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茶歌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分析

2016-03-29韩晶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福建茶叶 2016年8期
关键词:茶歌腔调声腔

韩晶(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9)

江西茶歌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分析

韩晶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9)

“茶圣”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曾经提到过我国盛产茶叶的省份,其中就有江西。而在人们长期采茶的过程当中,为了缓解辛劳和歌颂采茶事业,采茶歌便应运而生。其主要源头在赣南的信丰、安远一带,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又与其它各地的方言相结合,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异彩纷呈的江西茶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和艺术特征,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宝贵财富。对此,本文将主要介绍和探讨江西茶歌的分类和艺术特征。

江西茶歌;分类;艺术特征分析

茶歌其实只是采茶戏的一部分,后来与舞蹈戏剧等结合起来,组成了“采茶戏”。主要是由民间歌舞、戏剧发展为具有地方色彩的戏剧。这些戏剧多表现当地的民众生活,具有丰富的民间特色,地方性浓厚,气息朴实,乡土风格浓郁。欢快的表演气氛,贴近民众生活的表演内容,都使得这些采茶戏广为流传,并受到众多百姓的喜爱。此外,江西采茶戏被称为具有完整“采茶戏腔”的戏曲。无论此类说法是否可靠,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江西茶歌的独特风格。

1 江西茶歌的起源发展与分类

江西的茶歌起源很早,现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逐渐分成了很多的声腔系统,各自有特色。

1.1江西茶歌和采茶戏的起源与发展

赣南的信丰、安远一带,人们长期以来在种茶、采茶的过程中,出于对茶叶生产的喜爱,人们编出歌曲来在劳动过程中传唱。后来逐渐由小曲独唱,发展成连唱形式。每月一首的惯例,组成了“十二月采茶歌”,当地的民间舞蹈也由此融入进来。再加之元宵中秋佳节的气氛,将采茶戏与花灯元素结合起来,就称为“采茶灯”,添上故事之后,又称“三脚班”。至此,采茶戏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这类“三脚班”(采茶灯、茶篮灯),现在称之为“赣南采茶”。在此之后,赣南采茶戏就开始向外分支,与其他地区的方言和戏剧相结合,主要分为赣东、赣南、赣北、赣中和赣西五个大的流派,而每个流派中还分出不同的本地腔调。采茶歌的发展随着经济文化的推动,越来越快。在“采茶灯”的基础上,采茶歌已经不再单调。从最初的剧目《姐妹采茶》,到新中国成立后,采茶戏有了新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剧目《茶童哥》改编而成的《茶童戏主》和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后来被拍成了电影,以一种更为生动和贴切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除此外,赣南采茶歌在流向各地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入了当地的特色。例如改变剧名、改动故事情节等。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赣南采茶与各个地方流派、各个地方流派之间的联系和渊源。由于采茶戏与民众生活贴近,并且内容通俗易懂却颇具风格,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更为重要的,在众多艺人和民众的创新下,使得赣南采茶在各地都生根发芽,呈现出不同的风姿特色来。

2 江西采茶戏的分类

2.1声腔

如果要对戏曲来进行分类,首先要了解何为声腔和戏腔。所谓的声腔就是在某一个地区产生,并在当地流传并不断发展、代代相传而留下来的固定的一种腔调系统。在它之中包含着一定的地理相关性、流传历史性。拿赣南采茶来说,当它作为一种采茶歌的主要腔调向周边地区甚至各个地方流传的时候,必须是在与该地的方言和戏剧相结合,并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改变,而且成了一个剧种的主要腔调之后,这些剧种的声腔才可以称之为一个声腔系统。是否称之为一个声腔系统,主要的判定方式是看在这个剧种中的主要声腔是否固定,并具有共同特征。如果有,则可以归为一类,否则不然。例如,有些剧种的名称不同,形式也有所差别(采茶戏、花鼓戏等),但仍可以归为一个声腔系统。但如果某些戏种是一个名称,例如都叫做灯戏,但由于其主要声腔不尽相同,仍旧不是一个声腔系统。

2.2江西采茶戏的声腔分类

对于江西采茶戏进行正确的分类,其重点是分辨清楚其音乐形态的共同性质。面对着江西采茶戏的众多种类,一定要把握好其声腔中的主要声腔是否具有共同性质这一关键点,而对于不同声腔的分类也是如此。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近年来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主要情况,大致分为三个方面:①南北两大分区,是戏曲音乐的主要归属区,而戏曲腔调则分成了五个分区。②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十三个分区,主要方向是西北到东南。其他地区则由各个地方的小戏种组成,主要分为三个腔系,打锣腔、梁山调和调子腔系。这三个腔系正好把江西分为北、中、南三个分区。③以上的三个分区,特征具有很显著的差别。

2.3江西各路茶戏的声腔比较

第一,赣南地区采茶戏特征:在此地区主要以赣南茶戏为代表,大致来说其就是一种比较小规模的歌舞剧。方布巾、花色扇和钱币为主要道具。长歌、路调是赣南茶戏的两个主要声腔,他们的主要特征为:①腔句中间很少会有长时间的过门,而且衬句和衬词的出现较为频繁,大概每一句的句读之间都会有衬句和衬词穿插进来,如同小过门一般。②顶板多腔式是主要腔式;非方整性则是其结构特征。③徵调和商调是主要的调式,在这两种主要的调式中,调式上方五度音的作用都十分被注重。④曲牌属于连缀体,有很多灯歌特色的独特曲牌,在固定的规则下,常常按照等级来连缀着使用。⑤无论男女,皆使用同样腔调。

