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路径

2016-03-29魏富民陈雪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楚雄视域少数民族

魏富民,陈雪红,张 沙,赵 惠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路径

魏富民,陈雪红,张沙,赵惠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沉淀出的光辉越发灿烂.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的新时期,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逐渐成为了物质文明建设背景下提升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体育文化领域的一朵奇葩,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为其传承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路径实为必要举措,对于我国民族精神与民族体育文化的弘扬均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路径,旨在抛砖引玉,同更多学者一并为发展我国优良民族体育文化传统贡献出绵薄之力.基于此,本文以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路径为主题,首先分析出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索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化资源;传承;发展

经济市场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契机,社会各项因素,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共同进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过于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一味忽视社会资源的保护,也将会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偏差,致使社会发展呈现出后续不足状态.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近些年,对于社会资源乱开发使得众多社会资源被破坏,因此为有效保护社会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申请,并最终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于更好的保护社会资源.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性即与民族独特的生活特征相结合,使得社会资源更加具有民族特性,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并流传,不同的非物质文化其呈现的出的特征不同,有些文化遗产可进行保留,而有些“活”的文化遗产难以对其进行保留与继承,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1 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

1.1传承性

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进程的传承性是在少数民族娱乐活动中产生的,受历史环境和民族思想的双重影响,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日益完善,成为当今社会具有独特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彝族是楚雄主要的少数民族,其中还夹杂着白族、哈尼族、太祖等多个少数民族,在我国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少数民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逐渐发展壮大,催生了具有血缘传承性的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1].

1.2地域性

楚雄位于云南省境内,受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的影响,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形成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要特征的分布状况.云南省的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高原和丘陵为辅,地形的独特性造就了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豪放粗犷的特点,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3文化多样性

楚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也有所不同,因此,受民族文化和理念的不同,使得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多样性特征,各种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落实,楚雄少数民族发展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这使得传统体育项目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性[2].

2 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通过对楚雄民族体育文化特性进行分析,可得楚雄由于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原因,其少数民族传统具有众多文化因素,也正是由于楚雄独特文化,也使得楚雄文化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识别性.

2.1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根源

楚雄少数民族与传统方式不同,相比较传统汉族文化发展方向来讲,楚雄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较为动态的特征.在历史发展中,楚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出较为统一并融合的状态.汉族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发展观念受到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儿呈现出人文发展状态,而楚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其自然地理环境思想影响使得楚雄少数民族文化更加倾向于自然生活状态[3].但随着历史发展,楚雄少数民族文化也逐渐受到汉族文化思想影响,而呈现出大融合状态.例如火把节,火把节节日开展象征着彝族人们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楚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方式,也代表着楚雄人们在开辟发展道路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历史长河中,汉族文化逐渐渗透于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一方面体现在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人的个体发展为目的,通过体育文化,健身强体,共同开辟美好生活的生活状态中.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相结合,在实现人的发展基础上,尊敬自然,感悟生活的思想观念中.

2.2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向

当代社会发展更加注重于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合理有效的开发,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这种思想观念也遵从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楚雄地区山高谷深,历史文化特征鲜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民就可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与发展,并运用双手创造出了当前具有特色的文化地域发展风格.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的重视,楚雄地区也相继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2008年申请的“梅葛”,以及2010年社情的“彝医药”,从当前楚雄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来看,其主要着重与对民间文化以及医药等方面的保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向较为忽视[4].

实际上,体育运用既是一种健康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在国外其相对于较为重视体育文化的保护,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项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从体育运动,体育广告等多方面,这种产业链的发展也相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当前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向来看,首先其发展缺乏了一定的市场支撑,此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难以形成一种发展模式,缺乏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意识也使得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难以受到传承,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 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

3.1多元化发展方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明确发展方向,利用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特点和民族特色进行合理的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将民族优势转化为楚雄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并且占有较大比例,这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因此,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多元化发展方向的引领下,要将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其具有民族性的同时兼有时代特征,要积极借鉴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有效经验,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展业发展战略,重视文化消费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具有大众性,实现文化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坚持科学化的发展理念,推动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具有系统性、稳定性、持久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发展的娱乐性的统一.

3.2立足乡土,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从属部分,以其特有的柔美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优美缓慢的音乐为主要背景,强调形体柔美与细腻情感统计结合,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传承性.这种特性来源于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地形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双重影响,并经过民族融合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楚雄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发展和扩大化趋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5].因此对于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应着手于楚雄少数民族当地特色,并借鉴国家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立足于乡土,拟定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向,向更加国际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应注重对于本土资源的保护,在拟定发展计划时,尽量突显当地文化特色,尽量保证在不破坏当前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3.3市场化与文化性同发展

本文认为想要更好对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首先应对体育项目原有的竞技性和民族文化的艺术性进行融合,以便于形成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以期提升其文化的附加价值,使得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更加具有艺术性,并将市场化发展目标与文化性发展目标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其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对其文化再建设,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对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通过政府政策扶持,确定定位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形成经济,文化,体育为一体的“三维发展模式”,扩展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前景.

4 结论

综上所述,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也使得楚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众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来看,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民族历史发展优势,其发展是以楚雄当地民族文化为基石,结合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特征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因此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并在此技术上的对其进行保护,在对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挖掘的基础上,突破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开发困境,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请,以便于更好保护楚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1〕冯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5):79-81.

〔2〕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3):75-80.

〔3〕郝国栋,石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1(02): 58-61.

〔4〕温和琼,敬龙军.云南少数民族体育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131-133+137.

〔5〕成英,葛小军,陈振勇.代价论视域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02: 24-28.

G812.47

A

1673-260X(2016)03-0166-02

2015-12-09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产业办项目基金资助(QT2070308)

猜你喜欢

楚雄视域少数民族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楚雄盆地扭动构造及其演化