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探析

2016-03-29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常态化志愿服务大学生

蔡 琼(宿迁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探析

蔡琼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内涵认知不足、功利性强、责任心不足,志愿服务形式单一、领域狭窄、深度不足,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机制,高校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和衔接机制等,着重从建立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

20世纪60年代,全国大学生响应毛主席号召轰轰烈烈开展“学雷锋活动”,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序幕,1993年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此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始兴起,十几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进行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千五百多万人,而大学生志愿者是这支队伍中的主力军,截至2013年底全国2000多所高校都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高校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大学志愿者队伍,勉励青年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以青春筑梦想,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为了让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中央文明委统一部署,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紧紧抓住制度化这个关键,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制度.教育部也号召各地各类学校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设.因此,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1.1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内涵认知不足、功利性强、责任心不足

志愿服务精神是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所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刻诠释,如何界定志愿服务精神,尤其是准确地理解其内涵,不仅关系到志愿者个人对自己行为意义、目标预期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立场观点,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期望和评价.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并不太了解,臆断地认为志愿服务仅仅是一种活动,并没有将其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有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是义务的、利他的活动,更有部分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完全就是形式主义的活动,没有什么真正价值.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有的则是为了在评奖评优、党团推优中加分;有的是被动服从学校的安排;有的是跟风,看见身边的同学、室友去参加志愿活动,自己也就跟着去了;也有很多学生是因为一时的热情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而真正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发现现实跟自己的想象不一致,甚至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这种落差引发他们失望感、浮躁心理的出现,不能认真负责任地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2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单一、领域狭窄、深度不足

高校志愿者组织所设计的服务项目数量很多,但内容却是大同小异,服务形式主要集中在环保、支教、社区服务、法律宣传等方面,服务对象大多集中在社会弱势群体,忽略了社会其他成员的需求,服务的领域狭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大学生的专业特长、智力优势、奉献精神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调查中80%的受访者表示参与过三种以上的志愿服务,涉及范围广但不够深入,这不仅影响了志愿者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深入发展,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期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单一、领域狭窄,加上与其他志愿服务团队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活动成同质化态势.如在学雷锋日到来时,出现志愿者挤爆老年公寓的情况,出现“三月里来,四月走”的现象,导致“过度服务与服务不足”情况的出现,这即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负面影响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同.

1.3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机制

1.招募、注册机制不完善.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者的招募、注册上几乎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甚至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注册机制.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往往是通过海报、学生会、社团的宣传等途径发布招募公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报名,留下联系方式,走过场的面试过程,就被录用了,由于缺乏完善的注册机制,志愿者的流动性也较强,参与和退出组织很随意,组织松散,不利于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和长期持续发展.并且对于所招募人员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也没有专业的培训,志愿者能力良莠不齐,高素质的志愿者缺乏,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不尽如人意.

2.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欠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往往在活动开展前和开展中对活动的内容宣传力度较大,但对志愿服务活动成效及志愿者的工作情况鲜有系统评价和考核.这样难免会使志愿者们误认为干好干怀、干多干少都一个样,随着入校时间的推移,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反而下降了.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大学生刚入校时,由于对大学校园的活动的好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志愿服务组织在活动开展之后没有对志愿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并给予与其付出相对应的激励,如在其评奖评优、入党、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者往往感到自我价值没有实现,严重抑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继续参与服务的愿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学生志愿者在满足生存需求前提下,更加注重精神激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让更多志愿者感到被肯定、被尊重,将精神奖励与人文关怀纳入考核与激励制度中去,这是解决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重要保障.

3.保障机制欠缺.这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缺乏立法保障和资金保障.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身安全、精神损害、侵权等风险,志愿者除了自身会遇到的风险外,往往也会因为意外因素给他人带来风险,此时志愿者有可能被受损失人追诉,甚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志愿者的参与面及参与程度,影响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立法来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比较欠缺,存在着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法律地位不清晰等问题,对于志愿者所面临的风险也不能给以完善的对策.

