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亮点与问题分析

2016-03-29黄仲山

城市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仲山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亮点与问题分析

◎ 黄仲山

摘 要:近些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稳步推进,非遗文化视野扩展、非遗文化触角延展、非遗文化传播方式更新形成值得关注的亮点,但仍然存在保护管理部门沟通欠缺、文化品牌建设尚待突破等新老问题,需要在文化传播实践中进一步打开思路,与时俱进,形成北京文化发展全局中鲜活的一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 文化视野 文化传播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而非遗文化传播则是展示城市形象、加强与国内外文化联系重要路径,正如美国传播学学者迈克尔·普罗瑟(Michael H. Prosser)所言:“传播和文化是难分难解的,因此,人的一切社会互动都是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1]

近年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工作按既定轨道推进,出现许多新亮点,主要表现在非遗文化视野不断扩展、非遗文化触角向社会各角落延伸、文化传播方式与传播思路不断创新。总体上,北京非遗文化传播出现新旧交织的格局,机遇与挑战兼有,新亮点与旧积弊并存,成为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一道鲜活而颇具张力的风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的亮点

(一)非遗文化视野的扩展

北京近些年强调自身文化走出去,尤其希望将北京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承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国际合作、国内交流、京津冀区域协同三个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开拓自身文化视野,给非遗文化发展带来新契机。

1.走向世界:非遗文化的“国际范”

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越来越注重文化视野的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北京“文化名片”,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塑造历史韵味十足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城市形象。

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北京优秀非遗项目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比如,2013年4月,在韩国首尔举办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14年6月,北方昆曲剧院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赴法国和马耳他进行文化交流,进行昆曲演出,展览北京风筝、京绣、北京剪纸等优秀艺术作品,展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2015年9月,选派延庆舞龙、二鞑子摔跤、舞狮、旱船、竹马等非遗项目,远赴南非参加“南非中国年”活动。此外,北京有意识地邀请国际友人传播非遗文化,连续几年举办“外国摄影师拍北京”活动,邀请世界各国优秀摄影师,用镜头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北京城市历史,将北京灿烂的文化遗产传播到世界各地。北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频打非遗牌,提升了北京的文化形象,增加了北京城市文化在国际上的人气。

2.面向全国:非遗文化的“中国心”

北京向来重视与国内其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一方面,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各地的非遗项目汇聚首都。北京积极承担首都功能,为各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亮相舞台,举行各种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展演活动,带来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

另一方面,北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没有自设藩篱,而是积极地走出去,在全国各地亮相,展示精湛技艺,传播北京文化。北京玉雕、牙雕、金丝镶嵌、景泰蓝制作等“燕京八绝”,作为北京非遗文化的代表,在全国各地保持了较高的“曝光率”。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始终将自身放在中华文明框架下,强调中华文化的历史源流和谱系,这就将北京非遗文化与全国各地的非遗文化沟通起来,共同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心”。

3.京津冀联动:非遗文化的“三地情”

京津冀三地非遗文化传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多非遗项目具有相互沟通的元素,能吸引三地观众共同欣赏与品味。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化寻求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在这种背景下悄然升温,寻求合适接口和适宜模式进行三地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与灵活交流,从而加深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非遗文化传播中有意识地加强联系,首先是以三地共同传承的非遗项目为突破口,寻求文化上的亲近感。如2014年,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在京津冀三地巡演,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等“三地四团”河北梆子名家组成强大演出阵容,登台演绎传统名段,将这一流布于京津冀地区的剧种发扬光大。其次,在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彼此之间的联系交流明显增多。北京在自身开展的许多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中,自觉加入“京津冀一体化”元素,引入天津、河北的优秀非遗项目同台演出,共同展示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再次,京津冀三地非遗文化的整理、建档与研究工作不再各自为阵,出现了彼此沟通、互通有无的趋势。三地学者和研究机构正积极将京津冀文化融合纳入视野,非遗文化研究出现新的气象。

(二)非遗文化触角的延伸

近些年,北京重视将非遗文化向社会深处延伸,进校园、入社区、进市场等,形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亮点,给校园文化教育拓展、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提供了新的认识角度和发展契机。

1.非遗进校园

学校是文化和知识传承的重要场所,利用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更集中、更有效地传输非遗文化,在下一代心中播下非遗文化的种子。

北京市将非遗文化作为课堂和课下教育的重要内容,京剧、抖空竹、太极拳、踢花键、北京童谣等非遗技艺在北京的许多中小学普及开来。北京还加强非遗文化传播的师资建设,通过培训教师、课题研讨等形式,加强教师非遗文化教育的能力。除此之外,许多学校还邀请非遗技艺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技艺,培养非遗文化的土壤。比如,2014年1月,在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推进活动”中,40名传承人被区教委和文化委授予“非遗进校园活动校园传习师”称号,鼓励非遗传承人亲身参与校园非遗文化教育。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相关文化交流,一些学校承担着非遗文化使者的角色,开展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北京学生近些年在各项涉外交流活动中体现出优秀的人文素养和高超表演技巧,说明非遗文化在这些校园扎下根,并且开花结果,流芳海外。

