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产业转型来思考设计教育中工作室制度的开放性
2016-03-29王家男
王家男
(福建江夏学院 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从我国产业转型来思考设计教育中工作室制度的开放性
王家男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设计与创意引导的知识型经济已经在全球化经济分工中越发凸显优势.设计和创意来发展经济的长效力来看,不得不把设计教育放在一个根本的要务上来.工作室制度在设计教育中广泛运用,打开工作室制度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设计,服务于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工作室制度;开放性;设计教育
1 从我国的产业转型来思考设计教育“工作室制度”
1.1反全球化分工与产业转型的要务
当今反全球化的呼声与行动都在不断升温,尽管如此,资本与生产的不平衡仍就是全球化经济分工难以避免的问题.以设计与创意所引导的知识型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在全球化经济分工的大趋势之下逐渐超越了其它的生产要素.例如传统要素当中的资本、土地、工厂、劳动力等.而死守传统发展要素的国家,不但越发以牺牲了本国的生态环境与廉价劳动力为代价,而且带来了诸如自然灾难与生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并没有给如此牺牲的国家带来较高的利润,反倒适得其反.
因此,国家提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生态经济.首当其冲的当是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大力提倡.随着国家层面的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设计逐步转化成直接生产力在其中的重要角色.设计不但包含理性的知识成分.而且包含感性的体验.从设计与创意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高的国家可以认识到,设计与创意产业无疑为企业带来更高利润,为员工带来更好收入,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在国家层面,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而且能使经济体系处于良性循环,使其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发展设计与创意产业相对不容易被竞争者复制,从而带来在国际之中更强的经济竞争力.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以往在世界经济体中“世界工厂”的角色.逐步由制造业经济转向设计与创意带动的经济不是一促而就的.不能单靠“政府奖励”、“技术与设备的更换”、“管理变更”等方法来实现.更不是当下流行的“创意产业园”、“科学园区”、“设计工坊“所能解决问题.[1]从设计和创意来发展经济的长效力来看,不得不把设计与创意教育放在一个根本的要务上来对待.
1.2设计教育之中的工作室制度
我国的设计教育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还比较滞后.这其中有诸多方面的原因.设计教育与设计产出之间的互相不协调是我国一明显现状.其中工作室制度的局限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现代设计教育开始于德国包豪斯实践教学.这种在德国魏玛创制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导师双轨制”即每门课程分别由造型教师(形式导师)与技术教师(工作室导师)共同承担.这是开创了设计教育工作室制度的先河.
我国高校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和产业转型的需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重理论轻实践,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作室制度在设计教学中有利于突出个性与创新,激发能动力,突出实践操作性,增强设计案例转化为设计产品的能力.由此来看,工作室制度必将在设计教育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
2 从广义上设计教育的三个方面与工作室制度的结合
2.1从广义上来讲设计教育的三个方面
设计教育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往往是高校内的设计教育,或者是对设计从业者的教育.这可称之为狭义上的设计教育.其中忽视了设计教育外延两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设计要转化成生产力其中有三个层面的角色起到重要作用,设计师(设计从业者)、客户(企业或厂商)、受众(大众群体).这三个方面即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若使设计作为生产力健康、高效发展下去,这三个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重点环节,广义上的设计教育不但包含了设计师作为创意方的专业教育,还包含了作为设计决策者(客户)和受众作为接受方的素养教育.
统观我国的设计行业,整个设计行业的模式几乎是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博弈.然而,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教育体系,不应该仅仅只偏重于这个结构当中的某个主体(设计师或者设计决策者).整个设计的教育环节必须涵盖从设计转化成生产力整个环节中的每个主体.对于设计项目决策者(客户)、社会大众(设计的受众)进行的现代设计审美教育和思想启蒙,并且在这三方面并重的基础上再对三者关系展开研究与教学,应是我国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倘若忽视了社会大众作为设计受众的审美和设计素养的教育,而只是一味当方面的强调“设计为人民服务”,很容易导向一种失衡,为了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口味,从而失去了设计师的专业标准,从而走向“民粹主义”设计.[2]这样反过头来伤害的还是一整个设计行业.