第二,赣中地区采茶戏特征:①抚州、吉安、宁都、瑞河、袁河和高安六个地区,是赣中采茶戏的主要分区。②赣中采茶戏与赣南采茶戏在表演形式上有明显的差别,它已经从一般简单的表演形式转变成生旦净末丑都具备的戏曲形式,而且故事情节趋于复杂多变。③主要声腔是“川调”,常常会有弦乐来作为过门;结构方正整齐,具有对称性;上下句和过门经常一样长短。④板式多变,如一流、二流和三流。⑤男女同样不区别腔调。

第三:赣北和赣东地区采茶戏特征:西端特征分区。这里的茶戏以大型剧目为主要的表演内容,例如《秦香莲》、《珍珠塔》、《卖刀记》等等。主要腔调有北腔、本调等等。也是板式腔调,男女不分腔调。东北部特征分区。主要声腔为湖广调,也被成为湖广本调。与西半部的区别在于,它发展处漏板的形制来,腔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总之,赣北和赣东地区的采茶戏声腔有着几点共同点和区分处:①皆为四截式结构,具有“起、正、腰、落”四个部分组成,改变了其单一性质。②板式变化为统一体制③男女出现了分腔,女为徵调式,而男方多为官调式。④在剧目的表演方面,无论西北还是东部,都是统一的。⑤均采用锣鼓作为伴奏乐器,人声帮腔也被采用,而没有了丝竹和管弦的伴奏。⑥腔式却不尽相同。在西半部地区,主要为顶板式,分为单墙顶板或者双腔顶板。而东半部地区却出现了漏板的腔式,主要为分头漏腰两腔式和眼起单腔式。

3 江西茶歌的艺术特征

作为一种地道的江西民俗文化,江西茶歌和采茶戏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以丑寻美的矮子步、风格各异的花扇舞还有独具匠心的单袖筒,都成为了江西采茶戏的独特标致风格。风土文化,是在一方人情中养育出来的。江西采茶戏与茶歌之所以被广大的人民群众喜爱和接受,自然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中所独特具有的人文气息。其多具有的艺术特征和对社会的功用,自然不言而喻。

3.1赣鄱文化的浸润

令人为之欣慰和自豪的江西红土地,对于种植茶叶来说是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其次,江西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具有天然的省际分界线和分水岭,为茶文化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山泽有产,天资惠民。”正是形容的江西——这样一块对于种植茶叶来说是风水宝地的位置区域。在赣鄱这样一块物产丰富,资源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所生长出来的茶叶自然钟灵毓秀,而且带着江西人民积极进取、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自然,出于对种茶、采茶生产活动的喜爱和赞颂,人们所创造出的茶歌和采茶戏自然也就带有了很多赣鄱文化的独特风格,成为了赣鄱这一大片区域人文精神的一抹靓丽风景线,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在当地天资独厚的土地和独具匠心的生养方式互相渗透的方式下,采茶戏必将愈加变得夺目,为我国文化增光添彩。

3.2突破单一风格

茶歌和采茶戏的剧种和剧目颇多,通常会按照地域来划分。最初的茶戏产生于赣南地区,而后流传开来,成为了江西的独特民俗。而本着江西人民勤劳聪明的特质,采茶戏也从赣南茶戏的独特性分散开来,形成了异彩纷呈的茶戏种类和各类声腔系统。主要分为,赣南、赣北、赣东、赣西和赣中五个地区。在这五种主要流派的发展下,原本只在采茶活动中传唱的茶歌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形式,演变成为采茶戏,甚至被改编成剧本和电影,从书本和荧幕等多方进入我们的生活。

3.3与生活相关联融合

茶歌产生于茶农在种茶和采茶的过程中,其中饱含着茶农对于茶叶的喜爱和对茶事活动的倾心,同时又蕴含着产生于天地之间的自然灵动之气,使其自身没有社会浮躁的气息,添了一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灵气。同时,伴随着采茶和种茶的活动,而唱出的茶歌,不仅贴近茶农和人民的生活,更加是一种具有自然律动性的音乐。除此之外,其音乐性和律动性自然而然地便融入其中,无需后天的增加,只需稍加修饰便可。随着茶叶产出,并流传到各个国家,茶歌作为茶文化的一种,自然也就得到了传播和改变。例如,在元宵时节,别具匠心的百姓们就会将采茶戏和花灯结合在一起,得到新的文化形式,茶篮灯。在迎客和庆祝节日之时,便会加以表演,逐渐流传开来。

4 结语

江西茶歌具有延展性,它不仅是茶歌,更是一种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发展,并融入其中的文化精神,我们应该本着开放的态度,支持并关注它的发展。而从茶歌和采茶戏的发展历史来看,若是离开了茶农的茶事活动,便不会有如今丰富多彩的采茶戏和内蕴丰厚的茶文化。所以,江西茶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应当值得研究和保护,并给予相当的重视。

[1]罗民健.恩施灯戏的历史变迁与现代传承 [D].湖北民族学院,2015.

[2]彭文斌.江西赣西莲花采茶戏的调查与研究 [D].新疆师范大学,2014.

[3]韩玉澎.探析赣南九龙山采茶戏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J].中国报业,2011(6):55-56

韩晶(1983-),女,河南郑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茶歌腔调声腔
董长贵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上海腔调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广西茶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研究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阿妹一曲请茶歌
腔调·愿君日后多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