2.非遗入社区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自民间里巷,是老百姓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变迁,以及人员流动等因素,许多非遗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失去社区生活的土壤,比如相声等曲艺、“兔儿爷”、剪纸等工艺品、幡会等群众游艺,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环境下与老百姓产生距离和陌生感。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个重新回到百姓生活、回到街巷社区的过程。

非遗入社区首先是让社区居民有机会观看和接触非遗文化,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组成部分,近些年西城区等区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季等活动,发放演出票,让居民欣赏非遗传统文化精华。非遗入社区的许多活动常包含浓浓的人情味和趣味,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的传播活动拉近街坊们的感情,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推进因素。

3.非遗进村落

北京京郊许多村镇保存有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比如门头沟区千军台村幡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外,门头沟爨底下村、大兴魏善庄镇等都是非遗文化非常活跃的村镇。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对郊区村镇非遗保护与传播也越来越重视。2014年6月14日是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此次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是“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重点强调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乡村原有的文化生态,激发传统乡村的文化活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增进人们对北京郊区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促进非遗文化在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传播。

(三)非遗文化传播活动的新气象

近几年,北京非遗文化传播出现一些新气象,一方面体现在传播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非遗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形成有效的固定模式;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传播过程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通过多种媒介和多种渠道宣传推广,传播方式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1.非遗展示活动的集中化和常态化

北京每年都举办多场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展演)活动,有些已经固定为常规性的文化项目,比如,东城区、西城区等区县每年都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汇聚非遗保护成果进行集中展示;此外,东城区举办的非遗集中展示活动还包括每年一度的新春非遗庙会,以非遗为主题,为非遗项目展示提供专门平台,这些活动已形成常态化、成规模的文化展示体系。

每年一次的“文化遗产日”是非遗集中展示的时间,北京近年来在文化遗产日已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宣传运作模式,各区县集中在“文化遗产日”举办各种形式的非遗项目展示宣传活动。广大群众在节日和纪念日多姿多彩的展示活动中,近距离与非遗大师接触,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2.非遗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北京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上进行许多有益尝试,体现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2014年1月,北京首家专门进行非遗演出的“龙在天非遗小剧场” 在海淀区举办挂牌仪式,这种小剧场模式表演方式灵活,开展活动便利,有利于培育市场,为京城非遗项目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摄影、视频、电影等也是非遗重要的传播途径,通过影像方式,艺术化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面貌。除摄影展之外,非遗文化还借助微电影和纪录片等形式进行传播。随着微电影逐渐流行,许多非遗项目也寻求利用微电影来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传递非遗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代表老北京文化精髓的非遗项目在片中活色生香,唤起年青一代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热爱,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电视台则通过拍摄纪录片,讲述北京非遗历史与文化。2014年,北京电视台名牌栏目《这里是北京》持续关注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专集的形式聚焦天桥中幡、六郎庄五虎棍、京西太平鼓、东岳庙庙会等非遗项目,取得极佳的社会传播效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问题分析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逐年稳步发展,但需要正视一些问题的存在,有些问题属于历史存在的体制性痼疾,有些则属现实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老问题常谈常新,其内在矛盾和存在方式年年都有新变化;新问题往往和老问题因果相连,需结合现实找准问题症结,以寻求合理的解决之道。

(一)非遗文化现代转换障碍重重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保留非遗文化的原汁原味,强调本色、原色和传统价值,然而非遗文化面向真正的现实社会时,却难以绕开现代转换的问题。在现实传播工作中,一方面强调非遗活态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却不肯承认融入现代元素的必要性,事实上就是走进了死胡同。

北京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现代生活中留有一席之地,必须将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生活方式对接,比如传统花会表演借鉴现代演艺方式;对非遗小吃进行必要的改进,以适应现代人不断变化的口味;对传统武术和舞蹈技艺进行简化,以符合现代人日常健身需要。这种变化虽在有些地方悄然进行,但很多非遗资源仍然处于沉睡和半沉睡状态,并未真正融入现代都市生活,与时代潮流同步,其中原因一方面是非遗文化改造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非遗文化现代转换的办法不多,使得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对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时,难以形成相对强势的文化支撑与掌控能力,从而在都市生活中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的文化生活方式。

