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先秦时期的古代茶文化

2016-03-29侯力丹刘习宁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00000宏顺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8期
关键词:神农氏时期茶文化

侯力丹,刘习宁(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2.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00000;.宏顺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00)

初探先秦时期的古代茶文化

侯力丹1,2,刘习宁3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2.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000;3.宏顺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00)

直至今天,茶文化仍然是我们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不仅包含了茶叶生产、加工制作,同时也融入了饮茶过程中的相关内涵和规范。先秦时期指的是在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秦朝是我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先秦时期主要是从伏羲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因此,本文着重研究的是这一时期的茶文化内容。深度研究茶文化就需要充分结合相应的记载来探寻茶文化存在的实证。本文拟从已经出土先秦时期的与茶相关的实物入手,结合已经出土的与先秦时期茶及茶文化相关的物品,从而研究先秦时期茶文化的有关内容。

先秦时期;古代茶文化;体系内涵;发展特征

0 引言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最成熟、最体系化的国家。经过几千年茶叶种植与饮用,如今我们已经形成了影响深远、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内容。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世界上所有国家语言中对“茶”的读法,都是根据我国闽粤地区对茶的方言转化来的,由此可见我国的茶文化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从先秦时期就正式开始,因此我们想要体系化认知茶文化,就需要从先秦时期深入。在先秦时期,不仅是茶叶被发现的时期,同时也是其开始逐渐应用的时期。我们深入探究先秦时期的古代茶文化,对于我们了解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整个社会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 已经出土先秦时期的与茶相关的实物

在历史文化记载中,实物是最有利的证明载体。因此我们在考证一段时期历史时,最有力的证据切入点就是具体物质,所有想要有效了解先秦时期的茶文化,就必须从目前已经出土的先秦时期与茶有关的实物入手。从目前已经出土先秦时期的实物来看,与茶相关的历史文物数量较少,而且集中分布为茶树和饮茶工具两种。

茶文化中的茶树遗迹。20世纪90年代,著名历史专家学者对河姆渡遗址进行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樟科植物的文物遗迹。距今7000余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文化阶段,而樟科植物,也被确认是最早原始茶叶体系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人类最早种植茶树物种的遗迹。通过这一发现,可以有力证明中国饮茶、种茶历史,达到了7000余年历史,由此也证明了在先秦时期就有茶文化。

茶文化中的茶具遗迹。根据我国上古书《桐君录》中所记载,就有煮茶一说。而从人类生存的本能角度出发,我们很早就知道饮茶,能够达到解渴生津的目的,此外在这一时期也出土了与现阶段茶壶形状非常接近的罐形盉。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一器皿形状,整体成罐形,在腹部的一侧分布有流嘴。而流嘴的两端分别各有一根系绳。将其土罐与茶壶相对比,无论是其高度,还是口径,以及大小和形状,都相差无几。

无论史料如何记载,以及整个茶文化体系如何发展,出土的与茶相关的实物遗迹都充分有力的证明了在先秦时期不仅有茶叶分布,同时我们的祖先也逐渐将茶叶作为自身生活内容中的一部分。

2 已经出土的与先秦时期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文学记载

先秦时期距今历史悠久,因此,目前该时期所出土的实物遗迹相对较少,而更多的是相关的文学记载,因此,我们要通过相关文学记载、传说故事等等内容,对茶叶及茶文化进行客观研究和了解。在我国茶叶研究历史上,我们通常认为陆羽的《茶经》是整个茶学研究的集大成。因此,探寻先秦时期的茶及茶文化历史,就要从陆羽的《茶经》入手。

《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由此可见,在茶圣陆羽研究中,其认为将茶叶作为饮料,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在我国历史上,但凡与农业和植物等相关的文化活动,都归结于神农氏。因此,我们通常认为神农尝百草,从而发现了茶叶的药用价值。最常见的说法是神农氏结合自己尝百草的经验,从而判断茶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因此,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对茶叶的一致看法。

而在《神农本草》一书中写到:“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到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因此,普遍说法为:基于茶叶的解毒功能,从而使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而如今在现代医学证明下,茶叶的解毒功能确实存在。而在《易经》、《史记》、《春秋》、《淮南子》等一系列著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对神农氏及其品茶的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在茶叶被发现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饮茶过程中,还只是将其将其从野生茶树上摘下,主要用作解毒之品使用。而到了西周时期,茶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人们食用的菜肴。根据《晏子春秋》记载,在齐景公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47年到公元前490年期间,晏婴为国相时,他每天的饮食除了食脱粟之食和相关荤菜之外,就是茗菜了。所谓茗菜就是茶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西周时期茶叶已经不再被单一作为解毒之用,而是逐渐成为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菜肴。同时,从晏婴国相使用茶叶里可以看到,茶叶已经逐渐融入贵族生活。

