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杨宪益英译本《红楼梦》中的处理

2016-03-29肖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福建茶叶 2016年8期
关键词:杨宪益茶具归化

肖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

茶文化在杨宪益英译本《红楼梦》中的处理

肖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书中涉及大量的传统茶文化内容。杨宪益的《红楼梦》译本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很大,在茶文化翻译问题上,杨宪益充分采用了辩证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翻译策略,从而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翻译效果。

茶文化;杨宪益;红楼梦;归化;异化

文化是非常具有民族性的,很难为非母语及非本国人所理解,因此国内外翻译界在文化翻译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争论,文化翻译则始终是翻译中的难点。茶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于任何一个译者来说,想要完整地、正确地传递给西方读者,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杨宪益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在传统文学上的造诣很深。在《红楼梦》茶文化的翻译上,杨宪益采取了一种综合辩证的手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中国茶文化的翻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谈到红楼梦里的茶文化,用博大精深都是不足以形容的。一般来说,茶文化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茶叶文化、茶具文化、茶诗文化以及茶俗文化。以下具体来看一下红楼梦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1.1茶叶文化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中国茶叶经过数千年的培育,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国茶叶根据制作方法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等,根据形状可以分为散茶和砖茶。在《红楼梦》中关于茶叶种类的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著名的茶叶产品有龙井茶、老君眉、暹罗茶、枫露茶、六安茶、普洱茶、女儿茶等。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节中,曹雪芹将中国茶文化全面系统地描写了一番。在中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根据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选用适合的茶是一门大学问。在栊翠庵中,妙玉精心挑选了适合贾母饮用的老君眉。在书中,曹雪芹虚构了一种所谓的“千红一窟”。据称此茶源自于放春山潜香洞,以仙花灵叶上的露水煮成。按照现在科学的研究,露水属于软水,其固体颗粒物含量很低且含氧量较高,用来煮茶是最为适宜的。在书中,曹雪芹详细描写了各种茶的特殊功效。例如在三十六回中,宝玉由于食面不化需要服用普洱茶。普洱茶源自于西南,明清时云南土司会将普洱作为贡品,路途遥远,价格不菲,因而只有像贾府这样的家族才能享用到。书中曹雪芹提到数种配方茶,例如杏仁茶。配方茶在中国古代很常见,一般分为花茶、果茶、药茶、以及面茶等。近代以来,知名的配方茶也为数不少,例如扬州的魁龙珠,就是用三种不同的茶叶配制而成的。

1.2茶具文化

古代有一句说法“壶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好茶无好壶,好水无用处”。茶具不仅仅局限于茶壶,还包括茶钟、茶碗,盖碗、暖壶等。曹雪芹特别提到一种名为“洋漆”的茶具。“洋漆”是一种技法名,其在元代时传入我国,明清两代均未生产,只有世家传世拥有,因而极为珍贵。在《栊翠庵》一章中,曹雪芹描写了茶具与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客人的身份和地位和茶具是具有匹配关系的,正所谓尊卑有别,如果长幼不分,尊卑不分,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1.3茶诗文化

茶不仅仅是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多茶由于产量低实际上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因此古人在饮茶之余,会写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在《红楼梦》中,茶诗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往往和故事情节有直接关系。例如第二回的定场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废,须问旁观冷眼人。”曹雪芹用茶来暗示贾府由盛转衰,香销茶尽,尽管是一种必然的命运,但仍旧令人感到哀婉。书中的贾宝玉曾写过四首四时诗,四时诗以春夏秋冬为题,这种诗歌形式,对于日本俳句的产生有很深的影响。在《夏夜即时》一诗中宝玉提到了茶清热解热的作用,“金笼鹦鹉唤茶汤”,炎炎酷暑,连鹦鹉都想要喝一杯茶。“静夜不眠因酒醒,程艳重拨索烹茶”。在《秋夜即事》中贾宝玉饮酒过度头痛失眠,故而唤人烧水煮茶。茶不仅有解酒的功效,而且可以解秋燥。《红楼梦》中的黛玉也写过不少关于茶的诗,例如在芦雪庭赏雪时,黛玉曾咏出了“苦茗成新赏”的句子。一个“苦”字道出了黛玉心中的万般无奈与凄凉。

1.4茶俗文化

茶俗属于礼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深刻的等级性。《红楼梦》中提及的茶俗主要有三种:一是祭奠之礼中的茶。在传统祭祀礼仪中有“无茶不作祭”的说法,祭祖时要传茶,以表明宗族的延续性;二是定亲之礼中的茶。古人以茶下聘,以示坚贞不移。《红楼梦》中关于这一民俗也有所表现。例如王夫人将李绮说与了甄宝玉,放下定茶,以示两家结亲。三是待客之礼中的茶。在中国古代,以茶待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仪。《红楼梦》中,以茶待客是非常常见的情节,但在不同的场合,茶礼的区别是很大的。例如元妃省亲中,安排了较大规模的奉茶仪式,这在普通人家中是无法见到的。

