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茶文化与高校品德教育相融合的研究

2016-03-29李旭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644003

福建茶叶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茶文化

李旭(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 644003)

传统茶文化与高校品德教育相融合的研究

李旭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 644003)

本文将以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为具体情景,在此条件下来展开高校品德教育讨论。之所以引入“传统茶文化”归因于在实施品德教育时需要建立起创新驱动机制,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者相结合的模式可从:提炼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核、对照提炼出茶文化中的有用素材、针对茶文化完成师资队伍的培养、建立课堂实践结合的茶文化体验、形成线上与线下的主题讨论氛围等5个方面来构建。

传统茶文化;高校品德教育;职业素质;融合

目前,如何开展好高校品德教育逐渐成为业界所热议的话题。但在热议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未在具体情景的条件下来讨论品德教育问题,这便会陷入到形而上学的境地,进而也就不会出现具有现实价值的讨论成果出来。以此,本文将以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为具体情景,在此条件下展开高校品德教育讨论。之所以引入“传统茶文化”归因于在实施品德教育时需要建立起创新驱动机制,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传统茶文化所含有的显性和隐性元素,都是大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内容,进而也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在学生中引起共鸣。

本文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概括出现阶段高校品德教育的困境,然后对这一现状展开反思。最后,在厘清传统茶文化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二者融合的模式。

1 职业教育导向下的品德教育困境

从笔者的教学体会中,可以将品德教育的困境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以行为规范作为品德教育的全部

在职业导向下所进行的品德教育,一般以职业操守、岗位意识教育为主线,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教师以职业操守和岗位意识为蓝本,来向学生传递企业职业操守和岗位意识信息。第二,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涉及具体的工作情景,而是以原则、条例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毫无疑问,在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的情形下,这种教育形态本身就缺乏说服力。而在空泛的知识传递下,则将促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1.2以说教式教育作为品德教育方式

根据当前各所高校在开展品德教育的现状来看,以说教式作为品德教育的方式似乎成为了主流。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以品德权威的身份树立在学生面前,对当前违背职业道德的问题进行批判,从中告诫学生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该做。但最终的效果却是学生什么都没有做。不难知晓,职业导向下的品德具有时代共性也有时代个性,那么勇于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追求岗位存在感的品德特征便是具有时代个性的元素,而这些都大都被老教师所否定。

1.3以课程测试作为品德教育的评价

品德教育是否深入到大学生的心中,这需要通过考察他们的行动特质来进行检验。当然,这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然而,目前许多高校都以课程测试的方式以闭卷、开卷、小论文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毫无疑问,品德作为具有内隐性特征的要件,根本无法在上述方式下来进行评价。

2 破解困境的教育反思

破解以上困境需要多管齐下来给予纠正,那么在这里将从三个方面来对困境进行反思。

2.1对教育目的的反思

以怎样的价值取向来开展品德教育,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问题。教育者若是将品德教育作为公选课或拿学分的课来进行对待,那么其教学效果必然也会遵循程式化的特点,这样便无法深入到职业素质培养的范畴中来。显而易见,品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建构起大学生感悟职业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在岗位中的职业操守。注意这里使用了“感悟”二字,便意味着需要激发起学生的自主习得意识和自觉,而这也正是当前教育模式所缺失的。

2.2对教育手段的反思

对教育手段的反思主要针对说教式的教育模式,这也是困扰高校教育者的难题。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似乎很难找到能弥补现有教育短板的途径。但我们在反思品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职业导向下品质的精细划分后可知,培育大学生对负面情绪的管理,以及培养大学生在业余时间的小情趣,这或许是更为实际的品德教育效果。不难知晓,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并却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也不容乐观,所以只有培育起大学生乐观的精神品质,才能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形成竞争力。

2.3对教育评价的反思

对品德教育评价的目的应在于为优化今后的教育模式做好铺垫,而不是考察大学生在接受品德教育的效果。而且上文也指出,部分教师无企业从业经历,所以他们的教学质量也可想而知。鉴于此,可取消硬性的评价工作。

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反思,便为引入传统茶文化的功能提供了切入点。

3 传统茶文化助力教育实施的功能定位

具体而言,传统茶文化的助力功能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3.1构建大学生品德感悟能力

