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英译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研究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
2016-03-29李健
李健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7)
林语堂英译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研究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
李健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7)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分析林语堂在翻译中国儒家经典作品时采用的方法,研究发现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结构和文体进行了较大地调整。从目的论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观、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和赞助人的参与以及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林语堂的翻译方法均起着很大的导向性作用。
功能翻译理论;林语堂;翻译;儒家经典作品
引言
由德国学者莱思(Reiss)、弗米尔(Vermeer)、曼特瑞(Manttarix)、诺德(Nord)等人建立的功能翻译理论,其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或译文的功能,为评价那些译者采用“自由”的翻译方法生产的译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林语堂作为一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一生翻译了很多中国的典籍,其中以他对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翻译在西方的反响最大、影响最为深远,而他的翻译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自由的形式”。本文拟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来分析林语堂英译儒家经典作品的汉英文本,并试从目的论的视角来分析这些翻译策略的采用原因。
一、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为研究编译作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理论与传统的翻译理论视角有所不同,它解构了诸如翻译“等值”等传统的翻译理论观念,强调翻译的目的、重视译文的功能,重新定义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从而大大提升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功能翻译理论主要有三大分支,即翻译行动论、语篇分析理论和目的论。翻译行动论认为,“翻译活动是为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而设计出的一系列行为[1]24,涉及到行为的发起者、委托者、原文生产者、译文生产者、译文使用者及译文接受者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各有其不同的行为目的而且紧密相关。”该理论的另一分支语篇分析模式跨越了字词的层面,从语篇的高度来整体把握译文。它将翻译分为“文献性翻译和工具性翻译”[2]34,前者充当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文化交流的文献,译文应当充分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例如传统的逐字翻译就归于文献性翻译;后者则在目的语的文化中独立地传递信息,译者可以根据其自身目的对原文做出各种调整,例如编译的形式就属于工具性翻译。第三个主要分支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目的准则”,即翻译目的决定了之后一系列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二、林语堂英译儒家经典作品分析
(一)源语文本的语篇特点
从语篇分析模式来看,林语堂对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英译属于典型的工具型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为了在英语环境中有效地传播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同时又兼顾到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与认知水平,采用了与一般文献型翻译截然不同的工具型翻译方法。相对于传统的严丝合缝地贴合原文进行翻译,该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译者可以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并且添加自己对原文的阐释性注解。下面从原文的篇章结构和对复杂文体的处理这两个方面着手来逐一进行分析。
1.原文的篇章结构
众所周知,中国的儒家经典是四书五经,它们对孔孟思想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林语堂的翻译所选取的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礼记》,这些文献结构布局松散,篇章之间为隐性的逻辑照应关系。如果逐字逐句地采用文献性翻译方法,就会导致普通的英语读者很难读懂,也就无法实现翻译的目的。因此,林语堂在处理这些文献时将所有文献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把各篇的精髓融合成了一本新的著作——《孔子的智慧》。这个翻译作品不光选用了《论语》,还选取了《中庸》《大学》《礼记》的原文和《孟子》的部分章节,再根据选取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特征,突出了儒家文化最伟大的结晶——孔子的思想,并将其形象和思想汇编成11章,分别取以概括性的标题。林语堂将5本儒家经典的精华部分抽取出来,按照其对所有作品的理解重新整合,不仅篇章结构与原文大不相同,而且还添加了《史记》中对于孔子的描写作为背景介绍,前五章着重塑造孔子的文化形象,后五章均是孔子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精髓部分。这种处理方法使译文突出了孔子这一中心,并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了详细地阐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让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了解的英语读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
2.复杂文体的处理
林语堂所选用的儒家典籍是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解说与表现,文体复杂,既有议论文体,又有记叙文体,而且所有文献均用文言文写成,晦涩难懂。其中包含的许多中国儒家文化所特有的文化专有项,是很难为外国读者所理解的。林语堂在处理复杂文体和文化专有项的问题上采用了下述处理方法。
他首先将原文复杂的文体统一成议论文体,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每一章的开头写一段“译语”,概括和总结下面各部儒家经典的思想精华、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译者在编译时对原文进行增删的原因,而且在翻译的每一段节选的中间,也都写一些自己的评述作为承上启下的逻辑关联。例如第八章的起始部分,林语堂首先交代这章节选了《礼记》的若干重要章节,并对这些章节的主要话题“大同世界”与“小康世界”作出概括和比较,最后写道“在本章我们可以看出礼是包括民俗、宗教风俗规矩、节庆、法律、服饰、饮食居住,也可以说是‘人类学’一词的内涵。在这些原始存在的习俗上,再加以理性化的社会秩序的含义,对礼字全部的意义就能把握住了。”[3]170(林语堂,2010:170)此外,注释的例子在《孔子的智慧》一书中也时而出现。例如第五章第二篇:“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4]134(林语堂,2010:134)林语堂在将这个条目翻译之后又在书页的下方添加了他本人的评注,以补充语境信息、方便读者的理解。