2 杨宪益《红楼梦》茶文化英译方法

杨宪益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其所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已经被奉为经典。作为学贯中西的翻译大家,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尤其是在茶文化翻译的具体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在文化翻译问题上,异化和归化之争由来已久且从未停止。“异化”和“归化”这两个术语源于德国的神学诠释学家施莱尔马赫。所谓“异化”是指作为译者不应当扰乱原作者的风格。“归化”则相反,它是从读者出发的,让作者去接近读者。在异化和归化问题上,近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鲁迅先生曾说,所谓翻译“必然是兼顾两端的,否则就是貌合神离。”在茶文化的翻译上,杨宪益显然采取了一种辩证的翻译思想,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采用“异化”与“归化”。

2.1茶文化的英译

正如上述中已经提到的,中国茶在种类上是非常多的,而且名称很多,例如“千红一窟”这样虚构出来的茶,它的译名应该如何确定,对于任何一个英译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杨宪益是如何做的呢?以“老君眉”为例,杨宪益将其翻译为Patriarch’s Eyebrows。这显然是一种直译。但直译是有条件的,必须是目标语中已经有的,或具有相似性的。如果完全没有,那么直译是不可能成功的。对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如果不加以说明,谁能理解到“Patriarch’s Eyebrows”是一种茶叶,不如翻译成“White Eyebrow”,字面意思“白眉”。再譬如贾宝玉曾饮过的仙茶“千红一窟”,杨宪益直译为“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这一译法,应当说是相当成功的,不仅充满诗意,而且令人遐想连篇。再以书中著名的“枫露茶”为例,其得名于在做法的过程中需要取枫叶上的露水,秋日枫叶如血,枫叶之露水,犹如血之泪。如何表达如此复杂的意象?杨宪益的做法是意译结合直译。Maple-dew tea,字面之意“枫之泪珠”,真是美不胜收。

2.2茶具的英译

如果觉得茶名难译,那么茶具就更加难译了。茶具是具有系统性的,如果单单翻译名称,对于读者来说,很难理解茶具的功能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栊翠庵》一节中,妙玉捧出一个名为“云龙献寿”的小茶盘,此盘中摆放着各类茶具,个个做工精美,且各有妙用。“云龙献寿”四个字,杨宪益译为“cloud dragon offering longevity”。这个翻译,如果撇开文化上的差异,应当说是非常好的。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中国龙与西方龙在意象上的差异很大。在中国龙是善的,而在西方龙是恶的。因此,可以考虑将Dragon替换为Long,正好可以呼应后面的Longevity。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可以从Long的字面意思联想到龙所具有的长寿文化内涵。

2.3茶诗翻译

诗,向来被认为是不可译的。诗的不可译,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格律的不可译;二是意象的不可译。尽管中英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存在差异,但诗歌作为一种富于抒情的文体,翻译的过程中应当追求情感上的相通。在翻译茶诗上,杨宪益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情通手法。例如上述提到的定场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废,须问旁观冷眼人。”此诗最翻译之处是如何将“香销茶尽”与“兴衰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杨宪益是这样翻译的:“Fragrant disappear and tea out,For heads rise and fall of the waste.”杨宪益的这一翻译,简洁流畅,意思表达完整。再比如贾宝玉的名句:“金笼鹦鹉唤茶汤”,杨宪益翻译为“Parrot in golden cage call tea”。这一句的翻译可以说是非常传神的,是英译的成功典范。

2.4茶俗英译

茶俗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其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在翻译上存在巨大的难度。例如在二十五回中,王熙凤说:“你既喝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虽然是打趣,但也不是无端打趣,其中涉及的就是茶俗。这一茶俗,是中国独有的,西方读者可能无法明白其中的内涵。杨宪益在翻译的时候,采取的是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Drink our family’s tea,a daughter-in-law to be’!”这一句中,“daughter-in-law”是西方读者一目了然的,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测出中国古代,喝茶与成亲相关。“to be”这一不定式动词,说明了这一行为尚未完成,但已经开始。再譬如四十一回中,在关于饮茶数量问题上,妙玉说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杨宪益是这样翻译的:“First cup to taste,second to quench a fool’s thirst,third to water an ox or donkey。”这段英译从文体上来说是非常优雅的,与妙玉的女性性别是特别相称的。

综上所述,在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上,应当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性。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失去了这种特质性,即便西方读者理解了原文的故事,却无法深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这种翻译可以说是存在缺憾的。

[1]彭琛.看红楼品茶韵——《红楼梦》茶文化探析[J].农业考古,2014(5):151-154.

[2]刘保忠,谭思梅.茶道·人品·命运——品味《红楼梦》中的茶文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1-56.

[3]任彤,张惠琴.从目的论谈《红楼梦》霍译本的茶文化翻译[J].文学教育(上),2011(1):99-101.

[4]李青云.《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与人物描写[J].鄂州大学学报,2011,18(6):45-48.

肖健(197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杨宪益茶具归化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极简主义在坭兴陶茶具设计中的应用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美轮美奂的茶具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金丝小巷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