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问题+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29王吉荣
王吉荣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1)
高校思政课“问题+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吉荣
(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目前,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在教材体系向教体系的转化这方面下功夫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以充分的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本文主要是就如何发挥出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问题+案例”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学
我们所说的问题加案例的教学模式,就是将问题教学与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实际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尊重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将相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达到学生在思考、探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逐步的对形成多知识点的认识、理解直至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这里离所说的问题不但指的是理解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而是也包含了学生实际的参与讲课、演说以及辩论等相关联的问题.
1 高校思政课“问题+案例”教学模式内涵
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在现代教育中已经极为的普遍,而且这一教学方法在任何的专业和学科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内容,主要是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成果[1].而学生则主要是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政策、方针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执政党治理国家的思路.而就这一特点,通过案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和了解现代化理论和建设实践的相关信息,同时经过学生的甄别和提炼,形成了说服力更强的案例,启发学生认真的思考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经过深入的分析,总结出了概论案例教学所具有的两大特征:第一,教学案例的内容丰富.概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集合了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人物的实践活动,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而这些都是案例教学中相关案例的来源.第二,案例教学的载体多样.这样的案例不仅可以以文字形式出现在课堂,同时也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出现,通过纪录片将问题反映出来,都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而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教师视域、学生视域、案例视域以及理论视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而运用了概论案例教学则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从多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经过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实践概论案例教学法,进一步证明了其对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2 “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应用基本原则
(1)交流性原则.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进行思想中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必须在充分的利用案例的同时,考虑到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是简单的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模式,而是应该利用相关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只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才能达到交流互动的效果[2].(2)公平竞争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并且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平等的身份就是公平竞争所要表现的真正含义.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予以学生的创新、讨论以及分析充分的尊重,同时还必须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差异,不仅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同时创造出新颖的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最大限度的将学生的讨论热情激发出来.(3)多元化原则.思想政治理论所采用的案例其最终的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因此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才能形成案例讨论的多元化氛围.而教师则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从多方面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不断的刺激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 高校思政课“问题+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高校思政课问题+案例”教学模式时要注重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
研究探讨学生的参与方法是问题参与的主要目的,并且这一方式将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而问题参与通常都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将学生成长和现实生活中的课程内容与难点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将其采用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学生则需要亲自动手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其加深对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充分的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参与式教学实效性的提升[3].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内容为例,运用具体的问题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中,主要是讲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在此设计一道参与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阅读马克思的《职业未来规划》一文,要求其将社会实际与自身相结合,阐述其在未来选择职业时所要考虑的内容.而之所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深入到学生之间充分的调查,了解当道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迷茫.而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去阅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可以使学生们深深的体会到马克思在17岁使就已经树立的伟大理想,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相结合,启发学生树立自身的人生奋斗目标.
3.2高校思政课“问题+案例”教学模式要注重结合演讲进行课程的教学
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是演讲参与的主要目的,其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展开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理想、爱情等关于人生的问题进行课堂的演说.将责任感、理想以及爱情作为主要的话题进行演讲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与这三方面的话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且,所有的演说要从根本上感动听众,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与哲学思维进行理论的阐述和详细的说明[4].而关于爱情方面的演讲,学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的同学则将《爱的艺术》作为其演讲的主要素材,同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认识的发展规律原理相结合,将爱讲述为一门艺术,只有不断的将自己的人格进行完善,才能真正的感悟到爱的真谛,掌握爱的艺术.而且所有的听众也对弗洛姆的爱情观产生了共鸣,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而在对社会责任感这一话题进行演讲时,往往会涉及到个人以及集体的利益,以及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处理.此时,如果没有采用唯物辩证法,将无法将其清楚的说明.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也是学生在演说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的,同时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往往都会收到非常好的演说效果.总之,大学生要想充分的认识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理想、爱情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话题,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其进行辩证说明.正是因为这样,演讲参与的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3.3高校思政课“问题+案例”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辩论的模式进行
提升结合与现实的关注度是辩论参与方式的主要目的,而且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比较困惑的课程内容而设置的小型的课堂辩论会.而教师主要的任务是设置相关的辩论主题,同时将辩论氛围正反两队,而每队由四名学生自愿组成.而整个的辩论过程,完全参照正式的辩论赛的规则进行.而为了让全体的学生都可以充分的参与到辩论中,还增加了大众提问或者大众辩论的环节.比如,在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所讲述的资本主义历史进程这一内容的进行辩论时,可以将资本主义是否一定会灭亡作为本节课堂的辩论主题.正方的观点是资本主义一定会灭亡;而反方的观点则是资本主义经过充分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国家垄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资本主义不一定就会灭亡[5].虽然正方始终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的主要形式,但这一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资本主义之间本已存在的主要矛盾,所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完成对第六章内容的辩论之后并在这一基础上,就第七章所提出的共产主义是社会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围绕着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实现这一内容进行辩论,此时正方的观点是社会主义一定可以实现,而反方的观点则是社会主义不一定能实现.通过两场激烈的课堂辩论赛,再加上老师对这两场辩论内容所进行的点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一定灭亡和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两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辩论参与是一项对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极大挑战性的参与方式.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非常熟悉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必须要有独立的判断、思考以及最基本的立场;而且也对学生的辩论口才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准备辩论比赛的过程中,必须要搜集、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总结出可以诘问对方的问题,同时相互之间还必须紧密的协调和配合.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结束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出将案例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多元性与思想政治课的导向性相结合的引导作用.学生则通过积极的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强化了其对于课程内容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演讲参与,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其在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将自身的青春风采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将辩论参与与教学中所涉及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学生通过参与相关的辩论,促进其进行广泛的交流,同也促进了其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
〔1〕刘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D].江南大学,2015.
〔2〕王守兰.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5.
〔3〕张晶.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训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薛媛.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路径研究[D].云南大学,2015.
〔5〕杨浪萍.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演进[D].南方医科学,2015.
G642.0
A
1673-260X(2016)10-0223-02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