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经济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问题研究
——基于华东五市的对比分析

2016-03-29汪明进

财会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绍兴市绍兴转型

■//汪明进 黄 娟

新常态下经济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问题研究
——基于华东五市的对比分析

■//汪明进黄娟

文章选取绍兴、温州、嘉兴、金华和常州等华东五市的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等指标,经过对比发现,实现绍兴经济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还有较大的优化和提振空间,并针对绍兴经济发展提质过程中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经济质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经济社会实现了30余年的快速发展,但由于产业结构较单一、资源自然短缺、人才优势不明显,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绍兴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有下行的压力。因此,在“三期叠加”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绍兴经济从量的增长到质的跨越提升,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突出经济转型,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关键指标的比较,充分认识当前绍兴经济发展的质量现状

对比绍兴、温州、嘉兴、金华和常州等五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发现:

(一)经济效益有提升空间

从投资质量来看,2013年,绍兴投资效果系数为15. 6%,嘉兴市的为13.5%,温州市的为12.8%,绍兴的投资质量明显高于嘉兴、温州,但要低于金华市的18.2%和常州市的16.5%。但从2014年的投资系数来看,金华市的为15. 5%,下降幅度最小,绍兴市的为13.0%,下降幅度仅次于金华市,嘉兴市的为9.2%,下降幅度最大,由此可见,绍兴的有效投资潜力巨大。

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收入分配来看,绍兴政府单位增加值相对较低,而企业和城乡居民收入较高。如每万元GDP实现财政收入,绍兴2012年的为1284元,2013年的为1266元,分别为嘉兴同时期的79%和77%。其中,每万元GDP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727和739元,两者均为嘉兴同时期的82%,这表明绍兴在每单位GDP中得到的收入相对较少。

从规上工业盈利角度来看,2013年,绍兴规上工业每百元资产实现利润6.2元,高于嘉兴10.9%;主营业务利润率5.5%,高于嘉兴0.2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需改造优化

1.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较低,传统制造业升级压力大。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绍兴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率贡献最大,产值占比从2003年的33%上升到2014年的43.6%,增速明显。但与其他四个城市相比,比重偏低,其中温州第三产业占比最大。从发展的速度来看,常州较快,在2005—2013年期间三产占比增长了近11%。

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滞后于常州,且绍兴传统产业基数大,转型升级的创新动力相对不足。绍兴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园区7家,总面积38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园区最多的地市,但多而不专,缺乏类似无锡科技城这样的大平台和顶尖科技创新团队,缺少世界级、国家级重大项目投资。2014年,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仅为21.1%,不仅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的34.1%,远低于常州的41%。

2.劳动力结构:三产劳动力比重在增加,但劳动效率偏低。近年来,绍兴市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涤荡世茂、银泰城等大型服务业综合体建成,各类电商平台信息服务业快速成长,以及大量平民化的消费拉动,弥补了“十八大”以来酒店餐饮业的低迷,吸纳了第二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绍兴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增长较快,截止2013年底,已经占据绍兴劳动力资源的三分之一。

对比数据发现,绍兴与金华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变动趋势较接近,这可能与义务小商品市场和柯桥轻纺市场这两大专业市场对商贸、批发业带动作用有关。绍兴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较之金华高出10%左右,但金华的三产产值占比高出绍兴5个百分点左右。这进一步说明了绍兴工业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但服务业劳动效率不及金华。与同类城市比较,温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近三年来都在45%以上,超出其他城市10%以上。

3.城乡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各地城乡收入比差异趋同。数据显示,绍兴城乡居民收入比处在五个城市的中间位置。嘉兴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绍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的2倍左右,金华城镇是农村的2.5倍。各地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五个城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差异有趋同之势。