(二)非遗项目管理部门沟通不畅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多、层级复杂、条块分割现象较为严重,非遗管理部门包括国家级部门、市级以及区县级部门,甚至深入到街道社区,不少部门工作人员并没有理顺其中的权责划分,而且缺乏沟通意识,往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开展带来困扰。分析近年北京重要节庆所举办的各项非遗宣传推广活动,可以发现各部门各自为阵,互不沟通的现象时时存在,从全局来看则呈现出某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对于一些传承人和传承单位来说,具有不同的体制身份,接受不同层级文化部门的管理,这往往会导致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中部门撞车、地区争抢的现象,而落实到具体的传播工作时,常出现不同部门划分地块、推诿责任的现象,给资金使用、资源利用和文化整合带来困扰。

(三)非遗资源圈地思维痼疾难消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的流传而不是以物的存留为核心,是一种活态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流动性。然而长期以来对非遗项目的行政划片管理,将非遗项目的文化传播范围按行政区划强行切割,造成一种排他性的圈地思维,给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设置人为障碍。[2]从2014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分析,每个入选项目都标明申报地区,客观上是出于非遗项目实际保护工作的需要,然而不少地方却将非遗看成是本地独享独占的文化资源,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这就造成不少区县节庆活动“年年岁岁花相似,同一台戏唱十年”的情况,非遗项目的文化传播范围受到极大限制。

从文化传播角度来看,非遗文化只有超越行政区划的狭隘限制,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最广大地区人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因此各地需要摒弃狭隘的地域意识,消除圈地思维的痼疾,提高文化资源共享意识,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从现行的文化体制来看,这似乎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四)非遗文化品牌建设遭遇瓶颈

北京拥有雄厚的非遗文化品牌资源,包括众多享誉海内外的传统老字号,京剧、相声等曲艺则是家喻户晓。应该说,北京在非遗文化品牌建设上拥有许多先天优势,而且一直比较重视品牌的管理维护,并且致力于开拓品牌建设的新领域,包括“北京小吃”打包申遗,提出“北京味道”、“北京礼物”等概念,建立专门的推广渠道进行宣传,试图将北京各种非遗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具有辨识度和市场价值的文化品牌。

然而,近些年非遗文化品牌建设也屡屡遭遇瓶颈,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较大。对于北京来说,非遗品牌的辨识度并没有随着投入力度的加大而产生实质性提升,花费大量资金却效果不彰,损耗许多精力却很难找到着力点。许多非遗品牌认知度长期停留在固定水平线上,在市场上不温不火,除全聚德烤鸭、同仁堂医药等原有的老字号品牌,并没有新的非遗文化强势品牌和拳头产品涌现出来。深究其原因,首先是品牌战略的制订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其次,非遗文化的传播过程创意不足;再次,不少非遗项目传承人缺乏品牌意识,创建品牌的动力不够;最后,相关部门“抓大放小”的思维使得资源过于集中,有发展潜力的非遗文化品牌得不到更多支持,这些因素涉及品牌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参与品牌建设的各个群体,造成非遗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尴尬局面。

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对策分析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其市场基础、管理系统和传播渠道,然而文化传播工作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机制以及进一步改进传播方法。联系近年北京非遗保护与传承具体情况来看,需要建立纵向的各级部门协调机制,深化横向的区域联合交流机制,在常规的非遗文化传播工作之外,大胆尝试贴近都市生活的非遗文化传习方式以及符合当下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

(一)建立各级保护部门的协调机制

如前所述,北京非遗项目保护和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给现实的保护与传播工作带来一定阻碍。换个角度来看,非遗保护部门多意味着资源优势,但如果协调沟通不畅就会将优势化为劣势,成为非遗传播的掣肘因素,因此建立各级部门的协调机制十分必要。首先要分清各级部门权责,在传播工作中形成清晰的分工思路;其次,打破各级部门的圈地思维,在申遗和宣传推广的组织管理方面相互分享资源,共同发力;第三,保证各部门间信息通畅,运用部门网站和微博及时发布信息;第四,努力完善全市统一的非遗活动统筹运作和统一发布机制,比如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北京文物局都要列表公布主要宣传活动计划,这种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完善,将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庆活动由权威部门统一发布,不仅有利于沟通协调,还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第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协调职能。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于2010年,为北京非遗保护的专门性部门,除非遗保护的常规工作,其还应该更多地承担相关的沟通协调工作。

(二)尝试开发品牌化的非遗综合性演艺活动

北京历来重视为演艺性非遗项目搭建多形式、多渠道的演出平台,每年组织多场大型的非遗项目集中展演活动,还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小型演出。然而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品牌建设遭遇瓶颈的尴尬,许多非遗项目如天桥中幡等,虽亮相频繁,但仍属于零敲碎打,成为节庆文化和广场文化的的点缀性元素,独立的品牌效应不强,社会认知度相对较低。

