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2016-03-29易红燕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系湖北宜昌443111
易红燕(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系,湖北宜昌 443111)
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易红燕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系,湖北宜昌 443111)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浓厚的茶文化历史,我国大多数茶乡都存留着几千年的茶文化遗址,同时也包含了许多非物质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越来越高,加之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兴起了茶文化旅游热。本文通过对我国茶文化自身优势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茶文化资源的有效措施。
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其孕育的茶文学、茶景点、茶建筑、茶艺术等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虽然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是茶文化旅游却是近几年兴起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茶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自然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条件;第二,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我国传统文化被推向了世界,外国游客怀揣对文明古国的好奇和向往来到中国,而他们的旅游目的就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1]。
1 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1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许多产茶地也都是因为“茶”而出名。南北朝时期,有些地方就因为茶而闻名全国,在许多文人的诗词作品中也都提到过当时“茶”的繁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由此可见,在当时茶叶贸易非常兴盛,商人宁可离开家人也要去浮梁买茶。宋代,茶叶又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品质的提升[2]。同一时期,大量名贵茶叶被作为贡品送入宫廷供皇帝饮用。到了元、明、清时期,虽然茶叶的产量有所下降,但是有许多高品质的茶叶被保留下来,直到今天,人们还在饮用。
1.2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有许多著名茶乡,这些茶乡都被茶文化所覆盖。当我们漫步在这些村落的时候,随处可见“茶”的影子。说到茶乡,不得不提的就是严台村,严台村村民对“茶”文化的认识非常高,对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十分到位,村民已经将茶文化保护当成自己的责任,因此,严台村才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美誉。严台村茶园面积大,大部分村民都从事茶叶生产活动,村落内茶器具多而齐全,不仅如此,在村民们的努力下,有两处老旧的茶坊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沧溪村茶园,该茶园致力于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茶园中所开设的茶号虽只有六家,但每所茶号都有广阔的宅院面积,且装修豪华,单凭这一点我们就足以看出当时沧溪村茶叶贸易是何等繁荣。保存下来的除了宅院和茶器具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制茶工艺。
1.3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
自从饮茶文化盛行之后,饮茶人群的规模逐步扩大,对茶具和茶艺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一需求促使陶瓷生产逐渐被重视起来,陶瓷产业也因此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景德镇等著名陶瓷茶具生产地得以繁荣昌盛,其陶瓷工艺也流传至今[3]。换句话说,我国有许多地区不仅是瓷器的生产地,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展地,两者的结合为这类地区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 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旅游资源未深入挖掘
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茶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也有许多地区对茶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国人只知道浮梁等个别比较著名的茶乡,对于其他茶文化古城的了解却十分有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伴随着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护,茶文化就是其一,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产茶地区不断增多,一些茶文化景区未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导致游客重游率不高,并且千篇一律的景区景色和内容使游客逐渐丧失兴趣;其次,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我国茶文化资源丰富,但是茶文化旅游起步比较晚,有些景区负责人认为,仅凭“茶乡”就能够吸引游客,不需要进行宣传。此外,虽然我国大多数茶乡古城都举办了多届茶文化节,但是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活动,并没有当成是旅游资源。
2.2旅游线路设施落后
我国大部分茶景区都是建立在山区,游客想要到达茶景区所在市内还是比较方便的,城市基础设施较好,可供选择的线路也比较多,但是山区则不同,地形陡峭、线路少,而且公路质量差,景区相对来说还会好一些,因为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大多会完善公路建设,最主要的是村落,一些村落为了让游客有一种历史感,同时也为了对村落原风貌的保护,公路设施都比较简陋。此外,景区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不愿投入更多资金用来建设,但从长远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旅游景区若想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确保景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以此来促进消费,带动景区经济效益的提升。试想,如果景区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那么必然无法满足游客的内在需求,游客重游率必然会降低,进而直接影响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2.3旅游产品单一
就我国目前茶旅游景区的坐落位置来看,大部分都处于茶文化古城中,以期通过古城的氛围,增强茶旅游景区的特色。对于游客而言,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茶旅游景区,主要目的就是感受当地民风、了解当地文化,并非单纯的欣赏景色。所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提升茶文化品质和含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部分茶旅游景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为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古城氛围,使得游客即使在茶古城,也感受不到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茶景区打着“文化”的旗子销售茶叶[4],在他们心中只有经济效益,而不注重文化的宣传。如果这种态度不及时做出改变,茶旅游景区的发展必然受到严重阻碍。
3 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3.1市场细分
市场是茶文化发展的平台,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才能够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对策。就目前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来看,若想实现最终发展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开拓旅游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划分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市场划分,就是从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旅游业与茶文化的有效融合。据调查,到茶文化旅游景区游玩的旅客,其目的是不同的,但是有些游客的目的存在共同点,比如说,部分游客是为了感受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部分游客是为了学习茶艺;也有部分游客是为了购买茶具和茶叶。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不同目的的游客,与之相应的市场需求业不相同,这就要求景区要充分掌握游客的目的,对市场进行合理划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最好的体验,而且还有利于景区的长足发展。
3.2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根据我国当前茶文化旅游发展来看,若想正确实现市场定位,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突出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如果所有茶景区都是千篇一律,也就失去了茶文旅游的意义。因此,对于茶叶景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特色,体现与其它茶文化景区不同的地方。其次,时机把握得当。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迈向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更是受到了诸多外国友人的青睐,国外游客慕名而来,对茶旅游景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时机,所以应当尽可能抓住,把茶文化推向世界。比如,与当地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旅行社负责将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向外国游客进行宣传、推广,并向景区输送客源,将茶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广。最后,要将政府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政府职能推动茶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比如说,在城市宣传手册中加入茶文化旅游景区的简介,扩大宣传范围,为景区经济效益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4景区旅游环境优化
景区的发展应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地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使游客能够获得最佳的旅游感受。因此,景区应按照向国际化旅游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加强现有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创新旅游人才引进与竞争机制,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外语培训以适应景区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并不断地向国外旅游业看齐,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地规范景区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标准,实现服务水平的国际化。同时,注重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形成良好的景区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口碑,达到提高客流量的目的。
3.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茶文化景区要不断地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旅游产品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值,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景区的生态公路建设,科学规划景区线路,提高道路的畅通性,建设景区观光循环线路,建立大型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咨询服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道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道路畅通,提高重游率。
结语
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合理地开发,一方面带动了地区茶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产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旅游行业与茶文化旅游资源有效融合在一起,不仅是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模式,而且也是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途径,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共同发展。作为茶文化景区,要积极听从政府指挥,探索拓展开发茶文化资源的有效路径,实现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沈学政,苏祝成,王旭烽.茶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J].茶叶科学,2015(3):299-306.
[2]蔡定益.论景德镇·浮梁茶文化之建设及茶文化旅游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1(5):67-69.
[3]王云龙.论从茶道与茶艺两个维度推动凌云茶文化产业发展[J].传承,2013(3):123-125.
[4]舒太勇.雅安市茶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新领域[J].现代农业科技,2014(3):321-323.
[5]黄木.让特色茶文化为旅游带来一抹清香——以湖北恩施自治州为例[J].农业考古,2013(2):96-98.
易红燕(1970-),女,湖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