4.投资结构:工业投资效率下降,三产投资强度提升。对比数据发现,温州在第三产业的投资强度上明显高出其他四个城市一倍以上,且近三年维持在75%左右,这与温州民间投资力量比较强,且突出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有关。金融危机之后,绍兴、嘉兴、金华的第二产业产能过剩、投资效益下降等问题陆续暴露出来。这与上述几个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缺乏创新以及处在价值链末端等有关。因此,推动投资在产业间转移,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和范围,从而达到倒逼绍兴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2010年以来,常州的三产固定投资占比排名最低,由此可以大致看出江苏和浙江在投资主体和投资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绍兴和嘉兴在三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逐步上升,分别接近和超过50%。自2007年以来,温州的二、三产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值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三年来,保持在0.3左右,这与温州大力推进三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直接相关。嘉兴、绍兴从金融危机以来的1.5降到1.0左右,表明这两地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强度大致均衡。

5.外向经济结构:外贸依存度较高,专业市场作用大。绍兴和嘉兴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均在40%以上。而温州市的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2013年温州的出口额占GDP比重达到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这与温州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开拓国内和本地商贸活动、批发零售活动有关。近三年常州的出口增长较快,与绍兴和嘉兴的距离从10%缩小到2%左右,原因可能是常州自金融危机后实施弯道超车,在创新升级方面大力引进人才,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引发产业较快发展,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产品和服务出口。2011年以来,与省内其他地市呈现完全相反的情形,金华的出口额占比大幅增长,2014年达到76%。究其原因,这可能与金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有关,不仅通过义乌小商品平台进入全球化,而且周边区域的产品也涌入到这里的电商跨境平台,带动了金华的总体出口贸易额。

6.消费结构:基础民生和服务投入不够,非食品消费外溢。2013年,嘉兴、温州、常州、金华、绍兴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31.9%、35.5%、33%、35.7%,绍兴的最高。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参考意义,五个城市的指标均在30%-40%的相对富裕区间内。自2010年以来,绍兴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不是食品支出增长快,而是对其他、医疗、娱乐等类消费方面的支出相对增长的较慢,使得恩格尔系数呈现增加趋势。

较之于嘉兴和常州,绍兴在温饱层面的消费占比比较大,食品和衣着占比达到46.2%,而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庭服务方面的消费力度相对偏低。这一方面是绍兴的传统消费习惯较为保守,另一方面绍兴本地医疗文化娱乐资源较少,同时绍兴距离杭州、上海、宁波较近,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庭服务方面的消费转移到周边地方。这点可以从交通通讯消费比重较高得以说明。

(三)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强

1.R&D经费投入不充足

从横向比较看,绍兴市虽然比金华和温州等地相对要高,但是落后于常州和嘉兴等城市。从增速来看,绍兴市研发经费占GDP比也落后于其它周边城市。企业创新意愿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近年来,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开发活动的企业占企业总数比例、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等数据,在浙江全省排名中一直处在倒数第三左右。

2014年,绍兴四大传统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仍达5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仅为24.3%,远低于浙江全省平均水平。究其原因,由于产业结构转型缓慢,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企业对研发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研发投入偏低,研发人员不足导致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较低。

针对具体R&D经费投入情况,绍兴市企业R&D经费支出占总量的95%以上,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偏低。同时,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因为规模小、数量少,研发投入少,对人才特别是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吸纳力明显不够,影响到人才总量的增长。而企业从创新成本角度考虑,更愿意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与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合作,柔性引才多,吸引人才落户当地少。

在发明专利方面,绍兴市领先于金华和嘉兴,但是远远落后于常州。同时,社会整体科创发展氛围欠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淡漠,侵权造假行为成本偏低,打击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人才优势不明显

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数和工业新产品产值可以较好反应知识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从近十年数据看,绍兴的高等教育发展虽然稳步提升,但落后于金华温州等地,与常州嘉兴的差距更大。主要原因是目前绍兴只有绍兴文理学院、越秀外国语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培养的创新人才非常有限。

以上可以看出,绍兴市经济形势总体运行较好,但是产业结构还不均衡、不合理。纺织印染产业一家独大,纺织企业原材料涨价、同行恶性竞争、国外反倾销的历史遗留问题使绍兴工业经济“大而不强”。绍兴市投资总量、工业增加值等反映数量规模的指标居于浙江全省前列,但工业增加值率、投入产出率、R&D经费投入、每万人专利拥有量等反映质量效益的指标尚不理想。

