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29李晓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家庭

李晓蓉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晓蓉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未成年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因而必须重视对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本文通过对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现状的分析,挖掘出当期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素养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进而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问题;实施对策

未成年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品质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国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其道德品质的形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进而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我们来分析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实施途径.

1 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是通过种种社会手段,使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社会和人们的道德行为.[1]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以及养成道德习惯等阶段.它是指运用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等,通过宣传、教化等手段,帮助未成年人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并培养他们的道德理想、道德观念以及道德情操等的道德实践活动.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受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其道德品质教育自然也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

1.1家庭道德品质教育的不合理

首先,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不少父母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这就使得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上容易产生偏差,以智育为重点,而忽视了道德品质、个人性格以及健康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其次,家长缺乏科学的道德品质教育方法.由于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不少父母不可避免地会溺爱孩子,几乎为孩子准备一切的包办制家庭仍然存在.这极易造成孩子适应能力弱、团队协作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等,同时骄纵、自私、任性等不良品质也伴随着他们.再次,家长自身素质不高.目前,父母是孩子心中从小树立起的权威代表,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直接传递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大的.[2]但当前不少父母由于受到社会享乐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无法做到言行一致,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育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孩子道德滑坡.

此外,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如单亲家庭、暴力家庭以及不和睦家庭等的存在也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1.2学校道德品质教育的不完善

在教育内容上,学校的道德品质教育仍秉持着以前的理念,内容教条化,脱离学生的实际,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育形式上,学校仍遵循着旧有的方式,流于形式,缺乏实践性,无法产生实质的教化作用;在教育工作者方面,道德品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以及人格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也存在着“重智不重德”的问题,这种偏离重心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未成年人多半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偏科人才,这对未成年人抵御消极环境因素、适应社会能力形成了阻碍[3].

1.3社会道德品质教育环境的不理想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和不健康风气,这给未成年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信仰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进而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追求使得物欲横生、功利主义泛滥,传统的优良信仰和道德观遭到质疑.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与其它国家的文化碰撞、文化冲突加剧,这在给我国带来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同时,也让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利思想流入中国,放大了社会已有的矛盾因素,使得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对自身的道德发展方向产生迷茫,道德标准出现偏差.此外,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以及大众传媒体系的混乱,传播着不健康的内容,导致社会不良的道德风气、各种社会问题滋生,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

1.4未成年人自身的问题

除了上述出现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源于未成年人本身.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最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大多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目前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最终教育的效果却千差万别,这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方式以及内容等相关,但其根本应该源于未成年人本身.未成年人存在认知能力低,辨别是非能力不足,人格不健全以及自制力不强,容易偏激冲动等特点,这使得未成年人在接受道德品质教育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未成年人能够将父母、老师以及长者等的话听进去,自觉地将社会美德内化,励志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就算身处不利的外界环境,也能出污泥而不染,发挥道德品质教育的最大效益.

2 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2.1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体系

社会的发展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更加规范的德育体系与之相适应.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一系列新的法规和相关部门的文件入手,在规章制度上对学校和社会的道德品质教育体系做出明确的规定,努力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建立拥有完整的道德品质理论、明确的道德品质教育目标、系统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以及科学、完善的道德品质教育运行等内容的科学教育体系,引导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正常运行,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提高.

2.2充分重视教育实践

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未成年人只有通过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亲身去追求和体会自己所学的道德意识形态,才能真正地将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己独立的个人道德观,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进而体现到自己的行为习惯上.这充分说明了实践在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舞台.家庭和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品质的培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意义,在进行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理论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为他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未成年人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品质得到升华.

2.3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

解决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中的偏差,首先要转变“重智轻德”的错误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努力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其次,要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从社会实际出发,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使之达到理想的效果.再次,在教育方法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灵活地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传输给未成年人.此外,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位一体,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采取科学合理、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提高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的时效性,努力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优秀的人格品质.

2.4优化教育环境

良好的外界环境是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协作来营造.家长应该尽量提供给未成年人一个积极乐观、健康和睦的家庭,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学生为本,从规章制度上关怀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师长的关爱和教导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社会各界应制止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不良文化的散布,健全未成年人的司法关怀制度和社区管理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不懈奋斗.

2.5切实加强家长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建设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标杆,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他们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但当前不少家长的品德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不知道采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育更是欠缺,不利于孩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个性、品德的养成.而教师作为未成年人学习的风向标,是学生最为敬重的群体之一,他们的行为道德等也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改善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首先需要提高家长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品质,让家长和教师从自身行动出发,引导未成年人去做正确的事,形成个人做事的道德准则,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境界和个人品质.

3 结束语

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成长的时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决定着个人的人生态度以及行为准则.但由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他们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在精神以及思想上出现偏差,严重的甚至走上歧途,这就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提出了要求.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要求,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对策.提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教育体系的建设,重视社会实践,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以及切实加强家长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建设等建议,为解决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对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树立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而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构建.

〔1〕章海山,张健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6-57.

〔2〕梁惠玲.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探析[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3〕颜宪源.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途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8):25-28.

〔4〕王臻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G416

A

1673-260X(2016)04-0086-02

2015-11-22

绵阳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专项项目(XKWCN2015YB07)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道德家庭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家庭“煮”夫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恋练有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