统的人们,人文大楼的争议才会如此激烈。这让我们思考:校园建筑究竟如何来接续人文传统,是在现有的空间文化上积累已有的人文传统,还是要隔断已有的传统而以不连续的方式来创造新的人文精神?

设计人文大楼的很大难处便在于如何和附近建筑物取得和谐,如何与农业陈列馆在建筑上相得益彰,以及如何将此建筑赋予“人文素养”,如何营造“台大校门意象”。有些人认为建筑师的设计不具人文素养,而建筑师则认为自己是希望透过现代主义建筑传递“人文精神”,展现“当代性”并且连结跟老建筑的关系。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个人文,‘各自表述”的情况。毕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观点,因此想要形成共识,只有经过不断的讨论与协调才可能做到〔11〕。建筑师与大学成员的观点一直处于僵持阶段,2013年,6年过去了,建筑师提出了第十个修改方案,台大和捐赠方依然没有就人文大楼的建造规划达成一致。

文学院自筹建以来,每一个规划图都根据学校行政程序,经过院、规划组、校发会,每个过程都要开说明会、公听会,还会将相关内容在公共网页及时公开,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到规划过程,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人文大楼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人文精神,它是台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在人文大楼兴建计划被确定前,已历时6年多,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台大校方充分尊重师生与社会人士的意见,尊重所有人对大学建筑的意见,既让所有人参与设计,也让建筑融合每个人的情感,这是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从中可以看出,校园建筑并非一个简单的功能组合体,它从规划决策之始一直到为后人所用,整个过程中的人文意义远远大于实用功能本身。

六、结语

自从中世纪人文主义进入大学以来,大学一直将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通过人文研究、人文传播、人文制度构建来表达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大学建筑是构成大学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也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在建筑中弘扬的人文精神是大学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要成功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可今日的校园建筑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建筑规划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确的校舍成批建立,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实用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决裂是现代大学建筑的最大现实。

注释:①

见夏铸九的《积累或是断裂?台湾大学人文大楼的设计争议》,收入《大学与积累——2013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9页。

参考文献:〔1〕

M.Kiene,‘Der Palazzo della SapienzaZur italienischen Universitatsarchitektur des 15. und 16. Jahrhunderts〔M〕.Rome:Romisches Jahrbuch fur Kunstgeschichte,1998:219-271.

〔2〕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4.

〔3〕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第一卷中世纪大学)〔M〕,张斌贤,程玉红,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514,505.

〔4〕 Assorted Pictures of Yale's Campus.〔EB/OL〕. (20070410)〔2015011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9%AD%AF%E5%A4%A7%E5%AD%B8.

〔5〕 沈福煦.人与建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80.

〔6〕 G.Ouy. ‘Le college de Navarre, Berceau de lHumanisme Francais, in Enseignement et Vie Intellectuelle (ⅨeⅩⅥe siecle) 〔M〕. Paris: Actes du 95e Congres national des societes savantes , 1975: 275-299.

〔7〕周忠厚.美学教程〔M〕.济南:齐鲁书社,1988:239.

〔8〕林崇棠. 台大工程环评3度补件再审〔N〕.联合晚报,20121113(A10/都会生活).

〔9〕 国立台湾大学规划小组.人文大楼兴建计划〔EB/OL〕. 〔20150410〕.http://homepage.ntu.edu.tw/~cpo/plan_liberal.htm.

〔10〕蔡萍.有了人文馆,要拆洞洞馆,向钱低头?〔N〕. 联合晚报,20060619(3).

〔11〕许月苓,李芃萱.失控的“水泥坟墓”?谈现今人文大楼建案〔EB/OL〕.(20101120)〔20150110〕.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20.html.

(责任编辑:陈艳艳)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文教育现代主义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