二、绍兴市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几个问题

自2009年底绍兴市确定为浙江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以工业强市为主题,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绍兴市开始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与突破口。2013年,绍兴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使市区范围扩大了7倍有余,从而提升了大城市的带动作用。绍兴步入城市经济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的时代。但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成效不显,创新驱动战略在传统制造业大市运转不灵,主要问题与短板是:

(一)对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

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转型升级是解决重大结构性矛盾的必然选择,其紧迫性、复杂性不言而喻。在实际工作中,受现行体制尤其是财税体制约束,大多数地方干部还没有从GDP导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促进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战略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例如在处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中常常更多的强调刺激短期增长,热衷上大项目,对调结构工作有所忽视。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显。

产能过剩是当前绍兴促进转型升级中最紧迫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主要集中于高能耗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但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也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现象,表现为“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并存”、“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两个特征。政府对企业干涉过多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首要原因。其次,行政审批制度不合理,审批、限制太多,导致行政垄断问题突出,而限制多,利润高,便对这些行业产生了过强的刺激。当前,绍兴市“两项资金”占比居高难下,重复投资“摊大饼”和追求短期效益,粗放式生产和经营,导致了部分产业占用的金融资源和税收贡献率极不匹配,在绍兴的产业结构中,纺织印染和机械电子两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最大,两者企业数占比达到70%,用工超过72%,其中许多企业普遍设备技术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低档次竞争激烈,内耗严重。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限制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淘汰更多的落后产业,发展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从“绍兴制造”向“绍兴创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存在许多障碍: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亟待规范;二是绍兴市新兴产业缺乏核心的创新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国际竞争趋势。

(四)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业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可以有效改善投资需求结构。但目前绍兴市服务业占GDP的比例相对较低,依然是产业发展中的“短板”。有的职能部门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不足和偏差,措施显得无力或缺乏针对性。绍兴市第三产业市场化改革尚需进一步推进,民生服务公共·事业改革不到位,而作为政府责任主体的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有偿服务尚需进一步厘清,还存在较多体制性障碍。

(五)创新驱动能力不足

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够是转型升级的最大制约。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研发投入支出要占GDP的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足10%,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到5%,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则高达40%-50%。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新态势,绍兴市企业研发能力不足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企业在产、学、研的结合中处于从属地位,重“模仿”,轻“研发”,研发投入和研发水平相对偏低,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

(六)制约瓶颈还偏多

外需不振、内需乏力,金融风险积聚,投资回报率偏低,投资者信心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相对困难,资金链断裂引发局部金融风险的隐患仍然存在;经济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不够强,高端人才比较缺乏等因素制约和放慢了调结构促转型的节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从“绍兴制造”向“绍兴创造”升级的重要途径,但其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存在许多障碍,如产业的发展亟待规范,新兴产业缺乏核心创新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国际竞争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与短板,我们应当有放眼全球的视野,立足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布局谋篇,实现绍兴经济第三次飞跃。

三、实现绍兴市经济质量时代跨越提升的对策措施

面对经济发展由高速进入中高速的换挡转型的大势,我们必须专注转型升级,对产业的传承创新、对发展改革的谋近求远,全盘思考,才能奋力打造好绍兴经济和产业转型的升级版,实现绍兴经济由量的阶段向质的时代跨越。

(一)突出平台支撑,走集聚发展之路

从中心城市、工业园区和乡镇平台三个层面出发,做大做强城市产业发展平台,扎实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从中心城市层面:深入实施“大城市”战略,加快推进绍兴中心城市“三片融合、中心崛起”战略,全面实施《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城市能级的提升促进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从工业园区层面:统筹推进全市工业园区的融合发展,力争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承接国际先进产业的先行区、省沿海城市产业带的核心区和绍兴现代产业的集聚区,扎实推进各个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工业园区产业承载力。从乡镇平台层面:以浙江全省特色小镇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培育一批总量规模较大、特色优势明显、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乡镇工业功能区,鼓励条件成熟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创建成为浙江省级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钱清、店口等2个浙江省级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

(二)突出转型升级,走创新驱动之路

按照高端化、集群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要求,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构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打造产业创新平台。走“企业家、产业界出题,公共研发平台承担,企业科技人员和其他科研机构参与”的研发模式,规划建设“绍兴科技城”等综合性创新平台,积极引导“大院名校”来绍兴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基地、孵化器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力量推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着力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促进高新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全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探索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担和化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三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各类高层次及高技能人才,探索建设“人才特区”,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的创新环境。