构建大学生品德感悟能力的目的在于建构起他们的组织学习系统。那么传统茶文化在这里的功能是怎样的呢?具体而言,茶文化中的做人道理和品茶中的哲理思考,都能帮助他们逐步获得这种能力。毫无疑问,构建大学生的这种能力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而在茶文化的营造和熏陶下,这种习惯也就很自然的在大学生的身上表现出来。随着品德感悟能力的形成,大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职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结构。

3.2弥补现有教育模式的短板

以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手段就能弥补现有说教式教育手段的短板,而体验的方式则围绕着茶文化的显性和隐性文化元素来展开。就显性文化而言,茶道、品茗等都能支撑起大学生的个体体验效果,而且茶道的“遵循一定的规矩”本身就是职业品德的构成要件之一,而在品茗中所获得分享体验便能增强大学生的合群意愿。但这里的难点在于引入隐性文化元素方面,而这也是品德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3.3解决教育的外在评价不足

上文已经提出,需要改变现有的刚性评价机制,这一机制无益于品德教育的持续开展。为此,通过设立茶文化兴趣小组或与“茶品与人品”相关联的主题讨论,则能在更为实际的角度来解决现有评价中的不足。

4 二者融合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二者融合的模式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构建:

4.1提炼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核

这里首先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即需要厘清高校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职能边界,也只有在边界以内来提炼核心内容才具有现实价值。高校的职能应界定在为学生建构基础的职业素质能力,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品德要件应是:遵守、尊重、执行、自控等关键词。这样一来,就为茶文化的引入提供了切入点。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高校管理层、教学部门可以集体研讨,来对职业素质下的品德要件进行排序,进而在课程设计上做到突出重点。

4.2对照提炼出茶文化中的有用素材

茶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等两个层次的文化元素,前者主要以器物和行为为载体,而后者则以主观和客观精神为纽带,但后者需要前者的展示与实施来提供引子。可见,需要在两个层次的茶文化元素下来提炼有用素材。前面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讨论,在这里可以着重从规矩意识、淡雅清香的作风、闲适的心态、品味的心境来进行提炼。当然,这些都需要以显性元素来作为引子,在教师的启发下来促使学生得到感悟。

4.3针对茶文化完成师资队伍的培养

将茶文化引入品德教育之中,这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都是崭新的课题,而且作为专职教师也缺少对茶文化的了解,因此,当前还需要针对茶文化的学习来完成师资队伍的培养。在培养中可以采取邀请校外茶文化专家来开设讲座,但教师在听讲座的过程中还应建立起自己的取舍,因为最终都需要与品德教育相融合。为了集思广益应推行集体备课机制,通过专职教师的讨论和课程构思,来优化茶文化的融合程度和融合时段。

4.4建立课堂实践结合的茶文化体验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课堂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了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的做法可以为,将茶文化融入下的品德教育与专业实训教学结合起来,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建立工学结合的态势,那么品德教育则在于培育学生在职场中的情商,从而来支撑起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发挥。这样一来,品德教育实践部分的场地资源也得到了解决。此时的体验,应以茶道和品茗为项目,来使学生感悟职场的规矩意识和分享意识。

4.5形成线上与线下的主题讨论氛围

目前,智能手机已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普及,所以教师可以开通微信群在线上与班级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交流与沟通,并在线下的主题班会和学生社团活动中来强化对茶文化元素的感悟和启示。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如何借助传统茶文化来推动高校品德教育仍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不难预期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展开,将会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笔者也期望,能与同行在这一领域展开讨论。最后再次强调,高校构建大学生品德感悟能力的目的在于建构起他们的组织学习系统,建构起他们的基础职业素质能力。

5 小结

本文认为,“高校品德教育”在未加具体情景的条件下来讨论品德教育问题,这便会陷入到形而上学的境地,进而也就不会出现具有现实价值的讨论成果出来。二者相结合的模式可围绕着:提炼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核、对照提炼出茶文化中的有用素材、针对茶文化完成师资队伍的培养、建立课堂实践结合的茶文化体验、形成线上与线下的主题讨论氛围等5个方面来构建。

[1]巫明川,王中正.手机上网与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0-73.

[2]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4-86.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2010(12):11-12.

[5]杨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进浅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2):56-57.

李旭(1981-),女,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茶文化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