在翻译文化专有项的问题上,译者大量地进行了归化处理,使得最后的译本更贴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与阅读习惯。试看第五章第四篇“The Johnsonian Touch(霸气)”,这里选取了《论语》的一部分,用以表现孔子性格中果断、霸气的一面。林语堂在翻译这个标题时并没有照搬原文的每篇取前两字为题的模式,而是举出16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评论家Ben Johnson作为类比。Ben Johnson以其个性鲜明,霸气十足而为西方读者所熟悉,以他的行为风格作为标题,可以让西方读者立刻接受孔子在性格上与他接近的一面,从而对孔子的形象有一个生动、直观的理解。另一典型的例子在第五章第六篇“Human⁃ism and True Manhood(人道精神与仁)”,这里林语堂将《论语》中唯一的两条有关“恕”的描述归并到一起,以小标题“The Golden Rule(黄金法则)”统而概之。黄金法则出自于西方最著名的宗教、文化圣典《圣经》,在这个小标题下,林语堂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格言翻译成了“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others to do unto you.”[5]50,而这恰恰是黄金法则中最重要的互惠原则(Reciprocity)的内容的否定形式“Do to others to do unto you.”西方读者读到这里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他们所熟悉的《圣经》中的重要教义,从而顺利地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
(二)翻译方法的采用原因
根据翻译目的论,译者对翻译的处理方法均由其翻译目的所决定,不同的翻译目的会导致采用截然不同的翻译方法。纵观林语堂的翻译,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符合时代背景和个人审美倾向的翻译目的的导向性。下面从译者的主观因素、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和赞助人以及目标读者三个方面来阐述林语堂英译儒家作品时对原文的取舍、加工和处理的原因。
1.林语堂的翻译观
林语堂在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作序(即后来的《论翻译》一文)中曾经明确地指出,“绝对忠实之不可能”(吴曙天,1937:3)他认为“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的忠实之谓,非绝对的忠实之谓……其实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可能之极端”。之后他又“可以承认Croce的话:凡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不能译的。因为其为文字之精英所托,因为作者之思想与作者之文字在最好作品中若有完全天然之融合,故一离其固有之文字则不啻失其精神躯壳;此一点之文字精英遂岌岌不能自存。翻译艺术文大都如此”。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林语堂也是充分实践了这些观点。他曾在《孔子的智慧》的导言(林语堂,2010:31)中作了这样的论述:“谁也不可能只靠读《论语》一部书,而对孔子思想发展全面一贯的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得不从儒家经典及《四书》中选出若干章节来,因为这些章节代表前后连贯的思想,而这些文章是前后一个系统的,是集中于一个主题的。”[6]31由此可见林语堂的翻译观是反对绝对忠实于原文、主张翻译的艺术性、强调翻译就是一种创作。在这种翻译观的指导下,林语堂在翻译中国儒家典籍时倾向于对其进行内容的增删和结构的重组,使之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2.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和赞助人
从目的论角度看,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和赞助人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目的,并且对译者的翻译方法产生一定的导向性作用。林语堂初到美国时,心里“倒很想写一本中国的书,说一说我对我国的实感”[7]52。(施建伟,1992:152)但是因为不熟悉西方读者的阅读喜好以及美国的图书出版现状等原因未能将其付梓。有一次他被赛珍珠请到家中做客,赛氏提起“要找一位英文好又真正懂得中国文化,而且文笔精确、流畅和优美的作者,来写一部有关中国的书”[8]108。(施建伟,1999:108)两个人一拍即合,于是他就受赛珍珠夫妇邀约,开始用英语撰写文学作品,以此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他的第一部作品《吾国与吾民》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甚至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名。之后林语堂继续与赛氏夫妇合作,对中国的典籍,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一系列文献进行了翻译。毋庸置疑,他在处理这些作品时的文本选择与翻译方法的运用都受到了赛氏夫妇的影响,从而使其作品通俗易懂,能够贴近西方读者的阅读品味并且在西方引起极大的反响。
3.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
林语堂曾经在《孔子的智慧》序言中详述过西方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西方人读《论语》而研究儒家思想时,最大的困难是在于西方的读书习惯。他们要求的是接连不断的讲述,作者要一直说下去,他们听着才满意。像由全书中摘取一行一句,用一两天不断去思索,在头脑中体会消化,再由自己的反省与经验去证实,他么根本不肯这样。”[9]31(林语堂,2010:31)换言之,林语堂已经充分意识到在翻译时有必要将所有表达儒家思想的典籍重新梳理,以便用更通俗、流畅的译文来引导西方读者了解儒家思想及其基本的理念,进而了解中国的国情、民俗、中国人的哲学观及其精神追求。因此,他在处理译文时不惜偏离原文,在《论语》的翻译中将Ben Johnson的性格和孔子作比较,以求译文更易于为目标读者所理解。
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为评价那些“非忠实的”译本提供了评判的标准。在对中国儒家经典作品进行英译的过程中,林语堂根据源语文本的篇章结构特点和文体特点对译语文本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译者选取了若干儒家典籍中的精华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了重新编排,在处理复杂文体时将译文统一调整为议论文体,并且对原文中的文化专有项进行了大量的归化处理。从目的论的角度可以发现译者本人的翻译观、翻译活动中发起人和赞助人的参与以及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都对林语堂的编译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导向性作用。虽然林语堂对儒家作品的英译在表面上没有“忠实”于原文,但他在翻译过程中把能否有效实现翻译目的作为其行动指南,从而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到西方主流社会,为实现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ord,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Amsterdam:Rodopi,1991.
[3][4][6][9]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黄嘉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5]Lin.Yutang.The Wisdom of Confuciu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7]施建伟.林语堂在海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8]施建伟.林语堂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H059
A
1671-6469(2016)-06-0068-04
2016-08-28
南京工程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QKJB2011017)。
李健(1982-),男,安徽临泉人,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