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三星来了,移动支付面临混战

2016-03-29黄微

沪港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银联支付宝三星

黄微

微店买东西、淘宝购物、收发红包……上海白领李梅早已习惯了移动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支付工具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她周围的朋友,生活方式很多跟她一样。

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快速兴起,让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传统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和各类资本,都疯狂涌入这一市场跑马圈地。

近年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蓬勃发展。据央行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支付机构累计处理网络支付业务562.50.亿笔,金额32 9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95%和98.80%。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2245 93亿笔,金额859.74万亿元。按照上述数据计算,网络支付笔数占比已经高达25%。

2015年,移动支付领域战火从线上烧到线下。已在线上移动支付市场合计占据近90%份额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通过补贴的形式大规模铺设线下支付受理终端,在线下攻城略地展开“扫码支付”的布局;与此同时,以中国银联为首包含各大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有卡支付”一方,也在憧憬着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钱景”,试图扳回因消费者支付习惯改变而被蚕食的市场份额。

就在去年12月中旬,中国银联发布消息称,已与苹果、三星就Apple Pav及Samsung Pay入华达成协议,并称2016年初推出此服务。招行、中信、浦发将成为首批支持金融机构。随着三星、苹果、银联等人局,未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必将发生变化。

移动支付群雄争霸

移动支付的市场,一向不缺佼佼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国外的Paypal、谷歌支付以及这两年新进选手苹果支付和三星支付。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和三星,现在分别占据手机市场行业老大和老二的位置,从2014年苹果正式推出Apple Pay之后,三星虽然一时没有动静,却在默默研制自家的三星支付Samsung Pay。

Samsung Pay不仅在韩国本土成绩颇丰,还把触角伸向了美国。三星高管披露,2016年Samsung Pay在美国市场将从目前的实体店支付,扩展到线上支付,另外也会支持更多的智能手机型号。当然,苹果的Apple Pay也并不逊色,在美国市场如鱼得水,虽然许多零售商联手拒绝引入Apple Pay,但在家乐福等零售巨头的支持下,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除了苹果与三星,国内外的老牌移动支付企业也打得不可开交,就连银联都要发力移动支付,企图在这个万亿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当然,最有看头的当属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支付宝起步早、用户多是优势,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来袭,它们并没有及时响应,而微信则要高明很多,微信支付打的就是移动、社交这张亲情牌,利用微信强大的社交体系,打造优势。除了两大巨头之外,易宝支付、百度钱包等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苹果与三星都要挺进中国市场,在移动支付领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自媒体人吴俊宇认为,今天中国市场各方在O2O领域的角力,实际上是瞄准了线下支付这一核心领域。在这场战争中,支付宝延续了过去PC端的优势,目前实力最强,也聚集了最大数量级的用户;腾讯的微信支付则是凭借4亿用户和微信强大的连接能力,在各个角落暗暗布局,企图侵蚀和颠覆阿里的支付王国。

而国外的格局似乎更为复杂,苹果与三星都要挺进中国市场,在移动支付领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自媒体人吴俊宇认为,今天中国市场各方在O2O领域的角力,实际上是瞄准T线下支付这一核心领域。Paypal、谷歌支付等老牌的移动支付玩家居于领先地位,Apple Pay、SamsungPay能否后来者居上,还需要时间判断。苹果三星优势何在?

苹果于2014年推出Apple Pay,正式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一员。根据此前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数据,Apple Pay上线四个月之后就已经获得11%的信用卡家庭用户,这意味着自去年2月份以来Apple Pay的采用率增长了3%。此外,苹果又与75家美国银行达成合作,同时,与苹果公司合作的发卡机构也在不断增加。Apple Pay目前还仅支持美国和英国用户,未来或许很快会登陆加拿大等市场。

苹果和三星支付可谓各有优势。首先,苹果有技术护航。苹果的Apple Pay是一款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手持iPhone使用。集合了NFC近场通讯技术、TouchID身份验证技术以及传输加密技术,一度成为ApplePay宣传中最大的卖点。

其次,苹果用户基数大,使用场景多。苹果已故CEO乔布斯打造了苹果手机的销售神话,据数据显示,在2015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手机市场,iPhone一共卖出了4800万部,在销量方面,仅次于三星。

在苹果推出Apple Pay的时候,三星就已蠢蠢欲动,2015年3月,推出了自家移动支付产品Samsung Pay,以期抗衡苹果。目前看来,成绩显著,只是因为推出时间略晚,且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初定,新入门的选手还需要摸爬滚打一段时间,才能见真章。

三星支付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利用三大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技术来完成支付:NFC、磁条读卡器验证功能(MST)和条形码扫描等。Samsung Pay支付设备本身包含的小线圈可以发射磁码,那些读卡的刷卡终端设备实际上也是从用户的信用卡中获取这种信息,扩展终端范围。

