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规制与“暴力”训导:泰拳拳场赛前礼仪传统现代生存的检视

2016-03-2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泰拳拳手暴力

李 洋

(1.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2.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仪式规制与“暴力”训导:泰拳拳场赛前礼仪传统现代生存的检视

李 洋1,2

(1.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2.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运用历史研究法与文化深描法对泰拳赛前仪式现场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对其文化隐喻与教育功能进行深入解读,提出泰拳在古代武术向体育化转型的过程中,其伦理仪式教化对暴力起到了的深层次的管理,从文化借鉴的角度上来说,泰拳地仪式教化在武术传承中的现代沿续对中国武术仪式教育的再出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仪式;规制;“暴力”;泰拳;赛前

1 引言

在一个群体中,仪式的面向是多元的,既有自身话语的隐匿表达,也有对外开放地诸多言说.这使得它极富于变化地可能性,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亦并非是完全是出于理性,且多伴有荒谬或神秘色彩而发生的,这也加大了仪式背后文化分析地难度.当然,也正是因为仪式的多元“面向”诱惑,而引起了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学者而言,“如同迷你插画般地社会生活,那些精致的片段,尤其是具有文化张力的片段比琐碎日常更具有吸引力.”这些片段常常伴随着事件与具象性出现,仪式作为一套能指系统,仪式的研究业已渗透在各个研究领域之中,并且,在武学教育与承传研究过程中,已为人们所广泛关注与探讨.

纵观世界武学体系,泰拳可谓武学体系中一支值得称道的奇葩,以其凶狠、凌厉、雄劲地技艺特点和独特地拳种仪式而著称.由于泰拳以肘与膝法运用为显,泰拳又称“八臂拳术”.在与世界诸多拳技的对决中,无论是西洋拳、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还是美国自由搏击、法国腿术,均以绝对优势获胜而享誉武坛,成为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拳术之一.泰拳招法可以归结为:“全无禁忌”,“不论投摔、反关节、跌扑、地战、飞袭、头触、臀撞等招式,还是打眼、撩阴等毒招亦被允许使用,”以击倒、杀残对手为目的.这种野蛮而致人伤亡的技术体系,其暴力血腥是不言而喻的.而泰拳手却能够保持着良好地举止行为,即可顷刻间调动形体与状态(被誉为最优异的身体动员),运用全身各部位作为武器击倒对手,又可以像对泰拳略知一二的泰国人一样平静的生活.显然,在血腥暴力的背后有一套管理机制.故此,本文拟从泰拳仪式中最具代表性、文化蕴意最完整的赛前礼仪场景入手,从泰拳礼仪对拳手的“规约”与动员进行解读,剖析泰拳仪式中理性功能与现实价值,为我国武术的现代承传与仪式教育的展开提供参考.

2 泰拳仪式现场的文化考察

在这个笃信佛教国度里,泰拳这种“至刚”暴力被理性“训诫”,显然应该从文化根源上来谈起,“仪式”无疑是一个较好地切入点.“仪式”往往是透析(导入与破解)一系列片段中社会地一种可操作、可拆解、可诠释地物质形态.对泰拳仪式进行考察,是本文现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泰国,拳种仪式具有极为神圣的社会地位,泰拳手除了与泰国男子一样自出生起,就不断的接受各种礼仪教化外;一个泰拳手一生中要经历神圣而隆重的拜师、满师礼与赛前礼等三重洗礼,才可以上场比赛.这一系统神圣的仪式教育地践行对泰拳手信仰、伦理观念、民族意识有着诸多影响.尤其是被誉为“拳坛圣境”的赛前礼仪,这一庄重而神秘的仪式,对于酷爱泰拳比赛的泰国观者和拳手来说,应该说是一次震撼的心灵洗礼.泰拳正式比赛前,为了以肃穆的氛围来感染民众,达到感化与教化拳手与民众的功用.

泰拳拳场地布置,是非常有讲究的,既有现代风格,又体现出诸多传统元素.在拳场布置地过程中,首先,四角立柱,将由绳子将拳场围起来成“封闭空间”,在拳场边侧明显位摆设好神龛和屏风(供拳手换衣服所用),在立柱边侧上挂好“鸣钟”(用于发出比赛起始讯号).以上设施在现代拳场布置中仍有所保留.其中,比赛场上“神龛”的出现,可能是诸多武技比赛极为少见的.同时,乐队的架设也是泰拳比赛的一大特点,乐队由铜钹、低音鼓、高音鼓与爪哇笛构成的乐队在擂台一侧,与立体式的观看台相近.参与主持与协调赛前仪式的人员有主催师、教练员、各门派师傅所组成,乐曲一直是贯穿整个仪式的始终的.接下来进行一系列仪式化践行,在礼神过程中致“怀”礼“甲礼”与礼师过程中践行“莫甲”礼节,通过对咒诀地反复祈祷来唤醒自然神灵的庇护.并通过在拳场上常用“神猴之心”咒诀,以“哈、努、玛、诺”四字为一组,依次降到下一字的默念方式,周而复始的循环与祈祷,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身体动作与语言表达融合是较为明显的行为特征.

3 泰拳仪式的教化功能

3.1 泰拳仪式的文化隐喻功能

仪式与神话的存在,价值不是被描绘为人类的主观偏爱,而是被描绘为具有特定结构之世界中默认的强加于生活的条件.泰拳仪式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泰拳的文化传统.

