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干旱区斑克松异砧嫁接技术

2016-03-29周明成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干旱区樟子松嫁接苗



半干旱区斑克松异砧嫁接技术

摘要: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通过与当地的樟子松进行异砧嫁接方式引进斑克松品种,为该区荒山造林及园林绿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针叶树树种。本文对以樟子松容器苗为砧木嫁接斑克松及相应的管理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为在该区推广应用这一树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斑克松;嫁接技术

斑克松,又称北美短叶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两针一束。因其生长快及树冠开展短叶而在园林绿化及荒山造林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斑克松原产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国内辽宁、北京、山东、江苏、南京、江西及河南等地有引种分布。20世纪60~70年代,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有过引种试验,但没有成功的报道,后通过与当地的主栽品种樟子松进行异砧嫁接获得成功,且长势良好。现将其嫁接技术总结如下。

1 砧木的选择与培育

嫁接斑克松采用当地主要造林针叶树种樟子松作为砧木。斑克松与樟子松具有很好的亲和性,按照规范操作,经试验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樟子松是该区抗旱性强、适应广泛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细胞融合,对斑克松的形状产生诱导作用,可增强斑克松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砧木的培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造林地直接培育砧木,按造林设计时的株行距栽植樟子松,待定植的作为砧木的樟子松生长到能够嫁接时(一般4~5 年)即可嫁接;另一种是在圃地先集中培育樟子松容器苗,做为砧木再嫁接斑克松,容器苗一般在苗床上培育2~3年后即可用来嫁接。

2 接穗的选择与储备

接穗的选择与砧木的年龄、粗度要相匹配,因为砧木和接穗的直径配合比是决定嫁接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接穗应选择中壮龄林母树中上部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枝条。一般穗条长8~10 cm,每30~40个穗一捆。把冬季采回的接穗放在苗木窖内储藏。方法是:在窖底铺一层20 cm左右的碎冰块,再铺一层10 cm厚的雪,将采回的接穗整齐摆放一层后,上面铺一层10 cm的雪或碎冰块,依次逐层摆放,顶层上面覆盖20 cm的雪,四周用雪封严,然后浇水冻结。接穗采自引种成功最北界的辽宁省,以冬季采集为好,具体时间为12月至翌年3月份,此时气温低,利于保持水分。

3 嫁接时间

斑克松嫁接以春季最为理想,也可以在夏秋嫁接。春季嫁接时间要在树液流动后进行。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以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宜;夏季嫁接在接穗半木质化状态下进行,在本区以7月中旬为宜;秋季嫁接在8月末至9月上旬,此时树液尚在流动,嫁接后翌年接穗开始生长。

4 嫁接方法

可以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也可采用劈接法,一般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其成活率较高。根据嫁接时期的不同,可采取两种嫁接方式:第一,可在上一年生长的老枝上嫁接,这一方式嫁接时间要早一些,大约4月中、下旬。第二,当砧木樟子松当年生枝条生长到15 cm以上时进行嫁接,时间大约在5月中下旬。嫁接时为防止松脂过多影响切口质量,要及时更换切刀,要将换下的刀片用酒精棉及时擦洗干净后再用,一般一个刀片嫁接4 ~5株时就应更换。

5 嫁接管理

为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促进生长,嫁接后的管理很重要,重点是要保持接穗的水分和养分。

5.1去砧木顶芽。在嫁接同时,将砧木顶芽摘除,抑制萌发,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接口快速愈合。

5.2套袋。用深色塑料袋将嫁接好的接穗部分套上,下部扎紧。塑料袋的规格为直径10~15 cm,长25 cm,以能套住接穗为宜。套袋大约10 d后,剪去袋顶端的两角,形成两个通气小孔,半月后,扩大两孔孔径3 cm左右,20 d后将塑料袋撤下。

5.3去掉塑料带。嫁接成活后,接口处绑扎的塑料带要及时去掉,否则影响嫁接苗的生长,一般在嫁接2个月以后解绑,但为了防止冬春大风,实际上翌年春树液流动时去掉更为妥当。

5.4浇水及松土除草。加强砧木苗圃地管理,及时拔草松土,为嫁接创造条件,二年生以上樟子松容器苗即可嫁接。嫁接前最好先给砧木苗圃地浇1次透水,嫁接5 d后再浇1次透水,保证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

5.5越冬管理。嫁接当年,为防止斑克松嫁接苗由于木质化不好过分失水而发生的冻害,可采取套袋保护措施。方法是:入冬后,用牛皮纸信封将成活的接穗套上,底部扎紧。翌年春返青树液流动时去掉。

6 结语

通过采用异砧嫁接技术使斑克松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引种获得成功,为该区生态建设及城市园林绿化增添了新成员。随着其种群的进一步扩大,斑克松将为该区的植被恢复及环境改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虎风,张浩然,李瑞兰,等.异砧嫁接红松培育速生用材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24(04):63~69.

[2]温宝阳,王红梅,娄松林.红松异砧嫁接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6(05):82~83.

[3]马阿滨,张海庭.采用高枝嫁接法建立红松坚果林 [J].林业科技通讯,1999(02):18~19,21.

165000黑龙江省呼玛县林业局周明成

猜你喜欢

干旱区樟子松嫁接苗
育苗基质添加烯效唑、多效唑对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全球主要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黑龙江半干旱区饲用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类型接穗银杏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