去年2月份,三星收购了LoopPay,这是一家专门研究磁条读卡器验证功能的企业,为Samsung Pay的推出做好铺垫。另外,占据智能手机销售市场龙头位置的三星,在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上,并不缺少用户。庞大的粉丝群,是SamsungPay发展的基石。

苹果和三星都已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哪家更早入华成为胜负的关键,毕竟用户的使用习惯需要时间培养。三星支付的使用门槛比苹果支付低,三星支付需要快速发展这一优势,网罗用户,抢占市场份额。

移动支付,用户最大的痛点是适用移动支付的POS机覆盖面是否足够多。因此移动支付应用的广泛性至关重要。从适用范围来对比,苹果的Apple Pay仅仅只是采用NFC方式,对Apple Pay线下推广造成了难度——因为国内大多数地方的POS机都是插(芯片)卡或刷(磁卡)的,支持NFC的POS机只占三分之一。

而三星Samsung Pay不仅采用NFC方式,同样拥有MST(磁信号安全传输技术)支持,也就意味着商户的POS机无需改造就能直接使用,几乎能刷卡的POS机都能够使用Samsung Pay功能。据央行《2015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全国有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达1370.70万户,联网Pos机1794.60万台,而Samsung Pay的创新技术可以支持深入全国各地的绝大部分POS机,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对比,三星Samsung Pay与苹果Apple Pay在包括支付标记(Token)等技术方面都非常完善,不过Apple此前的iCloud-~AppleID泄露事件,令Apple Pay的安全性令人担忧,而三星Samsung Pay独家拥有的KNOX技术,经过不断沉淀,更能保护用户的安全。对于用户来说,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从产品的体验上来对比,三星的Samsung Pay相比苹果的Apple Pay而言也丝毫不弱,不管是黑屏还是锁屏,都可以调动支付界面,验证指纹或输入数字密码后,将手机靠近支付终端即可完成支付,仅需几秒钟。

话语权之争

移动支付市场的话语权大多掌握在互联网厂商手里,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移动支付市场上,阿里巴巴支付宝以71.51%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首位;腾讯财付通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15.99%;而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仅为0.49%。

1月12日开幕的“中国移动支付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李晓枫表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面临一个大变局,面对互联网企业的竞争,NFC支付产业应该联合起来,正视NFC暂时落后的局面。

李晓枫表示,当前,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了移动支付大部分市场份额。NFC移动支付方面,中国银联牵手20多家商业银行发布了支付的品牌,并且三星金融也表示要进入中国。另外,可穿戴、生物识别这些辅助性的移动支付技术也在兴起。因此,2016年的移动支付市场将再次面临变局。

李晓枫认为,NFC移动支付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产业链上各市场主体的关系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少水小河干。国外的苹果、三星,国内的华为、中兴,都陆续成为了NFC移动支付市场新的主力。传统逻辑认为主导力量可能是运营商、银行,实际上是手机厂商更重要。

这意味着NFC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完备,在这个共同体里,NFCN支付平台完全可以打造成为NFC移动支付共同体的一面旗帜,应该联合所有的商业银行共同推广。

NFC移动支付这个产业链是一个开放的、专业化、有光明前途的移动支付环境,也是一个研发、制造、运营这三条线很清晰,各方能共赢的一个市场。这一点就非常不同于互联网企业打造的移动闭合式的生态环境。互联网企业做的移动支付是努力往闭环方向走,而NFC移动支付生态链是开放的。

BAT(百度、阿里、腾讯)快速发展的移动支付,让NFC产业链产生焦虑和紧张。李晓枫称,暂时性的失速意味着开放的移动支付潜在的发展,因为就移动支付的价值而言NFC移动支付开放生态的价值更大。这有助于带动我国庞大的信息产业、制造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向移动支付、移动金融转型,或者说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同时,也有助于通信类运营商的转型升级。

Apple Pay问世后,手机厂商开始参与到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华为推出荣耀钱包、OPPO推出手机钱包、魅族推出mPay,手机厂商直接发布移动支付产品也很多。

在移动支付市场,虽然NFC并未在中国市场上大展拳脚,但作为推动NFC市场主导者的三大运营商,一直在积极布局。去年7月29日,中国电信与中国银联联合推出4G-NFC移动支付新产品。中国电信在其4G-NFC手机钱包客户端中开辟“银联专区”,手机用户通过该“专区”能够很方便地将银联合作银行卡下载到手机卡上,同时,中国电信发布2016年NFC手机补贴计划,其中有6亿的功能定制激励。

中国移动2016年计划通过发展100个城市公交应用、100个校企一卡通应用,扩大NFC应用场景,构建NFC生态,并计划2016年发展NFC用户1000万。

由此看来,2016年,互联网企业、通信运营商、金融公司、智能终端厂商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角逐将更加激烈。

