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育人体系下大学生培养的思考
2016-03-29杨龙
杨龙
(安徽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高校网络育人体系下大学生培养的思考
杨龙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几乎已融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悄无声息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网络信息爆炸的环境冲击下,亟需得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对网络育人各项工作加以梳理总结、探寻规律、夯实理论与综合创新,提炼出涵盖网络素养教育、网络技能与发展指导、网络人格塑造与人生提升等内容丰富的网络育人体系,从而为深入扎实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尝试.
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大学生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跃式发展、网络应用的丰富和网民数量不断攀升,互联网已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高校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网络化进程备受关注,网络正在以一种无法估计的冲击力改变着旧的教学理念、育人手段以及管理与服务方式.在2014年,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办学宗旨,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把准社会前进的脉搏和高校育人环境的变化,弄清高校中各类群体,尤其是受教育群体的发展需求,实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基于以上这样一个新形势和大环境,才出现了“网络育人体系”这一新名词.它是根据当前网络社会下主要群体的结构特征与内在需求,基于长期有效地的工作实践之上,整合包括网络素养教育、网络技能与发展指导、网络人格塑造与人生提升等丰富形式、手段和内容而综合创新形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体系.
1 当前网络发展对高校学生成长的影响
当代高校学生群体的主体是“90后”,在较为宽松的时代氛围下成长的他们拥有更活跃的思维和更加开阔的视野,网络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为他们接触新鲜事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代高校学生由于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成长起来,因此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交、获取信息、购物、娱乐的平台.网络已渗透到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使其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加速改变着.深度融入的背后潜藏的是全方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高校大学生与社会互动性失衡
着眼当下,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大环境下—战略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叠加,作为思想文化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的网络,一旦其作用被别有用心者或者无心之人稍加渲染,便会呈现出乱象横生、真伪难辨的特殊景象.然而,网络社会的悄然兴起赋予了青年大学生新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中所处阶层的依靠日益减弱,由于高校大学生具备较丰富的综合知识素养和基础技术储备等核心要素,在网络社会中拥有了较高话语权.在这样的打形势下,这些心智尚不成熟、十分缺乏人生阅历的青年大学生极易成为某些社会现状的批评者、发难者,乃至一些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发起者,这无疑会给高校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困难.
1.2网络信息爆炸是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又一难题
网络资讯传输量巨大、迅速、开放、无空间界限,网络舆情甚是自由,生活中信息接收的资源也十分快捷和丰富.但是,网络世界过度自由的话语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层出不穷,一些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信息不断涌入网络空间,对于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的大学生,由于web2.0时代在传统媒介的教化和引导机制等方面对信息的选择较缺乏,致使网络竞价制度、难辨真伪的网络舆论以及咨询泛滥的网络信息现状都加大了信息的检索、选择和甄别难度,这无疑给正在求知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和诱惑.
1.3高校大学生“认知-心理”结构和“行为-价值”模式逐渐改变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由于网络大众媒介在社会管理上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加之市场化的媒介具有丰厚的利润回报,休闲娱乐和猎奇窥伺等内容在网络媒体中分量涌增,高校大学生置身于这样的一种网络空间之下,自身的欲望难免不会得到膨胀,越过道德底线的威胁日趋严重,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时常关注的焦点也会因受这样的干扰而转向.此外,倾向于声像化的表达的网络空间易从思维方式上瓦解大学生的思辨能力.长期浸染其中,将容易导致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过于肤浅、直观.