在泰拳界,人们认为武学强弱,除了对实战技术的掌握外,更为关键地是对拳法“道”层面的修持,其内心强弱则是胜负的主要根源.礼神、礼师、驱魔等仪式的践行,一方面增强了拳手们心理的稳定感,另一方面唤起了某种鲜明地情绪或动机,不死信念、必胜心态或者是心理膨胀等等.这与泰国信仰有着直接的关联,佛教在泰国社会中拥有极高的地位,是与婆罗门教、拜物教、印度佛教融合“改化”而来的宗教体系.作为国家精神与形象的代表—历代王室成为也极为看重佛教,将佛历作为泰国记年方式,并规定: “泰国国王必须是佛教护持者才能登基王位”,可以泰国佛教对国民影响之深.泰拳手与僧侣有法号一样,都有自己的拳场名字.同时,在比赛前的20天内都不得行房事,并且,女人是不允许进入比赛场的这一点也是深受佛教影响.

据考,现代泰拳前身是暹罗拳(又称“奔南泰拳”),由古暹罗国军队所创的战阵武艺体系,为抵御外来侵略,暹罗拳在创拳之初,泰国拳风强悍,俗语说:“十男九拳”,泰拳自古以来乘“角斗”之本体,其地位远在民间舞蹈之上,早在700年前,兰纳王国宫廷与军队中,便以角斗为乐,而后移出宫廷走入民间延续至今.“游乐”自然成了泰拳存活于民间的必备之技.香港拳会徐杰先生说,仪式教化对秦拳的管理是无处不在的,贯穿于泰拳体系的任何角落,也正是由于泰拳中对仪式动作的坚决捍卫,使之能够形成一个自洽体系.如果把拳赛作为一个文本来看待,赛前庄严而带有“游乐”特征地仪式化,对泰国人来说,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兴奋、胜利与失败的话语,而更在于在这一场域下使得个体身体与情感得以汇聚.

3.2 拳场仪式教化逻辑基础

功能主义人类学把仪式视作社会的一种粘合性,支撑已有规范并助益于文化的再生产.这一点在赛前程式化过程中(礼神、礼师与漫舞)中得以体现.拳手们在拳场仪式上的呈现,显然应该他们日常自持力的实践体现,尤其“动作”的规约性与模式化体现的极为明显,并以仪式的方式来调动自已身体、精神与心理在即将开始的搏斗中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和信仰与伦理教化.仪式过程中,参与仪式的拳手获得一种“实践性知识”,在不断“复印”让仪式化行为的过程中,认识个体在社会中的关系,组成拳手个体的在集体中的“社会记忆”.

在泰拳界,一个拳手如果要被拳界认可,是要经历拜师、满师与敬师仪式才能为社会民众所接纳.拜师在泰拳界是极为神圣的仪式,标志着师徒社会关系的确立.弟子入室之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获得师傅的允许,才能举行拜师仪式.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了泰拳的功力、技法与实战能力,同时,对泰拳拳理有了深入的理解,有能力指导他人的时候,举行满师仪式.师徒关系则类似于血缘父子,双方具有父子的伦理与秩序,徒弟在师傅面前行“莫甲”礼,并进行默祷,表示尊敬师傅,忠诚于师傅.拳手在赛前仪式礼师仪式则反映了泰国的伦理文化特征.

历来仪式都有“游乐”的性质来缓解或稀释其沉重地道德约束,强化神秘感的同时,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泰拳仪式中漫舞在凸显“礼神”色彩的同时而表现出“泰拳”本身的主体特征.以图腾符号与拳法动作为主体,以生命本体和生命精神为思想核心,灵动气息的身体语言,诠释着秦国生存环境、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在暹罗时期,每逢重大节日,春节或夏至之时,漫舞礼仪是在乐曲伴奏下完成的,应该说是古拳表演是分不开的.正如奥特纳所说,仪式是通过体态动作、旋律、乐曲以及气味等一系列机制对人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实现意义上的重组,即使这种意义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但它却重于集体参与者的集体经验.其中,在仪式的进行中,乐对仪式氛围的营造,也为为拳师宽缓、平和的形象的表现提供了可能,体现所谓的“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情境.漫舞动作的程式化,进一步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教育仪式,起到教育与规劝的功用.

4 结语

人类宣称宗教是虚假的,这也许是人类心智成熟的确切标志.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提出:“一个宗教是信仰与仪式活动之统一的体系,它们都同神圣事物有关.”而当下学者对仪式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只是对“神圣性”并无太多的质疑.在情感的世界里,功能主义马林诺夫斯基说,宗教插足进来,选择积极地教义,仪式对于群体来说,则成为的对抗离心力与建构群体风貌的有力手段.这里的神圣性并非是宗教仪式的再现,而是教育价值与信仰的诉求.

除了少数特殊的场合外,君主立宪政体下的泰国,泰国拳赛是合法的.不可否认,拳场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为维系生计,必然要考虑到拳场的外部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然而,功利性的有限经济原则并非能揭示泰拳运行地各类奥秘,甚至只会导致更多地误判.被融合于拳法招式与拳舞拳花之中,泰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技,更被视为泰国的民族艺术.

〔1〕张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记忆伦理[J].文学与文化,2015, No.2101:60-68.

〔2〕李静玮.仪式如何再造传统:读《仪式视角下的夏尔巴人》[J].世界宗教文化,2015(03):133-136.

〔3〕段会冬.仪式教育的三重困境及其反思[J].福建教育,2016, No.1043,No.1047Z1:26-28.

〔4〕孙丽丽,屈博.“表演”观照下的仪式教育——以中国古代释奠礼的表演性因素分析为例 [J].基础教育,2014,v.11; No.10503:12-22.

G886.1

A

1673-260X(2016)11-0173-02

2016-07-02

猜你喜欢

泰拳拳手暴力
反性别暴力
拳击训练中易犯的10个错误
“暴力”女
ACE MUAY 传承泰拳 开发泰拳健身教育国际标准
泰拳少年被打死令泰国反思
暴力云与送子鹳
英国拳手出道以来51场拳赛连败 被吊销执照
向暴力宣战
泰拳:最刚猛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