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优势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6-03-29陈义吉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陈义吉(九江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传统优势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陈义吉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茶叶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可以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及代名词。而在茶叶产业建设发展方面,我国也形成了各大名茶系列,尤其是福建、安徽、云南、广东等省份都形成了自己的茶叶产业品牌。可以说,在我国传统茶业产业发展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无论是茶叶规模产量,还是生产水平都有着极强的竞争力。然而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传统茶叶营销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冲击,同时随着各种外来文化不断融合,更多青年人选择咖啡、碳酸饮料作为饮品,饮茶习惯正在经历冲击,因此如何在继承茶文化基础上,壮大发展传统优势茶产业,就值得我们思考。
传统优势茶产业;现状分析;发展思考
1 引言
茶叶源自我国,在西汉后期茶叶被作为饮品使用。据考证,在我国,茶叶种植已经有近5000年的历史,可以说茶叶正是中华文化的典范和内涵。另一方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交流、传承,茶叶也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因此,继承发展传统优势茶产业极具现实意义。然而,随着现代文化迅猛发展,以茶叶为内核的传统文化正在经历大规模冲击,无论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是文化趋向都在进行一系列变化。如何在现代文明中,探索到传统文化的嫁接点,就值得我们探索、思考。
2 传统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茶叶生产整体表现出规模大、质量高、区域性明显等一系列集中优势,无论是茶叶集中产地,还是其他零散区域,在现代科技水平作用下,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发展升级,传统产业生产与现代茶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在城市发达区域“康师傅”茶叶饮料、“立顿”袋装茶叶已经成为人们饮茶的首选和重要替代品。传统茶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2.1茶叶生产规模明显扩大
受国内外市场需求、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国家发展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得到了空前提升,无论是茶叶种植面积,还是茶叶总产量,以及整体产值都达到了空前高度。同时各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惠及茶叶种植的利好政策,同期相比,茶叶生产规模明显扩大,茶叶产值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度。
2.2茶叶生产技术、安全技术水平等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茶叶生产日益走上正轨,如今我国大规模推行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认证及有机茶叶认证工程。中国是世界上茶叶产量最大的国家,其茶叶制作水平、保鲜技术均达到了国际水准,同时茶叶品质也得到了空前提高。
品牌是茶叶质量、文化、市场认可度的象征,成熟的品牌文化不仅是对茶叶产业本身的认可,同时更是成熟市场化的重要表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继承,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诸如十大名茶,或者区域类名茶等等,茶叶品牌化的出现和发展,也为饮茶推广提供了重要帮助。品牌茶叶事实上已经发展成为茶文化的内核和象征。
2.4茶叶市场初步形成体系,各产业链条建设日益成熟
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不仅满足国内人民需求,同时也大量出口国际市场。我国茶叶产业以其较大规模占据大部分国际份额,同时也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此外,经过茶叶产地政府积极引导,通过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陆续创办了一批极具规模的茶叶市场,同时茶叶生产也逐渐形成了“田间”到“市场”的无缝对接,茶叶生产链条化极为突出,很多茶叶生产企业已经陆续成为国家茶商的供应商。
3 传统茶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茶叶生产达到了空前预期,无论是茶叶生产面积,还是产量,都实现了实质性提升。但随着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加上人们消费理念不断革新,当前传统茶叶也在遭遇一系列发展挑战。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为:
3.1茶叶产业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通过对我国当前各地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如今我国各地区茶叶基地生产设施均呈现老化、基础设施不全面、不完善、茶叶生产动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茶叶产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各地方并未统一出台关于促进茶叶生产建设发展扶持政策,而各地区在茶叶产业化生产方面投入资金的不足,就极大限制了茶叶产业本身的升级、改造。此外,如今我国传统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多依旧依赖茶农自身投入,其抵御市场风险难度大、效果差,整个茶叶行业生产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3.2茶叶生产标准化水平不够,影响国际市场推广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市场程度逐渐提高,如今许多产品都推向国际市场。而我国茶叶生产与国际市场标准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很多茶叶产地存在品种退化、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茶叶生产标准化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针对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并未建立,这往往使得消费者很难对生产的茶叶质量保持足够信任。由于未能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性,进而在推广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生】在我出生那一年你来到我身边。转眼,岁月悠悠十七载,我已亭亭而立,可是你却离开了,离开得那么突然、那么仓促,我都没来得及看你最后一眼……我成长的记忆是你的一生,你也是用一生在陪我长大。在另一个世界你也要陪着我,要时常入梦来看看我呀!(159****0737)
3.3茶叶品牌凝聚力不足,市场持续影响力弱