茶叶除了医学解毒,品茶食用之外,在这一时期,茶叶逐渐成为贵族祭祀和供奉祭品。据《礼记·地官》记载,其中就有明确关于“掌荼”和“聚荼”来满足祭祀和丧葬之用的准确记载。根据相关文学记载,在西周时期,茶叶就是通过今天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贡,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期,就曾经联合了当时的方国部落。后来周武王统一之后,方国部落所在地的茶叶变成为贡品,并且在《华阳国志·巴志》中的相关记载,就明确记载了在这一时期茶叶已经成为贡品。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的四川重庆一带,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人工栽培茶树的事例。

3 先秦时期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分析

先秦时期是我国茶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结合当前已经出土的茶文化相关文物和有关文学记载,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研究茶文化历史。客观地讲,由于先秦时期历史较长,因此我们想要有效认知这一时期的茶文化内容,就需要将该时期茶文化发展状况分为若干阶段予以认知。

3.1先秦时期茶文化传播进程分析

在上古阶段,神农氏发现了茶,并且发现了茶的相关解毒、药用用途。再后来逐渐发展作为饮料来使用。目前在我国部分原始部落中,仍然有凉拌茶这一传统。商周时期茶叶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王公贵族的生活用品。而且随着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经中有“谁谓荼苦”的说法,可见茶叶与人们的生活融合度逐渐增高。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茶叶的文学描述。随着发展,茶叶也逐渐成为贡品,祭祀用品等等。在春秋时期,《晏子春秋》中记录了齐国人喜欢把茶叶作为菜肴来食用。而在战国后期,自秦国司马错统一巴蜀地区之后,茶叶逐渐传递到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从而实现了茶叶的广泛使用。

3.2中国古代茶及茶文化的发源地探究

通过对我国古代与茶相关的文字记载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表示茶的汉子有多种写法,最常见的是“荼”。此外,依据文学记载和出土实物,我们可以说,我国的茶及茶文化,最早的产生地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在今天我们普遍认为是四川重庆一带。但是在我国先秦时期,整个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人口稀少,因此,很难找到相关史料记载。云贵川地区是至今为止我们公认的茶及茶文化的发源地。

3.3先秦时期茶文化内容研究

根据相关史学资料记载,在战国后期,茶叶就已经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可以说,茶叶逐渐形成了有效的传播体系。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基础时期,也是距今历史最长的时期,因此如果能有效研究这一时期的茶文化的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先秦时期的文化体系和内涵。但是从史学研究上看,目前我国有关历史的最早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截止目前,并没有出土在商朝以前的文字。而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系统化介绍茶的专著就是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想有效了解先秦时期的茶文化内容,就需要我们依据目前已经发现的著作和相关出土文物来具体了解。

在先秦时期,茶叶的饮用和种植是从巴蜀一带流传开来的,在春秋时期之前,茶叶的药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时期,人们通过直接咀嚼茶叶,吸取茶汁,在整个咀嚼过程感受茶叶的提神以及清新效用,长此以往,咀嚼茶叶,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而这也是我们今天可以看作饮茶的前期表现。在《晏子春秋》中,根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茶在春秋时期,逐渐被社会上层所认可。同时,根据先秦时期茶叶及茶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发展是和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紧密联系的。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先秦时期有关茶的历史文化知识较少,这主要和茶叶的用途方向有关,由于该时期茶叶多被用于药用和贵族享用等等,而目前我们仅能从诗经中看到相关诗句。但不容置疑的是,在这一时期,茶及茶文化的发展为整个茶文化体系奠定了极其深厚的基础,自秦汉以后,茶文化广泛发展,逐渐成为今天的茶文化体系化内容。

4 结语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历史,根据相关记载,远古时期神农氏就发现了茶叶,并将茶叶用作医用。由此可见,茶叶及茶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对先秦时期茶及茶文化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有效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内涵,从而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有进一步了解。先秦时期,由于社会文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在今天很少发现有关茶及茶文化的具体记录,但这并不影响,先秦茶文化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地位和价值。通过对先秦时期茶文化发展状况的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是逐渐从药用转为饮食,从贵族生活走向大众生活的。

[1]温晓菊,宋蓓.中国古代茶食发展流变[J].农业考古,2014(5):117-123..

[2]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5(7):7-18..

[3]丁以寿.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J].编辑学报,2015(17):68-73.

侯力丹(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先秦史。

猜你喜欢

神农氏时期茶文化
神农氏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神农氏尝百草
茶文化的“办案经”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开心一刻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神农氏的清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