在非遗品牌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张艺谋团队的“印象”系列,尝试类似“北京印象”的品牌性非遗文化商业演出,以北京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骨,以京味文化为魂,以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演艺方式为血脉,将卢沟桥传说等民间故事串联起来,形成舞台演绎的故事主线,糅合京剧、太极拳、抖空竹、京西太平鼓、传统幻术等曲艺杂艺,整合包装,加入现代声光电等创意元素,在前门、南锣鼓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划出专门地块进行常态化的类“北京印象”演出。这种品牌化的大型演出不仅聚集人气,也可带动非演艺性非遗项目发展,比如演艺场所附近可以进行传统饮食和非遗工艺品的展览和售卖,这样有利于北京非遗文化整体认知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北京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传习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需要建立开放的、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传习方式,尤其是在北京这个现代都市,非遗文化的传习方式更应该尝试突破现有模式,面向更广大的公众,面向更广阔的都市生活空间。比如2014年,北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习方面出现一些新变化,2014年8月14-29日,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次面向社会招募非遗传承志愿者,最终从来自全国的400名候选人中选出42人,跟随北京刻瓷、戏曲盔头制作等5项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面对面学习,最终择优进入正式传承人序列。这种面向社会的传承人遴选模式是一种可贵的探索。

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北京非遗项目的传习活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向大众,融入现代生活,开放性和融合度都显得差强人意。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不能遵循“文化鸵鸟主义”,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而是应该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大众文化,体现都市气派,紧跟时尚潮流,呈现出大众化、时尚化、青春化的新面貌。

(四)尝试借用流行文化运作和传播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习惯将其与流行文化进行对照,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其实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非遗在特定历史时期往往也是一种流行文化,只不过随着时代更替,时尚成为传统,流行成为经典,其中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将非遗文化与流行文化割裂的思维已不适于当下文化发展的需要,相反,将非遗文化重新输入流行元素,使其重新成为时尚潮流追捧的宠儿,这样,非遗“活态”文化才真正地活在社会的机理之中,活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鉴于这种思路,非遗项目的传承可以尝试借用当下流行文化的运作方式和传播方式。[3]在运作方式上,可以借鉴近些年北京文艺演出市场流行的“小团队+小剧场”模式,比如风靡京城的相声团队嘻哈包袱铺和德云社等。在展示形式上,可以借用当下流行的动漫等形式来吸引人气,增加传播效果。“非遗的动漫化,使非遗以动漫影像的形式得到保存与表达……所以我们认为动漫能够作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4]这对于非遗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起码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非遗,进而投身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此外,在受众人群上,非遗文化传播需要深耕青年文化市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非遗项目传承人甚至可以走偶像化、明星化路线,展现青春气质,引领时尚潮流。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优势

近年来,“互联网+”概念的持续火热,互联网对于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学者说:“(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领域,其提供的话语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舞台。”[5]

在文化传播领域,互联网媒介早已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事实上,北京利用互联网进行非遗文化传播走在了时代潮头,文化局、文物局等职能部门都在网上发布大量非遗活动信息,不少热门的非遗项目、非遗老字号、传承人开通了微博微信,而且还有数量繁多的民间论坛、网络自媒体等参与非遗文化的网络传播。通过互联网,非遗文化传播在线上线下形成互动,非遗文化活动更为活跃。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庞杂万端,真假难辨,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管,则容易导致虚假信息泛滥,伤害非遗文化的整体形象。因此,利用互联网媒介进行非遗文化传播,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的网络建设,鼓励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促进“互联网+”全面落地,另一方面要净化网络环境,合理利用网络媒介,让网络真正为文化传播添上翅膀,助力非遗文化向全社会深度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是一个连续的、流动的过程,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因应时代变化、顺应文化潮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背景下,非遗传播工作更应该更新思路,积极变革,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H.普罗瑟(何道宽译).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4.

[2]黄仲山.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圈地思维[J].理论月刊,2015(10):61-65.

[3]黄仲山.“非遗”传播应对接流行文化[N].光明日报:2015-8-19.

[4]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M].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4:75.

[5]赵新艳.新媒介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媒介角色与传播特点[J].新闻传播,2011(8):65-66.

(责任编辑:陈丁力)

【中图分类号】G127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6.03.015

作者简介:黄仲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博士,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趣味变迁与文化权力演变关联性研究”(14CZX062),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文化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14A228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北京文化体制改革关键问题研究”(2014A1962)阶段性成果。

Analysis on the Highlights and Problem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Beij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uang Zhongsha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of Beij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ve developed steadily. There are many noteworthy highlights including the expansion of vision and reach of culture, and the updating of the mod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many new and old problems such as in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partments, constructing cultural brands, and so on. We need to further open our mind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ctice,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nd open a new chapter for Beijing culture.

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vision of culture; the mod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