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初探

2016-03-29张力派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茶道品德

张力派(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初探

张力派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落实于各大高校。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中华茶道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并未从中得到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对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效果形成一定制约。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是当代教育的现代化要求,且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下面,将主要针对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展开讨论。

中华茶道;传统文化教育;品德教育;健康成长

当前,我高校教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都应该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予以开展,学生修养的形成,也需要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氛围,然而,实际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却未能将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有效结合,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教学计划都与综合素养存在差距,其教学模式和内容上也没有融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要素。本文探讨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为解决以上难题提出发展策略。

1 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意义

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涉及大学生的品德教育,而品德教育又包括注重品德原则、规范的制定和推行等内容,教育过程注重行为规范、规则的训导,要求人们遵守品德准则,同时以善的、正确的品德标准进行品德评价,企图通过品德规范教育来约束人们的课堂行为。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下的品德教育将课堂的品德要求规范化、系统化,以新时期的品德准则来引导大学生践行品德的行为,并在其理论的对照下验证课堂行为的真伪善恶,使品德教育得到了更充分的演绎。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下的品德教育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就是制定和实行具体的品德规范以约束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最终提高人们的品德品格,净化课堂环境,使课堂社会成为真正的“有方圆”的空间。

针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视角与德性教育学略有不同。德性教育更为注重“德性”教育,而在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下则更为注重“规范”教育。德性教育学的特点在于强调对人们品德品质的培养,表现在人们品德的内在性,要求人们进行自我约束,即品德“自律”;而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特点则是给人们提供品德行为规则,通过品德规范约束人们行为,即强调品德“他律”。在品德教育过程中,两种伦理视角充分体现着各自的特点,且二者均有良好价值,品德教育也将在日后逐步趋于完善。

2 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发展背景与发展要求

2.1发展背景

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不管是大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是教学体系内容均欠理想,而大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直接反映出对课程教学进行教学倡导势在必行。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品德教育正值此际应运而生。我们将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品德教育归结为如下三点:

2.1.1掌握理论与技能的同时丰富学习生活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高校教育的目的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与技能,还要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采取鼓励措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更具备想象力。学习和教学将为学生的空间感和平衡性、协调性培养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系列素质都是普通文化课程教学所无法实现的。

2.1.2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结合大学生学习兴趣等客观要求由老师引导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向,学习是多数学生的兴趣使然,通过学习从中华茶道中领略做人的道理,并能够有效调节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的压力。

2.1.3开展教学课程倡导并关注综合素质培养

以中华茶道为主题开展教学课程倡导,并以当前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背景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要求,通过开展体系化的学习,将为学生身体技能、综合素养提升提供充足动力。

2.2发展要求

当下,国民与社会发展步伐紧凑无比,人才要求随之越来越苛刻。品德修养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又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突出亮点。因此,高校教学倡导的新要求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

2.2.1转变教学思路

转变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为主,逐步发展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思路。换句话说,不但要重视教育学生掌握理论与技能,还要大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传统文化内涵。

2.2.2多元化发展

教学倡导发展趋向多元化。现阶段教学活动倡导中要从培养学生全面、个性成长角度出发,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全部要求。

2.2.3综合考评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传统的重成绩与轻过程的考评理念中解脱出来,转而以综合考评为主导办法,从成绩和结果向着综合素质考评发展。以往我们在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多以学生的成绩数据作为考评结果,事实上这一考评机制并不合理。

3 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高校教学思路与发展策略

3.1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教学形成互动式发展,有益大学生健康成长

要实现大学生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有必要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统筹兼顾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其中,尤以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突出。中华茶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教学思路必然要将高校教学活动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两个因素统筹兼顾和互动发展,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中华茶道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互动发展的关键点在于两者兼具备了开放式的特点,因此,这是二者相互融合的媒介所在,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应以此为中心点,通过茶文化教学思路强化大学生教学的开放式特点。在强化大学生教学的开放式特点上,应做到脱离传统的套路教学模式,以中华茶道着手来强调大学生的立世之本;在展现中华茶道与传统文化教学思路的开放式特点上,则应该持以自主创新的教学思路,结合多学科的大学生教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特点,融入到大学生教学中,拓宽课堂领域。

3.2通过中华茶道强化传统文化教学理论,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

老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老师的教学水平具有直接联系。中华茶道教学思路为大学生开启了一个十分开放的教学课堂,完全不拘形式,且没有固定的教学组织。通常讲,教学空间越小,老师对于课堂的控制效果越好,而采用开放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则扩大了教学课堂范围,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运用中华茶道教学思路的难点便是提高了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为克服这一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其前提就在于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的途径便是对中华茶道教学理念的学习。中华茶道教学理念作为一类与传统教学法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其本身是一个广域的知识理论,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具体教学方法,而每种教学方法又有其各自的教学特点和适应范围,如合作教学法强调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研究性教学法则强调于学生对于研究课题的自主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老师对于茶文化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其在广泛了解茶文化教学思路的基础理论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摸索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另外,除了学习中华茶道教学理念以外,综合提高各项教学能力也是老师掌握和有效控制开放式课堂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学由于其自身的开放式特点,在采用茶文化教学思路后,课堂的开放性被进一步放大,就需要老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综合水平,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秩序,避免出现“放羊式”教学现象。

3.3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保障中华茶道教学理念的正确应用

高校教学中应用中华茶道教学理念还要求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高校教学处在于学校大学生教学这个大环境中,可将其主要分为课堂教学环境和课余“充电”环境两种,而其均会受到校园硬件设施如自习室、多媒体设备和学习氛围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要进一步优化中华茶道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环境除了建立完善的校园硬件设施以外,重点还应放在学习氛围营造之上。开放教学课堂是由学生根据自我兴趣自主进行学习的过程,老师在此过程中只能充当指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而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文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传统文化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应用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在教学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辐散到可以课余“充电”环境中,使大学生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课余“充电”环境而言,校园硬件设施则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参加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只有优化了教学环境,才能保障中华茶道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的真正实践,最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实力的不断增长,高校素质水平却在不断下降,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是不够的。高等院校行使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但要培育大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还需辅助大学生修心养性、锻炼思维,培育德才兼备且品德高尚的大学生才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文探讨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正是以此为客观需要的,希望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能够认识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1]贾秀春.将礼仪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36-237.

[2]张旋,姜洪雷,孙立芹.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4):75-77.

[3]黄春雷,赵旭.茶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养剖析[J].福建茶叶,2016(2):166-167.

[4]苏巧雯.谈茶文化在校园的育人功能[J].广东茶叶,2007(3):13-15.

[5]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6):99-100.

张力派(1994-),男,河南郑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会专业。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茶道品德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体验茶道魅力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茶道人生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茶道六百年》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