在中国银联十多年开疆辟土的过程中,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在网络支付上,“非国字号”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弯道超车抢了银联的跑道。以两大购物电商平台为代表的电商经济,和移动支付领域两大支付阵营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模式,以超常的速度迅速崛起,并不断用“互联网思维”引发用户对网络支付的追捧,对中国银联占有绝对优势的线下收单市场进行着袭扰。

环迅支付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银联遭受到第三方支付的严重“围堵”,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其优势也确实显而易见。环迅支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的银联卡已接近50亿张,其中金融IC卡超过12亿张,而且大多数都带有“闪付”功能。银联应该重视“卡基优势”并做好转化服务,而且目前有超过500万台POS可以接受闪付功能,银联的移动支付土壤已经初步培育。

因此,互联网金融大战的下一个高潮或许是NFC与二维码的战争。此前,由于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的监管不到位和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隐患,致使央行出手整顿第三方支付市场。这对于NFC支付来说是一次绝好机会,也是银联推广“云闪付”的机会。苹果NFC支付要进入中国市场,唯一的合作对象或许只有银联。而银联也想借助苹果支付大力推广移动支付,银联接纳苹果支付获得的收益,或许比自己独立建立一个移动支付体系要高,这可能也是银联愿与苹果合作的一个原因。但是,不难发现,双方背景不同,经营理念不同,是否能够顺利合作,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二维码到NFC,以及未来的生物识别,移动支付技术层出不穷。那么,未来究竟哪种支付方式会成为主流?有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不同场景用户有不同需求,未来二维码、NFC等多种支付方式可能会长期共存。参考日韩NFC成功的经验,未来现金支付以及银行卡支付会逐渐弱化,人们出行只要带着手机,无需携带钱包和一堆卡。

但NFC产业发展的路还很长,银行、运营商、手机设备生厂商、软件开发商、线下商家等各方利益分配,产业链的整合,生态链的建设,用户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机遇

艾瑞咨询称,中国大陆消费者去年通过移动支付应用花费了9万亿元(约合1.4万亿美元),预计3年后可增长到18.3万亿元。根据《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的预测,到2018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将达22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自然让不少公司趋之若鹜。

随着苹果、三星手机的带动,越来越多手机厂商推出带有NFC功能的智能机,NFC逐渐成为手机的主流配置。根据Berg Insight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NFC手机出货量从上年的3000万部增长到1亿部,到2016年,全球NFC手机将增长到7亿部。

在产值方面,2015年全球NFC支付交易量达到4260亿美元,相关机构预计,到2017年将有三分之一的移动电话支持NFC近场支付功能;到2018年45%的移动票务收入将来自NFC支付服务。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去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391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6.39%。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如此迅猛,主要受几大因素影响。其一是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来自尼尔森(Nielsen)的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在中国一线城市16到59岁的人群中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94%,二线城市普及率在75%到88%之间,三线、四线城市普及率在66%到88%之间。

其二,用烧钱补贴的方法,培养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支付宝、微信支付多次发起支付大战,先后通过发红包、返现等多种补贴方式,来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其三,O2O、移动电商的兴起,也带动了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眼下很多移动支付平台都在模仿复制支付宝与淘宝的成功模式,通过带有购买类的移动应用中嵌入自己的移动支付,能够带动平台的发展。

其四,移动支付在线下支付的优势也日益凸显。比如,目前在很多城市的小区安装了快递取件箱,这个取件箱会为用户24小时免费保存货物,超过24小时之后来取,每超过一天就会收取1元的费用。那么,这个支付靠什么来解决?线下移动支付的优势就凸显出来,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付款并取出快递。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事实上,在很多城市的大型商场购物、吃饭等,都已经流行用手机直接付款。

中国如此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也引来了电子巨头的纷纷介入,包括苹果和三星。在国产手机当中,联想是第一家宣布支持NFC移动支付的手机厂商,而华为Pay则是第一个兼容NFC移动支付的手机厂商,中兴通讯去年也发布了最新的移动支付产品中兴付。此外,小米也直在默默耕耘自己的小米钱包。

很多国产手机已经开始耕耘移动支付,但和Apple一样,都只能支持NFC模式,使用范围大大受限。相较于苹果Apple Pay,三星Samsung Pay拥有广泛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其中使用的广泛性是Apple Pay望尘莫及的。众多的国产手机厂商诸如华为、联想、中兴、小米等,较三星Samsung Pay起步已经晚了一拍,再加上产品的适用范围和市场份额远不及三星,追赶之路或许更为艰难。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分析师布莱恩·耶格尔(Bryan Yeager)认为,2016年将是移动支付服务在营收和使用方面的突破年,这个领域的代表Apple Pay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几乎所有支付领域的业内人士和分析师都认为,我们的支出中,将有越来越高的比例在移动设备上完成,消费者将倾向于安全性、个性化和便利性更强的支付模式。