从这些年我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比赛中屡获殊荣来看,某种程度可以说明中国的设计与设计强国之间的差距可能远远小于受众(这里包括设计决策者和社会大众)的接受力之差.由此看来,对受众的设计教育是我国设计能否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特殊问题.对于整个设计环节全面教育,对以上两环节设计素养作为教育的使命去强调,既是设计者单位、院校的社会责任,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三个环节的相互沟通,在社会当中建立一个对设计有认知力和接受力的良好氛围,设计本身与大众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如此关系紧密,按照赫伯特?西蒙曾作出的论断:“未来人类都要接受设计教育,设计不仅是技术教育的专业部分,还是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2.2设计教育的三个方面与工作室应用
作为设计教育的重要方法,我国的工作室制度相对比较保守,部分仅停留在学生与教师的闭门造车中,狭义的设计教育完全占有工作室制度.相对忽略了工作室制度的开放性与动态.这样的工作室应用远远不够.
在西方诞生的设计工作室制度,如今这样的模式在西方相对应用地较为科学.根据笔者在欧洲的留学经历观察,西方在设计转化生产力的各环节相对联系紧密,沟通顺畅,与设计工作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互通与充分的利用.例如,在对设人员的教育环节,许多高校在工作室设计课程设置通常都包含一个具体设计项目(PROJECT).这个设计项目往往是客户根据需要所提供的商业案例.这里所说的工作室(WORKSHOP)不单单是一个地点的概念,而是工作机制,实际操作的工作室可以是学校为设计课程所提供的“工作室(工作车间)”,或者客户(厂商)提供的工作室(车间).设计师(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带领下,把一个设计从想法变成成果.设计师在工作室制度之中既能灵活得施展想法,又可以了解技术实现的可能性.他们既可以单独提案,也可以分组完成提案.厂商作为设计决策者从这些设计师(学生)的提案汇报(PRESENTATION)中选择较为满意的设计案例,此环节厂商会带一些受众到场提供一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在从案例提出到提案汇报的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工作室制度下完成的,而且整个过程设计师与厂商(这里指包含受众意见的厂商)的接触是相当频繁的,可以说是及时互通,相互引导.
在这样的工作室制度中得到的设计教育不单受益于设计师,且面向设计的所有环节.无论是设计师与厂商,厂商与受众,受众与设计师都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不同于狭义的设计教育,设计师在这样的工作室制度当中不但发挥了创造与创新能力,而且得到了良好的规范,厂商在这样的工作室制度当中得到了丰富的设计思路,受众也在这样的工作室制度当中可以提出设计诉诸,体会到设计的实在感,即什么样的诉求可以在工作室当中实现,什么样的诉求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
综上所述,西方发达国家在设计力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中,工作室成为西方大众设计素养提升的“礼拜堂”,为其设计转化成生产力带来长效力.
3 中国设计教育的特殊性,与开放工作室制度的可能性
3.1中国设计教育的特殊性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的需要,我国的高校也正在逐步改变,一部分高校由原先的科研型高校、半科研半实践型高校或者“两者模糊型高校”逐步转型为实践型高校,为地方的产业转型与地方经济带来技术力量.尤其以设计来为地方经济带来活力的高校中,工作室制度必将发挥其不可磨灭的优势.
当下我国设计教育相对还停留在狭义范畴,尚未觉醒.其中忽略了对人民大众的设计接受力与设计素养的教育,而广义设计教育从我国区域整体情况来看,深圳作为中国的设计之都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中国的设计教育应拓展到更广的范畴当中,只有人民大众对设计有更好的认知,有更高的设计素养,由设计所带动的经济发展才可能更加稳固.
3.2“开放性”工作室制度的可能性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工作室只用于导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这里开展的往往是一些虚拟项目,导师能不能把实际的项目带到工作室,这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一些企业当中也开有工作室供设计人员设计开发,企业之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式的设计人员能不能有更好的创意,也存在问题.以上两者能否在工作室制度当中有效结合,从而扬长避短,既让学生有实际项目上手,发挥其创造与创新的能动性,又可以让企业得到众多的设计提案挑选,激活企业的设计能量.再有,工作室能不能邀请受众进入工作室,一方面可以让受众了解设计的妙处,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全民的设计素养(这也是设计教育的根本要务),从而让设计所涉及的所有环节在一个制度中交融,成为一个整体,相互认知,相互理解,相互促进.
以上这些例子来看,工作室的开放性才是工作室制度存在意义的根本.以往工作室制度的开展,我们只把设计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在狭义设计教育上面,只能服务于前面单一的环节,因而失去了工作室制度发挥更大效用的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更大程度的开放工作室,把工作室制度的局限性打开,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设计,服务于产业转型.
〔1〕祝帅.设计观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詹伟雄.美学的经济(台湾版)[M].北京:蓝鲸出版社,2005.
G642
A
1673-260X(2016)04-0224-02
2016-02-20
本科职业化转型中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J2014B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