目前传统茶叶品牌数量很多,但大多呈现为规模小,品牌杂乱,同时多数品牌的茶叶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加上多数茶叶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假冒伪劣茶叶现象极为严重,不仅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同时也对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品牌工作的不完善对茶叶持续性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
3.4茶叶销售渠道面临新的冲击,营销模式亟待革新
随着互联网+经济不断成熟,如今电商,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首要选择。而在互联网作用下的茶叶销售与传统营销思路之间存在很大不同。如今消费主力军多为年轻人,而传统茶叶企业如何在维护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市场,确保茶叶产业的有效销售,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只有革新营销模式,丰富发展现代营销思维,才能为茶叶产业发展探寻到全新思路。
4 传统优势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分析
茶产业凝聚了传统文化,其作为重要的民族财富,是我们当前必须坚持和发展的产业。尽管传统优势茶产业正在经历一系列冲击,也在面临由内到外的巨大压力,但是只要能适应时代发展形势,并将时代需求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起来,就能为传统优势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更大发展空间。
4.1国家主导,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茶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必须做大做强。但茶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该产业投入大、收益回报慢,只有国家出面制定完善的发展政策,通过财政扶持等一系列有力支持才能培育发展传统茶产业。想要做到这些,首先各区域,尤其是传统茶叶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统一由农业部门牵头,通过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结合相应政策措施,协同财政等相关部门为传统茶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次,还要针对部分品牌化茶叶适当给与政策扶持,通过有针对性的扶持,确保传统茶叶产业得到有力支撑并发展。
4.2强化品牌意识,铸就强有竞争力的品牌
针对当前传统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品牌竞争力不够、影响力不足等问题,要在区域整合基础上,选择部分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茶叶品牌,通过开展品牌整合,品牌注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设计,从而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产品质量,同时要创新产品营销思路,及时跟进市场反馈,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内容,将产品与市场相结合,进而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
4.3创新营销思路,丰富营销渠道,提升产品认可度
结合当前互联网+影响,将茶叶营销活动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嫁接,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适应人们的消费需求新动态。同时在茶叶包装上,必须融入创新元素、时代元素。此外,还要注重茶叶营销渠道建设,通过有效渗透,确保茶叶产品的广泛覆盖,进一步达到产品本身应有的认可度。
4.4重点扶持产业内龙头企业,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对整个产业来说,龙头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同时也能为整个行业发展起到推动引领作用。因此要鼓励有实力、有前途的茶叶企业积极拓宽自身空间,组建大企业,通过合作、兼并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可以率先使用先进技术,同时也可以为茶叶品质改良、优化提供重要支撑。通过龙头企业发展,达到示范引领的效果。
4.5强化标准化生产意识,完善茶叶生产管理制度
标准化生产不仅是产品品质的要求,更是茶叶生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选择,而标准化生产也是传统茶叶企业应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从种植、施肥、到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都要使用标准化、体系化、制度化管理,从源头上确保茶叶生产质量。此外还要建立可追溯的质量安全制度,一旦出现食品安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最后,还要引进相应高科技人才,加大对茶农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擅长经营,极具市场意识的人才,为传统茶产业继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6融入文化,创新茶经济,升级延伸链条
茶是凝聚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而想要挖掘好茶经济,就需要融入相应文化内容,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从而为传统茶叶产业发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事实上,传统茶叶生产区域往往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因此将其深度融合,不仅能丰富整个茶经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进一步完善茶经济业态,实现整个茶经济链条的有益创新。
5 结语
随着茶叶保健价值日益突出,加上人们对健康生活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传统茶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在经营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优势茶叶在当前社会中遭遇巨大发展压力,因此,想要继承发展传统茶叶产业,就必须在深度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特点基础上,创新茶叶产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从根本上为传统优势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施建强.浙江省茶叶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发展[J].茶博览,2013(7):109-114.
[2]朱泽邦.试论益阳黑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建议[J].现代园艺,2014 (16):31-35.
[3]吕军.刍议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机遇及面临的危机 [J].北京农业,2015(22):75-83.
[4]黎开强.北川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16(2):12-18.
陈义吉(1984-),男,江西九江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