(三)突出品牌效应,走名企名品之路

加强传统产业优化配套建设和产业技术研发,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绍兴品牌。大力实施名企、名品、名家战略,培育一批地标性和旗舰型大企业大集团,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家队伍,推动绍兴由品牌大市向品牌强市转变。

(四)突出智慧绍兴,走两化融合之路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绍兴制造向绍兴智造转变。以“智慧绍兴”建设为总载体,大力发展软件及信息技术产业,加快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园区、集群、企业三个层面示范创建工作,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制订大型企业“两化融合”评价体系,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着力创建一批“两化”融合示范园区、集群和企业;加快推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积极发展物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加快生产制造、设计研发、管理运营等全过程信息化,更好地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五)突出倒逼机制,走节约集约之路

充分运用节能减排引导和倒逼机制,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用能强度“双控”制度,健全绍兴地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办法,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源头准入。积极推进资源要素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开展排污量、节能量交易试点,推行新增用能、新增排放的“减量置换”机制,完善差别电价、阶梯水价调节机制,健全闲置土地流转及低效土地二次开发机制,努力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有限资源无限创造。加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先进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应用,加大重点行业中水回用及清洁生产工作,积极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探索推进废旧纺织化纤再制造试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切实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发展模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发展为主转变。

(六)突出项目带动,走有效投资之路

在谋划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抓紧推进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产业投资项目和占据技术制高点、破解关键瓶颈制约、主导市场发展的技术攻关项目,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创新项目生成方式,积极通过对接央企军企引进项目,高价引智引才带动项目,上市融资并购催生项目,产业产品升级培育项目,引进战略伙伴生成项目,鼓励越商回归挖掘项目,加大产业招商、定向招商和企业对接、科技对接力度,有效引进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性强的规模性投资项目。完善项目推进领导联系、难题协调、要素保障,建立重大项目招商协同及信息共享机制,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严格项目建设节能、环保、安全等前置审查,强化单位面积投资、单位面积产出、单位资产效益等约束激励,切实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七)突出比较优势,走区域融合之路

突出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一带一路”的资源辐射,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把绍兴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和经贸合作先行城市。积极抓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深化与上海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全面实施接轨上海战略,积极推进“十大接轨工程”,走区域融合发展之路。

(八)突出服务优化,走金融创新之路

深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活动,加强政银企对接合作,开展“普惠金融”创新试点,积极争取全社会融资新增总量,鼓励和保障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社会投资;加强金融创新服务,共同推进金融工作,全力打造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健全金融组织,构建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银行体系,包括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实施村级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公共平台;优化金融环境,搭建绿色信贷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

最后,市场变革必将带来行业的重大调整,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主动策应改革,适时引导企业革新。政府要坚持鼓励创业、扶持实业、发展主业的导向,并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正面舆论支持;促进政、银、企等社会各方建立诚信体系,夯实社会诚信之基,坚守信用,恪守诚信;积极主动介入高新领域、高端服务业,瞄准产业链的短板,发挥错位提升效应,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紧盯各项改革政策的出台,落实政策助推,对上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对下落实地方政策扶持,保持政策定力。消化过剩产能,降低“两项资金”占比。要以资本、技术、股权、市场等为纽带,实施产业重构、企业整合、资源重配。

[1]赵昌文,许召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13,04:8-15+58.

[2]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09:51-64.

[3]苗圩.着力解决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重大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3,10:4-8.

[4]俞志宏.政府工作报告〔N〕.绍兴日报,2015-02-12001.

[5]郭占恒,沈亚伟,于新东.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N〕.浙江日报,2014-01-17014.

[6]唐德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区域分析〔J〕.兰州学刊,2014,07:171-174.

◇作者信息:绍兴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效率、技术创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创新经济学

◇责任编辑:

◇责任校对:

F275.5

A

1004-6070(2016)04-0075-03

猜你喜欢

绍兴市绍兴转型
绍兴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绍兴大闯关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