“移动支付年”好戏如何上演

随着指纹触摸的普及,2016年也被称为“移动支付年”。然而,面对微信和支付宝以巨额补贴沉淀的用户习惯,Apple Pay和三星Pay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尤其在国产手机厂商相继跟进后,将出现一场比用户补贴、硬件份额以及商家资源的PK战。

“如果说2015年是指纹识别年,2016年肯定是移动支付年。”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的这一判断,也代表了业内人士的看法。

当以苹果和三星为首的硬件公司遇到了中国的BAT互联网公司,这场“硬件与补贴”、“海外公司与本土市场”的好戏自然颇具想象空间。

在过去一年,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通过巨额补贴形成了用户沉淀。比如团购送餐、停车、酒店门票、便利店超市购物,培养了大量用户。仅以去年“双十二”为例,支付宝口碑共吸引了30多万家线下商户参与活动,覆盖了全国200多个城市以及海外市场,甚至交电费也能有优惠。

不过Apple Pay和三星Pay也并非没有优势。苹果官方的宣传上凸显安全性:“苹果支付使用的近场支付更有利于客户信息的保密,用户可直接将交易数据加密传给银行,直接向商家支付,省去第三方支付的中间环节,极大减少泄密风险。”谈及三星Pay,三星电子大中华区企业宣传副总裁张虹说:“三星Pay不仅支持NFC移动支付,还支持磁条卡移动支付,几乎大陆所有的POS机都可以支持三星Pay的使用。”

张虹之所以强调磁条卡支付,是因为当T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面临的问题不少,包括产业链过长、支付场景欠缺,也导致不少国产手机厂商甚至弃用NFC技术。此前,移动支付网特约分析师慕楚称:“国产厂商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推动NFC支付这块巨石,并且安卓阵容的竞争如此激烈,多加一美元的NFC成本,可能就会少了很多购买者。”

不过苹果作为手机中的“榜样厂商”,Apple Pay发展到了国内,更有可能带动国产手机厂商的进一步试水。

相对Apple及三星的雄心勃勃,本土手机厂商似乎并不像两家海外巨头这样热衷。王艳辉分析说:“本土厂商中虽然华为最早发布华为Pay,也兼容Apple Pay的支付,不过至今华为并未向中国银联提交手机评测认证,鉴于银联认证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估计华为Pay真正商用要到春节之后。”

国产手机厂商对于这一新技术谨小慎微也并非没有原因,NFC上游是复杂的芯片供应商,中游手机厂商需要与上游供应商合作,同时又需要整合与银行、商户以及手机消费者的多重关系。

不过,随着华为、小米、OPPO等品牌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糨们或也可以多少影响到整个移动支付的格局。

中兴通讯也于去年12月23日发布“中兴付”,强势介入移动支付领域,并声称“中兴付”就是对标苹果的一款产品。中兴通讯副总裁、互联网金融总经理俞锦表示,其实,2012年中兴就开始布局移动支付领域,但那个时候各方面条件和环境都不成熟,选择现在这个时候进入市场,是因为近几年来用户习惯逐步养成,银联受理环境基本上改造完成,市场环境大为改观,产业链上下已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合作模式。

中兴此时进入移动支付领域,与苹果和三星的动向也有关系。俞锦称,注意到苹果、三星进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计划后,中兴认为也到了自己发出声音的时候。“中兴付”是中兴通讯基于对手机和支付领域的深刻认知,区别于当下已有的电子钱包,采用独特的声波购,旨在打造一款集支付、公交、理财、购物等为一体的移动支付应用平台。

央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李晓枫表示,不仅中兴通讯涉足移动支付领域,国内的其他厂商也都在做,“像华为、联想、魅族,估计以后包括小米都会逐步地进入到这个领域里面来”。由于手机厂商的介入,移动支付市场解决了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移动终端可以成为一个安全的金融支付工具。做到这一点,除了可以实现支付以外,还可以转账、理财甚至小贷,“如果周边不安全,你往下走就很难”。

整体看2016年移动支付的前景,王艳辉分析,“2015年智能手机指纹识别潮为今年移动支付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加上支付宝和腾讯支付的迅猛普及,移动支付想不火都难。”而谁能征服支付场景和用户习惯,只能静观其变。

猜你喜欢

银联支付宝三星
银联优惠日 油惠享不停
“云闪付”一站式健康出行银联
沈阳桃仙机场 :1元停车权益银联
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
银联钱包
零花钱
有诚意的话
V—NAND闪存NVMe固态
支付宝用户数达到两亿
搭乘三星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