2 高校网络育人体系下大学生培养的主要路径
2.1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1)学校应重视.学校可以把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或其内容融入到“两课”之中.第一,利用“两课”来培养大学生两个意识:道德与法律层面,并且培养他们解析网络资讯的能力,以抵御不良信息,尤其是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侵蚀,树立正确的“三观”;第二,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应吸纳一些德才兼备的网络能手.也可以组建一支网上辅导队伍,如思政专职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干部,对他们进行网络素质与技能培训,让他们可以娴熟地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工作.(2)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高校在加大校园网建设的同时要融入两个因素:吸引力和感染力,除版面生动有趣外,还应确保实用,紧扣相关社会热点,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此外,还应创建一些网络交流服务平台,如贴吧、专题论坛、留言板,随时捕捉大学生的心声并及时给予疏导,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观.此外,还应不断推进和巩固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注重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时代主旋律,倡导不仅要快乐上网,更应文明上网,使校园网能够真正成为大学生们热爱和守望的精神家园.(3)实施有效的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高校应加强对网络信息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力度,在对待接入服务管理的建设上,应建立域名注册服务和IP地址分配使用的责任制.除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恶意颠覆外,我们还应从自身做起,提升大学生自我约束的意识,加强他们网络道德观、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校园网络控制中心建立专门监控、排查、规范大学生可能存在不文明上网行为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使他们逐渐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此外,还可以通过净化网络素养教育的社会土壤、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等方式下共同推进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的养成.
2.2网络技能教育与发展指导
(1)加大网络技能教育的投入,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在繁杂的网络世界中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鉴别和筛选的基本技能.信息爆炸时代极大地挑战着人类的认知能力,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信息过载与真假难辨.Web 2.0应用的到来及其广泛应用让所有网民都参与到公开信息的制造进程中,这使得与生活密切相关联的资讯信息过载愈演愈烈;因互联网的两大特性: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所有人都有机会在互联网上获得和存储信息.任何一种新科技的投入使用,如果缺乏一定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就会诱发很多负面影响.网上信息资源若没能得到正确的编辑、整理和筛选等处理,一旦发布就会导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甚至恶意信息,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因此,只有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技能培养,提高他们获取和甄别信息的能力,方能够更好的应对泛滥成灾的信息冲击,以达到媒体市场化和公共性之间的平衡关系.(2)在网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有必要给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发展指导,使他们在信息时代下明确自我发展与定位,学会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分工合作、组织协调以及自我推销.网络时代给每一个“社会小角色”搭建了一座通向“世界大舞台”的直接桥梁,让每一个成员在网络社会中都拥有了面向公众表达观点、意见的权利;网络的大舞台让各怀专长的精英得以轻松相聚、互通有无,这为各个领域繁复且庞杂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契机;此外,人际交往模式在网络社会也被重塑.在现实中社会阶层、职业、性别等看似很重的人际交往因素,但在网络社会也都大打折扣.因此,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技能培养以及指导他们用理性的头脑看待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能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坐标、上升的空间和发展的个性方案.
2.3助力健康网络人格培养与人生价值提升
(1)助力健康网络人格培养,引导大学生规避网络人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自我认知错位、道德观念淡漠、生理心理异常以及价值取向紊乱等.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其新的、真实的独立形态逐渐被定义,但它并不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世界完全的真实写照,主体身份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打破现实世界中的价值和行为评判标准,现实世界中“文明人”的定义全然不顾,观点表达和和行为选择也随心所欲,与现实判若两人的多重自我和分裂人格.所以,需借助引导与示范,才能让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遵守基本的社会公约、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真实的自我和人格起于现实,延伸到虚拟.(2)高校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升,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拥有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其能可以对网络发展的利弊、创造智慧人生加以全面的认识.以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网络技能教育与发展指导、助力健康网络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形成理性思维.要让高校大学生对网络崛起与发展的本质与趋势加以准确把握,并让其清醒认识网络作为资讯媒介的固有属性及其技术进步背后资本运营的源源动力,充分了解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中自我与他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从被动接受向理性吸收、主动创造甚至引领发展的方向转变.
〔1〕北京青年大学研究中心.立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J].学校党建与新媒体教育,2013(3):71-73.
〔2〕周方舒.沟通理性理论对高校网络育人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新媒体教育,2014(9):56-58.
〔3〕于天红.关注“90后”大学生上网行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4-25.
〔4〕蒋广学.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119-123.
〔5〕黄发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的构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1):28-33.
G640
A
1673-260X(2016)04-0269-02
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