资金问题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瓶颈.目前,多数大学生志愿组织的资金主要依靠募捐、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捐赠.学校给予的活动经费很少,不足以支撑组织的管理和运行,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筹措资金.所以,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

1.4高校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和衔接机制

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他们作为志愿者的身份和工作经历未能受到应聘单位的认可和重视,同时由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与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之间缺乏一个一体化的志愿服务信息网络,高校未能将志愿者信息移交到社会,导致志愿者的身份关系无法转移衔接,不能给志愿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平台,使志愿者服务无门,致使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放弃了志愿者的身份.这也是影响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对策研究

2.1建立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提升志愿服务技能

如何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志愿服务技能,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成长与发展,让志愿服务精神在高校得到传播与弘扬,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离不开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的建立,这是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一整套包括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在内的志愿服务课程体系.

第一,志愿服务课程化.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高校应将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志愿服务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去,通过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式,建立一整套包括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在内的志愿服务课程体系,来满足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共性需求.

第二,自主化的课程培训.由于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组织、不同的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差异很大,所以集中统一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差异化的需求.而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可以通过QQ、微信等平台开设如微课堂这样的的培训方式,让学生可以运用零散时间,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进行学习,满足他们差异化的需求.

通过课程化和自主化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达到内化志愿服务精神、外化志愿服务技能的目的,增强志愿服务的育人效果,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

2.2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机制

开发志愿服务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对志愿服务的信息化管理,这一平台主要包括:第一,建立志愿者数据库平台,实行志愿者注册、登记、认证的制度,建立志愿者电子信息档案并及时更新完善,数据库不仅收集每一位志愿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个人基本信息,还统计每一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包括服务时间、地点、内容、次数及服务效果等,为对志愿者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提供数据依据.第二,建设网络化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志愿者在线注册和报名,实时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反馈志愿者服务情况,分享志愿者服务心得,搭建志愿者供需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该平台人们能够便捷灵活地登陆和了解有关志愿组织及其相应服务的基本信息,及时获取有关志愿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第三,通过平台与其他高校、社会公益组织、共青团等机构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志愿服务资源,达到供需平衡,提升志愿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第四,通过志愿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学校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有效衔接,通过与社会协调,在大学生就业、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时,对于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可给予优先推荐、录用的政策支持,根据数据库所储存的大学生志愿者的信息,在他们毕业后,经学校认定,将他们的志愿者身份及参与志愿服务累积数据向社会有关部门进行转接,避免出现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服务无门”的情况,确保他们将志愿服务工作长期从事下去,促进志愿的常态化发展.

2.3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1.加快志愿服务立法,形成全方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保护体系.志愿服务立法是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的法律保障.西方国家志愿服务发展较充分,相应的立法也较完善,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等数十个国家都先后制定了志愿服务的专门法律,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志愿服务的长效运行.志愿服务立法的作用在于,可以规范志愿服务行为,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和完善对志愿者风险保障与救济机制,保护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志愿服务的效能,促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化、法治化和常态化发展.

2.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经费,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高校志愿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和社会组织赞助以及个人捐助等,政府应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臭筹措的主体,政府可按照生均数额,通过财政预算的方式向高校拨款,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经费,同时,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应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的资金筹措,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4创建志愿服务银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力,这是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必然要求.结合国际经验,对于志愿者的激励,可采取内外激励相结合、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措施,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一方面,对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给予表彰,颁发志愿者服务证书,宣传其先进事迹,让优秀志愿者的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和认可.另一方面,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纳入高校评奖、评优、党团推优等各项工作中,并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纳入人事档案,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为其升学和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最后,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制度,创建志愿服务银行.将志愿者的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存入银行,获得相应的积分或虚拟货币,一方面可以作为他们参与评奖评优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存储积分提供换购活动,如图书换购、公交卡充值、体育设施免费使用等奖励,甚至可以作为他们年老时获取免费公共服务的依据.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制度,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龙永红.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5):46~50.

〔2〕张晓红.高校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化路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85~88.

〔3〕张金玲.关于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大学商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7):4~6.

〔4〕孙志勇,冯译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探析——以河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例[J].河北学刊,2015(3):212~2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研究》(2015LX125)、江苏省高校共青团研究课题(YB2016035)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25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4-0221-03

猜你喜欢

常态化志愿服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