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及维护
2016-03-29王艳辉
王艳辉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及维护
王艳辉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对强化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及维护的重要性展开了深入探究,并以当前社会现状为着眼点,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有助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及维护。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重要性;措施
自然灾害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让人们明白了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否则国民经济便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1 强化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及维护的重要性
1.1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及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森林系世界上最富饶的生物基因库。人类的所有活动,乃至所有经济活动均需仰仗自然生态系统这一基础。长时间以来,经济和生态便有着彼此依赖、水乳交融的关系。经济必须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若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其发展必然也无法长久。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1]。就各类天然系统而言,森林总利用率及生物生产力是最高的。与别的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异常复杂,它的空间构造与营养构造均特别丰富。比如,与草原调节作用相比,森林的调节作用更高,不管是对长波辐射或短波辐射,森林均有着特别高的吸收率及极低的散射率。与此同时,森林亦有着非常高的可利用净辐射。
1.2 森林具有极强的防洪保土作用
我国每年由于洪灾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元,洪灾引发的损失大,受灾民众多[2]。导致洪灾出现的原因往往与森林有关:其一,洪灾之所以出现通常是由于森林被破坏,土地缺少植被覆盖,造成雨水无法被截留;其二,土地缺少植被,致使水土流失出现,如此便会使河床、湖底及泄洪区产生淤积,随后河床便会上升,库容量便会缩小,泄洪能力自然会减弱。
2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及维护措施分析
2.1 创建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
为了确保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及维护的顺利实施,理应创建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具体而言,应从3个方面着手:加强立法,将森林维护纳入立法的范畴;强化林政部门的建设及管理,建立木材检查站及稽查队伍;强化对森林各类资源的监管,促进森林监管质量的提升。
2.2 加大林地保护宣传力度
林地安全系森林资源发展和培育,森林生存及发展的基础,亦属于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理应强化对林地的保护监管。除了创建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加强立法外,加大林地保护宣传力度同样有助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及维护。正因为如此,理应借助电视及互联网等公共平台,宣传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及维护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民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林地建设及维护意识,为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维护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2.3 创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毋庸置疑,林业管理员是森林建设及维护的直接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对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为了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理应创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通常情况下,可通过如下措施,促进高素质林业管理队伍的创建:一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增强林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制定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4 走科技兴林之路
科技进步是提高林业发展水平的核心途径,亦属于摆脱林业发展困境的有力举措。在新局势下,林业的发展更需要科技的大力支持,因此,为了有效推动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及维护,理应走科技兴林之路。(1)面向实际需求,以实际需求为引导,积极促进林业科技的创新,给予核心技术突破并充分的关注,重视对林业新技术的探究,积极构筑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助推林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2)进一步健全以政府公益性组织为主导的兼具多元化及多层次特性的林业科技服务机制,将科技创新和林业建设完美地融合,助推科技创新和林业企业的同步发展,创建兼具合理性及多样化特性的科技示范网站,促进林业科技成果的发展。(3)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推动林业科技机制的创新。
3 结语
总之,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及维护不仅有着非常关键的生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给予森林资源建设及维护充分的关注,并通过选用创建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加大林地宣传保护力度,创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及走科技兴林之路等措施,确保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
1 冯宗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J].北京农业,2014(2)
2 陈吉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向导,2013(11)
(责任编辑 舒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